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新疆新能源工貿有限公司輪臺寶山一煤礦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

      作者:佚名 2011-10-18 21:49 來源:本站原創

      新疆新能源工貿有限公司輪臺寶山一煤礦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

       

       

       

       

       


      輪 臺 寶 山 一 煤 礦

      二 零 一 零 年 二 月

       

       


      第一章 礦井概況

      一、礦井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1、礦井的地理位置及井田面積

      寶山煤礦一礦位于博洛霍山之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陽霞河的東岸,在陽霞鎮西北部,距陽霞鎮約30公里,井田面積為1.1046平方公里,礦區地表淺層因煤層自燃形成了火區,礦區內周邊有小窯分布,開采情況大概了解。

      2、交通

      寶山一礦距陽霞鎮30公里,東距庫爾勒市約150公里,西距輪臺縣城60公里,南到314國道20公里,15公里處有南疆鐵路,均可與全疆各城訕相通。礦區有一條簡易公路與通過陽霞鎮的314國道和南疆鐵路相連,交通比較方便。行政隸屬新疆新能源工貿有限公司。

      二、礦井的自然條件:

      1、地形地貌:本礦礦區位于天山南麓山前中低山帶,地勢為山區地貌,地形切割強烈,山勢陡峭,溝谷縱橫交錯,海拔一般標高+1400~+1800米之間,相對高差較大,多形成陡崖,攀登十分困難,南北向沖溝尚可通行,東西向難以穿越。

      2、河流:礦區東有陽霞河,西有塔拉克河,為常年流水。雨季及融雪季節水流量較大,枯水期流量較少,其余溝谷均為季節性流水。

      3、氣象與地震:礦區屬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約8℃,七月份最高溫度達40.1℃,元月份最低溫度達-25.5℃,凍結期為12月至次年3月,最大凍深90cm,年均降水量75mm,多℃集中于六、七、八月份,平均降水量21.8mm,蒸發量3000mm左右,春季多西北風,秋季多西南風,最大風力8~9級,根據測溫記錄,陽霞紅煤礦夏季井內風流溫度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4℃,冬季風流溫度每上升100米,溫度上升1.4℃。

      地震:本礦區地震強度為七度區,為輪臺縣震中地區。

      4、水源及電源

      (1)、水源

      礦井消防降塵用水由本礦井下涌水經沉淀后使用,生活用水由礦西部的塔克瑪扎泉水供應。

      (2)、電源

      由陽霞鄉的35千伏變電所供給礦區變電所,再由礦區變電所10千伏輸送線路下井至中央變電硐室,變為660伏輸出給井下各用電地點。第二電源配備200千瓦發電機一臺。

      三、礦井地質特征:

      1、地層

      寶山一礦礦區位于塔里木板塊北部,天山褶皺帶的南麓,庫車坳陷東端,出露出地層為中新生界為主,在河床谷底有第四系覆蓋,僅在塔克瑪扎背斜軸部有少許元古界地層出露。

      2、構造

      礦井位于庫車山前坳陷帶之東部,吐格爾明背斜東部的塔克瑪扎背斜(M1)的南翼,呈向南傾斜的單斜構造,地層走向東西,傾向南北,傾角30°~36°,礦井范圍內可見斷層除了f7和f8兩斷層,未見有較大的地質構造。

      四、煤層地質:

      寶山一礦井田范圍內含煤層為中侏羅統克孜努爾組的下含煤段(J2K1)和中下侏羅統塔克里奇克組(J1t),其中中下侏羅統塔克里奇克組(J1t)為寶山一礦的主要含煤地層。中下侏羅統塔克里奇克組(J1t)分布于塔克瑪扎背斜(M1)的軸部,為一河流沖積相濱湖及河漫沼澤泥炭沼澤相的含煤碎屑巖建造,其巖性為灰色粉砂巖,泥巖,黑色炭質泥巖,夾有白色的中粗砂巖,所含A組煤編號從下往上依次為A1、A2、A3煤,煤層總厚度為4.70~8.68米,其中可采煤層為A2、A3煤,可采厚度為4.36~8.68米。塔里奇克組地層厚度為75—100米。煤層走向E95°S,傾角33°左右。

      五、瓦斯、煤的自燃、煤塵爆炸性和地溫:

      1、瓦斯等級根據該礦井2006年所作的瓦斯等級鑒定(因該礦井2007、2008年處于停產狀態,故沒做瓦斯等級鑒定)結果可知: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7.17m3/t.d,瓦斯絕對涌出量為1.927m3/min;二氧化碳相對涌出量為3.28m3/t, 二氧化碳最大絕對涌出量為0.881m3/min,礦井屬低瓦斯礦井。

