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某礦9-2031巷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

      作者:佚名 2012-03-20 21:47 來源:本站原創

        第 三 節 地 質 構 造

        根據830水平軌道巷及9-200工作面掘進資料和附近鉆孔資料分析,該工作面地質構造較簡單,在掘進過程中會有小斷層、裂隙出現,對掘進影響較小,在遇到斷層時應加強支護。

        第 四 節 水 文 地 質

        根據830水平軌道巷及9-200工作面掘進資料和附近鉆孔資料分析,該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中等,水源主要為L1灰巖含水層水,灰巖水主要通過巖層裂隙或斷層導水進入巷道。預計掘進期間工作面正常涌水量為25m3/h,最大涌水量為60 m3/h.掘進期間必須嚴格執行 “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同時排水系統能力必須達到預測最大涌水量的2倍,生產期間注意加強排水。

        第 二 章 工程概況

        第 一 節 概 述

        一、巷道名稱、位置及相鄰關系

        9-2031巷位于830水平北翼左翼,東與830軌道巷相通,西為井田邊境,南與9-205工作面(未掘進)相鄰,北與9-201工作面(未掘進)相鄰。

        二、巷道用途

        9-2031巷主要擔負著9-203回采工作面的出煤、回風、行人等任務。

        三、巷道性質

        9-2031巷為回采巷道,該巷道要求施工時必須按照地測科所標定的中線沿8#、9#合并煤層頂板施工。

        四、設計施工長度、施工工期

        9-2031巷設計全長920m。

        施工工期:5個月。

        開工時間:2011年11月12日。

        附圖二:巷道平面布置圖

        第 二 節 依 據

        一、經過審批的設計及批準時間

        該工作面施工的依據是《9-203工作面設計平面圖》。批準時間為2011年9月15日。

        二、地質說明書

        該工作面地質資料的依據為《9-203工作面掘進地質說明書》。批準時間為2011年9月29日。見《9-203工作面掘進地質說明書》

        三、礦壓資料

        礦壓觀測資料參考830 水平軌道巷、830水平回風巷及830水平皮帶巷及9-200工作面等有關礦壓觀測數據分析結論。

        第 三 節 礦 壓 觀 測

        1、觀測對象:9-2031巷

        2、觀測內容:用錨桿拉力計、扭力矩扳手對頂、幫錨桿的錨固力、扭力矩實施抽查檢測,用MYC-18型測力計觀測錨索受力情況。用LBY-3型頂板離層儀觀察頂板的位移量,在頂幫設標記觀察點,用鋼尺實測量巷道表面位移。即頂、底板和兩幫的移近量,用敏感型錨桿液壓枕,觀察頂板的壓力。

        具體觀測內容見下表。

        序號觀察項目觀察目的觀察方法

        1巷道淺部頂板移近量頂層0~4m巖層的變化情況觀察淺層離層儀讀數

        2巷道深部頂板移近量頂層4~8m頂板的變化情況觀察深層離層儀讀數

        3兩幫相對移近量兩幫移近量在標記點間用鋼尺量

        4錨索載荷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使用YCD-180型拉力器

        5頂板壓力頂板下沉程度用敏感型錨桿液壓枕

        6頂錨桿的錨固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使用MYC-16型錨桿拉力器

        7幫錨桿的錨固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使用MYC-16型錨桿拉力器

        3、觀測方法:

        (1)測點布置。正常情況下,每100m在巷道中安設一組LBY-3型頂板離層儀和敏感型錨桿液壓枕。

        (2)觀察時間。距離開口200m以內的巷內測點每5d觀測一次,200m以外的巷內測點每10d觀測一次。

        (3)錨桿的拉力試驗每旬進行一次,對300根及300根以下錨桿進行測試,每次取樣不得少于1組,設計或材料變更應另取一組,每組不得少于3根。

        4、數據處理:通過對830水平軌道巷及9-200工作面巷道每100m安裝一組頂板離層儀、液壓枕,并進行了每10日一次收集,通過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上巷道頂板除構造區頂板破碎外,其余區段巷道頂幫均無大的變化;根據二采區830水平現有巷道支護形式的應用與所收集數據的分析,巷道圍巖位移量較小,頂、幫錨桿載荷變化不大。這說明9-2031巷頂部采用的高強錨網梁,幫部采用的普通鋼錨桿網梁支護滿足巷道穩定要求,能夠形成擠壓加固平衡,有效地保持了頂幫煤體的整體穩定,這樣的支護參數和形式較為合理,9-2031巷采用上述支護能夠滿足要求。

        第 三 章 巷道斷面及支護形式

        第 一 節 巷 道 布 置

        9-2031巷開口中心位置位于830水平軌道巷2#導線點前31.7m處,全長920m,巷道開口以270°的方位角,沿8#、9#合并煤層頂板掘進與9-203切巷貫通,該巷道預計坡度為1°~ 10°。

        9-2031巷開口坐標為:

        X:4173866.405

        Y:19508234.879

        Z:845.147T

        根據設備安裝的需求,9-2031巷斷面規格設計如下表。

        巷道斷面特征表

        附圖三:巷道斷面支護圖

        第 二 節 永久支護及設計參數

        一、巷道支護形式

        根據8#、9#合并煤層柱狀情況分析,煤層頂板為穩定巖層,9-2031巷支護形式根據相鄰巷道的礦壓觀察數據及支護經驗選擇:采用高強錨網梁+錨索復合支護,錨索沿巷道中間布置一排,距幫2300mm,排距為4800mm,進行支護能夠滿足要求,如過構造或頂板破碎時,采用高強錨網梁+錨索復合支護,錨桿排距縮小為1000mm,錨索排距縮小為3000mm,以加密支護,特殊情況另行制定專項施工技術措施

        1、9-2031巷頂部采用2.0m左旋螺紋高強錨桿、菱形網、鋼帶(鋼筋焊制)、蝶形墊片進行聯合支護。

        2、9-2031巷兩幫均采用1.6m圓鋼麻花桿體錨桿、菱形網、鋼帶(鋼筋焊制)、蝶形墊片進行聯合支護。

        二、支護材料規格

        頂 錨 桿:φ20×2000mm 20Mnsi左旋螺紋高強錨桿

        頂 墊 片:φ130×8mm 20Mnsi蝶形墊片

        頂錨固劑:CK2340 樹脂錨固劑

        Z2388 樹脂錨固劑

        幫 錨 桿:φ14.6×1600mm (煤巷) Q235圓鋼麻花桿體錨桿

        幫 墊 片:φ100×6mm Q235蝶形墊片

        幫錨固劑:CK3633 樹脂錨固劑

        頂 鋼 帶:4.4m×4眼 鋼筋(φ12mm)焊制

        幫 鋼 帶:2.2m×3眼 鋼筋(φ12mm)焊制

        菱 形 網:9.6m× 1.25m 黑色鐵絲網(網孔60×60mm)

        錨 索:

        鋼 絞 線:φ15.24mm×7000mm 7股高強度預應力鋼絞線

        錨 固 劑:CK2340  樹脂錨固劑

        Z2388   樹脂錨固劑

        墊 板:300×300×12mm 鋼   板

        錨  具:15.24型 單孔錨具

        三、錨桿安裝要求

        1、9-2031巷頂錨桿要求“四、四”布置,間距為1400mm,排距為1200mm。

        2、幫錨桿為“三、三”布置,錨桿間距為1050mm,排距為1200mm。

        3、錨桿外露長度自錨桿墊片外沿算起20~50mm。

        頂錨桿初錨力要求182.5N·m,幫錨桿初錨力要求達到90N·m。

        4、頂錨桿兩肩角錨桿角度不小于75°,中間兩根錨桿要垂直于巷道頂板;幫錨桿垂直煤幫布置,墊片垂直于頂底板。

        5、頂錨桿使用CK2340、Z2388型樹脂錨固劑每眼各一條。

        幫錨桿使用CK3633型樹脂錨固劑每眼一條。

        6、錨桿間排距誤差不超過±0.1m。

        7、頂錨桿孔深為1930mm,施工頂錨桿使用MQT-110型錨桿鉆機,鉆頭使用φ28成品桿鉆頭。

        8、幫錨桿孔深為1530mm,施工幫錨桿使用MQS-50∕1.7型手持式幫錨桿鉆機,鉆頭使用φ43煤鉆頭。

        9、巷道掘進時,施工循環進度為2.4m,工作面最小控頂距為0.7m,最大控頂距為3.1m,綜掘機割煤后先施工頂錨桿,再施工幫錨桿。

        10、幫錨桿滯后工作面不得大于3排。

        四、錨桿支護參數的計算及選擇

        1.頂錨桿支護參數的計算及選擇

        (1)頂錨桿長度的確定:

        根據加固拱原理設計如下:

        錨桿長度:

        L=N(1100+W/10)=1.1×(1100+4600/10)=1716mm

        式中:L——錨桿長度

        N——圍巖影響系數,取1.1

        W——巷道跨度取4600mm

        該巷頂錨桿長度選擇2m。

        (2)錨桿間、排距的確定:

