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吉源煤業二○一一年度礦井采掘計劃

      作者:佚名 2012-03-11 20:53 來源:本站原創

        一、礦井基本情況:

        1、井田概況:吉源煤礦位于水城縣阿戛鄉電光村,位于水城縣南東,直距約2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徑105°02′34″—105°03′34″,北緯26°03′52″~26°05′10″屬于阿戛井田東部,2004年11月貴州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采礦許可證》,吉源煤礦為新建礦井,礦井生產能力為30萬t/a,服務年限16.8a,投產井巷工程量長度:4975m,工業場地總占地面積:50畝;礦井境界總體呈不規則形狀,走向一般長2.3km,傾向寬1.3km,面積約2.0609km2。礦井名稱為“水城縣阿戛鄉吉源煤礦”,為個人獨資企業。

        2、煤層賦存及地質概況:

        煤層賦存情況:吉源煤礦井田范圍內可采煤層共有1、5、10、16、18、21、24、26、29號煤層,保有資源儲量1390.17萬t;其中:以 16號煤層作保護層開采1、3、5、10、18、21、24煤層瓦斯得到解放,16號煤層能利用的可采儲量為48.4萬噸。以111601采煤工作面首采面,111602采煤工作面為接替采面。

        3、開采技術條件:

        (1)首采工作面布置在16號煤層中,16號煤層平均厚度0.68m,首采區域平均厚度1.15m,首采工作面為111601采煤工作面。因首采工作面位于16號煤層,為薄煤層,一個采面不能達產

        (2)井田內為單斜構造,地層平均傾角6—35°,局部變化較大,煤層厚度不穩定。

        (3)首采煤層為傾斜~急傾斜薄及中厚煤層。煤層屬低中灰,中低硫,高發熱量煤,煤類為焦煤及宵貧瘦煤。

        (4)瓦斯:該礦為新建礦井,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設計

        (5)煤塵:有爆炸性。

        (6)自燃性:容易自燃(Ⅰ類)。

        (7)水文:根據地質報告,區內為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類型;

        (8)頂底板:區內煤層頂板多為泥巖、砂巖、粉砂巖或泥質粉砂巖,一般較穩固;底板則多為泥巖、泥質粉砂巖,遇水后常易產生膨脹、底鼓現象。

        (9)根據開拓方案,采用的地形圖因成圖時間較早,地質資料勘探程度較低,煤層相對位置不明確。在礦井基本建設過程中,靠井下鉆探工作找煤層,礦井開拓量變化較大。由于地質資料中水文地質工作的不夠深入,地質勘查補充報告提供的地質資料與煤層賦存條件,對煤層描述與井下揭露現場資料存在偏差較大,礦井勘探程度較低,給開采設計方案的執行帶來一定差異。本礦地質結構復雜,地質報告對斷層等構造描述不清,我礦在鉆探工作上必須時刻加大勘查力度。16號煤層全部為推斷資源量,對煤層產狀描述可能不準確,存在煤礦層理錯位紊亂情況,資源量計算范圍與實際有出入,資源量可靠程度較低。

        二、礦井基本建設工程完成情況:

        1、吉源煤礦礦井基本建設工程于2006年8月破土動工,現地面工業場地已基本形成,井巷工程已完成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三個井筒,+1400m水平掘進了井底車場、水倉、變電所和主石門,采區的運輸石門、軌道石門、回風石門礦井水平主要巷道和1400采區運輸石門、軌道石門、回風石門、111601首采工作面部分巷道,現正在布置首采工作面和采區剩余井巷工程的施工。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共完成方案設計井巷工程量4362.2m(不包括變更設計前901.8m,其中:皮帶機下山348.8m,軌道下山293m,22101回風下山80m,22101回風石上60m,22101回風平巷100m,22102專用回風巷20m,共計901.8m)。 詳見:表1(吉源煤礦井巷工程量匯總表)附后

        2010年完成井巷工程量1637.7m。其中:

        (1) 1400采區運輸石門423.8m(總通尺430m,已完工);

        (2)1400采區軌道石門382m;

        (3)軌道石門避難硐室3m(完工)

        (4)1400采區回風石門198.7m(總通尺216.8m);

        (5)回風石門避難硐室2.7m(完工)

