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寧夏煤業公司信息技術中心應用系統研發部合同管理課題小組成員歡呼雀躍,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傳來喜訊,寧夏煤業公司申報的“合同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模型的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通過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成果鑒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在大型煤炭企業合同管理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建立健全了寧夏煤業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將法律事務管理信息系統與ERP項目管理、設備管理系統、物資采購系統、銷售系統、財務管理及SRM招標、CRM客戶關系、法務系統、EPS付款、辦公自動化系統、安全認證管理系統等10多個平臺形成管理合力,將依法治企全面融入企業決策運營各個環節,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貫通的“法治寧煤”建設大格局新目標。
建立了涵蓋物資采購、銷售等37大類116小類594個合同風險點的管控機制,具有風險提醒、統計分析、展示等功能,實現了合同起草、審簽、履行、變更、糾紛/異常、預警、結算支付及關閉歸檔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有效避免因人為操作導致的各種風險,提高合同履行管理水平和依法治企的基本要求。
集成后的大數據統一應用,實現合同業務上下聯動、流程前后銜接,有效堵塞經營管理漏洞,滿足合同管理與業務管理有效融合,不斷提升“依法治企”法治保障能力,做到提前謀劃、及時研究、全局考慮,保障公司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
寧夏煤業公司法律事務部一級主辦張嬌介紹,從構建合同審簽、執行、變更、結算、支付到關閉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有效規避合同履行風險,實現訴訟案件“減存量控增量”工作目標的重要支撐。系統的應用有效堵塞生產經營漏洞、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法務管理從信息化向數字化升級,有效提高管理效能。將法律審核嵌入重大決策、重要業務管理流程中。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實現法律合規風險在線識別、分析、評估、防控,實時獲得海量合同相關數據,為公司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全面提升企業依法治企能力。”信息技術中心副總師林紅梅說。
一直以來,寧夏煤業公司積極推進法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發展,從人員、制度、流程和技術四個角度進行規劃、建設。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由公司法律事務部主導、信息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自籌科研資金362.5萬元進行科技創新課題立項。先后立項開展了《合同履行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物資采購、銷售合同履約功能的研究與開發》兩個課題的科學技術研究,旨在通過合同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模型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構建全級次組織、全業務流程、全合同類型的全生命周期風險管控體系及信息平臺。
據了解,此課題設計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和操作性,為企業特別是煤炭生產行業的合同履行管理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下一步,該系統將在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各二級單位及同行業合同管理全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