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嶺井工礦掘進作業規程(2#井9#煤中央主運大巷)
作者:佚名
2011-12-14 22:10
來源:本站原創
定;巖性為灰黑色炭質泥巖,薄層狀構造,裂隙較發育,可見垂直節理,節理面有黃鐵礦斑點。
直接底:厚度0.91~5.13m,平均1.77m;巖性為灰黑色泥巖,薄層狀,含炭質和植物化石碎片屑。
5、地質構造
不采區井田煤巖層整體呈現北高南低的趨勢,在井田西部和南部發育有小型向斜構造。
在從目前不采區斜井井筒和煤巷掘進揭露情況,煤巖層走向近于北東—南西向,傾向南東,傾角1.5~4.5°,未發現地質構造;但由于本區地質構造形態主要受蘆子溝背斜、二鋪背斜及白家辛窯向斜的控制和影響,預計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可能受到斷裂構造的影響。
巖層性質
主要巖性為深灰色及灰黑色砂質泥巖、泥巖、石灰巖及淺灰色砂礫巖。含高嶺石粘土礦6-8層,呈透晶體分布。4-9煤平均間距33.55米。
6、水文地質
由于不采區南、北和西部均為露天礦開采,原有的地下水水力聯系被破壞,預計生產過程中受水的影響較小。根據現在井下涌水狀況,并結合本區水文地質情況(井下涌水源主要為太原組砂巖裂隙含水),預計不采區9#煤正常涌水量2m3/h,最大涌水量10m3/h。
三、巷道布置(見圖)
四、生產系統
A、運輸系統
1)運煤系統 工作面綜掘機鏟板→轉載機→中央主運大巷800皮帶→40型刮板機→主斜井主皮帶→地面。
2)運料系統
地面→副斜井→9#煤中央輔運大巷→9#煤主輔2聯巷→9#煤中央主運大巷→掘進工作面(附圖:生產系統圖)
B、通風系統
1、工作面通風方式的選擇與確定
1)通風方式:采用局扇壓入式通風,局扇安設在9煤中央主運大巷距主輔2聯巷口15米外側。
2)進風系統
地面→副斜井→9#煤主輔1聯巷→9#煤中央主運大巷→局扇→9煤中央主運大巷→掘進工作面
3)回風系統:
掘進工作面→9煤中央主運大巷→9煤中央主回2聯巷→9煤中央回風大巷→回風斜井→地面。
4)風量計算
計算方式
|
數 量
|
風 量
|
|||
按人數
|
15個
|
Q=4KN=4×1.2×15=72 m3/min
|
|||
按風速
|
0.25米/秒
|
Q=0.25×60×S=0.25×60×4.4×3.75=248m3/min
|
|||
按瓦斯涌出量
|
|
據有關部門提供瓦斯涌出量很小,此處不予計算
|
|||
|
|
局扇風量
|
250-500m3/min
|
出口
風量
|
300m3/min
|
風量驗算
|
5)風機、風筒的選擇及設置
選用ESDF-2-NO7.1型對旋式局部扇風機1臺,給工作面供風,額定風量為250-500 m3/min。風筒選用柔性膠布風筒(抗靜電阻燃風筒)直徑為800mm,長度為10m/節。
風筒口最大擴散距離計算:
根據公式L≤(4-5)√s =(4-5)×√16.5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