        (6)111601運料上山(平5) 115m(完工)

        (7)111601運料上山軌道石門9m(完工)

        (8)111601回風下山(平4.3) 109.4m(完工)

        (9)111601回風下山石門31.7m(完工)

        (10)111601回風順槽52.9m;

        (11)111601運料聯絡巷34.1m(完工)

        (12)軌道石門專用回風巷26.5m(完工)

        (13)111601運輸順槽90.2m;

        (14)111601運輸順槽溜煤眼5.2m(完工)

        (15)111601回風下山躲洞2.1m(完工)

        (16)111601運料上山躲洞2m(完工)

        (17)111601行人石門36.6m(完工);

        (18)111601軌道石門22.5m;

        (19)111601回風聯絡巷34.3m;

        (20)1400運輸石門回風聯絡巷39m(完工);

        (21)1400水平聯絡巷17m。

        詳見:表2(吉源煤礦2010年度井巷工程量統計表)

        2、上年度工作中主要影響因素:

        1)年初兩個月,因礦井開采方案設計和安全專篇的修改,一直停工整改,影響工程施工61天。

        2)7月22日因水城縣周邊煤礦事故,被主管部門勒令停止井巷工程施工,經擬報整改方案上報主管部門,于9月23日批準我礦恢復礦井基本建設工程的施工,影響施工62天。

        3)9月7日,因我礦區連降暴雨,引發泥石流,泥石流沖入我礦工業廣場,從主副井口涌入我礦井下,發生即將淹井的危險,經全體住礦干工的潛力搶險雖然保住淹井事故,但給我礦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搶險救災影響時間為22天(共計損失:366807.00元,其中:地面清理泥石流1900m3,損失16880.00元;井下清理泥石流432m3,損失26960.00元;機電設備材料損失1779928.50元;倉庫盤用材料143038.47元)。

        4)在新井建設開工以來,由于礦井供電系統穩定性差,電力長期不足,并頻繁發生無規律停、送電情況,造成多次因欠壓燒壞電器設備,嚴重影響各項工程的施工,按生產月平均被影響天數4天計算,因電力影響生產時間累計30天。

        詳見:表3(吉源煤礦2010年度生產影響因素匯總表)

        三、二○一一年度礦井基本建設計劃

        (一)井巷工程掘進計劃

        (1)井巷工程計劃工程量:全年計劃2668m,其中聯合試運轉前計劃完成783m(達到開采設計方案驗收要求);

        本年度,井巷工程部分,安排四個掘進隊同時施工,作業形式為“三·八”制作業,計劃進度為:斜巷60m/月,平巷80m/月,采準巷道100m/月,平均月計劃總進尺不少于300m,在五月初能形成111601首采工作面。工程質量必須達到合格品100%,優良品率達到30%,不合格品不得驗收。

        井巷工程計劃詳見《巷道掘進度指標表》、《二○一一年度井巷工程掘進計劃銜接圖表(表4)》(附后)。

        2、本年度五月份以前為礦井基本建設時期,完成礦井聯合試運轉前的準備工作,無原煤產量。

        3、礦井于五月底開始進行聯合試運轉,由基建礦井逐步向生產礦井過渡。礦井首采煤層16號煤層,111601采煤工作面為首采工作面111602采煤工作面為接替工作面。

        4、首采面采煤方法:走向長壁采煤法,炮采工藝,一采一準,單體液壓支柱支護,“三·四”排控頂,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5、首采工作面產量計算:工作面走向總長300m,傾斜回采長度80m,本區域煤層平均厚度為1.15m,回采每排推進度為1.2m。煤層比重為:1.45t/m3,按回采率97%計算,首采面單為:80×1.2×1.15×1.45×97%=155(噸)。

        6、聯合試運轉工作開始之日起的前60天,主要是對生產系統的試運轉,按兩天一個生產循環安排原煤生產,試運轉正常后,按每天一個循環安排原煤生產。

        7、本年度工程煤巷道有111602運輸順槽和111602回風順槽兩個工作面,采取分裝分運的形式產生工程煤。按分選率70%計算,每100m巷道產生工程煤:100×1.0×3×1.45×70%=300噸。