      2、煤的自燃:通過對A2,A3煤層均做了煤層自燃試驗,經化驗測試,A2,A3煤層為易自燃煤層。

      3、煤塵爆炸性:通過對A2,A3煤層均做了爆炸試驗樣,經過化驗測試,A2,A3煤層其煤塵均有爆炸性。

      4、地溫:礦井地質報告分別在2-2孔和8-1孔進行了地溫測量,根據測溫成果,井田內地表45m以下平均地溫梯度約1.85℃/100m。結合井田外生產礦井資料,井田地溫無異常。


      第二章 水文地質情況

      一 、礦區水文地質概況:

      本礦區位于天山褶皺帶的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山前凹陷地帶,地貌表現為天山山前中低山形態,地形起伏大,山勢陡峻,溝谷縱橫,地形切割強烈。

      區域內較大的河流為西部的塔拉克河及東部的陽霞河,兩條河流自北向南橫切地層走向。礦區西界距塔拉克河1.5-2.0千米,塔拉克河河谷開闊,由第四系礫石層構成河漫階地,一般分為三級,河流量一般為1米3/秒;陽霞河河谷狹窄,直立切割,河床標高一般在1350-1500米,相對高差大,達50-200米,河道與地層走向近于直交,經1999年8月23日設站測量,流量達13.16米3/秒,區域內其它幾條較大溝谷,均呈南北走向,多為干溝,在洪水期成為泄流的主要通道。

      本區屬典型的大陸性干旱氣候,降水期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為75毫米,蒸發量為3000毫米,土壤貧瘠,植被稀少。

      依據上述情況,本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主要受控于區域構造,河流的垂直或間接滲入,側向補給,巖性的組合特征,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根據各種影響因素對本區域內水文地質條件的控制作用,并結合地下水的成因類型,可將該區域劃分為三個水文地質分區。

      Ⅰ、區域北部天山山前構造裂隙水區;

      Ⅱ、山前傾斜平原新生界中的潛水區;

      Ⅲ、天山山前中低帶中生界巖層中的潛水區。

      區域地下水總流向為北西—南東,局部受斷裂及褶曲構造影響,地下水流向發生改變。

      區域含水層主要特征如下:

      1、第四系沖洪積孔隙水

      由松散的砂礫巖層及河漫階地,侵蝕合地組成,主要分布于區內南部山前溝谷形成的沖洪積扇及河谷階地兩側,多賦存孔隙潛水,局部因有隔水的亞砂土及粘土層,因此地下水局部形成具有承壓性質。

      2、第三系孔隙水

      位于區內塔克瑪扎背斜(M1 )南北兩翼外圍,巖性以淺褐色礫巖、砂巖為柱,其主要接受背斜形成的構造裂隙水的補給及大氣降水的滲入,為潛水或局部承壓水層。

      3、侏羅系孔隙一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區內中部中、下侏羅統,地層出露較好,含水層段主要有砂巖、粗砂巖及風化裂隙、構造裂隙等組成,其補給源以河流側向補給或大氣降水滲入為主,侏羅系含水程度主要與距河流補給源的遠近以及與河流侵蝕基準面的高低有關,侵蝕基準面一下含水較大,以上含水較小。

      二 、井田水文地質概況:

      (1)阿合組(J1α):主要分布在勘探區中部,主要巖性為灰白色粗砂巖、砂礫巖,具有較好的儲水空間,本層施工的三個鉆孔中2-1號3-1號均全部揭露該層,平均厚度為240米。2-1號孔針對該層位進行全孔基巖混合抽水取得的成果,其單位涌水量位0.1624升/秒.米,滲透系數位0.1027米/日,水位標高1402.13米;1-1號孔終孔后經水位穩定,水位標高為1417.91米。

      3-1號孔從107.72米處開始,泥漿漏失嚴重,說明此段孔隙裂裂隙發育,為透水不含水層。

      (2)塔里奇克組(J1t)分布于區內東部,塔克瑪扎背斜(M1)軸部附近,由于該地層中“A”煤組煤層淺部多被火燒,造成地層組織松散,多孔隙一裂隙,易蓄水,1999年,縣煤礦1號井在巷道掘進初期,每天抽排水在100m3左右,但隨著掘進深度的增大,3~4天才抽排一次,排水量明顯減少,由此可以看出礦井水主要是火燒積水,儲量有限,而巖層本身,由于存在多層泥巖及砂質泥巖的阻礙,接受大氣降水的通道不暢,從而含水有限,屬弱微含水帶。據已往資料,該組地層厚度75~100米。

