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開的電機車?怎么把車鑰匙放在沙桶里!”3月初,在義絡煤業地面煤坪車場上,運輸隊的“安全標兵”董平安看著剛停放的電機車車頭,聲音里滿是怒火。
“我開的,咋了師父!”小王聽到喊聲,找急忙慌地小跑過來,歪斜的安全帽下露出一張滿是疑惑的臉。
董師傅眉頭緊皺大聲呵斥:“你這是習慣性違章!人離開機車,車鑰匙必須隨身攜帶,這是安全規程,你離開的時候,萬一有人隨手拿走車鑰匙,擅自開動機車,你有想過后果嗎?!”
小王嚇得一哆嗦,趕緊彎腰去沙桶里拿鑰匙,心里滿是委屈地嘟囔著:“我就轉身幾步去拿個水杯,又沒走遠,哪能這么巧就出事,至于小題大做嘛。”
董師傅一聽,提高了嗓音:“小題大做?你這是在拿工友們的性命當兒戲!你知道嗎?以前我的師父就因為這種疏忽出過事故。”董師傅邊說邊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已經被磨得锃亮的鑰匙扣,暗紅色的“安全”二字已經略顯斑駁:“這上面拴著的是我師父的工號牌,代表著我對他的安全承諾,現在我把他交給你……”
次日班前會上,小王讀完安全檢討書,鄭重地舉起那把“鑰匙扣”對著《安全承諾書》莊嚴宣誓。安全規程里的“人離匙隨”已然在他的內心生根。
一個月后的安全評比中,小王以20次規范操作、6次制止他人的不正規操作行為,被評為運輸隊的月度“安全標兵”,董師傅笑著走上前一邊把榮譽頒給小王一邊拍著他的肩膀,欣慰地說:“真好,這把鑰匙扣,又教育出一個安全之星!”
點評:一把鑰匙扣是安全警示,也是對安全生產的承諾和責任,更是職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