        8、工作面采用刮板運輸機運煤,工作面運輸巷采用SGB620/40T型刮板輸送機轉SSJ650/2×22膠帶運輸運輸,工作面回風順槽鋪設18Kg/m軌道,礦車運輸。原煤生產運輸線路為:111601采面(刮板機)→111601運輸巷(刮板轉載機、膠帶運輸機)→溜煤巖(給煤機)→采區運輸石門(膠帶運輸機)→主運輸石門(膠帶運輸機)→井底煤倉(給煤機)→主斜井 (膠帶運輸機)→地面。

        原煤生產計劃詳見:表5《首采工作面聯合試運轉回采計劃銜接表》(附后)

        (三)生產輔助系統計劃

        本年度,礦井生產輔助設施及土建、安裝工作工程量大,時間緊,任務重,計劃安排及執行必須嚴格按時間要求落到實處,重點把關。2011年度生產輔助設施及土建安裝工程計劃主要包括:

        (1)采面安裝:在采面井巷工程完工后,15天內完成111601首采工作面采場單體液壓支護、特種支護架設和相關機電運輸配套設施的安裝試運行工作;

        (2)運煤系統:完成主井口房、儲煤場土建工程和主斜井井筒、主石門、采區石門等三臺皮帶輸送機的安裝;

        (3)地面排矸系統:4月30日前完成地面排矸系統的建設及安裝工程,并能正式啟用;

        (4)安全防護系統:完成采區避難硐室、礦井消防材料庫;

        (5)瓦斯抽放系統:完成低負壓抽放系統泵房土建工程和抽放泵兩臺、抽放管路2400m的安裝;在4月10日前完成土建、設備及管路安裝達到合格驗收;

        (6)完成111601運輸順槽皮帶機、刮板輸送機運輸系統安裝和111601回風順槽軌道運料系統的安裝;4月30日前完成主、副井井口房土建工程和主斜井皮帶機安裝,達到正常投入使用;

        (7)3月31日前,完成井口房土建工程及井口房各項配套設施的施工;

        (8)地面篩分系統:完成落煤筒、篩分樓及皮帶機機頭部位的安裝;

        (9)地面供電系統:與周邊煤礦搞好配合,在上級職能部門的支持下,爭取在上半年完成我礦雙回路供電高壓開關站建設,6月份達到正常投入運行使用;

        (10)污水處理系統在3月31日前達到正常啟用;

        (四)煤層瓦斯抽采計劃:

        1、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

        我礦在采掘過程中,煤層瓦斯抽采方法優先考慮采用本層抽放,采用瓦斯抽放系統進行抽放,方法為:

        (1)為降低煤層開采時的瓦斯涌出量,在111601首采工作面運輸順槽一側打鉆孔進行煤層瓦斯預抽。

        (2)鉆孔布置:采煤工作面長度為80m。在運輸順槽內按10m間距,沿煤層傾斜方向布置平行順層抽放鉆孔,每個鉆孔深度70m,鉆孔布置示意圖及參數如下圖:

        采面預抽鉆孔布置示意圖

        2、煤巷掘進工作面

        (1)鉆場布置: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巷道兩幫施工鉆場,鉆場尺寸根據巷幫瓦斯抽放鉆孔的布置要求,以及使用的鉆機外形尺寸及鉆桿的長度確定。

        (2)結合礦井實際情況,每組鉆場在煤巷兩側交替布置,同側相鄰兩個鉆場之間的距離為30m,控制范圍為巷道輪廓線外9.5m,鉆孔必須超前于掘進工作面15m。煤巷掘進抽放鉆場和鉆孔布置見下圖

        掘進工作面煤巷預抽鉆孔示意圖

        根據我礦已建立的地面永久性瓦斯抽放站,采用順層鉆孔抽放本煤層瓦斯措施瓦斯抽放率按40%考慮,按開采方案設計中相對瓦斯涌出量23.84×(1-40%)=14.3m3/t、抽放后絕對瓦斯涌出量為9.03m3/min、采面涌出量約占總量的60%、掘進面涌出量約占總量的40%執行,則抽放后采面瓦斯涌出量為5.418m3/min,抽放后掘進面瓦斯涌出量為3.612m3/min。