        根據公式:d≤0.7L

        式中:d——錨桿間、排距

        L——錨桿長度

        則:d≤0.7×2=1.4m

        考慮到工作面實際情況,頂錨桿采用“四、四”布置,巷道凈寬4400mm,其間距取1400mm,排距取1200mm。

        (3)錨桿直徑的確定:φ= L /110=1716/110=15.6 mm,

        根據公式:φ= L /110=2000/110=18.18mm,因此取錨桿直徑20mm。

        (4)錨固長度的確定:

        頂錨桿錨固長度的計算

        根據公式:L=12d

        式中:L——錨桿錨固長度

        d——錨桿直徑

        L1=12×20=240mm

        設計9-2031巷錨桿錨固長度頂錨采用全錨,錨固長度為1530mm,滿足上述要求。

        (5)錨固力驗算:

        頂錨桿錨固力驗算

        根據懸吊理論:f=rHs

        式中:f——錨桿懸吊巖體負載重量;

        r——頂板巖石比重2.4t/m3

        s——錨桿支護面積,s=1.2×1.4=1.68m2

        H——錨桿錨固深度1.53m

        故:f1=2.4×1.53×1.05=3.86t/根=38.6KN/根,考慮到安全系數,錨固力按50 KN/根設計。

        錨桿最大抗拉力

        根據公式:F=SQ拉

        式中:F——錨桿最大抗拉力,KN/根

        S——錨桿斷面積,S=πR2=π(20.0/2)2 =314mm2

        Q拉——錨桿抗拉強度,Q拉=56.4kg/mm2

        故:F=SQ拉=314×56.4=17710kg/根=173.56KN/根

        經驗算錨桿懸吊巖石重量小于錨桿抗拉強度,根據《各類巷道合理的錨桿支護技術選擇表》,因此頂錨桿選擇φ20×2000mm的高強錨桿,間距1050mm,排距1000mm,可以滿足要求。

        2、幫錨桿參數的確定:

        (1)錨桿長度的確定

        巷道兩幫潛在松塌區寬度L1:

        L1=h×tan(45-∮/2)=3100×tan(45-71.56/2)=503mm

        式中:h——巷道掘進高度,取毛高2700mm;

        ∮——煤層內摩擦角,煤層硬度系數f=3,∮=arctanf=71.56°。

        錨桿長度:L= L1+L2+L3=503+500+30=1033mm

        根據理論分析及實際抽取樣品檢查情況,決定幫部上部兩根錨桿長度取 1600mm。

        其中:L2——幫錨桿伸出潛在松塌區的額定錨固長度,取500mm;

        L3——幫錨桿外露長度,取30mm。

        錨固劑數

        錨固長度500mm。

        根據錨桿眼、錨桿及藥卷直徑,φ14.6×1600mm圓鋼麻花桿體錨桿選用CK3633型樹脂錨固劑一條進行錨固。

        (2)錨桿直徑

        根據公式:d=L/110=1600/110=14.54mm

        因此該巷幫錨桿直徑取14.6mm。

        (3)錨桿間、排距的確定:

        根據公式:d≤0.5L2

        則:d≤0.5×1600×2=1600mm

        因此,幫錨桿選擇φ14.6 mm×1600mm的圓鋼麻花桿體錨桿,幫部采用“三、三”布置,間距均取1050mm,排距取1200mm,最上一根幫錨桿距頂板取300mm,滿足要求。

        (4)錨固長度的確定:

        幫錨桿錨固長度的計算

        根據公式:L=12d

        式中:L——錨桿錨固長度

        d——錨桿直徑

        L1=12×14.6=175.2mm

        設計9-2031巷幫錨采用端錨,長度為330mm,滿足上述要求

        (5)錨固力驗算

        幫錨桿錨固力的測算

        錨桿應承載荷,據懸吊理論f=rHs

        式中:f——錨桿懸吊巖體負載重量;

        r——頂板巖石比重2.6t/m3

        s——錨桿支護面積1.26m2

        H——錨桿錨固深度1.5m

        f=2.6×1.5×1.05=3.9t/根

        錨桿最大抗拉力:根據公式:F=SQ拉

        式中:F——錨桿最大抗拉力

        S——錨桿斷面積

        Q拉——錨桿抗拉強度=56.4㎏/mm2

        F=SQ拉=14.62÷4×3.14×56.4=9.437t/根

        F>f故選以上錨桿支護參數可以滿足要求。

        3、根據地質鉆孔柱狀分析,層理發育。為防止巷道頂板巖層發生大面積垮落,用φ15.24mm、L=7000mm的鋼絞線,將錨桿加固拱的“組合梁”整體懸吊于堅硬巖層中。錨固劑用量必須達到規定要求,CK2340型樹脂錨固劑兩條,Z2388型樹脂錨固劑兩條。鋼板必須用12 mm 厚的鋼板,長×寬=300mm×300mm。鋼絞線上好后,1小時內必須進行張拉。校核錨索間距,冒落方式按最嚴重的冒落高度大于錨桿長度的整體冒落考慮。此時,靠巷道兩幫的角錨桿和錨索一起發揮懸吊作用,在忽略巖體粘結力和內摩擦力的條件下,取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可用下式計算錨索排距。L=nF2/[BHY-(2F1sinθ)/L1]

        式中:L——錨索排距,m;

        B——巷道最大冒落寬度,4.6m;

        H——巷道冒落高度,按最嚴重冒落高度取2m;

        Y——巖體容重,26.7KN/m3 ;

        L1——錨桿排距,1.2m;

        F1——錨桿錨固力,70KN;

        F2——錨索極限承載力,取230KN;

        θ——肩角錨桿與巷道頂板的夾角,75°;

        n——錨索排數,取2;

        通過上述計算,錨索排距L=6.8m,該巷錨索排距取4.8m一根滿足設計要求。

        第 三 節 臨時支護工藝及要求

        一、臨時支護形式

        臨時支護形式為吊環前探梁支護,將四個吊環分別安裝在距工作面第一、第三排錨桿上,串上前探梁,采用規格為3000×200×50mm的木板梁及木楔構頂,木板梁兩端伸出前探梁管子不小于600mm。

        二、前探梁及吊環規格

        采用φ20mm的高強螺紋錨桿和12mm鋼板焊制成專用吊環,數量4個,前探梁用3寸焊管制作,長度為5m,數量2根。

        三、吊環的固定

        使用前探梁時用絲扣擰在頂高強錨桿上,且螺母必須擰滿扣。

        四、工作面控頂距

        工作面最大控頂距為3.1m,最小控頂距為0.7m,循環進度為2.4m。

        附圖四:巷道臨時支護示意圖。

        第 四 章 掘進方式

        第 一 節 施工方法

        本工作面采用全斷面一次機掘施工,掘進時,按照控頂距要求,頂幫錨桿支護到位后,再開機掘進下一循環,施工時嚴格按照巷道的中線,沿8#、9#合并煤層頂板施工。

        第 二 節 施工方式

        一、工藝流程

        1、采用EBZ-160型綜掘機沿煤層頂板截割并自行裝煤的施工方法掘進。

        2、生產工藝流程:交接班(敲幫問頂)——檢查巷道中線——打眼、裝藥、放炮——機組進刀割煤裝煤運煤——退機停機——敲幫問頂——臨時支護——永久支護——清理浮煤——延長皮帶——機組進刀割煤裝煤(下一循環)。

        3、檢修工藝流程:

        檢修前準備——檢修綜掘機各部位、加油、更換截齒,檢修各部帶式輸送機及延伸,下料、其他工作——正常掘進。

        4、機組進刀割煤裝煤工藝:

        ①開機前,必須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員,(除正、副司機外,其他人員一律撤至轉載機頭以外)。

        ②由司機發出開機信號,按操作規程規定的開機順序開機。

        ③進刀方式:由巷道中下部進刀(距巷道頂板2m),由淺入深,左右擺動,達到設計截割深度,然后由下向上“S”型截割,兩幫預留300~500mm保護層,最后由上向下刷幫、掃底、成型。每4刀為一個循環,循環進度2.4m。

        ④割煤時,司機應集中精力,時刻注意巷道頂板及臨近巷道的支護情況,看好巷道中(邊)線及激光指向,嚴格按設計斷面進行截割,兩幫要求超挖不超過100mm,以保證巷道成型質量。

        附圖五:機組進刀示意圖

        5、其他:

        (1)退機停機

        掘進一個循環后,綜掘機后退至有永久支護的安全地點(距工作面迎頭大于5m以外的地點), 降下并擺正截割頭,按操作規程規定的停機順序停機,切斷電源,取下電源開關手柄,方可進行臨時支護作業。

        (2)支設臨時支護

        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工作,確認工作面安全后,再按臨時支護操作規程的要求支設好臨時支護。

        (3)永久支護

        臨時支護支設到位后,根據規定的要求施工永久支護。永久支護作業時必須將綜掘機截割頭落地并蓋上護罩。

        (4)清理浮煤

        ①將綜掘機停機、閉鎖;

        ②由人工將巷道兩側浮煤清至巷道中部;

