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頁巖氣公司通過優化方案、科學增壓和平衡產銷等措施,全力推進地面集輸系統適應性分析工作,大力提升生產運行效率與效益,進一步夯實“大運行”基石。
數據賦能,優化分輸方案。針對內部集輸系統壓力節點復雜、產銷調配難度大等問題,依托專業研究院所等支撐機構,開展管網壓力動態分析。采集2024年各生產平臺、集輸管線的壓力、流量等運行數據,建立管網水力模型,與實際生產數據進行驗證,模擬集輸管網壓力波動規律,深度剖析各生產平臺壓力衰減趨勢,結合下游管網、用戶調峰需求,動態制定“高低壓分輸”方案,確保了精準匹配調峰需求、充分釋放氣井產能。
動態分析,科學布局增壓。全力攻克低壓氣井開發難題,聚焦老井全生命周期管理。以足202脫水站為管網模擬壓力邊界,計算各平臺輸壓變化趨勢,精準識別氣井壓力衰減規律,精細劃分“早期預警、平穩運行、臨界干預”三類壓力階段,并依據氣井產能、管網連通性等參數,基于足203、208、210產能建設設計方案的增壓方式,多維度開展集中增壓和平臺增壓方案比對,科學規劃增壓站點布局與時序,明確氣井增壓的最佳時機,有效延長老井穩產周期,推動老井資源開發向精益化管理邁進。
統籌謀劃,實現產銷平衡。正視當前階段出現的區域性產大于銷矛盾,構建起“平臺-管網-市場”三位一體協同分析機制,并結合區域市場及外輸干線峰谷時期的接納能力,開展動態供需分析,精準預判外輸缺口。多元拓展消納渠道,從自身出發,建成投運足212平臺分子篩脫水裝置,增加就地消納能力近10萬立方米/天,擴建足208H1平臺分子篩脫水裝置,脫水能力同比增長200%;從外部考慮,積極協調足來線、足虎線管網調度,進一步擴大下游用氣市場,激發產能高效發揮。
下步,將持續深化管網適應性分析工作,在優化管網輸送、增壓布局與產銷平衡策略方面繼續發力,為完成全年產量目標任務、賦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