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臨,為全力做好礦井防治水工作,李村煤礦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積極構建水害防治的長效機制,緊盯關鍵環節,強化風險預控,不斷提高礦井地測防治水水平,保障礦井安全生產。
汛期是煤礦水害事故的易發期、高發期。隨著汛期來臨,李村煤礦認真貫徹落實《煤礦防治水細則》、《煤礦安全規程》相關制度,堅持“預測預報,探掘分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不斷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成立了防治水領導組,將領導干部、業務科室及各基層隊組的職責進行詳細劃分,制定具體工作規劃、實施方案、保障措施,購置礦井專用的探水設備、備用設備及配件,并按照相關要求,積極推廣應用防治水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使水害防治工作在組織、裝備、人員、技術和制度等方面得到充足保障,進一步夯實水害綜合治理基礎。
針對礦井地質條件復雜的特點,該礦不定期對井下各采掘地點排水系統健全情況、采掘地點存在水患情況、采掘地點隱患整改情況、巷道積水、出水點涌水情況等進行全面排查,并結合地面防治水工作的開展,對地表進行巡查,重點排查地表塌陷裂縫、采空區、廢舊巷道、積水氣區等隱蔽致災地質因素,對排查出的隱患建立臺賬、及時分析、制定措施,整改完畢后進行銷號處理,實現隱患排查、治理閉合式管理。同時,該礦堅持地測防治水的分析預報,加大對礦井采空區的動態、井下異常涌水量等數據情況的實時觀測,全面掌控礦井充水水源狀況,為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水措施提供可靠依據。
此外,該礦還不斷提升防治水應急處置水平,加強井口調度和安全信息管理,準確掌握上下井人數;進一步完善水害防治預案,做好救援裝備及物資儲備工作,并掌握井下透水預兆和發生突發涌水時的應急措施,實行人防、技防相結合,有效應對突發的緊急情況。
平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