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檢查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本規程適用于對立井、斜井、上山、下山使用的提升鋼絲繩、平衡尾繩、井筒罐道繩、井筒懸吊鋼絲繩等的檢查作業。
2、應掌握鋼絲繩的基本知識,熟知《煤礦安全規程》中對鋼絲繩的有關規定。
3、鋼絲繩檢查工應保持相對穩定,明確分工,實行專人專繩檢查制度。
4、對提升鋼絲繩、罐道繩必須每天檢查一次;平衡鋼絲繩至少每周檢查一次。
二、操作準備
5、了解并掌握所負責的鋼絲繩及其提升系統的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
6、應對所使用的工具、量具和檢驗儀器進行認真檢查和調整。
7、在檢查之前應在繩上做好檢查起始的標志和檢查長度的計算標志。在同一根繩上每次檢查的起始標志應一致。
8、檢查工作開始前要與提升機司機、監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檢查聯系信號。
三、操作步驟
9、對使用中鋼絲繩的日常檢查應采用不大于0.3m/s的驗繩速度,用肉眼觀察和用手捋摸的方式進行。
10、驗繩時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絲,應用裸手直接觸摸鋼絲繩;
11、驗繩時,應選擇適當地點,以便檢驗全繩。在井口驗繩時應系安全帶。
12、應利用深度指示器確定起始標志,確定斷絲、銹蝕或其它損傷的具體部位,并及時記錄。對斷絲的突出部位應立即剪下、修平。
13、對容器停車位置的主要受力段,多層纏繞的上下層換層臨界段和斷絲、銹蝕較嚴重的區段,均應停車詳細檢查。
14、若檢查時發現鋼絲繩出“紅油”,說明繩芯、內部銹蝕,應引起注意,仔細檢查。必要時可剁繩頭檢查鋼絲繩內部銹蝕情況。
15、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月檢時,除包含日檢全部內容外,還應詳細檢查提升容器在上井口和井底從滾筒到天輪段鋼絲繩,詳細檢查繩卡處有無斷絲。用游標卡尺測量直徑。
16、對使用中的鋼絲繩進行防銹涂油或注油作業時,應首先將鋼絲繩表面的煤泥(水)擦干凈,但不得用汽油、煤油等揮發性油類清洗。
17、根據氣溫和所需涂注油脂的粘稠度,可采用加溫的方法,使油脂容易附著在繩上,然后用手或注油器將油脂均勻涂注在繩上。涂注繩油時繩速不大于0.3m/s;站在井口涂油時應系安全帶。
18、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試驗需截繩樣時,斜井提升繩應在容器端將危險段切除后截取。試樣長度做單絲試驗時應不小于1.5m,整繩試驗時應不小于2m。為保證試驗準確性,應注意不使試樣受機械損傷;截取試樣時盡量不采取加熱法切割。如需要用加熱法時,應將試樣長度加長200mm,試樣兩端用軟鐵絲綁緊。
19、做好鋼絲繩檢查記錄。將檢查內容、檢查結果逐項填入鋼絲繩檢查記錄表,并將檢查結果向提升機司機通報。
20、檢查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向有關領導匯報。
21、在進行涂注油等作業后應將井口、井架及車房等處的廢棉絲、油脂等易燃物清理干凈后,方可離開。
四、安全規定
22、上班前嚴禁喝酒,嚴格遵守本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
23、進行操作時應不少于2人。
24、高空和井筒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和系保險帶,保險帶應扣鎖在安全牢靠的位置上。
25、禁止血壓不正常,有心臟病、癲癇病及其他不適合從事井筒作業的人員參加。
26、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和提升機的其他作業。
27、有斷絲驗繩時應注意,以免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