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地滾耐磨耐用,支撐力強,以后下大件再也不用頻繁換地滾了。”近日,在義海能源大煤溝煤礦副井口,檢修工姜師傅指著變坡點新款地滾高興地說,這是該礦立足崗位、創新創效的又一成功實踐。
在F111070工作面安裝及F211060工作面回撤工作中,副井軌道運輸變坡承載點最早使用的尼龍地滾由于承重力有限,經常出現斷軸卡繩現象,不僅增加了鋼絲繩磨損量及生產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成為運輸系統安全隱患。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為從根本上消除副井及井下軌道變坡點地滾承重量大、死輥、斷軸卡繩等現象,延長鋼絲繩使用壽命,切實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大煤溝煤礦按照“安全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創新+責任”的工作方法,緊盯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加大異常信息排查,全面降低潛在安全風險,組織技術骨干經過集思廣益、收集資料、多方分析、畫圖論證,焊接、除銹、定位、成型,新款地滾終于設計成功。
這款地滾由兩個報廢的鑄鋼礦車輪對用高強度焊條焊接而成,寬350mm,高250mm,主軸50mm,具有安裝簡單、承重力強、耐磨耐用、保養維修方便等優點,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經過連續一個月下放支架及卡尺測量,磨損量極小,使用周期可達5年之上。
目前,該地滾已在副井井口及副井延伸平臺變坡點投入使用,對提高安全系數,促進降本增效,助推企業安全高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劉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