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海翻滾弄潮兒

      作者:郭倩 2020-08-21 13:37 來源:煤礦安全網

      在毛烏素沙漠腹地,有這樣一個人,放棄了關中地區優越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背景離鄉,克服重重困難來到了陜北——這一蘊藏豐富煤田的沙漠腹地。從事煤礦工作30年來,勤勤懇懇,從一個普通的工人成為一個業務精良的能手,成為了產業發展公司及各生產礦井公認的“老黃牛”、“王老能”、“業務通”,這些親切稱呼的背后都是他一筆一劃、踏踏實實“刻”在員工心中最真實的“相”。

      從事煤礦三十載 ?“小牛犢”成為“老黃牛”

      1988年剛畢業的他背井離鄉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從此,就與煤礦結下了不解之緣。

      初入煤礦,他被分在了神華集團神東大柳塔煤礦綜采一隊,從事煤機檢修工工作,那時候的井下條件各個方面都不如現在。初入煤礦,沒有什么大的理想,腦子里就一個字“干”這一干就是七年。

      1996年調至神華集團神東公司維修中心生產車間,豐富的井下工作經驗,讓他在維修設備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在三機修理方面也是得心應手,這一修就是三年。

      1999年,業務技能水平突出的他被調職到神東生產服務中心,單人副隊長,這一任就是十年。

      2009年產業發展公司成立后,很大一批神東生產服務中心懷著想干事、干成事的目標來到了產業發展公司,這其中也包括王進朝09年的搬家中心公告成立,隊伍組建初期,人員裝備不足,無廠房設備、無市場時任搬家中心主任的薛元發同志帶領這支僅有22人的隊伍跑市場、租設備、借宿舍,不斷招兵買馬、完善制度、鍛煉隊伍。成立第一年,完成搬家倒面5安4撤3支護的生產任務。

      2014年因工作需要他又調至公司掘進中心主持工作,人們常說:“書記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在掘進中心工作的兩年多里,他帶領全中心人員盡職盡責,創新開展了“0125”安全管理法和“一巷五點八條線”安全質量標準管理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2016年12月2018年初擔任搬家中心主任,挑起了搬家倒面的重擔。說起這個憨厚的“老黃牛”,工人們會不由自主的樹起大拇指,他對綜采搬家倒面業務精益求精,尤其是在紅柳林煤礦7米大采高設備的搬家倒面過程中,頑強的作風、精湛的技術和他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讓礦方感到貼心、感動。

      技術引領 ?推動創新促效

      他是搬家中心乃至各服務礦井公認的技術專家。他總是詼諧地說“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高超的技藝源于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讓他從一個普通的工人成為一個業務精良的能手的,贏得了“業務通”的美譽。

      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專業的興趣,他著力提升科學技術在安全生產中的含量

      他與廠家共同研制的CMM1-30煤礦用液壓錨桿鉆車的成功使用大大縮短了工人支護作業時間,提高支護效率和支護質量2016年12月擔任搬家中心主任以來,他在搬家倒面技術改進方面不斷發展與探索,帶領搬家中心員工率先創新實踐了“四掩護液壓支架回撤法”、“7.2米大采高快速回撤技術”、“輔巷多通道快速回撤法”等先進生產技術與工藝,使得該中心成為行業內僅有能獨立完成7.2米大采高工作面搬家倒面任務的專業隊伍之一,在行業內創造了多項記錄,其中陜北礦業紅柳林煤礦7.2米大采高首采綜采工作面設備回撤歷時12天零兩個小班,創造了大采高回撤記錄,陜北礦業張家峁煤礦14204綜采工作面設備回撤歷時5天零一個小班,創造了300米工作面4米采高的回撤記錄;陜北礦業檸條塔煤礦S1225面回撤歷時9天,創造了300米工作面6.5米采高的回撤記錄。

      參與的《國產特種車輛動力及控制系統優化研究》項目研制成功,進一步促進了國產特種車安全監控系統的技術發展,對提高國產特種車技術先進性和可靠性都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使用該成果之后,國產特種車發動機可以完全杜絕突發事故損壞,僅需要每2年對發動機進行摩擦副的維修更換,保證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平均每年僅需支出發動機維修費5萬元,誤工費用7.5萬元,每年可節約費用約110萬元。

      對搬家到面技術工藝的優化和對設備的改造始終是該同志堅持的重要工作方向,在這條路上,除了自己熱衷于創新外,他還帶動身邊的員工一起創新,對一些有研究意義的科技創新課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小組進行探討,不斷討論與實踐。在他的影響下很多員工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完成了多項能切實應用到生產實際中的創新項目。為公司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搬家中心員工的創新創效熱情,由以前的“讓我創新”,轉變為現在的“我要創新”。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搬家中心科技創新工作有了長足進步。

      標準、嚴要求,心系一線

      2016年以來,他開始參與編寫《綜采工作面設備安裝回撤行業標準》,用他的話說:“班前會上宣誓時都說‘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做到三不傷害’,目前我們這個行業都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這讓我們的員工們參照什么開展工作呢?所以,我們要編制這個標準,哪怕僅適用于我們自己,也要把它出色的完成,用執行標準來保障安全生產,提高工作效率。”

      正是出于這個目的,在他的領導下,目前行業標準編制工作已經在按部就班的實施,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這一標準的制定,不僅對我們的安全生產具有指導意義,還具有極大地推廣價值,可以說是綜采工作面安裝回撤工作發展的里程碑式的一項工程。

      2017年他指導制定了《搬家中心項目部后勤保障服務手冊》,進一步規范了中心后勤保障工作。從項目部員工住宿、班中餐、洗衣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服務流程和標準,并要求各項后勤保障工作必須按照既定標準執行,增強了職工勞動積極性,提高了職工幸福指數。目前已在中心各項目部進行了實施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獲得了職工的認可。

      2018年他組織成立了搬家中心“安居服務隊”、“家屬協管會”、“青年突擊隊”、“烏金宣誦隊”,自成立以來,目前已為職工解決房屋搬遷工作四次、開展了“香情粽葉暖,紅繩系安全”端午慰問活動、唐家會項目部“一線送清涼”、“濃情中秋節 茶話會家常”主題慰問等暖心活動,為廣大一線職工送去關懷,增強了職工歸屬感,得到了職工及其家屬的一致認可。

      憑著對煤礦工作的熱愛和對專業的興趣,多次深入一線、走進基層,與弟兄們同吃同住,噓寒問暖,與兄弟們親如一家。

      煤海中,他多次獲得公司“先進工作者”、“優秀管理干部”、“創新標兵或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神南礦業公司“安全先進工作者”、“創客標兵”“勞動模范”“最美神木工人”等榮譽稱號。他用淳樸的擔當精神詮釋著煤炭人的“北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北移“精神”,從初生的“小牛犢”成長為煤炭行業的“老黃牛”、“王老能”、“業務通”,這些親切稱呼的背后都是他一筆一劃、踏踏實實“刻”在員工心中最真實的“相”。他見證了“北移”的艱辛過程,“北移”成就了他不平凡的業績。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