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401101工作面帶式輸送機機頭硐室及設備基礎作業規程
第一章 概 況
第一節 概 述
一、 巷道(硐室)名稱
本《作業規程》掘進的巷道(硐室)為胡家河礦井401101工作面帶式輸送機機頭硐室及設備基礎作業規程。
二、 掘進目的及用途
掘進目的是為胡家河礦井安裝皮帶機頭及設備,滿足礦井的煤矸運輸需求。
三、 巷道(硐室)設計長度及服務年限
設計長度:190.6m。(見特征參數表);
服務年限為:終身。
第二節 編寫依據
1、 胡家河礦井401101工作面帶式輸送機機頭硐室及設備基礎S1425-154.1-1圖紙。
3、《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5、《煤炭建設工程質量技術資料管理規定及評定辦法》
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7、《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等與本工程有關的國家及部頒布現行各種技術規范、規程、規定。通過貫徹和執行以上質量標準,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
第二章 巖(煤)層賦存特征及水文地質情況
第一節 巖(煤)層賦存特征
根據井筒實際揭煤位置,4煤層頂板標高+358.93m,地表自然標高+867.4m,煤層埋深+508.47m,揭露煤層厚度26.1m,煤層黑色,瀝青光澤,半暗煤,為低變質煙煤,煤層堅固性系數0.9~1.3,。
第二節 水文地質情況
井筒施工穿過地層有第四系(Q),下白堊統(K1)洛河組(K1L)、宜君組(K1Y),中侏羅統(J2)安定組(J2A)、直羅組(J2Z)、延安組(J2Y)及富縣組(J1R)。4煤在延安組,煤層直接頂為泥巖、粗粒砂巖,底板為泥巖,實際揭露煤層厚度26.1m
根據胡家河煤礦各井筒揭煤情況,應加強防治水方面工作,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則施工。確保防治水工作安全可靠,快速、優質、安全施工。
第三節 瓦斯地質
本工程所揭露4號煤層在井筒垂深-504.414m~-532.594m(相對標高)處,根據《彬長礦區胡家河回風立井井筒檢查孔勘察地質報告》4煤為低變質煙煤,密度為1.32t/m3,自然瓦斯成分甲烷:4.67-10.88%、二氧化碳0.36-0.38%、氮氣88.76-94.95%。瓦斯含量0.11-0.16%毫升/克燃,屬氮氣-甲烷帶,井筒揭煤期間,瓦斯最高含量0.5%。無瓦斯超限現象。但是周邊鄰近水簾煤礦、火石嘴煤礦、下溝煤礦、大佛寺煤礦、亭南煤礦開采4煤,均屬高瓦斯礦井,無瓦斯突出發生。二期施工按照高瓦斯礦井進行管理。
第三章 硐室布置及支護說明
第一節 硐室布置
參見附圖平面圖位置及斷面圖
第二節 支護設計
一、臨時支護
采用單提液壓支柱方法做為臨時支柱, 單提液壓支柱的使用方法:放炮后找去危巖活石后,將單提液壓支柱搬至迎頭,接好液壓管路,在支柱下面墊上一塊小板梁,巖面輔好金屬網,上部頂上托盤,打開供水管開關,將支柱升起頂牢;打好錨桿后撤去支柱。
二、永久支護
硐室斷面特征及支護參數、材料消耗量見附表。
第三節 支護工藝
一、光爆錨噴技術要求
1、支護材料(見硐室斷面特征及支護參數、材料消耗量表)
2、錨桿
① 購進的錨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② 打眼前先敲幫問頂,仔細檢查圍巖頂幫情況,找到活石、危巖,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按中、腰線嚴格檢查斷面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③ 錨桿安裝角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5°≤錨桿≤90°,或根據煤、巖石層理布置錨桿。錨桿外露長度不大于50mm,托板緊帖巖面。