        ③由機組將清理的浮煤運出。

        二、臨時支護工藝及要求

        1、割煤后,操作人員站在有正式支護的安全地點,用不小于1.5m長的手鎬或長釬子由輕而重敲擊頂板及煤(巖)幫,處理干凈頂幫的活矸(煤),嚴格進行敲幫問頂制度

        (1)敲擊時如果有空聲,表明頂板石塊及煤巖已與老頂發生離層有空隙,有冒落的可能,需馬上用長柄工具撬落,如果發出清脆的聲音,也不能斷定頂板有沒有問題,還需要用左手緊貼頂板或煤(巖)幫,右手用手鎬輕輕敲打一次,如果聲音清脆,又沒有震動感,說明頂板結實,如有震動感,說明頂板已脫離了整體,有冒落的危險,立即補設支護,維護好頂板,杜絕頂板冒落。

        (2)敲幫問頂,撬落巖石時,人員站在支護完好的地點操作,且要看清退路,注意躲避。

        2、確保無問題后,人員站在永久錨桿支護下,鋪設頂網,上頂鋼帶,然后將前探梁穿前到工作面,施工人員前移前探梁時,同時用前探梁托起網和鋼帶。前探梁上及時用木板梁維護頂板,按中線調整好鋼帶位置,板梁采用“井”字形構頂,并且木板梁與前探梁用構木、木楔背緊背實,然后聯網。穿前探梁時必須有專人監護頂板及煤幫。頂板維護好并且網全部聯好后撤出工作面迎頭所有人員,將錨桿打眼機移到工作面,由外向里,由中間向兩邊逐排施工頂錨桿。

        3、加強頂板管理,發現頂板壓力大、頂板離層、頂板有響聲,要立即停止作業,人員撤出工作面,待頂板穩定后,由外向里加強所掘巷道的支護后方可繼續施工。

        4、打頂錨桿時必須由外向里、由中間向兩邊,若前探梁占據錨桿位置,可以先施工起其它錨桿后,退出前探梁再施工剩余錨桿。

        三、錨桿支護工藝及要求

        1、錨桿施工工藝:打眼、裝藥、放炮——割煤——退機停機——敲幫問頂——移設臨時支護并上錨梁——操作人員定眼位——施工錨桿眼——安裝錨固劑——安裝錨桿——安裝墊片——緊固——施工下一根錨桿(先施工頂錨桿,再施工幫錨桿)。

        2、巷道的間排距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布置,孔深按照錨桿的長度減去外露部分和墊片、鋼帶的厚度施工,扭力矩和錨固力達到要求。

        3、巷道超挖超過400mm,必須在其旁邊100mm位置補打錨桿。

        4、錨桿頭螺紋部分或麻花體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氧化皮,確保錨固質量。

        5、錨桿眼內的煤巖粉必須用鉆桿掏干凈或用風吹干凈,確保錨固效果。

        6、頂錨桿安裝的操作步驟: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排除頂幫隱患。

        2)驗收員按規定標好鉆孔位置。

        3)施工頂錨桿時,鉆孔采用風動打眼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

        4)鉆孔深度不得超過錨桿有效長度100mm。

        5)上連接器:一手持錨桿尾部,一手將連接器端頭迅速對準錨桿尾部螺母,再按順時針方向擰緊。

        6)送填錨固劑:先注CK2340,后注Z2388,一手用錨桿的錨入端頂住錨固劑,將其慢慢送入眼孔。

        7)安鉆:將連接器和錨桿打眼機相連接。

        8)攪拌錨固劑慢升,待藥卷推到眼底后,快速旋轉錨桿桿體(樹脂錨固劑須快推猛攪)攪拌到規定時間停機,使桿體外露符合要求。

        9)放鉆:頂錨桿撤鉆時,錨固劑的凝膠時間達到規定時間后,方可撤鉆。

        10)按如上所列的有關規定,對錨桿進行緊固后,用扭矩扳手檢驗,頂錨初錨力達182.5N·m。

        7、幫錨桿安裝的操作步驟:

        1)安裝錨桿前,必須檢查錨桿長度、墊片、眼孔深度、錨桿直徑、錨固劑有效期,并清理眼孔內煤巖粉,有一項不合格,則不準安裝。

        2)上連接器:一手持錨桿尾部,一手將連接器端頭迅速對準錨桿尾部螺母,再按順時針方向擰緊。

        3)送填錨固劑:將樹脂錨固劑CK3633塞入錨孔內,一手用錨桿的錨入端頂住錨固劑,將其慢慢送入眼孔。

        4)安鉆:將連接器和手持式幫錨桿鉆機相連接。

        5)攪拌錨固劑慢進,待藥卷推到眼底后,快速旋轉錨桿桿體(樹脂錨固劑須快推猛攪)攪拌到規定時間停機,使桿體外露符合要求。

        6)放鉆:幫錨桿撤鉆時,錨固劑的凝膠時間達到規定時間后,方可撤鉆。

        7)按如上所列的有關規定,對錨桿進行緊固后,用扭矩扳手檢驗,幫錨桿初錨力達90 N·m。

        8、頂幫錨桿錨固劑的攪拌、安裝、測試要求,見下表:

        9、鋼帶布置要求:

        鋼帶必須垂直巷道布置,要求平、直,并且鋼帶兩端必須壓在錨桿的托板下面,且不外露。

        10、鋪聯網要求

        頂網長邊垂直巷道中心線鋪設,幫網順巷鋪設。相鄰網必須搭接,要求鋪展、鋪平,每100mm用16#雙股鉛絲連一道,擰接不少于3圈,同時要將網絲頭全部扭向煤(巖)幫。

        四、錨索支護工藝及要求

        1、準備工作——標定眼位、打眼——上錨固劑、安裝錨固鋼絞線——上錨索鋼板用張拉泵張拉錨索

        2、接、解錨索鉆桿必須在鉆機停止運轉的情況下進行。

        3、攪拌器一定要插入鉆機底,鋼絞線要插進攪拌器底部,攪拌時間達到30s后停鉆,攪拌過程要有專人護住鋼絞線,以防甩脫鋼絞線發生傷人事故

        4、錨索安裝距工作面迎頭不超過8.5m。

        5、鋼絞線錨固后1小時內必須進行張拉,外露長度為250-350mm,預緊力不低于20MPa。

        6、張拉錨索時,千斤頂應與鋼絞線保持同一軸線 。

        7、張拉時由2~3人配合,將鋼板(槽鋼)、橡膠墊、錨具依次穿入鋼絞線并將錨具人工預緊。

        8、千斤頂穿入鋼絞線后開風動泵,有負荷時施工人員離開千斤頂下方45°范圍2~3m以外,以防泵脫傷人。

        9、退錨時,由兩人配合抓住千斤頂,以防無負荷時千斤頂掉下損壞設備和砸人。

        10、如巷道較高需搭架時,必須搭設牢靠、平穩,不允許站在設備上鎖錨索。

        第 三 節 管線敷設

        1、為了便于拆裝,風水管路采用6#槽鋼和φ20的圓鋼焊制專用吊鉤進行吊掛。

        2、為便于延長、檢修,風水管路(風管在上、水管居中、排水管在下)吊掛在巷道非行人側的幫部,每間隔3.6m在距底板1.5m處施工一根吊掛錨桿,錨桿用φ20×1000mm高強錨桿,錨桿外露不超過100mm。

        3、水管(4寸)、風管(4寸)、排水管(6寸),風管刷黃漆,水管刷綠漆,排水管刷黑漆,風水管距工作面距離不超過20m, 排水管路距工作面距離不超過50m,且巷道內每50m安裝一個三通;每200m一個卡水閥門,風管的三通及閥門垂直向上安裝,灑水管路及其它管路的三通和閥門與巷道成45°角向上傾斜安裝。

        4、風水管統一編號,在距管子法蘭盤1m處按從1、2、3···的順序進行編號,編號采用白噴漆和數碼進行噴號。

        5、各類電纜布置于巷道的人行側幫部,使用三聯鉤+小鉤的電纜鉤懸掛,電纜鉤必須施工高強錨桿沿巷道頂板拉鋼絞線吊掛,兩個電纜鉤之間的距離為1.2m,懸掛高度距巷道頂板為200~300mm,按照機電科規定電纜順序依次排列。

        6、風筒吊掛在巷道非行人側,吊掛要平直整齊,不影響運輸和行人。風筒出風口到工作面距離不大于10m,吊掛高度為距巷道頂板200mm,距巷幫200mm。

        7、錨桿定位標志牌懸掛在巷道的行人側,不得滯后50m,必須懸掛平直,錨桿標志牌的上平面距底板1.6m。

        第 五 章 運輸方式及管理

        第 一 節 煤的裝載與運輸方式

        1、裝煤、運煤:工作面采用EBZ-160型綜掘機裝煤配合SSJ1000/2×160重型皮帶上采區重型皮帶運輸。

        2、運煤路線:工作面重型皮帶—溜煤眼—830水平皮帶巷—830水平煤倉—主斜井—地面。

        第 二 節 材料設備的運輸方式

        1、材料設備運輸:材料設備通過調度絞車,經副斜井、副斜井延伸段、830軌道暗斜井、一聯巷、830水平軌道巷運至工作面。

        2、運料路線:副斜井—副斜井延伸段—830軌道暗斜井—一聯巷—830水平軌道巷—工作面。

        第 三 節 運輸管理規定及措施

        1、司機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2、嚴格執行各種運輸設備司機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操作。

