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防治沖擊地壓的要求
礦井防治沖擊地壓的要求
【規程條文】第二百二十八條礦井防治沖擊地壓(以下簡稱防沖)工作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設專門的機構與人員。
(二)堅持“區域先行、局部跟進”的防沖原則。
(三)必須編制中長期防沖規劃與年度防沖計劃,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包括防沖專項措施。
(四)開采沖擊地壓煤層時,必須采取沖擊危險性預測、監測預警、防范治理、效果檢驗、安全防護等綜合性防治措施。
(五)必須建立防沖培訓制度。
【執行說明】(一)沖擊地壓礦井應當設立專門的防治沖擊地壓(以下簡稱防沖)機構,負責沖擊地壓防治工作,并配備專職防沖技術人員與專職施工隊伍。沖擊地壓礦井應當完善各項防沖管理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工作崗位責任制,開展防沖工作。
(二)區域先行是指從采掘布局、開采設計等方面避免或降低采掘區域應力集中,防止沖擊地壓發生。采掘作業前應當開展采掘區域危險性評價、危險區域劃分、防沖設計、沖擊危險性監測與治理方案制定、區域性監測預警等工作。局部跟進是在采掘作業過程中,根據監測信息、沖擊地壓防治效果和新揭露的地質條件等動態信息,優化調整沖擊地壓監測和防治技術體系。
(三)沖擊地壓礦井中長期防沖規劃應當對待開采區域進行沖擊危險性評價,劃分沖擊危險區域,明確沖擊地壓防治技術措施。沖擊地壓礦井年度防沖計劃應當確定年度采掘范圍內沖擊地壓危險區域,制定防治專項措施。防沖專項措施應當包括作業區域沖擊危險性的評價與區域劃分、地質構造說明與簡明圖表,周邊(包括上、下層)開采位置及其影響范圍圖,掘進與回采方法及工藝,巷道及采煤工作面的支護,爆破作業制度,沖擊地壓防治措施及發生沖擊地壓災害時的應急措施、避災路線等。
(四)防范治理包括區域防范治理和局部解危措施。區域防范治理包括開采保護層、優化生產布局、合理調整開采順序、確定合理開采方法、降低應力集中、提前采取卸壓措施等。局部解危措施包括煤層注水、鉆孔卸壓、爆破卸壓、水力壓裂等。
效果檢驗是對沖擊危險區域解危效果有效性的評價。效果檢驗方法有地應力、微震、電磁輻射、鉆屑法等。
安全防護是指避免因沖擊地壓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系統完善、人身防護、設備固定、加強支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