④ 錨桿間排距不超過設計±100mm,眼深與錨桿長度相匹配,嚴格按錨桿長度打眼,安裝時應將孔內的煤、巖粉和水掃凈。
⑤ 安裝順序:由外向內,先頂后幫,依次進行,隨打隨安裝;不得空頂作業。
⑥ 錨桿安裝攪拌時間不小于30S,取下攪拌器,卸下螺帽,掛上金屬網,上好托盤、螺帽,12min后擰緊螺帽施加一定的預應力;抗拉預緊力不小于50KN。
3、噴射砼
噴射砼設計強度等級為C20,砼配比為:水∶水泥∶黃砂∶石子∶速凝劑=0.45∶1∶2∶2∶0.02,水灰比為:0.4~0.5,機械拌料。
4、速凝劑
速凝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2-3.5%,噴漿時根據現場巖面情況均勻加入。
5、噴射砼風水壓的選擇
噴漿機的供風壓力為8Kg,噴口壓力為1-2Kg;水壓應比風壓高1 Kg左右,噴口距巖面距離0.8-1.0米;噴射過程中應根據出料的變化,及時調整給水,保證水灰比的準確。
6、噴射砼質量要求
噴射前必須清洗巖幫,清理浮矸,檢查斷面尺寸,技術人員掛線后方可噴漿。
噴射手要憑經驗加以控制水灰比的大小,噴射過程中根據出料情況及時調整給水量,保證水灰比的正確;要使噴射的濕砼無干斑,無流淌,沾著力強,回彈料少;初噴厚度為30-一50mm,復噴時應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并滿足設計噴射厚度。已完成噴射砼的表面上,不允許有開裂、掉皮等現象。
噴射砼回彈率一般為25%左右。
現場取樣,并做好原始記錄。
噴漿工作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灑水養護,7天以內每班灑水養護次,7天以后每天灑水一次, 保持28天左右潮濕。4、模板工程
第四章 施工工藝
第一節 施工方案
施工順序
打眼 裝藥 起爆 支護 出矸
砼施工嚴格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進行施工
第二節 防治水方案
1、必須采取邊探邊掘,先探后掘的施工方法,做好防突水工作,確保主排水泵房安全順利施工。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探水方法:每次打眼前必須在硐室頂、拱基、底板兩邊以向外20°夾角打探眼;頂部打一個,每邊及底口各打兩個,眼深3米。
第三節 鑿巖方式
采用光面爆破法,選用YT28型風動鑿巖機,配六角中空鋼釬,Ф28合金鉆頭打眼,眼深1.1~1.8m之間。
降塵方法采用濕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耙矸石前灑水、爆破、噴漿時使用風水噴霧、爆破后沖刷巖幫、開放水幕。
第四節 爆破作業
掏槽方式為五星掏槽法。
一、炸藥、雷管
使用煤礦水膠炸藥、毫秒電雷管,電雷管必須編號。
二、裝藥結構
正向裝藥結構。
三、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MFB-200型發爆器全斷面一起爆,聯線方式為串聯聯線。
第五節 裝、運巖方式
爆破后采用井下防爆鏟車,將工作面爆落的矸石扒至皮帶上,送至井下臨時煤倉,再用耙矸轉入1.5T礦車,由風井罐籠提升至地面,再由地面排至矸石山。
第六節 工作面電、風、水管路敷設
裝巖機及照明用電,由主井井下臨時變電所提供660V動力電源和127V照明電源。壓風由礦壓風機供應。
在掘進施工中所敷設的電纜、風水管路、風筒等均應按斷面圖中規定的位置要求吊掛牢固整齊。電纜勾每隔3m一個,電纜垂度不超過50mm。水管要接口嚴密,不得出現漏水現象,水管距迎頭20m范圍內使用一寸膠管,20m外使用一寸鐵管,要隨工作面前進及時延長,以備迎頭正常用水。風筒要環環吊掛,風筒口距迎頭5 ~10m。
