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泵站司機的操作規程
一、上崗條件
第1條、乳化液泵站司機必須熟悉乳化液泵的性能和構造原理,具備保養處理故障的基本性能,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二、操作準備與安全規定
第2條、乳化液泵站開車前應認真進行下列檢查:
(1)泵及油箱各部件是否齊全,完整緊固可靠。
(2)齒輪箱曲軸箱內油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有漏油,滲油現象,滑塊的潤滑油杯是否缺油。
(3)油箱內乳化液配比濃度是否達到3%-5%。
(4)卸載閥和安全閥的動作壓力是否調整合適,不準用安全閥代替卸載閥。
(5)各控制閥是否正常并處在正確位置。
(6)與工作面支架工、司機、三機工取得聯系,確認有無拔開高壓管路及打開閥片等情況。
第3條、.檢查完畢無問題后,打開手動卸載閥,點動電動機,檢查電動機旋轉方向是否和箭頭指示方向一致,如不一致,要立即處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開機。
第4條、電動機運轉正常后,打開泵頭上放氣絲堵,待空氣排除后,再擰緊絲堵,然后關閉卸載閥,注意觀察壓力指示情況。
第5條、正常情況下,不經回采工作面人員許可,不得開泵,如工作中發現泵站系統異常,必須停泵檢查處理,待檢查完好后,才能投入運行。
第7條、泵站停止運轉后,要打開手動卸載閥,并對泵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清理。
第8條、停泵時,泵站開關應打到"零"位,各控制閥打到卸荷位置。
第9條、移動泵站后,要保證管路暢通,確保油管接頭與電纜等完整,放置整齊。
第10條、觀察頂板好壞,防止砸壞泵站設施,泵站上方要采取防淋水措施,避免水污染液質。
第11條、泵站需要加油時,要使用專油專桶。
三、正常操作
第12條、啟動電動機,慢慢關閉手動卸載閥,使泵壓逐漸升到額定值。
第13條、泵站運行正常后,應進行下列檢查:
(1)管路系統有無滲漏現象,膠管有無破損以及擠、壓的地方。
(2)各部運轉聲音有無異常。
(3)各部溫度是否正常,乳化液溫度不應超過50℃,泵體的溫度不應超過60℃。
(4)柱塞腔液壓是否合適,應以柱塞表面帶出的油膜形成少量點滴狀為合適,否則應調節絲母。
(5)隨時注意觀察壓力變化情況和安全閥、卸載閥的工作情況。
(6)過濾器是否損壞或很臟而失效,進出口壓力指示的壓力差是否在1.5~3MPa之間。
第13條、接到工作面用液信號后,慢慢打開供液管路上的截止閥,開始向工作面供液。
第14條、運轉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各種儀表的顯示情況,機器聲音,溫度是否正常,乳化液是否平穩,液位保持在規定范圍內,液面無污染物,柱塞是否潤滑,密封是否良好。
第15條、出現事故停泵和收工停泵都應先打開卸載閥,使泵空載運行,然后關閉高壓供液閥和泵的吸液閥,再按泵的 停止按鈕,將控制開關手把扳到斷電位置,并切斷電源,除接觸器觸頭粘住時可用隔離開關停泵外,其它情況下只許用按鈕停泵。
四、收尾工作
第16條、停泵后要把各控制閥打到非工作位置,清擦開關、電動機、泵體和乳化液箱上的粉塵。
第17條、在現場向接班司機詳細交代本班設備運轉情況、出現的故障、存在的問題。按規定填寫乳化液泵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