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脖子”到“金點子”,這個小組厲害了!
傍晚的掘進二工區學習室,總有一群人圍在設備模型旁激烈討論,這是“黨員創新創效攻關小組”的日常——他們以問題為導向,將生產一線的“痛點”轉化為技術創新的“靶點”,用一個個“小切口”撬動效率提升的“大變革”。今年以來,該小組已推動10余項創新成果落地,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十萬元,生產效率同比提升19.2%。
面對井下設備故障處理效率低、紙質臺賬查詢不便的難題,攻關小組以“數據化和信息化”破局。通過為每臺設備生成專屬二維碼臺賬,實現故障信息實時錄入、歷史數據一鍵查詢,徹底告別了紙質臺賬易丟失、難追溯的困境。如今,值班人員只需掃碼即可快速調取同類型故障解決方案,設備故障處理效率提升40%,為采掘生產接續穩定提供了堅實保障。
粉塵治理曾是制約北翼1-2煤回風延伸大巷掘進的“卡脖子”問題。傳統手動噴霧存在滯后性,不僅影響降塵效果,還易導致煤質水分超標。攻關小組將突破點鎖定在掘錨機截割噴霧系統,通過加裝電磁閥并與截割系統聯動,實現“開機即噴霧、停機即關閉”的效果,粉塵濃度下降35%,不僅改善了作業環境,還避免了因噴霧延時導致的煤質水分超標問題。
這些成果的背后,是黨員創新創效攻關小組“把問題當課題”的實干作風。從立項到落地,小組成員扎根一線,將一個個“堵點”轉化為“亮點”。下一步,該工區將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依托黨員攻關小組搭建創新孵化平臺,推動更多“小改革”走向“大應用”,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掘進二工區黨支部:武濤 高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