第五章 勞動組織
第一節 勞動組織
采用三八制循環作業方式,由現有的29負責井下主泵房施工,工作面交接班。
勞動組織圖表
第二節 循環作業
為了保證正規作業循環的完成,迎頭施工作業必須根據勞動組織的人員配備,合理安排工序,工序與工序之間盡量做到交叉進行,平行作業,以充分利用工作時間,提高工時利用率。
循環作業見附圖
作面。
第一節 排水系統
迎頭工作→臨時水溝→中央二號聯絡巷臨時水倉→風井→地面
第二節 運輸系統
爆破后采用井下防爆鏟車,將工作面爆落的矸石扒至皮帶上,送至井下臨時煤倉,再用耙矸轉入1.5T礦車,由風井罐籠提升至地面,再由地面排至矸石山。
第三節 通訊系統
井筒內布置MHY32-19×2×1/0.8通訊電纜1路、MHY32-1×7×1/1.5信號電纜1路,瓦斯監控電纜1路、電視監控電纜1路,分別供通訊信號以及瓦斯監控用等,通訊、信號、瓦斯監控、電視監控、電纜隨新安裝的φ133×4mm排水管下井。
井上下均采用GB-2C防爆磁石掛式電話進行生產調度指揮和工作聯系。各施工地點均采用電話直接和井上調度室接通;井上下均設置信號室,井口信號室設三部電話,分別與井下信號室、絞車房、調度室聯系。井下信號發至井上信號室,再由井上信號室發至絞車房。各處信號均采用統一聲光信號,電源獨立,電壓不高于127V,所有信號設備元件應選用防爆型。
井口和提升機操作室分別安裝電視攝像頭和監控電視機,使司機和井口均能清楚了解到對方的工作情況,實現雙向監控,確保安全生產。
井下安裝電視攝像頭,敷設電視監控電纜,供地面調度室人員隨時監控、掌握井下狀況。
下放的2路MYJV32-6KV 3×70動力電纜到井下臨時變電所,供井下施工用。
第七節 安全監測系統
在改絞過程中將HZF-10×2-0.38型監控電纜通過回風井敷至井底信號房但要留夠電纜能延伸至井下臨時變電所,以后由風機專用開關給KDW92B型礦用不間斷電源供電,監控系統(上海嘉利)由各個工作面的瓦斯探頭將信號傳至KJF94B型分站(分站由KDW92B型礦用不間斷電源供電),再由分站將各個工作面的瓦斯信息通過MHY32-19×2×1/0.8型監控電纜傳至地面瓦斯監控總站,并將瓦斯信息用數字形式在電腦中顯示出來,供地面調度人員隨時掌握各個工作面的瓦斯情況。
第七章 災害預防
第一節 防治水預案
必須采取邊探邊掘,先探后掘的施工方法,做好防突水工作,確保主排水泵房安全順利施工。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探水方法:每次打眼前必須在硐室頂、拱基、底板兩邊以向外20°夾角打探眼;頂部打一個,每邊各打兩個,眼深3米。(見探眼布置圖)
施工過程如發現異常情況,如探水孔出水,圍巖掛汗,頂底板來壓,必須及時向上級匯報,等調查清楚后,再行施工。
第二節 避災路線
迎頭 401101工作面機頭硐室檢修通道 中央一號輔助運輸大巷 主副風井貫通措施巷 總回風大巷(北側) 風井 地面
附避災路線圖
第一節
施工準備
1、施工前組織廣大職工認真學習貫徹本措施的各項技術、安全、施工要求和方案,了解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條件,并進行考試,對不合格的必須學習補考,嚴格執行措施貫徹學習獎勵制度。
2、嚴格搞好技術測量工作,控制好硐室的標高、方向等,并做好原始記錄。
3、施工前各項工器具準備齊全,電器設備等必須嚴格檢查,確保施工安全。
第二節 質量技術保證措施
一、支護
(1)錨桿采用錨桿φ20×2200mmⅡ級左旋無縱肋螺紋鋼筋,間排距均為800×800mm,錨桿外露長度不超過50mm,托盤為正方形,規格為δ8×150×150mm,錨桿均使用配置螺母緊固,每根錨桿錨固預應力不小于50KN。錨固劑規格為MSZ28/35,每根錨桿配置3支.