        四、礦井聯合試運轉工作計劃

        在5月31日前,完成礦井聯合試運轉所有資料的整理和聯合試運轉報告的報送工作,礦井開始由基建向生產礦井過渡。

        (一)聯合試運轉相關資料:

        為確保礦井聯合試運轉工作能保質、保量、按時達到聯合試運轉相關規定,現我礦成立礦井聯合試運轉領導小組,以明確責任,對照規定條款排查處理。

        一)領導小組:

        組 長:林 健

        副組長:陳遠江 上官隆

        成 員:王明軍 耿慶邦 岳 剛 金澤坤

        領導小組負責對礦井聯合試運轉工作的審查、監督和對所有資料的審議通過。領導小組在行政辦下設辦公室:

        主 任:上官隆(總工程師) 負責對聯合試運轉資料管理工作的領導

        副主任:耿慶邦(安全礦長) 岳剛(通風副總) 金澤坤(機電副總) 負責按專業職能分工對聯合試運轉資料督促、完善和把關

        成 員:蔣美玲 孫玉啟 謝長發 胡 江 謝三貴 先奇志 張德俊 王明春 何志閑 錢啟軍 負責按部門職責分工要求整理、補充和完善所需資料,并進行編號歸檔

        二)工作程序和步驟;

        礦井聯合試運轉資料整理工作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各部門、各責任人對照責任項目盡快展開排查,在元月20日前,將現有資料全面整理歸檔,并以書面形式提出現有資料情況、需完成的資料和缺少的資料進行排查,提報到行政辦,行政辦接到書面統計情況后,進行全面匯總,報送領導小組所有成員;

        2、3月20日前,將所有缺空資料全部補齊,歸檔完畢后,送交公司行政辦;

        3、3月31日前,聯合試運轉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和下設辦公室全體成員參加,專門會議對所有資料進行排查和審議。經審議通過后,10日內向上級職能部門提請礦井聯合試運轉申請報告。

        三)管理職責分工和責任明確

        在聯合試運轉前,新建礦井必須提出相關煤炭生產許可證現場驗收資料,需備齊資料(共30項)如下:

        1)公司行政部 責任人:蔣美玲

        1、煤礦相關證照(采礦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

        2、上級相關文件(國土相關文件、煤監相關文件、煤管相關文件)

        3、相關協議原件(救護協議)、醫院保健協議、供電合同、綜采支架訂貨協議、工傷保險)

        4、資質單位報告(四大件檢測報告、工程質量認證書、安全評價報告、煤層自燃、爆炸鑒定報告、煤層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瓦斯鑒定報告)

        5、安全專篇及設計圖(一套)

        6、開采方案設計(一套)

        7、礦管理機構文件(礦領導聘書、礦發安全管理機構文件、救護中隊文件、安全設施竣工驗收組文件、防突、一通三防、防治水、質量標準化等領導小組文件)

        8、員工管理資料(簽訂的勞動合同、層層簽訂的責任書)

        2)安全部門 責任人:耿慶邦

        1、管理人員證照(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總工安全資格證、總工職稱證書、各副礦長安全資格證)

        2、特殊工種證件(安全員、瓦檢員、放炮員、絞車工、監測工、電鉗工、瓦斯抽放工、主扇司機)

        3、職工培訓(培訓教材、年度培訓計劃、特殊工種培訓、復訓計劃、考試試卷裝訂、考試成績單、每次培訓記錄)

        4、職業病防治資料(職業病防治預案、職業病防治計劃、職業危害防治措施、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健康監護制度、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職業病防治培訓記錄、勞保發放臺帳)

        5、煤礦救援預案(停電應急預案、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主要災害應急預案、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瓦斯事故應急預案、火藥庫管理及撲滅預案、尾礦庫應急預案)

        6、制度、責任制、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安全生產責任制匯編、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匯編、操作規程匯編、頂板管理制度、巷道巡查維修制度、礦井防治水管理制度、礦井主要災害預防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安全與經濟利益掛鉤制度、安全生產舉報制度、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7、安全管理(安全辦公會記錄、領導帶班記錄、礦燈發放記錄、出入井人員登記記錄、安全員值班交接班記錄、班前會記錄、隱患自查記錄 “三違”人員登記臺帳、事故統計表)

