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心深處,有一群與時光競速的巷道雕刻師。他們以鋼鐵意志重塑千米巷道的骨骼,用工匠精神編織礦井安全的經緯。當晨曦未至便深入地層,待星月當空仍鏖戰煤海,日復一日與巖石為伴,年復一年同汗水相融——他們正是2024年度焦煤集團安全標桿區隊九里山礦巷修隊。
嚴管細培,筑牢安全防線
“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隊長楊府紅的這句話,成為班前會上雷打不動的警示鐘。
該隊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綱,嚴格推行隱患自查自糾、風險辨識預控等機制,要求所有管理人員做到“患查改到現場、措施落實到一線、問題解決在源頭”,并將履職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倒逼責任穿透式落地。
為抓好現場安全管理,該隊以職工培訓為抓手,通過現場實操教學、案例剖析會、“安全規程人人背”等活動,職工技能水平顯著增強。在工程質量上,他們嚴格落實“技術隊長—分管副隊長—驗收員—班組長”的四級質量管理考核體系,對施工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逐條分析、落實整改,近三年的工程質量持續提升。
智勇雙全,攻克重重難關
去年X月,西皮帶運輸大巷平面矸倉擴修任務拉開序幕,要將2.5m×2m巷道改造成7m×7m超大斷面,此前該礦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難度可想而知。為了防止施工過程中形成盲巷,他們決定采用導硐分臺階擴巷技術,將斷面劃分為7個區域,依托相互支撐的墻體逐段施工支護,并自制錨索鉆機支撐架破解大角度錨索施工難題,最終歷時X月啃下“硬骨頭”
難題交給巷修隊,在16軌道擴修期間,由于該地區運輸壓力大,要保障在軌道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所以從破矸、翻矸到裝矸都必須靠人力作業。該隊黨支部書記郝英劍帶領黨員組建“突擊隊”,以“一米一米推進”的韌勁,硬是在人員緊、工期短的重壓下提前X天完成126米擴修任務。
全年完成巷道掘進50米,巷道修理817米,錨網加固、整修巷道、落底等2000多米,鋪設、回收電纜2000米,高效完成礦井制定的各項任務指標。
創新降本增實效
“我們通過建立班組成本核算看板,讓每位職工都成為成本管控的明白人。”隊長楊府紅介紹道。該隊將技術創新與成本管控深度融合,精準施策,全年累計節約材料費用12萬元。
該隊以精準、精細、精品的“三精”工程為抓手,構建起全方位管理體系。精準分析每月生產任務,材料費用分班組承包,對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建立材料全流程跟蹤臺賬,安排專人對成本進行統計、通報和分析;強化巷道擴修現場管理,積極開展“回收復用”活動,利用回收的舊材料加工成材料架、防護網等設施。
不僅如此,該隊還圍繞生產難題組織創新,研制的“便攜式退錨器”退錨效率明顯提升;設計的“風水管路快速連接裝置”使管路拆裝時間縮短50%;參與完成的“極復雜地質條件下突出厚煤層煤巷快速掘進與支護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這些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不僅破解了安全生產難題,更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郭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