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為了全面貫徹黨和國家“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真正把“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原則落到實處,從根本上搞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全體職工的法制觀念、安全意識、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等綜合素質,提升礦井抗災能力,為安全生產奠定基礎,特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如下:
一、 培訓對象
全礦職工干部都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培訓。進行全員安全教育和崗位專業技術技能培訓,是煤礦企業長期不間斷的法定職責。礦級領導和各職能科(室)、隊安全生產負責人及班(組)長和特種崗位作業人員,除參加本礦全員培訓外,還必須定期參加不同級別安全培訓機構的資格培訓,并持證上崗。
二、 培訓內容
安全培訓要理論聯系實際,對不同層次的培訓對象,制定或選用不同的培訓內容。
1. 礦培訓中心制定或選用隊級以上管理人員培訓教材時,要重點突出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發展理念、安全管理、職工隊伍建設、企業文化等內容。
2. 班(組)長(安監員、調度員)一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重點突出安全理念、現場安全管理。災害(事故)預防預報和搶救處理方法、班(組)建設等。
3. 特種作業人員以煤礦《三大規程》、安全意識、安全操作知識、隱患(故障)排除等內容為主。
4. 一般職工以了解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掌握瓦斯、煤塵、頂板、水、火五大自然災害防治基本知識,增強自保互保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等內容為主。
三、 組織實施
按公司規定設立安全培訓中心。在礦長的領導下,培訓中心由安全副礦長分管,培訓中心主任全面負責全礦職工干部的安全教育培訓、日常培訓學習、培訓檔案管理(建立一人一檔電子檔案)、持證上崗等工作,培訓工作還需有安監、技術、通風、調度、機電、等職能部門協助。
四、 培訓方式
結合我礦各方面的實際條件以及職工文化水平的差異,我們采取多形式、多層次、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
1. 利用節假日或停工(產)時間,一年至少組織一次全員脫產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72課時,聘請四級以上培訓機構專職教師授課,并進行考核。
2. 日常安全教育培訓,針對難于集中全礦人員的實際,我們采取:
①、 充分利用班前會以隊為單位輪流培訓;
②、 班中有針對性抽查提問;
③、 班后每旬組織一次觀碟安全教育;
④、 定期開展有獎安全知識和技術比武競賽活動;
⑤、 利用板報和廣播開展每日一題安全知識學習;
⑥、 根據本月培訓內容月底進行統一考試。
3. 對學歷不達中專水平的半數帶班長和全體科、隊長,年內進行中專學歷提升教育;對現有中專學歷的科、隊長,年內進行大專學歷提升教育,逐步提高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專業文化和業務水平。
4. 帶班長以上四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培訓,根據實際需要和資格證有效期限,及時委派有關人員去指定培訓機構參加培訓或復訓。
5. 對新上崗和轉換崗的從業人員,必須進行強制性的脫產培訓,在其基本掌握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處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后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6. 每月定期對科隊長、帶班長及各職能部門科員進行不少于8課時的安全教育和業務學習,月底考核,以達到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提高安全意識和綜合管理水平之目的。
五、 培訓安排
1. 全員安全培訓由本礦培訓中心組織,各職能科室協助,培訓時間服從縣局具體安排;培訓教材由市局培訓科統一發放;授課教師和培訓課程由市煤炭培訓中心安排。
2. 日常安全培訓由本礦培訓中心和各隊共同組織,由培訓中心負責安全教育培訓,時間為全年班前會和一切可利用的空余時間,培訓教材選用國家安監總局《培訓大綱》要求的有關資料、《煤礦安全規程》和本礦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3. 帶班長以上四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培訓以及學歷提升教育,根據本礦工作需要和個人資格證有效期限及市級以上培訓部門和提升學歷院校的安排,及時安排有關人員培訓或給辦理報名、考試、入學等手續。
4. 針對職工流動性較大的現狀,我們對新進礦和轉換崗職工隨時開設脫產培訓班,培訓時間新工人不少于72課時、轉換崗人員不少于36課時。
5. 每周二19時30分定為科、隊長培訓學習日期;每周五19時30分定為帶班長和職能部門科員培訓學習日期,教材選定和組織由培訓中心負責,每次學習時間不少于2課時,每月一小結,每季一總結。
六、 培訓要求
1. 各分管領導、職能部門和基層隊要高度重視培訓工作,責成專人負責,配合培訓中心組織好各種形式的每次培訓,確保培訓學習有序進行。
2. 無論參加各層次各種形式的學員,都要端正培訓學習態度,嚴格遵守培訓紀律,發揚刻苦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精神,努力掌握應知應會的知識,達到綜合素質提高—提高—再提高之目的。
3. 培訓中心要制定培訓制度并嚴格執行,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培訓,選用不同的教材,并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精心備課,認真講授,嚴格考核,做到培訓率和合格率達雙100%,圓滿完成全年培訓計劃。
培訓中心
二○一二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