(2)金屬網采用φ6mm的鋼筋制作,網格為150×150mm,網壓茬連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相鄰兩塊網之間用鐵絲網連接,連接點要均勻布置,間距400mm。
(3)機頭硐室頂部半圓拱及中央帶式輸送機大巷加高加寬段采用錨索支護,錨索φ15.24×9100mm,間排距均為2400×2400mm,錨固劑規格為MSZ28/35,每根錨索配置6支.錨固力不低于260KN,預緊力不低于120KN。約消耗錨索130根。
(4)基礎底部采用φ15.24×3000mmⅡ級左旋無縱肋螺紋鋼筋加固,錨固劑規格為MSZ28/35,每根錨桿配置3支.約消耗錨桿16根。
(5)噴射混凝土
噴射用混凝土使用普硅32.5R水泥,砂為純凈的河砂,石子粒直徑小于5-8mm,將粒徑大于8mm的石子控制在20℅以下,石子過篩,配比為:水∶水泥∶黃沙∶石子∶速凝劑=0.43∶1∶2∶2∶0.02。
速凝劑型號為J185型、摻入量一般為水泥重量的2~3.5%,噴拱部時取上限,速凝劑必須在噴漿機上料口均勻加入。
二、錨桿安裝工藝
1、打錨桿眼
打眼前,首先按照中、腰線嚴格檢查斷面規格,不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和設計時必須先進行處理;打眼前要先敲幫問頂,仔細檢查頂幫圍巖情況,找到活矸、危巖,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始工作,錨眼的位置要準確,眼位誤差不得超過±100mm,錨桿角度應垂直巖面或巖理,不得小于75°。錨桿眼深度應與錨桿長度相匹配,打眼時應在鉆桿上做好標志。打眼時,必須在前探支架的掩護下操作。打眼的順序,應由外向里,先頂后幫的順序依次進行。
2、 錨桿、錨索安裝
安裝前,應將眼孔內的積水、巖粉用壓風吹掃干凈。吹掃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孔口一側,孔口方向不得有人,把樹脂錨固劑送入眼底,把錨桿插入眼內,使其頂住樹脂錨固劑,外端頭套上專用套筒卡住螺帽,開動使其帶動桿體或瑣具旋轉將其旋入樹脂錨固劑,對錨固劑進行攪拌,直至錨桿達到設計深度,方可撤去。
攪拌旋轉時大于35秒后,卸下錨桿螺帽,掛金屬網,上好托盤,擰上螺帽,12分鐘之后,擰緊螺帽給錨桿施加一定預緊力,扭距力不小于100N·M。
錨索旋轉時大于35秒后,12分鐘充分凝固之后,給索具施加設計要求的預緊力。
三、噴射混凝土
1、 準備工作
檢查錨桿安裝和金屬網鋪設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接好風、水管路,接頭要嚴密,不得漏風,嚴禁將非抗靜電的塑料管做輸料管用。檢查噴漿機是否完好,并送電空載試運轉,緊固好摩擦板,不得出現漏風現象。噴射前必須用高壓風水沖洗巖面,在拱頂和兩幫應掛線安設噴厚標志。噴射人員要佩帶齊全有效的勞保用品。
2、 噴射混凝土的工藝要求
噴射順序為:先墻后拱,從墻基開始自下而上進行,噴槍頭與受噴面應盡量保持垂直。噴槍頭與受噴面的垂直距離以0.8~1.0m為宜。
機器拌料時,水泥、沙和石子應徹底攪拌使其混合均勻。
噴射時,出料口水壓應比風壓高1Kg,加水量憑射手的經驗加以控制,最合適的水灰比是0.4~0.5。噴射手要憑經驗加以控制水灰比的大小,噴射過程中根據出料情況及時調整給水量,保證水灰比的正確;要使噴射的濕砼無干斑,無流淌,沾著力強,回彈料少;初噴厚度一般為30-50mm,復噴時應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并滿足設計噴射厚度。
3、 噴射工作
開機時必須先給水,后開風,再開機,最后上料;停機時,要先停料,后停機。再關水,最后停風。噴射工作開始后,嚴禁將噴射槍頭對準人員,噴射中突然發生堵塞故障時,噴射手應緊握噴頭并將噴口朝下。
4、噴射質量
(1) 噴射前必須清洗巖幫,清理浮矸,噴射均勻,無裂隙,無“穿裙、赤腳” 。
(2) 水泥、水、骨料、速凝劑必須符合設計,配合比為:水∶水泥∶黃砂∶石子∶速凝劑=0.45∶1∶2∶2∶0.02。
(3) 凈寬、凈高不得小于設計,不得大于100mm。
(4) 噴厚不得小于設計值。
(5) 金屬網保護層40mm,允許偏差-20~+40mm。
(6) 表面平整度,偏差≤50mm,基礎深100mm。
(7) 巷道每30~50m取一組砼試塊,硐室每100m3取一組砼試塊,每組三塊,任一塊強度不低于設計值。
5、水溝選用標準設計B78—122—042中的第一種(B×M=200×200mm)。
第三節 質量標準
井下401101工作面機頭硐室采用光爆法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由班組長自檢和互檢相結合,逐循環檢查,做好施工檢查記錄,專職質檢員進行抽檢,確保工程質量符合下列規定:
1、爆破必須采用光面爆破,光爆圖表齊全,爆破參數選擇合理,并且符合措施規定;光爆后炮眼殘痕率達60℅以上。
2、臨時支護符合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中的規定,并且緊跟迎頭。
3、硐室掘進頂部每測點按左、中、右三向檢查,不得小于設計,不得大于設計200mm;寬度按上、中、下三點檢測,不得小于設計,不得大于設計200mm。
4、預埋件按設計要求正確放置,封堵嚴密堅固。
5、永久支護的錨桿施工要規范,錨桿與巖面夾角不小于75°,蓋板緊貼巖面,預應力大于設計要求。
6、錨桿孔深度不超過設計50mm,不小于設計,錨桿間排距允許偏差±100mm,錨桿外露不大于50mm。
第四節 頂板管理
1、嚴格執行“一炮一錨一噴”,嚴禁空頂作業。
2、放炮后、打錨桿眼前,必須由有經驗的老工人或班長,先敲幫問頂,找去危巖活石后及時頂上單提液壓支柱或前探梁方可進行其他作業。
3、錨桿必須緊跟迎頭,距迎頭不得超過0.8m。