        3)生產技術部門 責任人:謝長發

        1、煤礦竣工圖(一套)

        2、施工巷道相關措施

        3、作業規程(掘進、采煤作業規程)

        4、礦壓觀測記錄(采面支護質量監測記錄、錨桿抗拔力檢查記錄)

        5、防治水資料(水文地質調查報告、小窯水文調查情況、探放水方案設計、相關采掘點探放水設計措施、探放水記錄、涌水量觀測記錄、礦井開采技術條件)

        4)通風部門 責任人:岳 剛

        1、防突資料(防突管理制度、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探巷防突措施、巷道防突措施、111601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2、瓦斯監控及抽放(監控運行記錄、監控員交接班記錄、瓦斯監控日報、瓦斯參數測定記錄、瓦斯泵開停記錄、瓦斯抽放值班記錄

        3、防塵防滅火資料(測塵記錄、防塵設施管理記錄、灑水記錄、消防器材發放記錄、隔爆水棚管理記錄)

        4、礦井通風資料(測風記錄報表、瓦斯檢測日報表、主扇運行記錄、局扇管理記錄、瓦斯超限記錄、排放瓦斯措施、瓦檢員交接班記錄、風門管理記錄、密閉管理記錄、柵欄管理記錄、防爆門檢查記錄、通風例會記錄)

        5)技術、通風部門 責任人:謝長發 岳 剛

        1、各種安全措施(安全技術措施匯編、保障通風系統安全可靠安全技術措施、雨季“三防”措施、爆破器材存儲、使用、爆破安全技術措施、綜合防滅火設計措施、綜合防火措施、防自燃發火措施、供電系統安全保障、重大危險源檢評監控措施、雨季頂板管理措施、揭煤安全技術措施、瓦斯抽放設計、瓦斯排放措施、隱患整改措施、防止煤塵爆炸傳播措施、瓦斯抽放管理措施、防止井下突水涌水措施、綜合防塵措施

        6)通風、安全部門 責任人:耿慶邦 岳 剛

        1、方案、規劃、報告(風量分配方案、防治水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安全發展規劃、反風演習報告及方案、2010年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救災演習方案及報告、聯合排水試驗報告、瓦斯治理“十一五規劃”、安全投入規劃、安全設施竣工自驗報告)

        7)機電部門 責任人:金澤坤

        1、機電運行記錄(絞車運行記錄、空壓機運行記錄、污水處理記錄、水泵運行記錄、配電房值班記錄、皮帶運行記錄、各崗位交接班記錄)

        2、機電檢查記錄(接地電網絕緣阻值測定記錄、電纜絕緣檢查記錄、鋼絲繩檢驗記錄、停送電記錄、風電閉鎖記錄、瓦斯電閉鎖記錄、檢漏繼電器跳閘試驗記錄、電煤鉆綜保試驗記錄、設備檢修記錄、設備入井檢查記錄、設備年度檢修計劃、電氣設備防爆性能檢查記錄)

        3、設備設施臺帳清單(機電設備臺帳、救護隊技術裝備清單、礦壓觀測儀器及設備清單、井上下消防材料庫設施清單、煤與瓦斯突出預測儀器清單、礦井通風檢測設備清單、粉塵檢測儀器清單、支柱管理記錄)

        4、機電設備三證(各種設備產品說明書、各種設備產品合格證、各種設備防爆合格證、各種設備安全標志證書)

        5、檢測檢驗報告(防雷設施檢測報告、鋼絲繩檢測報告、炸藥庫驗收報告、瓦斯監測儀、探頭校驗記錄)

        在責任分解上存在部門交叉的由責任人之間自行協調處理。

        聯合試運轉前,新建礦井井巷工程質量必須達到《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三級標準以上,為此,我礦需成立工程質量修復施工隊,對達不到三級標準的項目進行施工處理。

        三、計劃執行保障措施

        1、電力系統為雙回路均為農網線路,電力不足仍是影響工程施工主要因素,對設施的燒毀和損壞嚴重,嚴重制約礦井施工建設,必須加快地面供電高壓開關站建設。

        2、本年度計劃工程量較大、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全體員工必須掌握本計劃時間要求,完成月計劃進度,以免造成工程滯后。