        3、各種運輸設備機頭、機尾必須用錨桿打底錨固定牢靠。

        4、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堅守工作崗位,注意力集中,開機時不得正對機頭,司機必須站在人行側。

        5、堅守工作崗位,注意力集中,隨時停機處理各種運輸設備中拉出的雜物、大塊矸石和大于500mm的大塊煤。

        6、各種運輸設備信號必須齊全、靈敏、可靠、無信號或信號不清嚴禁開機。

        7、嚴禁踩蹬運行中的各種運輸設備,嚴禁用各種運輸設備運送物料。

        8、處理檢修各種運輸設備事故必須要停止運輸設備,并閉鎖開關。

        9、跨越各種運輸設備之處必須設置行人過橋。

        附圖六:運輸系統圖

        第 六 章 一 通 三 防

        第 一 節 通 風 管 理

        一、通風方式與供風距離

        施工過程中,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最長供風距離為1200m。

        二、掘進工作面風量計算

        1、按CH4涌出量計算:

        Q=100×QCH4×K通= 100×0.2×1.8=36m3/min

        式中:Q——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

        QCH4——參照9-2001巷掘進過程中瓦斯絕對涌出量,0.20m3/min;

        K通——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數,取1.8。

        2、按人數計算:

        Q=4×N=4×50=200 m3/min

        式中:Q——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

        N——為掘進工作面同時作業最多人數50人;

        4——每人每分鐘供風量4 m3/min。

        3、按爆破一次最大用藥量計算:

        Q=25A=25×10=250 m3/min

        式中:25——每千克炸藥供風不小于25 m3/min;

        A——爆破一次最大用藥量10kg。

        4、按局部通風機的實際吸風量計算:

        Q=Q吸+15S=380 +15×12.5 m3/min =568m3/min

        式中:Q吸——為局扇實際吸風量,實測值為380 m3/min;

        S——局扇安裝地點巷道斷面積,12.5m2 。

        三、掘進工作面風量驗算

        1、按最低風速驗算。

        Q9-2002巷=VS=15×13.5=203 m3/min

        式中:V—巷道允許的最低風速,煤巷取15m/min。

        S—巷道斷面,取13.5 m2。

        2、按最高風速驗算。

        Q9-2002巷=VS=240×13.5=3240 m3/min

        式中:V—巷道允許的最高風速,煤巷取240m/min。

        S—巷道斷面,取13.5 m2。

        203 m3/min <568 m3/min <3240 m3/min

        通過以上計算,選擇2×30KW對旋式風機能夠滿足9-2031巷供風要求,并對局扇配風量達到568 m3/min。為保證工作面正常供風的需要,選擇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

        四、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和要求

        1、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

        局部通風機安裝在830軌道巷距9-2032巷口大于10m的進風側,局部通風機開關位于局扇小于10m處的進風側。

        2、局部通風機的安裝要求:

        (1)、要求風機安裝后,必須保證雙風機雙電源,并且能自動切換。

        (2)、風機要求吊掛,必須用40的扁鐵吊環吊掛,且距頂板300mm。

        (3)、局部通風機必須掛牌管理,由當班維護工負責,實現“三專”(專用開關、專用變壓器、專用電纜)“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

        (4)、局部通風機要求高壓對接處嚴密不漏風。

        (5)、要求使用600mm的風筒,風筒直線吊掛,靠頂靠幫、逢環必掛,不出現拐死彎現象。

        (6)、風筒接口要嚴密不漏風,工作面風筒不落地,且距工作面距離不大于10m。

        (7)、必須保證局部通風機連續運轉,不準無故停電、停風。

        五、一通三防安全技術要求

        通風系統合理可靠,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保證工作面每人供風量不低于4 m3/min,保證巷道內風速不低于0.25m/s、不高于4m/s,保證巷內和工作面任何地方有害氣體和瓦斯濃度不超限。

        六、通風系統

        進風:副斜井——830水平暗斜井——830水平軌道巷——9-2031巷局扇——9-2031巷工作面

        回風:9-2031工作面——回風眼——9-2031回風聯巷——9-2002輔助運輸聯巷———總回風巷—立井——地面

        附圖七:通風系統平面圖。

        第 二 節 綜合防塵

        防塵水源來源于副斜井靜壓水池,主斜井---830進風行人斜巷---830皮帶巷--830軌道巷--9-2031巷工作面,分別用6寸、4寸管接入工作面。具體防塵措施如下:

        1、工作面掘進距工作面20m處安設一道凈化水幕,隨工作面的前移而前移,水幕的連接是閥門——過濾器——凈化水幕,閥門及所有連接處不得有流線性漏水,水幕噴嘴方向要略向下,與巷道頂板基本平行,方向與風流方向相反。另外,在距工作面50-100m處,安設一道捕塵網并在捕塵網處隨之安設一道凈化水幕,安設標準同上。

        2、工作面安設一趟4寸灑水管路,吊掛在巷道非行人側專用吊鉤上,且保證每50m一個三通閥門,每200m安設一個卡水閥門。

        3、在皮帶機頭及各轉載點必須安裝自動噴霧裝置,并保證能正常使用。

        4、在綜掘機上安裝外噴霧裝置,噴霧要能覆蓋滾筒,且靈敏可靠,正常使用。

        5、加強個體防護,錨桿打眼工及綜掘機司機必須佩帶防塵口罩。

        6、按照綜合防塵標準定期進行沖洗巷道。確保無煤塵堆積現象。

        7、防塵設施齊全有效,凈化水幕必須覆蓋巷道全斷面且水壓要符合要求。

        8、距巷口不大于75m處,安裝一組隔爆水袋,隨工作面掘進的不斷延伸每隔200m增加一組隔爆水袋,并保證隔爆水袋距工作面距離為60-200m范圍內。

        9、工作面安設一臺除塵風機,確保開綜掘機時,必須開啟除塵風機。

        附圖九:綜合防塵設施布置圖

        第 三 節 防滅火及隔爆

        一、防滅火措施

        工作面防火水源來源于主斜井靜壓水池,主斜井---830進風行人斜巷---830皮帶巷--830軌道巷--9-2031巷工作面,分別用6寸、4寸接入工作面。具體防塵措施如下:

        1、井下嚴禁存放煤油、柴油等易燃物品,使用的棉紗、布頭必須存入專用的器具內,定期出井,嚴禁亂扔,嚴禁將油脂倒在巷道內。

        2、嚴禁明火作業和電器失爆。

        3、工作面皮帶機頭安設一個三通,并保證有不低于20m灑水軟管。

        4、用靜壓水管做消防水管。

        5、皮帶機頭配備2臺滅火器,1把消防鍬、1把消防斧、1把消防鉤、1個消防桶和0.5 m3滅火砂,滅火器沙箱存放在皮帶機頭的上風側。并放置在架子上,不得移做他用,工作面所有人員都要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熟悉自己工作區域內滅火器材的放置地點。

        第 四 節 瓦斯防治

        根據瓦斯觀測情況,我礦9#煤瓦斯絕對涌出量:0.58m3/min,為低瓦斯礦井,沒有高瓦斯區域和瓦斯異常區,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瓦斯的防治工作。

        第 五 節 通防管理規定及措施

        1、局部通風機由本班機電維護工管理,保證正常運轉。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局扇,因檢修等原因需停局扇時,必須提前審批有計劃停風措施,否則,不準停風。

        2、局扇必須安裝在指定的地點,且開關上架。

        3、風機必須有風電閉鎖及自動切換裝置,且保證靈敏可靠。

        4、風筒吊掛要保持平、直,接頭嚴密,無破口,風筒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大于10m。

        5、停風時必須把所有人員撤入到新鮮風流巷道中。

        6、工作面瓦斯每班由瓦檢員巡回檢查兩次。

        7、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開機、開鉆。

        8、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CO2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并向通風調度和礦調度室匯報,采取處理措施。

        9、發現下列異常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及時匯報。

        (1)工作面壓力增大,煤壁外鼓、掉渣、噴煤粉時。

        (2)瓦斯濃度異常忽大忽小,空氣發冷發悶時。

        (3)工作面出現煤炮聲及瓦斯溢出聲時。

        (4)煤層結構發生變化,層理紊亂,由硬變軟,由干變濕時。

        10、經常檢修電器設備,杜絕失爆。

        11、隔爆水袋必須保持水量充足,發現缺水或損壞要及時處理。

        第 七 章 機電管理

        第 一 節 供 電

        一、說明

        1、9-2031巷工作面的兩趟專用風機電源由830水平北翼變電所供給。

        2、9-2031巷工作面的660V電源由830水平北翼變電所供給,選用MY3×35+1×10型電纜作660V電源。從830水平北翼變電所1140V電源開關處至9-2031巷鋪一趟電纜,選用UPQ3×70+1×25型電纜1220米,接綜掘機。從830水平北翼變電所1140V電源開關處至9-2031巷鋪一趟電纜,選用UPQ3×70+1×25型電纜300米,接重型皮帶。