4、錨桿垂直巖面或層理,不小于75°。蓋板緊貼巖面,金屬網鋪設、搭接符合要求。
5、工作面滿足打注錨索條件時,必須及時打注安裝,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6、先初噴,后復噴,噴后灑水養護。
7、接班后必須指定有經驗的老工人或安檢員對工作面、頂板及圍巖情況進行觀察,發現情況及時處理;或及時通知施工人員撤離工作面,并及時匯報處理。
第五節 爆破管理
1、掘進工作面所有人員,包括爆破、送藥、裝藥人員,必須熟悉爆炸材料性能和《礦安全規程》關規定。
2、井下爆破工作必須由專職爆破工擔任,嚴格執行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爆破作業必須執行“一炮三檢制”(裝藥前、爆破前、爆破后檢查瓦斯)。
3、爆破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4、不得使用過期或嚴重變質的爆炸材料。不能使用的爆炸材料必須交回炸藥庫。
5、爆破作業,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毫秒電雷管,煤礦許用炸藥安全等級不得低于二級,煤礦許用毫秒電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
6、爆破工必須把炸藥、電雷管分開存放在專用的爆炸材料箱內,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爆炸時必須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
7、從成束的電雷管中抽出取單個電雷管時,不得手拉腳線硬拽管體,也不得手拉管體硬拽腳線,應將成束的電雷管順好,拉住前端腳線將電雷管抽出。抽出單個電雷管后,必須將其腳線扭結成短路。
8、裝配起爆藥卷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必須在頂板完好、支護完整、避開電氣設備和導電體的爆破工作地點附近進行。嚴禁坐在爆炸材料箱裝配起爆藥卷。裝配起爆藥卷數量以當時需要數量為限。
②裝配起爆藥卷必須防止電雷管受震動、沖擊、折斷腳線和損壞腳線絕緣層。
③電雷管必須由藥卷的頂部裝入,嚴禁用電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電雷管必須全部插入藥卷內,嚴禁將電雷管斜插在藥卷的中部或捆在藥卷上。
④電雷管插入藥卷后,必須用腳線將藥纏住,并將電雷管腳線扭結成短路。
9、裝藥前,首先必須清除炮眼內的巖粉,再用木質或竹質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炮眼內的藥卷必須彼此密接。有水的炮眼,應使用抗水型炸藥。裝藥后,必須把電雷管腳線懸空,嚴禁電雷管腳線、爆破母線與電氣設備導電體相接觸。
10、炮眼封泥應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實。嚴禁用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封實。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裸露爆破,嚴禁放糊炮。
11、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炮眼深度小于0.6m時,不得裝藥、爆破;在特殊條件下,如挖底、刷幫、挑頂確需淺眼爆破時,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須符合下列要求;①每孔裝藥量不得超過150g;②炮眼必須封滿炮泥;③爆破前必須在爆破地點附近灑水降塵,并檢查瓦斯,濃度超1%時不準爆破。
12、裝藥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嚴禁裝藥、爆破:
①掘進工作面的空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或者支護有損壞。
②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
③在爆破地點20m以內,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
④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煤巖松散。
⑤掘進工作面風量不足。
13、爆破母線和連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爆破母線必須符合標準。
②爆破母線和連接線、電雷管腳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必須相互扭緊并懸掛,不得與金屬、鋼絲繩等導電體相接觸。
③爆破前,爆破母線必須扭結成短路。
④爆破工使用的爆破母線要符合標準要求,不得有接頭。
14、放炮鑰匙必須由爆破工隨身攜帶,嚴禁轉交他人。放炮時打開放炮器。爆破后,必須立即摘掉母線并扭結成短路,取下放炮鑰匙。
15、爆破前,腳線的連接工作,可由經過專門訓練的班組長協助爆破工進行。爆破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爆破工一人操作,爆破工必須最后離開爆破地點,爆破前,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方可要求下達起爆命令。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須發出爆破警號,至少再等5s,方可起爆。裝藥的炮眼應當班爆破完畢。特殊情況下,當班留有尚未爆破的裝藥的炮眼時,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待清楚。