      綜上所述,本區煤礦是以孔隙一裂隙充水為主的礦床,地下水以大氣降水為主要的充水水源,含水層富水較弱,單位涌水量在0.1~1.0升/秒.米之間,可采煤層直接頂板1-1號孔為厚層狀粉砂巖;2-1號孔為粉~細砂巖;3-1號孔為厚層中砂巖,自西向東頂板巖性由細變粗。因此本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中等的孔隙-裂隙含水類型。

      三 、現礦井水文情況:

      礦井主采“A”組煤層,現生產礦井經調查訪問2號井日排水量80米3、4號井日排水量60米3、5號井日排水量50米3,均為頂板滲水;常年較穩定,但未來礦井開發規模的擴大,開采水平的延深,可能造成礦床水的因素還是存在的。

      1、火燒區積水

      火燒地層裂隙發育,為良好的透水通道合儲水空間,勘探區內地

      表火燒區廣泛分布,但火燒深度不超過本地最低侵蝕基準面(塔克瑪扎溝底),縣煤礦四號井內見火燒底界1400水平,以往施工CK3號孔也反映出火燒僅到1400水平左右,溝東地區火燒底界標高更是大于該水平,根據本次磁法探火的成果,11線(精4線)是1620水平,9線(精3線)是1745水平、15線(精5線)是1680水平。

      本地區屬干旱性氣候,年降雨量75毫米,而蒸發量達3000毫米,大氣降水補給有限且易蒸發,因此火燒區積水補給是有限的,只是雨期,在山間洼地形成的短暫洪流構成一定的補給量。

      2、老窯積水

      本區南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沿B煤組露頭土法開采,遺留了很多小窯,深度不一,有的達500-600米,采空范圍也較大,都不同程度有一定的積水。

      另外,本區縣煤礦也有部分井口,已關停封閉很長時間,可能也有礦水積存。

      3、采空裂隙導水

      本區現主采A2、A3煤層,本次施工三個鉆孔A3煤層平均厚度4.44米;A2煤層2.26米,采用如下公式計算導水裂隙帶和冒落帶高度。

      Hf=100M/(3.3n+3.8)+5.1

      其中:

      Hf:導水裂隙帶高度(米)

      M:累計可采煤層厚度(米)

      n:煤分層層數

      即: Hf=100×6.7/(3.3×2+3.8)+5.1=59.42米

      冒落帶高度(Hc)即采厚的4倍為26.8米。

      因此,北部煤層埋藏較淺,區域上分布導水裂隙帶將連通上覆含水體或至地表直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尤其在開采塔克瑪扎溝下部和兩側及老窯下部時應尤其注意。

      4、涌水量預測

      根據以上計算得出其涌水量為正常涌水量110米3/日,最大涌水量1654.55米3/日,實際現在排水量為400米3/日左右。


      第三章 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

      一、地面防治水規劃:

      1、主斜井井口采用紅磚砌筑,礫石充填,上部鋪設枕木軌道,一般情況下能夠抵御水流沖刷。主斜井井口和絞車房東面為山溝,是礦井主要水患發生地,在山溝中部有攔洪壩,需要挖設排水溝和下部水溝連通,保證水流及時排放,同時在降大到暴雨時使用編制袋擋水。

      2、主斜井西面是原來的排水溝,現在少部分被矸石和山體垮落巖石填埋,要求進行清理。對再可能垮塌地點用料石砌墻。

      3、風井口地勢高,洪水能夠及時排放。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雨沖壞主扇房、值班室和風井口的通風設施。

      4、對井口低洼地點填平壓實,并且挖設排水溝,水溝能夠滿足需要。修水溝時必須避開裂隙和透水巖層,過煤層露頭時采取措施處理。

      5、報廢井口和鉆孔及時填埋、封孔,防止向井下供水。

      6、井下水排放到遠處的洪溝內,避免再滲入井下。

      7、辦公區和住宅區布置在地勢較高地點,需要每年春季對排水溝進行清理維護。

      8、禁止將矸石,巖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沖刷到的地點。

      9、作好天氣預報的收看收聽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夠提前預防。

      10、保證鏟車和運輸設備的完好,發水時能夠及時出動。庫房內準備足夠的編制袋、鐵鍬、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

      二、井下防治水規劃:

      1、井下水泵房布置在+1290水平,安設兩臺水泵,兩趟管路。生產水平在+1245水平,在+1245水平掘進有臨時小水倉,潛水泵排水到+1290水平。礦井排水系統能夠滿足需要,但是不符合《規程》規定,需要整改。在主斜井到+1245水平后,重新建設水泵房,按照要求掘進水倉巷道,配備水泵和管路。部分井下水經過沉淀作為消防和降塵用。