        二、供電系統圖《附后》

        三、變壓器的選擇:

        1、660V變壓器選擇:

        ΣPN1zz=180KW

        ST1=ΣPN1×Kde/COS∮=180×0.6/0.7=155KVA

        式中:ΣPN—額定功率之和,KW

        Kde—線路所帶負荷的需用系數

        COS∮—線路所帶負荷的加權平均功率因數

        根據我礦現有設備及工作面擺布,選用KBSG-630/6型變壓器

        2、綜掘機1140V變壓器選擇:

        ΣPN2=160+75+11+18.5=264.5KW

        ST2=ΣPN2×Kde/COS∮=264.5×0.7/0.7=264.5KVA

        根據我礦現有設備及工作面擺布,選用KBSGZY-1000/6型變壓器

        3、重型皮帶1140V變壓器選擇:

        ΣPN2=320KW

        ST2=ΣPN2×Kde/COS∮=320×0.7/0.7=320KVA

        根據我礦現有設備及工作面擺布,選用KBSG-630/6型變壓器

        四、電纜的選擇:

        1、660V電纜的選擇:

        從830水平北翼變電所到9-2031巷660V風電閉鎖開關處選用MY3×35+1×10型(額定載流量為138A)電纜300米

        Ica1=Kde×ΣPN1×103/√3UN COS∮=(0.6×180×103)/(√3×690×0.7)=130A〈138A合格

        式中:UN——線路的額定電壓,V

        2、綜掘機1140V電纜的選擇:

        =19V

        綜掘機電纜線路的電壓損失:

        Pca1= KdeΣPN2=0.7×320=224KW

        △UW1=PcaL×103/UNVscA=(224×300×1000)/(1200×53×70)=15V

        低壓電網的允許電壓損失:△UP=U2N.T-Up.min=1200-1083=117A

        按允許電壓損失校驗電纜:△U1=△UT+△UW1+△UW2=19+15=34≤△UP=117A 合格

        六、整定計算:

        1)風機開關:

        Iop.o=IN=34A

        根據QBZ-4×120型開關整定檔位及計算結果取34A

        式中:IN—一臺或同時啟動的多臺電動機的額定電流

        2)660V風電閉鎖開關:

        ΣPe=180KW

        Ica=Kde×ΣPe×103/√3UN COS∮=(0.6×180×103)/(√3×690×0.7)=130A

        Iop.o=1.1Ica =143A

        根據QBZ-200型開關整定檔位及計算結果取140A

        式中:ΣPe—額定功率之和

        Ica—線路最大長時工作電流

        Kde—線路所帶負荷的需用系數

        COS∮—線路所帶負荷的加權平均功率因數

        3)綜掘機開關:

        ΣPe=264.5KW

        Ica=Kde×ΣPe×103/√3UN COS∮=(0.7×264.5×103)/(√3×1200×0.7)=127A

        Iop.o≤1.1Ica =1.1×127=139.9A

        根據KJH-3/1140型開關整定檔位及計算結果取140A

        4)以9-2031巷工作面發生兩相短路校驗靈敏度系數:

        660V電源線路:

        ΣPe=180KW

        Ica=Kde×ΣPe×103/√3UN COS∮=(0.6×180×103)/(√3×690×0.7)=130A

        過負荷保護:Iop.o=1.1Ica=143A 根據BKD20-400Z型饋電開關整定檔位及計算結果取140A

        短路保護:Iops=IN.s.t.=6IN =6×198=1188A 根據BKD20-400Z型高開整定檔位及計算結果取1120A

        式中:ΣPe—額定功率之和

        Ica—線路最大長時工作電流

        Kde—線路所帶負荷的需用系數

        COS∮—線路所帶負荷的加權平均功率因數

        IN.s.t.m—負荷中啟動電流最大的一臺(或同時啟動的多臺)籠型電動機的額定(或實際)啟動電流,A

        ΣIN.re —負荷中除啟動電流最大的一臺(或同時啟動的多臺)籠型電動機外,其他用電設備的額定電流,A

        查表法計算最遠端兩相短路電流:Lct=KctL=1×200=200 查表3-25:I(2)s.min=2945A

        靈敏度校驗:Kr= I(2)s.min/Iop.s=2945/1120=2.6≥1.5 合格

        式中:Lct—電纜的換算長度,m

        L—電纜的實際長度,m

        Kct—換算系數,查表3-23

        七、工作面的接地系統:

        1、該工作面在下列地點設局部接地極

        風電閉鎖開關群,皮帶機頭開關群。

        各綜保處,除設局部接地極外,應設輔助接地極。

        2、接地系統規格:

        接地極采用1.2寸鋅鋼管兩根,長1.1米兩根,且相距5.5米,用40×4鍍鋅扁鐵、Φ10以上螺栓聯接,順聯接不少于兩道螺栓。

        接地引線采用25mm2的銅線。

        第 二 節 排 水

        一、排水方式

        根據830水平煤軌道巷及9-200工作面掘進資料和附近鉆孔資料分析,該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中等,水源主要為L1灰巖含水層水,灰巖水主要通過巖層裂隙或斷層導水進入巷道。預計掘進期間工作面正常涌水量為25m3/h,最大涌水量為60m3/h。

        1、9-2031巷施工時,在巷道非行人側下山段施工規格為:毛寬×毛深=300mm×200mm的臨時水溝,上山段施工一個規格為:毛寬×毛深=400mm×400mm的臨時水溝,水溝及排水管路末端距工作面迎頭不大于50m。

        2、在巷道中最低處設正式小水倉,規格:長5m,寬5m,深1.5m(如果巷道中部較低,則在中部施工一個小水溝,規格400×400 mm)。用潛水泵(必須設有備用排水泵,排水能力必須滿足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2倍。)排入830軌道巷水溝,經830軌道巷水溝流入830水平北翼水倉,再經830泵房潛水泵排入830水平回風巷排水管流入中央水倉,最后由中央水倉排出地面。

        二、排水路線

        工作面——830水平軌道巷水溝——830北翼水倉——中央水倉——地面。

        附圖十一:排水系統圖。

        第 三 節 機電管理規定及措施

        1、巷道內所有電鈴、電纜、開關必須上架并排列有序,線路懸掛符合要求。

        2、漏電保護試驗必須每天試驗一次,試驗時間為16點—17點,把試驗結果匯報到礦調度室、機電隊值班室,并填寫試驗記錄。各類閉鎖必須班班檢驗,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3、井下隔爆電器設備要完好,杜絕失爆。

        4、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

        5、機電設備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閉鎖開關,并掛停電牌,并由專人看管上一級停電設備。

        6、機電設備檢修好后需送電時,送電人員確認無人在電器線路上工作時方可送電。

        7、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

        8、電纜懸掛整齊,同種電纜(信號線、電話線、監控線等)間距50mm,異種電纜(綜掘機電纜、皮帶機電纜等)間距100mm。

        9、主接地極同輔接地極間距大于5m。

        10、其他未提到之處,嚴格執行機電有關規定。

        第 八 章 勞 動 組 織

        第 一 節 勞 動 組 織

        勞動組織圖表

        第 九 章 煤質管理措施

        1、全隊職工牢固樹立以煤質為本思想。

        2、工作面或巷道內出現漏頂、冒頂或過構造時,必須集中出矸,嚴禁煤矸混運。

        3、當遇到過斷層或過構造時,如果煤層厚度低于1.8m時,可以煤矸一次截割按

        矸石處理,如果煤層高于1.8m,超過150mm以上必須揀出,不能混入煤中。

        4、煤質管理嚴格執行《煤質反破壞處罰條例》。

        第 十 章 安全技術措施

        第 一 節 頂 板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打眼支護前,跟班隊干、班組長必須先檢查工作面通風、支護及頂幫情況,班組長為現場敲幫問頂執行人,安全副隊長為監督人。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55條的規定。

        2、打眼前認真檢查風水管路是否完好暢通,打眼機具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先行處理。

        3、打眼時,要將鉆頭落到實巖上,不要用力過猛或橫向加壓,以防斷桿傷人,嚴禁人員騎在鉆桿上打眼。

        4、風動鉆機打眼時,不得超負荷或缺油運轉,打眼過程中,上下來回拉動鉆桿及時排出煤(巖)粉,以防卡鉆。

        5、出現不合格錨桿時,在距其100mm處重新補打。

        6、施工質量要求

        (1)巷道凈寬誤差不得小于0~+200mm。

        (2)凈高誤差不得大于0~+200mm。

        (3)頂、幫錨桿排距均為1200mm,頂錨桿初錨力不小于182.5N·m,幫錨桿初錨力不小于90N·m,外露長為20~50mm,肩角錨桿與巖壁夾角不小于75°。

        (4)錨索施工 “一、一”布置,要求為4.8m一根,施工1h內必須張拉,外露長度為250~350mm,預緊力不得低于20MPa,錨索滯后工作面距離最大為8.5m。