        3、對過去進度滯后情況加予總結,合理安排計劃,為完成下達的任務,要在管理、施工工藝和設備投入上改革創新,狠下功夫,提高工藝水平,并嚴格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施工組織措施和安全措施,保證在安全的情況下保質保量完成計劃任務。

        4、監督管理人員要切實為施工單位做好服務,嚴格監督檢查,及時提出處理、整改意見,保證質量和進度。

        5、巖巷、半煤巖巷掘進均采用氣腿式風動鑿巖機打眼,為保證打眼能力,在工作面布置多臺氣腿式風動鑿巖機同時作業。實行定人、定機、定眼位打眼。人員操作地點應定在距耙斗機耙矸位置不小于6m位置。

        7、耙斗式裝巖機距工作面一般應保持15~20m左右,工作每推進10m左右,裝巖機應向前移動1次,以保證裝巖機有較高的生產能力。

        8、錨網噴支護應緊跟工作面,及時作好噴漿和巷道成形成,禁止安裝順層錨桿,提高掘進工藝。

        9、當井巷穿過斷層或破碎帶時,應盡量減小圍巖暴露面,縮短暴露時間,并即時采取支護措施。

        10、各工程施工單位應預先對計劃的執行做好統籌安排和計劃的實施準備,以便計劃能有次序、有步驟地進行。

        11、各職能部門引起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及獎罰考核細則,以制度、措施及規程為工作指南,提高工作效率。

        12、依靠科學,優化布局,明確方向。根據礦井的具體地質情況,優化開采方案設計,為礦井生產合理布局夯實基礎。

        13、合理選擇主要巷道所在層位,以加快施工進度。

        14、加強技術管理,保證工程質量,減少和杜絕返工程,地質和測量等技術要跟上施工需要,禁止盲目施工。

        四、安全技術措施

        1、井巷工程開工前必須有經審批的設計圖紙、作業規程、措施及開工指令,否則一律違章章論處。

        2、井下生產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施工組織措施)》和《工種操作規程》,杜絕嚴“三違”現象。

        3、井下施工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建設工程有關規范、標準進行施工、質量監督和驗收,堅決消滅不合格品工程。

        4、作好礦井水害分析預報,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

        5、加強礦井地質工作,認真探明地質情況,作好地質預測預報。

        6、揭開突出煤層或在突出煤層內掘進,必須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

        7、杜絕井下煙火,做好井下電器設備的防爆檢查工作,堅持消滅電器設備、線路失爆現象。井下供電必須做到“三無、四有、兩齊、三全、三堅持”。

        8、入井生產的人員在新上崗或換崗前,必須經安全部門進行一定時間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特殊工種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工種上崗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9、礦井災害發生時,各施工、生產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本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進行救災。

        10、加強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機構,充實安全網人員。

        11、堅持抓好每周、每月的安全大檢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整改,保證安全生產。

        12、嚴格執行安全獎罰制度,堅決執行有功者獎,違章者罰,因工作失誤造成事故者堅決追究責任。發生事故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嚴肅追查處理。

        13、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監測監控、以風定產、先抽后采”的安全工作方針,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

        14、嚴格執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管理規定》,加強礦井“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各掘進工作面、重要硐室、轉載點等重要部位必須保證供風的要求,杜絕風量不足和各有害氣體含量超限等情況發生。保證井下風流穩定,嚴禁出現井下風流紊亂情況。井下局扇供風一旦發生停電、停風,必須迅速將人員轍到安全地點,盡快查明原因,待處理完畢,供風正常,瓦斯不超限后,方準人員進入作業。堅持無風不作業,通風不正常不作業,瓦斯超限不作業。

        15、加強頂板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避免頂板事故發生。

        16、堅持濕式鑿巖,放炮使用水炮泥,裝煤(巖)灑水,轉載點噴霧灑水等綜合防塵措施。

        17、加強滅火器材和可燃性材料的管理,防止發生礦井火災。

        18、加強水害的預測預報,防止發生礦井水災。

        19、建立礦井瓦斯抽放系統,加強高瓦斯、突出煤層的瓦斯抽放治理力度。在突出煤層內生產時,要切實抓好礦井的防突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措施并貫徹執行。

        20、隨時保持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完好,發現報警,及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