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操作牢記心 打造現場標準化
崗位規范操作標準是為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根據物料性質、工藝流程和設備使用要求而制定的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操作程序,是員工安全操作的行為規范。因此,每一個員工都必須嚴格按照崗位規范操作標準的規定來按步驟、按技術、按規定準確操作,從而保證操作的安全。
要明確如何打造崗位規范操作標準。一方面要收集該類設備適應的安全技術標準、安全管理規程規范;設備的使用操作說明書、技術文件;同類設備相關資料等。另一方面要找出現行的國家相關安全技術標準規范、安全規程、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工作原理資料、設計制造資料;曾經出現過的危險、事故案例及與本項操作有關的其他不安全因素以及作業環境條件、工作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崗位規范操作標準的內容應該簡練、易懂、易記,要囊括操作前的準備規范、操作中的規范、操作完成后的規范。規程編寫完成后,應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特別是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通過反饋,進一步修改完善。當然,隨著生產工藝的變化、新設備的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操作的方式和方法也會發生變化,操作規程也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持續完善和改進,以作為安全操作最規范的標尺。
要狠抓教育引導。安全警言里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并振聾發聵的話:“安全規程血寫成,不必再用血驗證”,相信大家都會有所觸動。事故的發生往往是麻痹、疏忽、放縱心態等思想與行為上產生與生產相悖因素造成的。在生產中最重要的是員工的思想出發點,換言之就是是否遵守規程。崗位規范操作標準就是安全的依據、制度的中心、規章的基礎。崗位規范操作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實際上是為職工的操作安全安上了一道護身符,可以有效地保證操作的安全。所以,員工一定要嚴守操作規程,不違章操作,不亂操作,這樣才能真正保障操作安全不出事故。是的,每一條操作規程都是血寫成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遵守執行,沒有理由,沒有借口。
要在“知”和“用”上發力。要統籌學習“八條硬措施”“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推進崗位規范操作標準落實落地;要創新思路豐富學習載體,通過專題培訓、知識問答、全員抽考等多種方式,引導廣大職工學深弄懂崗位規范操作標準,讓廣大職工學習標準、貫徹標準、使用標準,由“知”而“會”,由“會”而“用”,讓每一名職工都能夠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做到按標準作業,杜絕班隊長“三違”行為,讓職工養成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習慣,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米”。基層單位要通過開展標準化操作現場會,進一步固化員工怎么做的標準,實現班組制度、流程、標準、考核“四統一”,從而形成了人人學標準、人人講標準、人人用標準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