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
煤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
經鑒定,公司兩礦井煤塵均具有爆炸性,煤塵燃燒和爆炸是我公司所屬煤礦的重大隱患之一。根據煤塵事故的危害性和破壞性,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
一旦發生煤塵爆炸會產生高溫高壓沖擊波、有毒有害氣體,導致礦井生產系統被破壞、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危險源辯識和危害程度見附表1《煤塵燃燒或爆炸危險源辯識情況表》。
表1:煤塵燃燒或爆炸危險源辨識情況表
序號 |
危險源 |
濃度條件 |
溫度條件 |
風險程度 |
1 |
瓦斯爆炸 |
具備 |
充分具備 |
重大 |
2 |
大面積冒頂形成沖擊波 |
充分具備 |
充分具備 |
重大 |
3 |
采掘工作面破、裝煤 |
充分具備 |
充分具備 |
重大 |
4 |
煤炭運輸 |
具備 |
充分具備 |
較大 |
5 |
煤倉積塵 |
具備 |
具備 |
較大 |
6 |
巷道積塵 |
具備 |
具備 |
一般 |
7 |
清掃積塵造成飛揚 |
具備 |
具備 |
一般 |
8 |
電器設備積塵 |
不具備 |
充分具備 |
一般 |
1.1 煤塵產生的主要因素;
采掘工作面作業、地質構造及煤層賦存條件、煤巖的物理性質、采煤方法和截割參數、環境溫度和濕度及作業點的通風狀態等。
1.2 煤礦井下引燃煤塵的高溫熱源條件
放炮產生火焰、電器設備產生的電火花、電纜損壞產生電弧、各種機械強烈磨擦產生火花、瓦斯燃燒或爆炸、井下火災或明火、礦燈故障產生的火花等。
1.3 煤塵的危害性
具有爆炸性的煤塵,在一定濃度和一定的引爆熱源條件下,會發生爆炸或燃燒,且煤塵有傳爆能力。長期大量吸入煤塵的人員,可導致煤肺病。
1.4 煤塵爆炸的危害性:
見附表2《煤塵燃燒或爆炸危險源評價情況表》
表2: 煤塵燃燒或爆炸危險源評價情況表
序號 |
危險源 |
人員傷 亡條件 |
風險程度 |
|
1 |
瓦斯爆炸 |
具備 |
重大 |
瓦斯爆炸一旦發生,產生的沖擊波,高溫高壓氣體必然 會引起沉積煤塵飛揚并爆炸,強度大,威力猛,破壞性大. 有操作能力,但無絕對把握,控制能力低。 |
2 |
大面積冒頂形成沖擊波 |
充分具備 |
重大 |
一旦發生采空區大面積冒頂,產生巨大的沖擊波,高壓 有害氣體和粉塵急速擴散,改變巷道風流方向,會引起 沉積煤塵飛揚并預火必然爆炸,強度大,威力猛,破壞性 大.操作性差,無安全把握,控制能力低。 |
3 |
采掘工作面破、裝煤 |
充分具備 |
重大 |
爆破落煤或截割煤炭、移架放頂,如果措施和方法不當, 會產生大量的煤塵,漂散在采掘空間。如果遇到熱源滿 足燃燒或爆炸條件,即會發生爆炸。產塵過程基本能夠 操作到位,一旦發生失誤,失去控制。 |
4 |
煤炭運輸 |
具備 |
較大 |
無論車輛運輸或運輸機運輸,如果防治措施不當,會產 生大量煤塵,并造成飛揚。如果遇到火源,會發生爆炸。 產塵過程能夠控制,發生幾率很小,一旦發生也可造成 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 |
5 |
煤倉積塵 |
具備 |
較大 |
各種各類的煤倉,如果措施不當,可造成煤塵飛揚。揚 塵在飄散過程中,恰當的濃度一旦遇到適合的熱源溫 度,會發生爆炸或燃燒。控制范圍小,可操作性強,一 般不會發生事故 |
6 |
巷道積塵 |
具備 |
一般 |
風流飄來的煤塵,長時不采取措施,局部地段形成堆積。 如果形成飛揚,一旦遇到火源,會發生燃燒或爆炸。幾 率很小,能夠控制,危害性較小 |
7 |
清掃積塵造成飛揚 |
具備 |
一般 |
局部地段形成堆積的煤塵,在清理時,如果方法不當, 會形成飛揚。一旦遇到火源,會發生燃燒或爆炸。幾率 很小,能夠控制,煤塵濃度低,范圍小,危害性較小 |
8 |
電器設備積塵 |
不具備 |
一般 |
電器設備上以及周圍堆積的煤塵,如果造成飛揚,一旦 遇到電器設備的電火花,會發生燃燒或爆炸。幾率很小, 能夠控制,煤塵范圍小,危害性較小,一般不會發生事 故。 |
2 預防與預警
2.1 危險源監控
煤塵危險源不同,監控措施也有所區別,詳見表3《煤塵燃燒或爆炸危險源控制表》。
表3: 煤塵燃燒或爆炸危險源控制情況表
序 號 |
危險源 |
風險 程度 |
控制措施 |
控制 程度 |
1 |
瓦斯爆炸 |
重大 |
較強 |
|
2 |
大面積冒頂形成沖擊波 |
重大 |
加強采空區管理,杜絕大面積冒頂.特別是加大對房采面采空區和聯采面采空區的管理,按有關規定構筑密閉;密切觀測采空區內外的動態,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
弱 |
3 |
采掘工作面破、裝煤 |
重大 |
爆破落煤要實行濕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炮灑水噴霧、裝煤灑水 |
強 |
4 |
煤炭運輸 |
