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必須及時回柱放頂或充填,控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禁止采煤。用垮落法控制頂板,回柱后頂板不垮落、懸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的規定時,必須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他措施進行處理。
【解讀】本條是關于控頂距離的有關規定。
頂板管理的主要內容是采場支護和采空區處理。目前采空區處理方法大致分為四種:垮落法、煤柱支撐法、緩慢下沉法和充填法。
(1)垮落法是利用自然和人工的方法,令其直接頂垮落,來減緩對工作面的壓力,同時支承來自基本頂的部分壓力,保護回采工作面的安全。
(2)煤柱支撐法是在采空區按規定留設煤柱支撐頂板。
(3)緩慢下沉法是利用頂板的韌性特征,能夠彎曲而不斷裂,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采空區一側頂底板閉合,來實現采空區的處理。但此法煤層厚度不宜超過1.8m。
(4)充填法是利用河砂、破碎的頁巖,徑由管路輸送到采空區,對采空區進行充填來實現對采空區的處理。
以上采空區處理方法的選擇要根據煤層厚度、頂底板巖性、礦山壓力及開采方法綜合考慮。一般在單一煤層中利用垮落法最為普遍,因為它簡便易行,不浪費資源,相對充填法節省投資,簡化生產環節。
采煤工作面采用垮落法管理頂板時,支架所承受的壓力主要是控頂區冒落帶巖層及懸頂的重量,在基本頂來壓時,還要承受基本頂失穩而附加的力。
在作業規程中,對工作面支護參數的設計是有科學依據的,其中,規定了最大、最小控頂距,放頂步距。若不按此距離及時回柱放頂,使支架、冒落矸石對工作面控頂區的上覆巖層處于共同作用的力超過支架的允許值,支架無法承受重壓時,就會使工作面支架折損,支護系統遭到破壞,引起頂板事故。所以,依照作業規程要求,必須及時回柱放頂,使其直接頂垮落,縮小控頂距,使礦壓分布達到新的平衡。
如果回柱后直接頂仍不垮落,就要采取人工強制放頂,一般可在密集支柱里側按不同角度和深度鉆孔爆破,破壞大懸頂的完整,達到使直接頂垮落的目的。采用充填法管理頂板時,必須及時充填,并充滿,以減少控頂時間和控頂距離,控制礦山壓力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