      2、進行采掘活動時對可疑地點作到先探后掘。

      3、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礦井邊界留設隔水煤柱,禁止開采。

      4、了解礦井的地質構造帶情況,作好探放水工作。

      5、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時和雨后,觀察井下水文情況,并且報告礦調度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對井下水倉每年清理一次;水溝定期清理,保證積水及時排放。


      第四章 本年度防治水計劃

      一、本年度地面防治水計劃

      1、加固主斜井東面山溝的攔洪壩,修建排水溝,保證洪水能夠及時排放,保證礦井和絞車房的安全

      2、主斜井西面洪水溝的矸石和巖石在8月份進行清理,不影響洪水排放。

      3、對井口低洼地點填平壓實,并且挖設排水溝,水溝能夠滿足需要。修水溝時必須避開裂隙和透水巖層,過煤層露頭時采取措施處理。

      4、今年8月份對辦公區和住宅區排水溝進行清理維護。

      5、禁止將矸石,巖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沖刷到的地點。

      6、作好天氣預報的收看收聽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夠提前預防。

      7、保證鏟車和運輸設備的完好,發水時能夠及時出動。庫房內準備足夠的編制袋、鐵鍬、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

      二、本年度井下防治水計劃

      1、現階段計劃在+1245水平施工一個容積150立方米的水倉,布置在A2煤層軌道下山下部。

      2、對+1245水平回采工作面、+1245水平A2和A3掘進工作面和+1282水平掘進工作面進行探放工作。平巷內按照要求挖設排水溝。

      3、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礦井邊界留設隔水煤柱,上部煤柱留設垂直高度8米,邊界煤柱東西長度20米,禁止開采。

      4、了解礦井的地質構造帶情況,作好防水工作。

      5、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時和雨后,觀察井下水文情況,并且報告礦調度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今年9月份對井下水倉每年清理一次;水溝定期清理,保證積水及時排放。

       

      第五章 避 災

      一、地面避災:

      1、在晴天時對房屋進行維修加固,下雨時不外出;若房屋有危險時必須撤出人員到安全地點。

      2、下大雨或暴雨時井口工作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點,禁止冒險作業。

      3、在外避雨人員避開有雷電襲擊地點,洪水可能沖擊地點,發生泥石流地點,可能垮塌地點。

      二、井下水災處理與避災:

      1、發生水災時,應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組織人員就近向回風撤離。

      2、井下有采掘工作面發生透水預兆時,由所在地點跟班領導、安監員及班組長先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并報告調度室,調度室立即通知有關單位和總值班并組織現場進行斷電、泄水、疏導、排水。

      3、井下水災危及到井底車場時,中央水泵房司機要堅守崗位,并最后由安全通道撤到地面。

      4、井下一旦發生透水事故,應以最快的速度通知附近地區工作人員一起按照規定的避災路線撤出。特別注意“人往高處走”,切不可進入低于透水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萬一無法撤退時,應進行避災,等待救援,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當避災處低于外部水位時,不得打開水管、壓風管供風,以免水位上升。避災期間,應互相照顧,保持穩定心態,減少活動,保持靜臥保溫、節食、節約用燈,不可咀嚼雜物,應有規律地向外發出聲光信號。長時間被困井下,被救后切不可過度興奮,也不可吃硬質和過量食物,用毛巾蒙住眼睛,避開強光。

      5、盡快把溺水者救出水,立即送到較溫暖、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搶救。脫掉濕衣服,松開褲帶,蓋上干衣服,不使受涼。清除堵塞在口鼻內的煤、渣、泥土,并把舌頭拉出,使呼吸道暢通,然后進行控水。

      6、水災避災線路:

      災區 —+1245水平運輸巷道—+1245水平到+1290水平軌道上山(+1245水平到+1290水平運煤上山)—+1290水平車場—主斜井(風井)— 地面

      災區 —+1290水平回風巷道—+1298水平巷道—風井—地面

      災區—+1290水平回風巷道—+1290水平車場—主斜井— 地面

       

       

       

       

       

       

       


      新疆新能源工貿有限公司輪臺寶山二煤礦

      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

       

       

       

       

       


      輪 臺 寶 山 二 煤 礦

      二 零 一 零 年 二 月

       

       

      第一章 礦井概況

      一、礦井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井田位于輪臺縣北東40km處,行政區劃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管轄。中心地理坐標:84°26′29″,北緯42°06′25″。由井田向南20km有簡易公路可至陽霞鎮及314國道;陽霞鎮西至輪臺縣33km,東至庫爾勒市143km。井田區內外交通便利。

      井田東西走向長420—1950m,南北寬1620m,面積為2.31km2。該礦東與輪臺縣鑫達煤礦、輪臺寶山煤礦相鄰,北與農二師兵團30團煤礦相鄰。

      二、礦井的自然條件:

      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天山南麓的低中侵蝕山區,地形切割強烈,山勢陡峻,海拔高程1450—1984.30米,相對高差534.30米。

      2、河流:井田地表無常年流水,雪融期及大氣降水常在井田東塔克瑪扎溝中形成間歇性流水,最大洪水位高出河床2米左右,低于各井口標高。

      3、氣象與地震:井田氣候屬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75mm,多集中于六、七、八三個月,月平均21.8mm,最低降水量在3月,僅1mm。年平均氣溫8℃,最高40.9℃,最低-25.5℃。凍結期在12月到次年3月,最大凍結深度91cm,春季多西北風,秋季多東南風,最大風力8級,總的風力不大。

      井田位于輪臺縣震中地區,地震烈度七級以上,由于山勢陡峻,懸崖、危石常因地震或風化作用而崩落。

      4、(1)、水源

      礦井消防降塵用水由本礦井下涌水經沉淀后使用,生活用水由礦西部的塔克瑪扎泉水供應。

      (2)、電源

      由陽霞鄉的35千伏變電所供給礦區變電所,再由礦區變電所10千伏輸送線路下井至中央變電硐室,變為660伏輸出給井下各用電地點。第二電源配備200千瓦發電機一臺。

      三、礦井地質特征:

      井田區屬庫車地層分區的拜城地層小區,出露的地層為:下侏羅統阿合組(J1a)、下侏羅統陽霞組(J1y)、中侏羅統克孜努爾組(J2k)和上第三系紅色泥巖、砂礫巖層(N)現由老到新敘述如下:

      1、下侏羅統阿合組(J1a)

      該組地層出露于井田的東北側,為河流沉積的粗砂巖、砂礫巖和礫巖組成,不含煤,與下伏上三疊統塔里奇克組(T3t)為整合接觸。

      2、下侏羅統陽霞組(J1y)

      該組地層出露于井田的北部及東西兩側,為一套河流沼澤相沉積,巖性為灰白色、黃灰色粗砂巖與灰綠色粉砂巖、黑色泥巖、炭質泥巖和煤層組成。該組煤層在地表均已火燒,與下伏下侏羅統阿合組(J1a)地層為整合接觸關系。

      3、中侏羅統克孜努爾組(J2k)

      出露于礦區中部,為一套湖泊沼澤相沉積,巖性為灰綠色粉砂巖。黑色炭質頁巖、灰白色石英砂巖互層夾煤層。井田內含煤11層,9層可采。與下伏下侏羅統陽霞組(J1y)為整合接觸。

      4、上第三系紅色泥巖、砂礫巖層(N)

      出露于井田南部高山上,由紅色泥巖、灰白色砂礫巖組成。與下伏中侏羅統克孜努爾組(J2k)為不整合接觸。

      井田區構造

      井田位于塔克瑪扎背斜南翼近軸部,地層為緩傾斜的單斜構造,地層產狀為傾向190°左右,傾角30°左右。未發現地層褶皺現象,發育有兩條主要斷層F1、F2,F1、F2斷層特征如下:

      F1:為高角度張扭性正斷層,走向北東40—50°,傾向130°,傾角50—70°,斷層東盤北移,西盤南推水平斷距90—120m, 6—8m寬破碎帶。該斷層為井田西北角界線,對井田內C煤組無影響。

      F2:為高角度壓扭性逆斷層,走向近南北、傾向南西,傾角60°,斷層西盤北推,東盤南移,水平斷距最大160m。為井田的東界。

      綜上所述,井田地層為傾斜單斜構造,斷層較發育,但對井田內煤層影響不大。故井田構造復雜程度可定為中等(Ⅱ類)。

      四、煤層地質:

      (一)含煤性

      勘探煤層位于中侏羅統克孜努爾組(J2k)層位,即C煤組,在3號平硐中可見大于0.3m厚煤層12層,編號分別為C1、C2、C3、C5-6、C7、C8、C9、無編號煤層、C10-1、C10-2、C11和C12,煤層總厚16.13m,其中C1、C2為不可采煤層,不可采煤層累計厚度1.04m,煤層可采系數為:93.55%。據全疆煤炭資源遠景調查匯總報告,陽霞一帶C煤組含煤12層。可采或局部可采9層,可采總厚12—17.37m,平均含煤系數約2.4%。

      (二)煤層特征

      1、C1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3號平硐中平均厚0.54m,結構簡單無夾矸,屬不可采煤層。頂板巖性中砂巖、底板巖性中砂巖,與C2煤層間距10.07m。

      2、C2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及3號平硐中平均厚0.50m,結構簡單無夾矸,屬不可采煤層。頂板粗砂巖、底板粗砂巖,與C3煤層間距6.25m。

