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嶺井工礦掘進作業規程(2#井9#煤中央主運大巷)
作者:佚名
2011-12-14 22:10
來源:本站原創
×10mm
(2)錨桿支護工藝過程及技術要求
錨桿加錨索支護,9#煤中央主運巷錨桿間排距800×800mm,每排5根,距兩幫各600mm,護幫錨桿間排距800*1000mm,每幫布置3排,最上一排距頂板500mm,均為矩形布置;錨索長7300mm,菱形布置,間排距1600*1700mm。 每個頂錨桿鉆孔安裝3個樹脂藥卷,幫錨桿2個樹脂藥卷,每個錨索鉆孔安裝6個樹脂藥卷;錨桿錨索托板采用Q235鋼; 錨桿桿體采用Φ18×2080和Φ18×1700的圓鋼,錨索桿體采用Φ15.24mm鋼絞線。圍巖變化時,制定臨時支護措施。
(附圖:井工礦2#井9#煤中央主運大巷支護布置圖)
D、打錨桿要求
1)定位:依據激光中心線,先定排位,再以間距定出孔位,用粉筆標記。
2)鉆眼:采用VFY-12/7KB型風動錨桿鉆機鉆孔。然后將鉆頭剛好頂在給定的眼位,使馬達旋轉,然后輕輕動作給進閥,使鉆頭能頂到頂板并頂個小窩,接著操作快速給進閥,鉆眼深達2.03米時,退出鉆桿。
3)安裝錨桿:錨桿機副司機先給眼孔內裝入藥卷,用已上好托板和螺母的錨桿將樹脂藥卷頂入眼內,錨桿機副司機把專用攪拌桿安在錨桿機上,錨桿機司機慢慢升鉆臂把錨桿同藥卷送入孔底,并捅破藥卷攪拌,攪拌時間為30秒,使托板緊貼頂板并關機,停留60秒后,移下錨桿機。
4)緊固螺母:用扳手將螺母擰緊,緊固錨桿,達到設計扭矩值100N×m。
E、臨時支護方法
一個截深完成后,將前探梁前移0.5m,移過后,必須用剎頂木與木楔將前探梁與頂板背緊。前探支護裝置由槽鋼構成,前探梁最大伸縮量為1.6m,固定套與錨桿連接牢固,每前進0.8m移動一次固定套,前探梁垂直工作面布置,間距1.6m,共布置2套,距兩幫各1.4m。當地質構造有變化時,應及時向調度室及有關部門匯報,經有關領導及部門視具體情況提出施工方案、編制施工措施后方可繼續生產。
臨時支護的具體操作辦法執行《巷道掘進超前支護作業方式》專項規定。(附圖:前探梁布置圖)
八、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序號
|
項 目
|
單 位
|
指 標
|
備 注
|
1
|
煤層編號
|
|
9#
|
|
2
|
巷道長度
|
m
|
376
|
|
3
|
巷道斷面
|
m2
|
4.4×3.75
|
寬×高
|
4
|
煤層厚度
|
m
|
12.62—15.76
|
平均14.19
|
5
|
煤層傾角
|
°
|
1.5~45
|
|
6
|
巷道方位
|
°
|
90
|
|
7
|
煤的容重
|
g/cm3
|
1.37-1.44
|
|
8
|
煤的硬度
|
F
|
1.2-2.3
|
|
9
|
循環進度
|
米
|
3.2
|
|
10
|
日循環數
|
個
|
6
|
|
11
|
循環率
|
%
|
95
|
|
12
|
日進尺
|
米
|
18
|
|
13
|
月進尺
|
米
|
450
|
|
14
|
在冊人數
|
人
|
44
|
|
15
|
出勤率
|
%
|
85
|
|
16
|
掘進工效
|
米/工
|
0.4
|
|
17
|
錨桿支護材料
|
套/米
|
13.75
|
|
18
|
錨索支護材料
|
套/米
|
0.9375
|
|
19
|
巷道支護
|
|
|
錨桿、錨索
|
九、工程質量管理
A、工程質量標準
1)錨桿、錨索安裝:錨桿、錨索安裝必須達到錨桿、錨索支護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優良標準,即:
(1)桿體及配件、藥卷的材質、品種等符合設計要求;
(2)錨桿、錨索安裝時,托板必須緊貼頂板。錨桿抗拔力不小于5t,扭矩不小于100N×m;錨索抗拔力不小于25t,預應力不小于12t;
(3)間、排距允許偏差±100mm,孔深允許偏差+50mm,錨桿外露長度不大于50mm,錨索外露長度不大于350mm。
(4)錨索角度允許偏差±3°。
(5)錨桿角度允許偏差±15°。
(6)錨桿每300根為一組,每組抽檢至少3根,錨索每根進行預緊,預緊力達到12t,并做好記錄,對不合格及時補打。
2)巷道斷面標準:巷道掘進必須達到巷道煤巖掘進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優良標準,即:
(1)寬度:中線至任一幫距離允許偏差0~+100mm;
(2)高度:無腰線測全高允許偏差0~+200 mm;
(3)坡度:巷道無腰線沿煤層頂板掘進,當遇到斷層等地質構造時另出施工措施,根據現場情況決定。
B、質量保證措施
1)錨桿、錨索支護:
(1)支護材料必須三證齊全;
(2)以激光中心線定眼位,保證錨桿、錨索成排成行;
(3)每班檢查驗收,堅決杜絕不符合規程規定的支護材料。
2)巷道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