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產科鉆眼機具維護及使用標準
(一)風動鑿巖機
1、風動鑿巖機所用風壓以4~6kg/cm2為宜。風管內徑要符合要求,長度應不超過12~25m。
2、氣腿外管不得有彎曲、變形現象,要定期檢查和更換己磨損的氣腿內氣管端部兩個小密封圈,換向閥上的密封膠圈安裝要正,要選用耐磨性好的尼龍材料制品制成,要經常檢查氣腿快速縮回扳機頂部的頂桿,如有磨禿,尺寸縮短應及時更換。
3、要按鑿巖機型號及環境溫度,正確選擇潤滑油,注油器的調油針要調正,并用螺母擰緊。
4、要經常清洗注油器油路小孔,并要防止潤滑油內進入臟物。
5、要按照風動鑿巖機的活塞與氣缸的制造公差,選用適當的配合間隙。
6、在更換鑿巖機的零部件時,要清除飛邊毛刺,并且零部件應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7、要經常清除機內的臟物,鑿巖機停止工作后放置時,要防止沙子等臟物從排氣孔或氣管接頭進入機體內。
8、定期檢查和及時更換已磨損的注水閥外圈上安裝的密封膠圈、水針套及氣針墊,并且要采用符合圖紙要求、質量良好的水針,水針全長彎曲不應超過0.5m/m。水的壓力不得高于壓風的壓力,并且要合理安設油水分離器及時排出壓風中的積水。
9、嚴格釬尾加工質量,磨釬尾的沙輪粒度不能太粗,釬尾端面要平直,釬尾長度要符合要求,不能使用內六方磨損超限的釬套。
10、新機在投入使用前應拆開清洗、重裝,以清除塵垢和粘性防銹油,拆裝鑿巖機要在固定的清潔環境中進行,對零部件不得隨便敲打。
11、拆下的零部件要用煤油洗凈擦干,然后檢查有無傷痕與磨損情況,特別是各個小孔,要注意吹洗,保持暢通。
12、鑿巖機使用3~5天必須拆開清洗一次,如遇缺油運轉、“洗錘”、卡釬等現象時,應及時檢查,并拆開清洗。
13、鑿巖機絕對不可在缺油或無油的情況下運轉,應經常檢查潤滑油的給油量及注油器中的油量。
14、鑿巖機進行打眼時,應逐漸推動操作閥,即由“輕”、“中”到“重”(全開車),切不可驟然大開車。
15、應盡量避免使用酸性水或堿性水,在不得已使用時,工作后要立即從機器進風管注油,并停水進行空運轉3~5min。
16、打眼工要做到六定:即定人、定機、定位、定任務、定時間、定質量。
17、打眼前檢查鑿巖機的各部件以及各附件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鑿巖機兩側連接長螺栓是否擰緊,而且擰緊時兩側要一致。
(2)檢查水針套、水針、水針螺母是否嚴密,以免漏水,并在注油器內注油。
(3)檢查氣腿是否完好,伸縮是否自如,操縱閥是否靈活,連接部分的螺栓松緊程度是否適宜。
(4)釬桿要直,中心孔暢通;鉆頭要鋒利,出水孔暢通;釬尾長度要符合要求,鉆頭與鉆桿連接無裂縫。
(5)把與鑿巖機相連的風、水管盤到鑿巖機上一并扛入工作面,以免雜物進入管內。
(6)風、水管連接前,應將風、水閥門慢慢打開,將風、水管內的雜物清凈,然后把清潔的風、水管與之相應鑿巖機、氣腿相連接,接頭擰緊。
(7)注油時防止雜物進入注油器,堵塞油路,鑿巖機注油時應關閉風、水器閥門,排盡殘氣,然后注油,并調節油閥,保持每分鐘耗油量在2.5~3mL之間。
(8)鑿巖機注油后,應空載運轉一會,使潤滑油均勻進入各零件空隙。
18、打完眼后,機器、風、水管應移到距工作面20m以外的安全地點(最好是修理或工具存放硐室內),軟管盤好,鉆機保養好,放炮前對設備等加以掩蓋。
(二)電動鑿巖機
1、電動鑿巖機的電動機必須是礦用隔爆水冷式的,非隔爆式電動鑿巖機嚴禁在井下使用。
2、電動鑿巖機在下井作業三個小班后必須進行維修一次。將機器拆開對零部件進行清洗和檢查并達到下列要求:
(1)井下拆卸必須在專設的維修點進行,不可在工作面進行。
(2)清洗用柴油,油桶內油深不少于60mm,清洗后將零件擦干,再浸漬機油方可使用。
(3)電動機和沖擊組件不得隨意拆開。
(4)各型密封圈必須仔細安裝好,不可錯位或漏裝。
(5)電動機的小開關應靈活可靠;滑槽磨損超過lmm應調頭使用;轉子轉動應靈活輕快;二軸承外圈與孔配合不得松動,軸承應加注潤滑油脂。