        (5)及時維護巷道,杜絕片幫失效錨桿現象。

        7、頂板離層儀、液壓枕必須成組安設,每組離層儀一件,液壓枕一件,相距不得超過一排錨桿,要求安裝于巷道頂板中部,且每隔100m安設一組, 由生產科設專人定期進行觀測,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8、生產科礦壓監測組負責對錨桿進行拉力試驗,錨桿拉力試驗每旬進行一次,對300根及300根以下錨桿進行測試,每次取樣不得少于1組,設計或材料變更應另取一組,每組不得少于3根,試驗完畢,填報錨固力試驗報表,報總工程師、安全科和生產科,對失效錨桿生產科下達隱患通知單,立即補打(試驗錨桿重新補打)。

        第 二 節 綜掘機作業

        1、綜掘機必須由專職司機操作,持證上崗,嚴禁其他人操作。

        2、開機前,首先由司機負責檢查,若發現工作面停水、油箱油壞,掘進機聯接螺栓松動等情況時,不準開機。

        3、綜掘機作業時,嚴禁一切人員在綜掘機兩側及正前方停留。

        4、綜掘機作業時,嚴禁維護檢修。

        5、綜掘機工作時,必須有一名職工專職拖電纜,以防電纜擠壓損壞。

        6、綜掘機作業時,必須使用內、外噴霧裝置,且內噴霧裝置的使用水壓不得小于3MPa,外噴霧裝置的使用水壓不得小于1.5MPa;當內、外噴霧裝置的使用水壓達不到水壓要求時,必須開啟除塵風機進行滅塵。

        7、綜掘機嚴禁帶載啟動,必須在切割頭旋轉正常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截割。

        8、綜掘機停止作業,檢修及交接班時必須將切割臂降下放到底板上,并切斷電源。

        9、司機離開操作臺后,隔離開關必須閉鎖。

        10、在綜掘機非操作側,必須安裝綜掘機急停按鈕。

        11、無論任何情況,機組切割臂下、鏟板下嚴禁人員停留和堆放材料。

        12、機組無水或供水不足、無照明(照明不亮),油量不足時,嚴禁開機。

        13、檢修時,嚴格按照檢修圖表進行檢修。

        14、檢修綜掘機運轉部位時,要切斷綜掘機電源并掛停電牌,由檢修工本人負責綜掘機送電。

        15、作業時,嚴格按照標定的中線進行施工,激光照不到工作面時,嚴禁開機。

        第 三 節 防 治 水

        根據地質資料,該巷在掘進過程中水源主要為L1石灰巖含水層水,通過裂隙或斷層導入工作面,預計最大涌水量為60m3/h,正常涌水量為25m3/h,施工到該區時必須執行以下措施:

        1、探放水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二百九十四條的規定。

        2、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

       

        探水鉆孔的主要參數示意圖

        探孔要求:

        1)、探放水終孔孔徑一般不得大于75mm。

        2)、超前水平鉆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m。

        3)、幫距是指最外側斜孔所控制的范圍,應與超前距相同為30m。

        4)、由探水隊負責操作,隊組配合進行探放水。

        4、探巷期間,若鉆孔有水流出,不準將鉆桿拔出,用木楔將鉆桿與探眼背緊,停止工作,撤出人員,立即匯報調度室。

        5、探巷期間及掘進時,發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頂板來壓、出現霧氣、水叫、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報告礦調度室,并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在原因未查清、隱患未排除之前,不得進行任何采掘活動。

        第 四 節 起吊設備

        1、對起吊設備及固定情況被吊設備捆幫情況的規定

        (1)起吊設備時必須先檢查起吊懸掛支架和導鏈強度是否足夠,嚴禁超載吊運。

        (2)利用三角架起吊設備時,必須先檢查三角架及吊環的牢固穩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被吊設備必須捆幫牢固,起吊前,對捆幫情況詳細檢查,以防起吊過程中脫吊,先試吊再正式起吊。

        (4)捆幫設備所用的鏈子、鋼絲繩等用具,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以防起吊斷開,發生意外事故

        2、對施工人員的規定

        (1)起吊重物、運輸設備重物時,必須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

        (2)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動作協調,互相照應。

        (3)起吊設備時,必須有專人觀察懸掛地點的支架情況,所有施工人員身體任何部位不得探入起吊設備的下方。

        (4)當利用三角架起吊設備時,三角架下嚴禁站人。

        (5)需要在吊起的設備下工作時,施工人員必須先把吊起的設備墊穩、支牢后方準進行。

        (6)傾斜巷道中,起吊、運輸設備時,人員都應站在設備的上方,下方嚴禁站人,同時巷道內不準有人,通向巷道的各口要有專人把守,以免設備下滑滾動傷人。

        (7)絞車牽引沿底板運輸設備時,必須計算設備重量及牽引力,嚴禁超載運輸、強拉、硬拽,同時運輸前還應對絞車鋼絲繩細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絞車運輸設備時,要有準確可靠的傳遞信號,有專人跟隨設備,及時處理卡、攔物品。

        (9)跟隨人員,嚴禁跟著緊靠在運輸設備的近前,巷道窄時,兩旁不準站人,以防擠傷人員。

        第 五 節 特殊段巷道施工與管理

        1、工作面遇斷層,無炭柱等特殊情況,不能使用機組掘進時,采用炮掘施工,工作面開炮時,必須將機組退到15m以外的安全地點,并用廢舊皮帶掩蓋好,炮掘施工時,必須另行編制施工安全措施

        2、巷道貫通與開口

        ①巷道貫通時,由生產科制定專門的措施,隊組要在三個班前認真貫徹,并做好記錄,按措施的要求詳細安排工作。

        ②巷道開口時,由隊組技術員編制專門的開口措施,并做好貫徹學習工作。

        3、防止片幫、冒頂的安全技術措施

        ①堅持敲幫問頂制度,及時處理隱患,確保安全再進行施工。

        ②嚴格按照規定的支護設計進行支護,保證支護質量。

        ③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檢查制度,及時處理隱患。

        ④在施工中,要注意圍巖壓力變化,加強頂板管理,壓力增大時,要適當的縮小錨桿(索)間排距,加密支護。

        ⑤經常檢查已掘巷道的支護情況,加強維護。對于錨桿支護巷道,出現頂板開裂、下沉、破碎、漏頂時,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大面積維護巷道時,工作面要停止作業,把人員撤到維護點以外,由外向里進行維護。

        第 六 節 其 他

        一、材料管理

        1、各種支護材料必須經過檢驗,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

        2、支護材料必須堆放在指定地點,且堆放整齊。

        3、制定材料獎罰制度,實行節獎超罰。

        二、巷道頂板監測工作

        1、礦生產科成立礦壓監測小組,對工作面的施工的錨桿(錨索)進行編號管理,對初錨力及錨固力根據有關要求進行檢查,并記錄臺帳。

        2、根據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安裝頂板監測儀器,如液壓枕、離層儀等,由生產科設專人定期進行觀測,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隊組每班設一名專職驗收員,對本巷道的頂板監測裝置進行觀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

        3、錨桿拉力試驗每旬進行一次,對300根及300根以下錨桿進行測試,每次取樣不得少于1組,設計或材料變更應另取一組,每組不得少于3根,并建立臺帳。

        三、延長皮帶

        1、搭接皮帶時必須將皮帶開關閉鎖,并設專人看守。

        2、張緊皮帶時,人員必須離開皮帶所有轉動范圍,且不得采用其它任何工具邊運行邊調整。

        3、皮帶機頭、機尾必須分別用兩根底錨固定牢靠。

        4、清理皮帶時,應停機清理。皮帶作業線應設皮帶跑偏、溫度、煤位、煙霧、灑水、速度等保護裝置。皮帶機頭儲帶倉兩側安設護欄。在皮帶搭接處設密集滾和護皮。在轉載點及皮帶機頭、機尾處設皮帶清掃器。在交叉行人處安設皮帶過橋。

        四、膠輪車運輸

        1、膠輪車必須由專職司機操作,停車后專職司機必須熄火并拉緊手制動器,關閉電源閉鎖開關。

        2、嚴禁在設備不完好、制動裝置不可靠、吊掛不牢固、超負荷等情況下運行。

        3、運行線路上下坡段、拐彎、交叉口、風門等其它固定設施處必須設置明顯警示標志。

        4、拉運大型設備時,必須將物品捆綁固定,并在車輛前后掛安全警示牌;謹慎慢速行駛,運送到指定的安全地點,不準在人多的地方停放;貨物沒卸下時押運人員不準離開車輛,由當班安全副隊長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

        5、運送物料車輛駕駛室內除駕駛員外嚴禁其他人乘坐,車廂嚴禁人貨混載。

        6、機車運行期間,必須“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沿途特殊情況,當前方20m有人通過時,必須停止機車運行,待人員通過機車后方20m方可開啟機車運行。

        7、井下嚴禁存放柴油,把當班剩余的柴油存入專用的器具內,當班出井,嚴禁將油倒在巷道內。

        8、膠輪車運行至巷口或者照明不好之處,應有規律間隔鳴笛,告知行人有機車通過。

        9、嚴禁超高(1.90米)、超寬(1.3米)、超長(超過車廂長度3米)、超重(2噸)以上的物料運輸。

        10、嚴禁膠輪車運輸火藥、雷管爆炸危險品,否則以嚴重“三違”論處。

        第 十一 章 五大避險系統

        第 一 節 監測監控

        一、通風監測監控(附圖八:監控系統圖)