      3、C3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及3號平硐中平均厚1.41m,結構簡單無夾矸。頂板礫巖、底板粗砂巖,與C5-6煤層間距26.36m。

      4、C5-6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及3號平硐中平均厚2.70m,夾0.30m厚泥巖夾矸。頂板細砂巖,底板泥質粉砂巖,與C7煤層間距7.46m。

      5、C7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及3號平硐中平均厚1.85m,結構簡單無夾矸。頂板粉砂巖,底板粗砂巖,與C8煤層間距18.51m。

      6、C8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及3號平硐中平均厚0.72m,結構簡單無夾矸,屬局部可采煤層。頂板粉砂巖,底板細砂巖,與C9煤層間距8.25m。

      7、C9煤層:地表火燒,陽霞平硐及3號平硐中平均厚1.20m,結構簡單無夾矸。頂板粉砂巖,底板炭質泥巖,與未編號煤層水平間距27m。

      8、未編號煤層:地表火燒, 3號平硐中厚0.97m,結構簡單無夾矸。頂板粉砂巖,底板粉砂巖,與C10-1煤層間距13.6m。

      9、C10-1煤層:地表火燒,3號平硐中厚1.77m,與C10-2煤層間夾0.9m厚炭質泥巖,底板為粉砂巖。

      10、C10-2煤層:地表火燒,3號平硐中平均厚0.54m,與C10-1煤層間夾0.9m厚炭質泥巖,屬不可采煤層。頂板為細砂巖,與C11煤層間距為22.94m。

      11、C11煤層:地表火燒,3號平硐中平均厚1.18m,結構簡單無夾矸。頂板為粗砂巖,底板中砂巖,與C12煤層間距為41.38m。

      12、C12煤層:地表火燒,3號平硐中平均厚2.92m,結構簡單無夾矸。直接頂板炭質泥巖,底板粉砂巖。

      總體上講,由于井田范圍較小,煤層沿走向和傾向上厚度、層間距變化不大,屬較穩定煤層。煤層走向:195°-208°,煤層傾角:25°-30°。

      五、瓦斯、煤塵和煤的自燃性:

      1、瓦斯等級根據該礦井2006年所作的瓦斯等級鑒定結果可知: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3.05m3/t.d,瓦斯絕對涌出量為0.481m3/min;二氧化碳相對涌出量為3.28m3/t, 二氧化碳最大絕對涌出量為0.881m3/min,礦井屬低瓦斯礦井。

      2、煤的自燃:C煤層均做了煤層自燃試驗,經化驗測試,C組煤層為易自燃煤層(發火期在3-6個月)。

      3、煤塵爆炸性:C組煤層均做了爆炸試驗樣,經過化驗測試煤層其煤塵均有爆炸性。

      4、礦井至今未發生礦井煤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現象。

      5、井田內的生產井井溫在9—11℃,無地溫異常區。井田內目前開采水平以上屬地溫正常區。


      第二章 水文地質情況

      一、區域水文地質概況:

      本區位于天山褶皺帶的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山前凹陷地帶,地貌表現為天山山前中低山形態,地形起伏大,山勢陡峻,溝谷縱橫,地形切割強烈。

      區域內較大的河流為西部的塔拉克河及東部的陽霞河,兩條河流自北向南橫切地層走向。礦區西界距塔拉克河1.5-2.0千米,塔拉克河河谷開闊,由第四系礫石層構成河漫階地,一般分為三級,河流量一般為1米3/秒;陽霞河河谷狹窄,直立切割,河床標高一般在1350-1500米,相對高差大,達50-200米,河道與地層走向近于直交,經1999年8月23日設站測量,流量達13.16米3/秒,區域內其它幾條較大溝谷,均呈南北走向,多為干溝,在洪水期成為泄流的主要通道。

      本區屬典型的大陸性干旱氣候,降水期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為75毫米,蒸發量為3000毫米,土壤貧瘠,植被稀少。

      依據上述情況,本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主要受控于區域構造,河流的垂直或間接滲入,側向補給,巖性的組合特征,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根據各種影響因素對本區域內水文地質條件的控制作用,并結合地下水的成因類型,可將該區域劃分為三個水文地質分區。

      Ⅰ、區域北部天山山前構造裂隙水區;

      Ⅱ、山前傾斜平原新生界中的潛水區;

      Ⅲ、天山山前中低帶中生界巖層中的潛水區。

      區域地下水總流向為北西—南東,局部受斷裂及褶曲構造影響,地下水流向發生改變。

      區域含水層主要特征如下:

      1、第四系沖洪積孔隙水

      由松散的砂礫巖層及河漫階地,侵蝕合地組成,主要分布于區內南部山前溝谷形成的沖洪積扇及河谷階地兩側,多賦存孔隙潛水,局部因有隔水的亞砂土及粘土層,因此地下水局部形成具有承壓性質。

      2、第三系孔隙水

      位于區內塔克瑪扎背斜(M1 )南北兩翼外圍,巖性以淺褐色礫巖、砂巖為柱,其主要接受背斜形成的構造裂隙水的補給及大氣降水的滲入,為潛水或局部承壓水層。

      3、侏羅系孔隙一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區內中部中、下侏羅統,地層出露較好,含水層段主要有砂巖、粗砂巖及風化裂隙、構造裂隙等組成,其補給源以河流側向補給或大氣降水滲入為主,侏羅系含水程度主要與距河流補給源的遠近以及與河流侵蝕基準面的高低有關,侵蝕基準面一下含水較大,以上含水較小。

      二、井田水文地質概況:

      (1)阿合組(J1α):主要分布在勘探區中部,主要巖性為灰白色粗砂巖、砂礫巖,具有較好的儲水空間,本層施工的三個鉆孔中2-1號3-1號均全部揭露該層,平均厚度為240米。2-1號孔針對該層位進行全孔基巖混合抽水取得的成果,其單位涌水量位0.1624升/秒.米,滲透系數位0.1027米/日,水位標高1402.13米;1-1號孔終孔后經水位穩定,水位標高為1417.91米。

      3-1號孔從107.72米處開始,泥漿漏失嚴重,說明此段孔隙裂裂隙發育,為透水不含水層。

      (2)塔里奇克組(J1t)分布于區內東部,塔克瑪扎背斜(M1)軸部附近,由于該地層中“A”煤組煤層淺部多被火燒,造成地層組織松散,多孔隙一裂隙,易蓄水,1999年,縣煤礦1號井在巷道掘進初期,每天抽排水在100m3左右,但隨著掘進深度的增大,3~4天才抽排一次,排水量明顯減少,由此可以看出礦井水主要是火燒積水,儲量有限,而巖層本身,由于存在多層泥巖及砂質泥巖的阻礙,接受大氣降水的通道不暢,從而含水有限,屬弱微含水帶。

      綜上所述,本區煤礦是以孔隙一裂隙充水為主的礦床,地下水以大氣降水為主要的充水水源,含水層富水較弱,單位涌水量在0.1~1.0升/秒.米之間,可采煤層直接頂板1-1號孔為厚層狀粉砂巖;2-1號孔為粉~細砂巖;3-1號孔為厚層中砂巖,自西向東頂板巖性由細變粗。因此本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中等的孔隙-裂隙含水類型。

      均為頂板滲水;常年較穩定,但未來礦井開發規模的擴大,開采水平的延深,可能造成礦床水的因素還是存在的。

      1、火燒區積水

      火燒地層裂隙發育,為良好的透水通道合儲水空間,勘探區內地

      表火燒區廣泛分布,但火燒深度不超過本地最低侵蝕基準面(塔克瑪扎溝底),縣煤礦四號井內見火燒底界1400水平,以往施工CK3號孔也反映出火燒僅到1400水平左右,溝東地區火燒底界標高更是大于該水平。

      本地區屬干旱性氣候,年降雨量75毫米,而蒸發量達3000毫米,大氣降水補給有限且易蒸發,因此火燒區積水補給是有限的,只是雨期,在山間洼地形成的短暫洪流構成一定的補給量。

      2、老窯積水

      本區南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沿B煤組露頭土法開采,遺留了很多小窯,深度不一,有的達500-600米,采空范圍也較大,都不同程度有一定的積水。

      另外,本區縣煤礦也有部分井口,已關停封閉很長時間,可能也有礦水積存。

      3、采空裂隙導水

      北部煤層埋藏較淺,區域上分布導水裂隙帶將連通上覆含水體或至地表直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尤其在開采塔克瑪扎溝下部和兩側及老窯下部時應尤其注意。

      4、礦井涌水量

      礦井實際現在排水量為150米3/日左右。


      第三章 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

      一、地面防治水規劃:

      1、主平硐井口使用巖石和礫石充填,在中間位置是井口房和地面車場。靠近西面沿山邊修理有水溝,能夠滿足排水需要,要求定期檢查維護,保證礦井的安全。

      2、主平硐井口上部是礦井變電所,要求加強對水溝的維護,保證正常使用。對選煤樓的南面修筑防洪壩,防止洪水損壞選煤樓。維護好裝車臺料石墻,防止洪水沖刷,保護好井口的道路。對井口道路到簡易公路連接處采取措施處理,防止洪水經常破壞道路。