(6)沖錘上偏心塊不發生松動,緊固螺母及鎖緊片應牢固可靠。偏心塊轉動應靈活、噪音低,若發現幌動大于0.5mm時須拆開檢查,及時更換磨損零件。
(7)棘爪磨損超過Rl.5mm時須更換另一面或換新的;彈簧必須有足夠的彈力。
(8)水力支腿應伸縮靈活,操縱手把位置應符合要求;回水管出水正常,不發生內部滲漏。
(9)電動鑿巖機在井下實際工作一周后,應上井維修一次,除按以上要求逐項進行檢查及清洗外要對主要零件進行檢查:
①沖錘的大頭、小頭、橫孔磨損大于0.6mm時應報廢;沖錘的小頭凹進大于2.5mm時應報廢;
②主軸、前導向套磨損大于0.6mm時應報廢;
③棘爪、棘輪齒及六方孔磨損大于1.5mm時應報廢;
④電機繞組絕緣電阻(對外殼)低于0.5MΩ時需干燥處理;
⑤活塞環尺寸應根據氣室密閉要求選配,必須保證沖錘靈活、氣室不漏氣。
3、氣室內墊片厚度及釬尾尺寸一定要符合要求。
4、氣室內嚴禁進入水、油而使氣室尺寸改變。
5、如氣室漏氣就達不到“儲能”作用,應及時更換氣缸蓋的密封圈和沖錘活塞環。
6、偏心塊與主軸配合要緊密,不得發生錯位現象。
7、機器裝配時零部件一定要清洗干凈并磨去飛邊毛刺,而且一定要保證其同心度符合要求。
8、要正確安裝和及時更換各水路接合面及機頭水套的密封圈。
9、如果機器內部零件損壞卡塞或電動機缺相運轉,鑿巖機就會突然停轉并發出嗡嗡聲,此時應及時更換已損壞的零件和檢查電氣系統及插銷電纜有否損壞。
10、電機運轉聲響異常及發熱說明兩端軸承松動或缺油,機器卡塞。此時應更換軸承正同心度,軸承注油。再就是電動機線包受潮或接線不良 此時應烘干處理,檢查接線螺釘是否緊固。
l1、如果水力支腿支撐無力,那就是操縱閥磨損或活塞密封圈損壞,再就是水壓不足。此時應修磨閥體的接合面或更換零件、密封圈;增大水壓,檢查輸水管道是否暢通。
(三)巖石電鉆
1、機器絕緣良好,出線無損壞連接機殼,電機繞組不受潮進水。
2、機器電機三相觸點間隙要一致,彈力要均勻,無缺相運行。
3、機器內齒輪、鍵、鍵槽要完好無損壞或松勁現象。
4、定子轉子無相碰、軸承無損壞、轉子導體或軸無斷裂、定子無短路。
5、使用的電壓要符合要求。
6、減速箱或軸承不缺潤滑油;開關要接觸良好。
7、鉆頭無損壞現象;鉆桿無彎曲現象;而且鉆孔要直無卡鉆頭現象。
8、減速箱內無雜物、零件無損壞、螺栓無松動。
9、工作前,要空運轉檢查各部是否正常,尤其是減速箱聲音必須正常。
10、工作前,檢查供水裝置、鉆桿不得有損壞及變形現象。
11、使用后擦凈巖塵,特別要清掃鏈條上的巖粉,并檢查各部螺栓的緊固情況。
12、每班用20號機油潤滑一次鏈條,須潤滑部分要定期加注一次潤滑油。
13、電鉆停止工作后要妥善保管、放在干燥地點。
14、每班均應檢查電纜插銷及接地線是否接觸良好,電纜不得有砸傷損壞之處。
15、每月要大修一次,更換失效的螺栓、螺母;檢查齒輪裝配和嚙合情況,更換損壞齒輪;加注或更換潤滑油;檢查電機密封情況,是否有水浸入,線圈是否受潮,油封是否換良好;更換己損壞的水路密封裝置;檢查隔爆面,干燥電機和測定其絕緣電阻等。
(四)風鎬
1、風鎬的濾網要完好并要經常清洗不可有損壞或阻塞現象。
2、風鎬的缸體與閥柜間風道要暢通無阻塞。
3、鋼套與鎬釬尾部間隙不得超過0.6mm,否則必須更換。
4、缸體內徑與錘體之外徑間隙不應超過0.08mm,閥柜內徑和閥中部外徑間隙不應超過0.06mn。
5、風鎬機件間要結合緊密不能有漏風現象。
6、鎬釬尾部或錘體尺寸必須符合要求,不得有損壞現象。
7、風鎬所用的壓風管路中要安裝分水器,并定期排除積水。
8、阻塞閥套內的阻塞閥要靈活,無被咬住現象。
9、風鎬的維護與檢修應符合下列標準:
(1)工作前應檢查鎬釬尾部及其與缸套固定配合情況,間隙不得過大或過小。
(2)風鎬管路的風壓應經常保持在4~5kg/cm2,正常工作時,每隔2~3h,加注潤滑油一次,潤滑油采用粘度為3~4.5厘沲(50℃時)的渦輪機油。
(3)風鎬在使用期間,每星期至少拆卸2次,用清潔柴油洗凈吹干,并涂以潤滑油,然后裝配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