        1、在風電閉鎖開關處安裝一個監控分站箱,在工作面及回風流中各安裝一臺甲烷傳感器,在兩臺局扇二次電源電纜上卡接四個開停傳感器,在風筒上卡接一臺風筒傳感器,在風電閉鎖開關上安設一臺斷電器,并實現瓦斯電閉鎖。

        2、要求監控分站及電源統一裝箱安裝,吊掛標準為距底板1.5m,橫平堅直。

        3、監控電纜吊掛要求,分站箱里外電纜不得有交叉,巷道中間吊掛必須與動力電隔開300mm以防動力電纜產生電磁影響傳輸信號。

        4、安裝好由使用隊組負責管理,不得損壞監控設備。

        5、日常維護修理及監控電纜吊掛由通風區監控組負責管理。

        6、甲烷傳感器安裝要求:工作面甲烷傳感器在工作面風筒另一側3-5m處,距巷道幫不小于200mm,距頂不大于300 mm處;兩臺甲烷傳感器的報警值:T≥0.8%,斷電值≥0.8%,復電值<0.8%;回風流瓦斯傳感器吊掛在距回風口10-15m范圍內,距巷幫不小于200mm,距頂不大于300mm處;報警值:T≥0.8%,斷電值≥0.8%,復電值<0.8%,并保證每星期二進行一次調校工作,兩臺甲烷傳感器的斷電范圍:掘進巷道中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7、在風筒上距工作面20m處安裝一臺風筒傳感器。

        8、在兩臺局扇的兩級電機電源電纜上各卡接一臺開停傳感器,分別監測專用局扇和備用局扇上的兩級電機的運行情況。

        9、在工作面風電閉鎖開關的負荷側安裝一臺饋電傳感器,監測工作面的有無電壓及饋電情況。

        10、在皮帶機頭下風側10-15m范圍內安設一臺CO傳感和一臺煙霧傳感器,并懸掛在距頂不低于300mm,懸掛在巷道中間。CO傳感器的報警值為:24PPm。

        11、監控分站供電必須接專用供電,接線必須符合機電科的有關規定。

        12、在風電閉鎖開關上安設瓦斯斷電器,斷電控制線與風電閉鎖控制線串聯,實現瓦斯電閉鎖。

        二、便攜式甲烷報警儀的配備和使用

        1、隊長、技術員、當班維護工、安全副隊長、綜掘機司機下井時必須攜帶甲烷報警儀,對其分管范圍內的瓦斯進行監測,如有報警現象(甲烷報警點為1%),必須停止工作進行處理。

        2、當班的班組長、機電維護工下井時必須攜帶甲烷報警儀,并由班組長把自己攜帶的常開報警儀懸掛在掘工作面5m范圍內風筒的另一側,當報警時,停止工作并進行處理。

        第 二 節 壓風自救

        我礦安裝由阜寧縣順帆礦用器材有限公司生產的ZYJ型礦井壓風自救裝置,該裝置具有穩定調節壓力、手動流量調節、三級消音、過濾、排水、防塵等六種功能,通過該裝置輸送新鮮空氣,使避災人員能呼吸輕松,達到安全避災,穩定工作情緒。呼吸器調節壓力范圍:0.05—0.1MPa,呼吸器供氣量范圍:30—55L

        一、壓風管路的布置路線圖

        壓風由地面壓風機房通過8寸、6寸、4寸管路,經主斜井、830水平軌道巷到達掘進工作面

        附圖十二:壓風管路平面布置圖

        二、壓風管路的管徑、材質說明和使用壓風的要求

        管路管徑:φ108mm 材質:鋼管

        使用要求:滿足施工時供風的需要,不得隨意停風,工作面風壓達到0.6MPa,工作面迎頭壓風不小于0.4MPa整個管路不能出現跑風、漏風現象,法蘭盤與管子焊接時,不能出現沙眼。

        三、管路及供氣閥門的安裝標準

        掘進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巷口15m段內安設供氣閥門;巷道內每隔200m必須安設供氣閥門;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內必須安設一組供氣閥門;爆破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安設一組供氣閥門。

        四、壓風自救裝置安裝標準

        掘進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巷口15m安裝一組壓風自救裝置;距工作面25—40m的巷道內安裝一組壓風自救裝置;爆破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必須安裝一組壓風自救裝置;采掘工作面的巷道長度大于1000m時,在巷道中部必須安裝一組壓風自救裝置。

        五、壓風自救系統安裝要求:

        1、井下壓風管路應敷設牢固平直,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災變破壞。進入避難硐室前20米的管路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壓軟管等)。

        2、主送氣管路必須裝集水放水器。在供氣管路與自救裝置連接處,要加裝開關和汽水分離器。壓風自救系統閥門安裝齊全,閥門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證系統正常使用。

        3、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人使用,安裝高度要求距底板1.5m,全部引至行人側進行安裝。

        第 三 節 供水施救

        1)、供水施救系統水源來源于地面靜壓水池,靜壓水池——主斜井——830進風行人斜巷——830皮帶巷——830軌道巷——9-2031巷工作面,用4寸灑水管接入工作面,然后用¢10的高壓膠管將水引至供水施救裝置。

        2)、供水施救裝置安裝位置要求:在9-2031巷內距離巷口10m處的行人側安裝供水施救裝置(距離巷道底板1.5m)。

        3)、供水施救裝置的安裝:先將減壓閥壓力調至最低,即用隨設備配備的六角板手,擰開減壓閥頂端螺帽,逆時針方向調到底,壓力顯示為零。然后接好水管。順時針方向緩緩調整減壓閥,待壓力表指示針指向0.5Mpa時,停止調整,并擰上調節孔螺帽,再逐個打開每個供水閥門,看每個供水管是否有足夠的清潔水流出。若供水正常,請關上箱門,插好箱門門銷。

        4)、供水施救裝置的使用:在緊急情況下,井下人員需要施救飲水時,則打開箱門,再打開相應出水口的閥門,就可以直接喝上干凈的水,以等待及時的救援。

        5)、供水壓力在0.1-0.5Mpa,溫度在5-45℃。

        6)、隊組必須保持供水施救裝置內的6個飲水出口通暢、完好。若發現有濾芯堵塞、臟時必須及時更換。

        第 四 節 通訊聯絡

        一、1、主音箱:ZB12廣播裝置

        副音箱:KXY—12

        井下共安裝23個,其中主音箱3個,副音箱20個。

        2、安裝位置:

        1)、強力皮帶:主音箱位置:900水平站臺

        副音箱位置:井口—900水平站臺(間隔150m)

        2)、皮帶巷:主音箱位置:皮帶機頭

        副音箱位置:皮帶巷(間隔150m)

        3)、軌道巷:主音箱位置:900水平變電所(材料庫)

        副音箱位置:軌道巷(間隔150m)

        二、井下掘進工作面與礦調度室、隊部、等地點的通信聯系,采用程控自動交換機。電話機型號為KTH13型礦用本質安全型壁掛話機,礦調度室機房設五位號的調度交換器,通過通訊電纜敷設到井下各地點。

        本工作面電話共安裝兩部,采取并聯方式。皮帶機頭處安裝一部,不超過工作面迎頭50米處安裝一部。職工必須熟知調度室的電話號碼“9”,否則嚴禁下井作業。

        三、SSJ-1000重型皮帶信號采用127V礦用防爆型組合聲光往返電鈴信號裝置;照明采用ZXZ-4-Ⅱ型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綜掘機照明采用DGY35-60、24-127B型礦用隔爆型防震機車燈。

        第 五 節 人員定位

        一、設備名稱及型號

        1、人員定位分站 型號:KJ291-F

        2、人員定位動態目標識別傳感器 型號:YKH-RG(A)

        二、設備數量

        人員定位分站11臺

        人員定位動態目標識別傳感器58臺

        三、敷設情況

        我礦的人員定位系統共設人員定位分站11臺,人員定位動態目標識別傳感器58臺。詳細敷設情況如下。

        1號分站設在主斜井口,下設4個探頭,主要分布在井口區。

        2號分站設在900變電所,下設6個探頭,主要分布在900皮帶機頭和900變電所及900材料庫和火藥庫。

        3號分站設在一聯巷,下設5個探頭,主要分布在900南翼皮帶輔助運輸巷、一聯巷及5-3021巷。

        4號分站設在900軌道二聯巷,下設9個探頭,主要分布在5-3041、二聯巷、5-3022口、900南翼皮帶及軌道延伸、5-3042及900軌道中部。

        5號分站設在一聯巷,下設2個探頭,主要分布在900南翼回風一聯巷及900總回風。

        6號分站設在5-3111巷,下設2個探頭,主要分布在5-3111巷口及中部。

        7號分站設在830北翼變電所,下設5個探頭,主要分布在830水倉入口、830變電所、830泵房、830軌道及回風末端。

        8號分站設在830變電所,下設6個探頭,主要分布在830皮帶及軌道二聯巷、830皮帶機頭、830回風二聯巷、830回風巷口及830強力皮帶機頭。

        9號分站設在830變電所,下設7個探頭,主要分布在830車場入口、830軌道及回風一聯巷、830車場繞道、830變電所南口、中央變電所、830泵房。

        10號分站設在副斜井,下設5個探頭,主要分布在副斜井中部和末端、副斜井底、830暗斜井、900副斜井。

        11號分站設在三采區,下設7個探頭,主要分布在900皮帶延伸、采區變電所、5-3121巷口及中部、5-3112巷口及單軌吊站臺、三采區回風巷口。

        上述11臺分站和58個探頭基本上覆蓋了井下所有重點區域和限制區域,能夠比較清楚的分析下井人員的行動軌跡及下井線路。

        第 十二 章 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一、防水措施

        1、巷道最低處做臨時水倉,水倉規格為5.0×5.0×1.5m,并鋪設6寸排水管,且保證排水管處于暢通狀態。

        2、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調度、生產、地測部門,編制探放水措施。

        3、密切注視巷道涌水情況,發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頂板來壓、出現霧氣、水叫、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報告礦調度室,并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在原因未查清、隱患未排除之前,不得進行任何采掘活動。

