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礦工作的人提到瓦斯都會談虎色變。作為煤炭開采的伴生物,瓦斯又被稱為“無形殺手”。近年來,皖北煤電陜西金源招賢礦業堅持瓦斯綜合治理和科學利用兩手抓,將讓“無形殺手”化身為“綠色使者”造福人類,實現經濟、環保和社會效益的多重收益。 數字化降“虎” 作為一座高瓦斯礦井,近年來,招賢礦業堅持“以空間換時間,以時間保達標,以達標穩銜接”的瓦斯治理方針,形成了招賢礦業獨特的“以巖保煤”大超前瓦斯治理模式,在巖巷開拓、打鉆隊伍、鉆機能力、鉆孔進尺、抽采濃度及瓦斯治理效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提升。
該礦按照“通風抽采先行,雙防治理跟進,檢驗體系并行,監測系統保障”思路,強化瓦斯及防沖風險防控,做好通風系統調整和精益化管控。加快推進結采工作面封閉工程,高效做好通風銜接,強化永久通風設施建設,優化系統布置,確保礦井通風系統安全穩定。持續推進舊區系統優化工作,進一步優化、簡化礦井通風系統,制定了《招賢礦業抽采鉆孔驗收制度》等相關制度措施,以“一個鉆孔就是一項工程”為標準,保證每個鉆孔開孔、施工、并網、帶抽、驗收的精準管理,通過精細化管理達到“聚水成河,積沙成塔”的效果,切實提高礦井萬米抽采量。
招賢礦業通防部副部長王鑫達介紹,為了提升瓦斯治理水平,加強打鉆現場管理,推動瓦斯治理由工程型向效果型轉變,招賢礦業結合集團公司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和瓦斯治理經驗,推出了瓦斯鉆孔分臺階驗收結算制度,將鉆孔結算費用分為開孔參數、現場標準化三個部分,不合格的在鉆孔結算中將對應部分進行扣除。“通過分臺階驗收,推動專業化隊組在現場管理及施工全過程上下功夫,將鉆孔濃度作為專業化隊組工程結算的主要依據,讓抽采鉆孔驗收從‘買進尺’轉變為了‘買瓦斯’,做到瓦斯治理效果和現場標準化雙提升。”王鑫達說。
在精細化管理方面,招賢礦業嚴格按照“打得準,封得嚴,孔暢通,鉆驗收,孔反演,嚴問責”十八字方針,積極探索封孔工藝,引進新型注漿泵,并對穩壓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重點分析是否存在鉆孔空白帶、斷層、構造、煤厚異常區等情況,以便及時調整鉆孔施工參數。該礦還建立起抽采效果檢驗小組和瓦斯治理分析機構,每日對施工過程中瓦斯異常、采掘活動中的瓦斯異常進行分析討論,制定工作計劃。 新技術伏“虎” 伏虎要知虎性。招賢礦業以抽采精細化管理提升為核心,通過一系列科技創新手段,加強瓦斯抽采工程過程管控,切實提升瓦斯抽采效果,為礦井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優化了‘一通三防’技術體系,精細管理、精準施策,著力強化安全保障。在2306工作面成功實施定向預抽長鉆孔和高位定向長鉆孔,實現了瓦斯超前治理。防滅火管理上,取消了火工品的使用,工作面收作期間采取分階段、分區域綜合防滅火措施,創新運用遠距離封閉式壓注液態CO2技術,消除工作面采空區自然發火隱患。”招賢礦業通防部部長孟凡振介紹說。
瓦斯在井下是隱患,井上是資源,“氣老虎”也能變成“效益源”。為完成瓦斯由井下“安全殺手”到“清潔能源”的華麗轉身,招賢礦業先后建成兩座低濃度瓦斯抽采發電站,通過對礦山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生產安全的雙贏。該礦還大力推廣“四新”技術,引入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高保水材料、膨脹珍珠巖等新材料,有效提升采煤工作面隅角封堵施工速度及密閉墻的快速壘砌和充填,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瓦斯治理效果,今年上半年累計抽采瓦斯46.76萬m³。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招賢礦井地質災害復雜,通過多年摸索,各災害治理均建立了相對成熟的技術體系。但如何系統構建多災害精準高效協同治理,實現各類災害防治系統化,更好的服務于生產,是招賢技術管理創新研究的重點。今年,該礦以“災害治理再升華、支護技術再提升、產能升級再突破、經濟技術再融合、科技創新再豐富、技術管理再規范”為目標,利用井下壓裂鉆孔探索試驗“一壓一抽”及“一壓一注”井-地一體多重災害協同治理技術。實現瓦斯、防火、沖擊地壓災害由單一到多元治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