16、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檢查工和班組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頂板、支護、拒爆、殘爆等情況。
17、通電以后拒爆時,爆破工必須將爆破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成短路,鎖上放炮器,再等到15min,才可沿線路檢查,找出拒爆原因。
18、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并應向當班爆破工交待清楚。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②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起爆。
③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
④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⑤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19、嚴格執行爆炸材料領退制度,領退要有記錄、簽字做到用多少領多少,剩余部分必須交回爆炸材料庫,嚴禁亂仍亂放。由爆炸材料庫直接向工作地點用人力運送爆炸材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電雷管必須由爆破工親自運送,炸藥應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監護下由其他人員運送。
②爆炸材料必須裝在耐壓和抗沖撞、防震、防靜電的非金屬容器內。電雷管和炸藥嚴禁裝在同一容器內,嚴禁將爆炸材料裝在衣裝內。領到爆炸材料后,應直接送到工作地點,嚴禁中途逗留。
21、放炮后,按規定時間進行通風安檢,班組長、安全網員必須親自先進入掘進工作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有危險時立即處理,并向項目部匯報,確認安全無危險后,其他工作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
第六節 防治水管理
1、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切實做好防治水工作。
2、完善排水系統,做好防大水的思想準備。
3、探水方法,每次打眼前必須在硐室底板兩邊以20°傾角,向外20°夾角打探眼;在拱基部位向外20°夾角打探眼,眼深3米,掘進炮眼深度1—1.7米。
4、時刻觀察巖幫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匯報。
第七節 機電管理
1、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制度,認真做好每班組安全巡回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必須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做好記錄,機電小班檢修工必須對提升系統、供電機械做檢查記錄,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2、所有電氣設備不應超過額定值運行,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調試合格后,方準可入井。
3、嚴禁甩掉停用各種電氣保護設施。非專業人員嚴禁操作檢漏繼電器,使用中的檢漏繼電器要按規定進行電容、電流的補償調整,嚴格執行日檢和遠方試驗制度。
4、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必須掛牌,工作前進行驗電、放電、嚴禁帶電作業,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原則。
5、各低壓操作信號打點器都必須使用防爆按鈕,嚴禁明電操作。
6、各機械設備必須定期按時進行注油檢查維修,以保證設備良好運行。
7、對各要害工種人員定期進行專門培訓,持證上崗,其他人員不準替代。
8、絞車司機必須嚴格正規操作,要在無曲繩的情況下,啟動絞車。絞車聯系信號必須靈敏可靠、音響清晰,開車前,司機精力要集中。
9、各機電設備必須完好,防護設施配套齊全,指定專人定期檢修。
10、絞車司機嚴格執行雙崗制,嚴禁班前喝酒、班中睡覺,時刻觀察儀表壓力、電流等制動裝置的運行情況,做好原始記錄、機械運行記錄,交接班制度,不交接清楚不接班。
11、按處規定定期對天輪平臺天輪、提升鋼繩磨損等情況進行檢查、加油,并作好記錄。
12、設立安全獎勵基金。項目部全體人員實行安全風險抵押,獎罰對等。
第八節 運輸管理
一、 上下井口管理
1、 井口嚴禁說笑打鬧,保持肅靜。
2、 非信號工不得在信號室逗留,上班作業時嚴禁與信號工講話。
3、 井口工作人員必須嚴守工作崗位。如有事必須由懂得本項業務的人員代替方可離開。
4、 非工作人員不得在井口逗留,外來參觀者需到調度登記,并有專人帶領方可參觀。
5、 井口20米內嚴禁煙火,同時不準存放易燃物品。
6、 凡下井人員必須服從信號工、扒鉤工的指揮,排隊按順序下井。
7、 信號扒鉤工對下井人員要嚴格進行檢查,嚴禁帶煙火,嚴禁酒后入井。
8、 放炮員入井必須把炸藥放在專用箱內,其他人員嚴禁同罐下井。