        4、強化職工防水意識,使職工充分了解發生突水、透水征兆,熟悉避災路線。

        5、經常清理井下水溝,保證其暢通無阻。

        6、地質部門加強地質預測預報,發現地質異常,及時準確地通知施工單位及相關職能科室,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二、防火措施

        1、瓦檢員要經常檢查巷道內的CO、CO2氣體濃度及溫度,發現異常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總工程師

        2、井下使用的棉紗、布頭必須存入專用的器具內,定期出井。嚴禁亂扔,嚴禁將油脂倒在巷道內。

        3、任何人發現火災,必須采取可靠的措施直接滅火,并及時匯報調度室。

        4、電氣設備必須有過載、短路保護裝置。當電氣設備著火時,先切斷電源,未切斷電源前只能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滅火。油脂著火時用干粉滅火器或黃沙滅火,不得直接用水滅火。

        5、井下發生火災時,在無法滅火的情況下,所有人員迅速沿避災路線撤離火災威脅區。

        三、防瓦斯積聚措施

        1、所有人員必須愛護通風設施,不得隨意損壞,風筒斷開或有破口時,必須及時通知瓦檢員接好,補好。

        2、嚴禁無計劃停電、停風。

        3、嚴禁空頂作業,防止冒頂造成瓦斯積聚。

        4、瓦斯監控儀器報警時,立即停止作業,協助瓦檢員查明情況,進行處理。

        四、防塵措施

        1、井下所有轉載點必須設置噴霧,并由專人負責維修,堅持開機開水的原則。

        2、定期沖洗清理巷道,杜絕煤塵堆積。

        3、加強個體防護,綜掘機司機、打眼工必須佩帶防塵口罩。

        4、對于產生粉塵飛揚和煤塵較大的地點,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沖洗。

        5、防塵設施齊全有效,凈化噴霧必須覆蓋巷道全斷面且水壓要符合要求。

        五、頂板管理措施

        1、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進行臨時支護和永久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2、嚴把材料質量關,禁止不合格材料入井。

        3、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4、頂板遇有大塊斷裂煤矸或煤矸離層時,首先進行處理,設置臨時支護,保證安全后,再順著裂隙層慢慢地鑿下。

        六、避災路線

        1、工作面一旦發生火災、煤塵、瓦斯爆炸事故,由跟班隊干組織人員沿以下路線撤退:

        工作面——830水平軌道巷——一聯巷——清理斜巷——主斜井——地面

        2、工作面一旦發生水災,必須按就近往高處撤退的原則,路線如下:

        工作面——830水平軌道巷——一聯巷——清理斜巷——主斜井——地面

        附圖十四:避災路線圖

        第 十三 章 附件

        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會審記錄

        規程名稱: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會審時間:2011年10月25日

        會審地點:調度會議室

        主 持 人:賈發元

        參 加 人:黃和平 張東平 宋小會 薛定亮 高文華 申志鑫 許珍珍 焦永旭

        趙華亮 王云芳 樊成鋒 王鵬超 王海江 張樹良

        記 錄:王鵬超

        會審意見:

        一、 生產科對9-2031巷工作面設計依據及布置形式進行解說;

        二、 王鵬超宣讀《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三、 各科室對相關專業設計進行了匯報

        四、 意見:

        賈 總:

        作業規程的編制要認真,各單位必須認真審核。

        通風科:

        巷道開口掘進前必須正規安裝使用各類防塵設施。

        生產科:

        必須對巷道頂底板巖性及煤層柱狀進行收集,嚴格按照規程措施要求進行施工。

        機電科:

        井下隔爆電氣設備必須完好,杜絕失爆。巷道內的所有開關必須上架并排列整齊有序,線路接頭嚴禁出現明接頭。

        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復查記錄

        規程名稱: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復查時間:2011年11月5日

        復查地點:調度會議室

        主 持 人:賈發元

        參 加 人:黃和平 米冠升 宋小會 薛定亮 高文華 申志鑫 許珍珍 焦永旭

        趙華亮 王云芳 樊成鋒 王鵬超 王海江 張樹良

        記 錄:王鵬超

        復查意見:

        賈 總:

        對作業規程、恢復施工措施認真貫徹、學習,嚴格按照《9-2031巷恢復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和《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進行施工。

        通風科:

        巷道開口炮掘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聯鎖”放炮制度。防塵設施必須到位。

        生產科:

        1、開口炮掘正確使用好吊環前探梁臨時支護,保證巷道成型質量。

        2、頂錨桿初錨力不小于182.5N·m,幫錨桿初錨力不小于90N·m,錨索預緊力不低于20MPa。

        機電科:

        巷道開口后電纜、風水管路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要求進行吊掛,各種開關、電鈴、按鈕必須懸掛標志牌。

        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復查記錄

        規程名稱: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復查時間:2011年12月5日

        復查地點:調度會議室

        主 持 人:賈發元

        參 加 人:黃和平 米冠升 宋小會 薛定亮 高文華 申志鑫 許珍珍 焦永旭

        趙華亮 王云芳 王鵬超 樊成鋒 王海江 張樹良

        記 錄:王海江

        復查意見:

        賈 總:

        對變更后的作業規程及時修改補充完善并對職工詳細貫徹,嚴格按照《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進行施工。

        通風科:

        巷道機掘時各種防塵設施必須到位,嚴格按規定使用防塵設施。

        生產科:

        1、正確使用好臨時支護,保證巷道成型質量。

        2、重型皮帶安裝好后,對皮帶機頭段進行硬化鋪底。

        3、合理安排好勞動組織,組織好正規循環。

        調度室:

        工作面及時安裝重型皮帶,形成運煤系統。

        機電科:

        9-2031巷皮帶機頭各種保護必須齊全、靈敏可靠,各種設備、開關必須懸掛標志牌。

        9-2031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復查記錄

        規程名稱:9-2002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會審時間:2011年9月5日

        會審地點:調度會議室

        主 持 人:賈發元

        參 加 人:黃和平 米冠升 宋小會 薛定亮 高文華 申志鑫 許珍珍 焦永旭

        趙華亮 王云芳 樊成鋒 王鵬超 王海江 張樹良

        記 錄:王鵬超

        復查意見:

        賈 總:

        對變更后的作業規程及時修改補充完善并對職工詳細貫徹,嚴格按照《9-2002巷綜掘工作面作業規程》進行施工。

        通風科:

        在各皮帶機頭加設一道捕塵網,掘進時必須將巷道內的防塵設施開啟,各種防塵設施必須保證完好。

        生產科:

        對巷道支護形式變更如下:

        ①頂部:巷道頂部采用錨網梁+錨索進行復合支護,錨桿采用“四、四”布置,錨桿間距為1400mm,排距為1200mm。網采用9.6*1.25m的菱形網。

        ②幫部:用錨網梁進行支護,錨桿采用“三、三”布置,錨桿間距為950mm,排距為1200mm,幫部第一根錨桿距頂200mm處布置,上部錨梁接頭緊貼頂板,網采用9.6*1.25m的菱形網。

        ③錨索施工要求:采用φ15.24×7000mm的鋼絞線,在巷道正中施工一根,間距4.8m,每根用CK2340、Z2388型樹脂錨固劑各兩條,錨索預緊力不低于20MPa,錨索施工1小時后必須張拉。

        9-2031巷掘進作業規程貫徹名單

        開拓三隊

        序號姓名第一次貫徹第二次貫徹第三次貫徹考 試

        日期簽字日期簽字日期簽字日期成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2031巷掘進作業規程貫徹名單

        開拓三隊

        序號姓名第一次貫徹第二次貫徹第三次貫徹考 試

        日期簽字日期簽字日期簽字日期成績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9-2031巷掘進作業規程貫徹名單

        序號姓名第一次貫徹第二次貫徹第三次貫徹考 試

        日期簽字日期簽字日期簽字日期成績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在冊實到人數缺席人數補貫徹人數

        第一次貫徹

        第二次貫徹

        第三次貫徹

        開拓三隊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