陜北礦業韓家灣煤炭公司:唱響全員創新“好聲音”
“這是重介淺槽斷鏈保護器,這個叫壓濾機濾板把手擋水裝置……雖然它們‘其貌不揚’,但在關鍵時刻都能成為‘神器’。”近日,在陜北礦業韓家灣煤炭公司洗煤廠主洗車間,業務主管張杰向前來對標的人員介紹廠里的創新成果。
如今,在韓家灣煤炭公司,像這樣的創新成果在各區隊隨處可見。近年來,公司堅持將創新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兌薪酬、強轉化等舉措,持續唱響全員創新“好聲音”。
人才培育“可圈可點”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公司持續在制度體系、平臺搭建上推陳出新,為創新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肥沃的土壤,讓創新之花在礦區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陳國陽是公司生產地測技術管理部的一名業務主管,這些年,在公司的精心培養下,由他獨立完成的多項創新項目應用于生產實際,被公司評為2024年度“創客狀元”。
陳國陽坦言,正是基于公司在日常工作中開展的導師帶徒、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讓比學習、練技能、求創新在廣大職工中蔚然成風,自己也有幸成為“創客”群體中的一員。
此外,公司還搭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吸納多名技術創新能手作為力量支撐,常態化開展項目攻關、技術革新等,使其成為創新人才培養的“孵化室”。工作室里,創新榮譽獎牌與科研成果證書交相輝映,一張張創新“達人”名片更是成為這里的最美風景線。
評審激勵“名利雙收”
“既給‘名’,又獎‘利’,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我們真切嘗到了甜頭。”在公司今年4月下旬召開的創新成果表彰會現場,手捧榮譽證書的安裝隊副隊長楊明興奮地說。
為進一步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實施一系列激勵機制,對創新工作實行季度評審制,“創客導師”組成評審小組,將各單位上報的創新成果按照五個等級進行評定,分別給予不同金額的獎勵。
為保證全員創新工作順利開展,公司實行季度“創新績效工資”考核兌現制,按照工作實績、創新成果應用等方面,實施量化考核兌現,進而形成公司與職工互惠互利、共享創新成果的良性生態管理模式。
近日,公司工會組織開展“金點子”意見建議征集活動,并分為四個等級進行獎勵,真正把“真金白銀”獎到職工心坎里,進一步調動了職工參與創新創效的熱情,確保創新成果在生產一線推廣應用、轉化落地。
成果應用“多點開花”
“4月初,我們對掘進工藝流程進行全鏈條優化,改造帶式輸送機機頭溜煤斗裝置,增設獨立矸石轉運輸送帶及專用拉矸無軌膠輪車,圓滿實現了煤矸‘分裝分運’”。該公司綜掘隊隊長白崗說道。
這正是該公司全員創新的最大特色:聚焦安全生產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創新。年初,面對煤炭價格波動加劇、客戶嚴把煤質關的被動局面,公司耗時一周對智能化快掘工作面進行“分裝分運”改造,有效保障了商品煤發熱量穩定提升。
像這樣的創新舉措及案例,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職工主動參與創新,成為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一種局部通風風量調節裝置”的應用有效減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風量調節效率;“一種皮帶速度保護試驗裝置”的“上線”確保了膠帶輸送機運行的安全可靠……
這些項目只是公司創新成果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完成創新成果2000余項,其中143項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高質量發展的“枝頭”上掛滿了職工的智慧“碩果”。(艾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