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煤溝的秋天
秋風送爽,碧空如洗。坐落于海拔3500米高原戈壁上的義海能源大煤溝煤礦,也被秋風披上了金色的盛裝。
道路兩旁,金黃的榆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宛若一片金色的海洋。清晨,漫步礦區,微風拂過,綠化帶中枸杞葉片迎風起舞,唯有那綴滿“銀針”的枝條傲然挺立,迎接秋日的洗禮。
舉目遠眺,礦區周邊的戈壁灘上,稀疏的駱駝刺已染秋色,遠處的群山連綿起伏,寸草不生,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蒼茫與貧瘠。
然而,就是在這片看似荒涼的土地上,在這座高原礦井,一群來自河南的礦工,如同駱駝刺般扎根于此,用智慧和汗水,在數百米深的井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建成了青海省首個“五優礦井”,榮獲百余項省級以上榮譽,成為義煤集團外埠企業的“橋頭堡”。
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美麗家園。大煤溝煤礦在生態環境方面,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既然大環境無法改變,那就努力改變自身。為了改善礦區環境,大煤溝煤礦嘗試種植耐寒耐旱的牧草,也嘗試過種植金燦燦的油菜花,為這片荒涼的土地增添一抹亮色。
自2022年起,大煤溝煤礦每年從格爾木采購優質云杉樹苗,將它們栽種在大門兩側及礦區綠化帶。植樹現場,大家熱情高漲,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用心呵護每一株樹苗。揮鍬挖坑、扶正樹苗、培實新土、澆灌清水,各個環節緊密銜接,井然有序。汗水濕透衣背,高原的陽光映紅了臉龐,但他們的臉上卻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如今,千余株云杉樹苗已在礦區周邊扎根成長,與早期栽種的榆樹、楊樹、沙棘、枸杞、紫丁香以及婀娜多姿的紅柳,共同構筑成礦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礦區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改善了生態,更成為礦山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真實寫照。
站在機關樓前,望著那一排排蒼翠的云杉,一行行蔥蘢的榆樹,一片片枸杞,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些苗木,是大煤溝煤礦職工的驕傲,更是義海精神的象征。廣大干部職工用行動詮釋了:即使面臨惡劣環境,只要堅定信念,永不放棄,就一定有所收獲。
如今,隨著氣溫驟降,曾經碧綠的榆樹葉逐漸換上了金色的秋裝。秋風拂過,落葉飄零,猶如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也仿佛在訴說著義海人“缺氧不缺志氣,敢與高原比高低”的奮斗故事......
我愛這金色的世界,我更愛這生機勃勃的礦山!
劉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