較大 |
保證車輛或運輸機設備的完好,各項防治措施到位。對各種各類的的 綜合防塵設施按規定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
強 |
5 |
煤倉積塵 |
較大 |
各種各類的煤倉,實行煤塵隔絕措施或綜合防塵措施,并保持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 |
強 |
6 |
巷道積塵 |
一般 |
強 |
|
7 |
清掃積塵造成飛揚 |
一般 |
強 |
|
8 |
電器設備積塵 |
一般 |
所有電器或設備必須實行包機制,定期、定機進行維護、清理。對設備周圍的環境,也由責任人負責。 |
強 |
利用測塵儀對每個產塵作業點的每道工序,每半月測定一次。當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10%時,粉塵的最大允許濃度為10mg/m3;當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10%時,粉塵的最大允許濃度為2mg/m3。如果粉塵濃度超過上述范圍,則需要采取防塵措施。
2.2 預防煤塵爆炸的主要措施
1、防止煤塵沉積和飛揚,預防措施主要是依靠灑水滅塵的綜合防塵系統,減少工作面中浮塵和落塵是預防煤塵爆炸的關鍵。主要是采用濕式打眼、水炮泥、通風除塵、噴霧灑水、沖洗煤塵、采掘機械內外噴霧以及移架噴霧和刷白巷道等技術措施防止煤塵沉積和飛揚。
2、防止點火源的出現:預防煤塵爆炸必須防止點火源的出現,嚴禁出現一切非生產火源,主要是:防止放炮火源、防止電氣火源和靜電火源、防止摩擦和撞擊點火。
3、成立“一通三防”專業機構,負責煤塵治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4、煤礦要對每一開采煤層,特別是新開采煤層進行煤塵爆炸指數鑒定,以制定針對性的防塵措施。
5、礦要按公司《“一通三防”實施管理細則》的要求,制定綜合防塵措施,并落實到位。
6、抓好綜合防塵的日常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檢測、檢查、治理等工作。
7、加強通風管理,保持風流穩定,各地點的風速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
2.3 防止煤塵爆炸傳播的主要措施
1、分區通風:井下每一生產水平,每一采區都必須布置單獨的回風巷,嚴禁不符合規定的串聯通風。盡量避免角聯風路的存在。回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應采用獨立的通風路線。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道之間的聯絡巷必須構筑永久性擋風墻,需要使用的,必須安設正、反向風門。裝有主要通風機的出風口應安裝防爆門。
3、運輸巷道和回風巷道中撒布巖粉。
2.3 預警行動
發生煤塵爆炸事故時,公司啟動IV級響應。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導、協調事故單位現場指揮部救援。超出公司處置能力時,由公司請求屬地政府協調救援。
3 發生煤塵事故避災路線
煤塵事故一般伴生火災事故,撤退路線的一般規定:一是在火源進風側的人員迎著風流撤退;二是在火源回風側的人員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火勢不大,盡快穿過火區進入進風側。如果火勢兇猛,切不可強行穿過火區,盡快由回風側通過就近的風門進入到進風巷道中;三是在回風系統掘進迎頭工作的人員,應佩戴自救器迅速經就近的風門撤退到進風巷道。如果自救器有效時間內不能安全撤出時,切不可盲目撤退,應用木板、風筒等材料將獨頭巷道構筑成臨時避難硐室,等待礦山救護隊營救。
4 處置措施和救援程序
4.1 報告程序
調度室接到井下發生煤塵爆炸事故的匯報后,按應急預案要求,立即啟動Iv級響應,撤出災區人員和停止災區供電→按礦井應急預案規定的順序通知礦長、總工程師等有關人員→立即向公司總調度室匯報→召請礦山救護大隊→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派救護隊員進入災區偵察災情、救人→指揮部制定救災方案→救護隊進行救災工作直止災情消除、恢復正常生產。
4.2 處置措施
煤塵爆炸往往伴隨瓦斯爆炸,瓦斯爆炸往往會引起煤塵爆炸,發生煤塵爆炸后的應急措施與注意事項和參見瓦斯爆炸應急措施的有關內容。
1、未受傷人員和輕傷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撤離災區。
2、井下工人發現災情后,迅速戴好自救器,打開沿途的防火噴霧裝置,迅速沿避災路線撤離災區,或趴于巷道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3、其它處置措施同瓦斯爆炸處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