9、 入井人員所攜帶的工具要妥善保管,小工具必須放在保護袋內。
10、 入井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礦燈,否則不準入井。
12、 放炮員入井時,信號工必須與車房聯系,方可走鉤。
13、 除特殊情況外,上下井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上下井。
14、 在井口棚登空作業時,必須系好保險帶。
15、 井口交接班制度:
a、 現場不見人不交接班。
b、 信號、電話不通,配電盤、打點器等損壞責任不清不交接。
c、 工作情況不明不交接。
16、扒鉤向罐內裝車皮時,必須把罐擋卡住車皮,人員離開后方可發出信號,通知信號工發送信號。
17、軌道鋪設必須符合要求,經常對道路進行維修,確保道路暢通。
第九節 “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風管理
1、加強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必須有兼職人員留名掛牌管理,保證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轉,其他人員不得隨意停開。
2、風筒要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吊掛平直,無脫節、無破口,礦車和支架不得磨擦擠壓風筒,風筒口距迎頭不大于10m,以保證迎頭有足夠的風量,漏風率不超過3%。
3、管理好為本工作面調風的風門、風窗等設施,不準隨意同時打開風門和挪動風窗位置,并保護好瓦斯牌板。
4、局部通風機要長時間運轉,無論工作、不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得停止運轉,局部通風機不開時,要把人員撤至進風巷內,并在巷道門口位置設置“嚴禁人員入內”的警戒牌,迎頭禁止爆破。自動停電時,要撤出人員,待查明原因,確認安全后再啟動。
5、使用局部通風機的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開關附近10m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6、局部通風機必須使用風電閉鎖、使用裝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的供電線路供電或與采掘工作面分開供電。
7、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九條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件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8、巷道貫通預透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掘進巷道貫通預透前20m,通風部門必須預計貫通預透后的通風系統,做好貫通預透后調整通風系統的準備工作。貫通前20m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作業。
②貫通預透時,必須有專人在現場統一指揮,停掘、預透的工作面必須保持正常通風,設置柵欄及警標,經常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處理。掘進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須派專人和瓦斯檢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檢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先停止在掘工作面的工作,然后處理瓦斯,只有在2個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在1% 以下時,掘進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2個工作面入口必須有專人警戒。
二、防塵管理
1、濕式打眼,打眼工佩帶防塵口罩。
2、距掘進工作面20m范圍內必須安設水針,水針所在地有盛放水炮泥的箱子,箱子內有不少于定一次炮所用的已灌好水的水炮泥。必須使用水炮泥定炮。
3、距工作面50m范圍內設一道能封閉全斷面的常開水幕,放炮員在聯炮后向外敷設母線時開啟噴霧,放炮并等炮煙散凈后關閉噴霧。
4、掘進迎頭的回風口混合風流處20m 內安設一道能封閉全斷面的常開凈化水幕,并在有效范圍內挖出引水溝。
5、迎頭安裝風動爆破噴霧,爆破時降塵。
6、巷道經常清塵,無粉塵積聚現象。
7、防塵管路必須接至迎頭,每100m設三通一個,以便及時降塵。
三、防火管理
采用風鉆打眼,錨網噴支護,爆破噴霧塵,防火的重點是防設備、纜線和人為火災。
1、電氣設備、纜線著火時,首先切斷電源,用沙子、巖粉滅火。
2、因機械摩擦生熱、油脂、紗布或其它引發火災,可利用身邊物件,水管直接滅火。
3、應用控風技術進行風流調節控制火勢蔓延。
第九章 文明施工
1、作業場所實際施工斷面圖、炮眼布置三視圖、爆破說明書和避災路線圖,清晰正確,保護完好。
2、圖板懸掛位置合理,優于作業人員觀看。現場施工人員必須熟知五圖一表。
3、材料、工具碼放整齊,掛牌管理,工器具擺放有序,做到“風、水、電、氣、油”五不漏。
4、加強通風和綜合治理,使井下粉塵濃度達到安全規程要求。
未盡事宜參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相關規程、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