      3、風井口地勢高,洪水能夠及時排放。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雨沖壞主扇房、值班室和風井口的通風設施。

      4、對井口低洼地點填平壓實,并且挖設排水溝,水溝能夠滿足需要。修水溝時必須避開裂隙和透水巖層。

      5、報廢井口和鉆孔及時填埋、封孔,防止向井下供水。

      6、井下水排放到遠處的洪溝內。

      7、辦公區和住宅區布置在地勢較高地點,需要每年春季對排水溝進行清理維護。

      8、禁止將矸石,巖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沖刷到的地點。

      9、在2010年計劃在井口到辦公住宅區修建吊橋,便于工作人員在發水時行走。

      10、作好天氣預報的收看收聽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夠提前預防。

      11、保證鏟車和運輸設備的完好,發水時能夠及時出動。庫房內準備足夠的編制袋、鐵鍬、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

      二、井下防治水規劃:

      1、礦井水泵房布置在+1452水平C3煤層,大部分水經過沉淀被抽到+1533水平,作為消防和降塵用,少量被排放到井口洪溝內。

      2、進行采掘活動時對可疑地點做到先探后掘。

      3、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礦井邊界留設隔水煤柱,禁止開采。

      4、了解礦井的地質構造帶情況,作好探放水工作。

      5、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時和雨后,觀察井下水文情況,并且報告礦調度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對井下水倉每年清理一次;水溝定期清理,保證積水及時排放。


      第四章 本年度防治水計劃

      一、本年度地面防治水計劃:

      1、定期對工業廣場四周排水溝的檢查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主平硐井口上部是礦井變電所,要求定期對水溝進行檢查維護,保證正常使用。對選煤樓的南面修筑防洪壩,防止洪水損壞選煤樓。維護好裝車臺料石墻,防止洪水沖刷,保護好井口的道路。對井口道路到簡易公路連接處采取措施處理,防止洪水經常破壞道路。

      3、對井口低洼地點填平壓實。

      4、今年8月份對辦公區和住宅區排水溝進行清理維護。

      5、禁止將矸石,巖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沖刷到的地點。

      6、作好天氣預報的收看收聽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夠提前預防。

      7、保證鏟車和運輸設備的完好,發水時能夠及時出動。庫房內準備足夠的編制袋、鐵鍬、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

      二、本年度井下防治水計劃:

      1、在回風平硐內修建水溝,防止井筒內積水。

      2、對+1496水平C12煤層回采工作面、C10煤層掘進工作面作好探放工作。平巷內按照要求挖設排水溝。

      3、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礦井邊界留設隔水煤柱,上部煤柱留設垂直高度8米,邊界煤柱東西長度20米,禁止開采。

      4、了解礦井的地質構造帶情況,作好防水工作。

      5、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時和雨后,觀察井下水文情況,并且報告礦調度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今年8月份對井下水倉每年清理一次;水溝定期清理,保證積水及時排放。


      第五章 避 災

      一、地面避災:

      1、在晴天時對房屋進行維修加固,下雨時不外出;若房屋有危險時必須撤出人員到安全地點。

      2、下大雨或暴雨時井口工作人員和選煤樓工作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點,禁止冒險作業。

      3、在陽霞河發洪水禁止冒險趟水過河。

      4、在外避雨人員避開有雷電襲擊地點,洪水可能沖擊地點,發生泥石流地點,可能垮塌地點。


      二、井下避災:

      1、發生水災時,應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組織人員就近向回風撤離。

      2、井下有采掘工作面發生透水預兆時,由所在地點跟班領導、安監員及班組長先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并報告調度室,調度室立即通知有關單位和總值班并組織現場進行斷電、泄水、疏導、排水。

      3、井下一旦發生透水事故,應以最快的速度通知附近地區工作人員一起按照規定的避災路線撤出。特別注意“人往高處走”,切不可進入低于透水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萬一無法撤退時,應進行避災,等待救援,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當避災處低于外部水位時,不得打開水管、壓風管供風,以免水位上升。避災期間,應互相照顧,保持穩定心態,減少活動,保持靜臥保溫、節食、節約用燈,不可咀嚼雜物,應有規律地向外發出聲光信號。長時間被困井下,被救后切不可過度興奮,也不可吃硬質和過量食物,用毛巾蒙住眼睛,避開強光。

      4、盡快把溺水者救出水,立即送到較溫暖、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搶救。脫掉濕衣服,松開褲帶,蓋上干衣服,不使受涼。清除堵塞在口鼻內的煤、渣、泥土,并把舌頭拉出,使呼吸道暢通,然后進行控水。

      5、水災避災線路:

      工作面—水平巷道—溜煤上山(軌道上山)—+1533水平—回風平硐—井口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