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集團張雙樓煤礦弘揚“三種精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徐礦集團張雙樓煤礦認真踐行新時代國企擔當,大力弘揚“三種精神”,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搶抓歷史機遇,理清發展思路,堅持高水平起步,高質量發展。2020年6月建成江蘇省煤礦首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開啟了江蘇煤礦智能開采的新時代,國家首批71個智能化示范建設礦井中江蘇省唯一一家,2021年9月和10月順利通過了全國沖擊地壓防治示范礦井和智能化示范礦井驗收,成為全國首批、江蘇省首家智能化示范煤礦。
一、弘揚勞模精神,發揮示范引領。
202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的馬奔,是張雙樓煤礦綜采二區一名煤機維護員,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干出了特別優異的業績,一個既沒有耀眼學歷,也沒有過人天賦的普通職工,卻以堅守、奮斗、擔當和情懷踐行著一名煤礦產業工人,對工作的熱愛、對企業的忠誠,參加工作14年來,馬奔兢兢業業、扎根一線,從一個對煤礦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到技藝高超的采煤機司機高級工;從一名普通的勞務派遣工,到聲名遠揚的全國勞動模范;他用勤懇、執著、擔當、奉獻詮釋了新時代煤礦產業工人的初心本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綜采二區職工以馬奔為全國勞動模范引以為自豪,激發了產業工人的工作斗志和熱情。把最優秀的人才選拔到管理崗位上去,對技術能手王訓志與蔡成明分別選拔到液壓班長與電工組長的工作崗位上;推薦工人李周在機電技術員管理崗位上鍛煉;2021年5月,全國勞動模范馬奔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工區班長許崗榮獲2021年“全省國資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1年10月被提拔為掘進二區副區長。
二、弘揚工匠精神,發揮創新引領。
吳建群“江蘇工匠”榮譽稱號的獲得者,他1987年12月參加工作,自1995年從事綜采機電設備檢修工作,26年來,吳建群大力發揚“三種精神”,扎根礦山,唯有執著,方成匠心,2013年2月張雙樓煤礦成立以吳建群名字命名的“吳建群勞模創新工作室”,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平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師徒“結對子、傳幫帶”等形式,確保技藝薪火相傳,定期開展“勞模創新大講堂”、“大師送絕活”等活動,提升全礦700多名維護人員的技能水平,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煤礦產業工人隊伍。 2021年,張雙樓煤礦建成1200多平方米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實訓基地和智慧礦山沉浸式培訓體驗廳,打造成產業工人智能化培訓基地,引領產業工人創新創效。
2018年10月吳建群勞模創新工作室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命名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江蘇省煤炭行業,2018年唯一獲得此項榮譽的工作室;團隊集體智慧編寫的·煤礦工匠叢書·《機電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已由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2019年1月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徐州市總工會命名為“徐州市工人先鋒號”;2020年度徐礦集團“文明示范點”,2021年徐礦集團“十大”樣板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2018年10月,吳建群被選舉為中國總工會十七大代表,同年11月,當選為徐州市總工會十五屆委員會常委。吳建群先后榮獲“江蘇省首席技師”、“煤炭行業技能大師”、2012年“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17年以來,吳建群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科技創新項目159項,產生經濟效益1123.87萬元,取得1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其中,2021年取得采煤機啟動預警器在線充電裝置、皮帶導煤漏斗裝置等技術創新項目專利6項,實現經濟效益860多萬元。
三、弘揚勞動精神,引領“兩個示范”。
張雙樓煤礦把弘揚勞動精神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緊密融合,引導廣大職工始終保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奮進者姿態,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瞄準建設全國智能化、沖擊地壓防治“兩個示范”示范礦井,主動作為不等不靠,對標一流強勢推進,2021年9月14日,作為江蘇省首家、全國領先,順利通過了江蘇省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沖擊地壓示范礦井驗收;10月25日,通過了全國首批、江蘇省首家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以打造采掘系統“少人化”、機運系統“無人化”、防災系統“動態化”、信息系統“集成化”、人員定位“精確化”的“五化”體系為目標,全身心投入到智能化建設工作中去,加強研究,認真分析,構建形成了“樹牢一個新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兩個導向、實施三步走戰略、遵循六個結合”創建原則的“1236”智能化發展總體思路,研究制定了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實施方案,排定智能化實施項目76項,累計投資近3億元。構建“四項機制”,強化“七個加快”,充分發揮產業工人的智慧和力量,按照“1+3+N”的模式,即一張圖(“GIS”)、一張網(萬兆環網+5G)和一朵云(私有云)以及智能采煤、掘進、防沖等“N”個控制系統,形成了井上下各子系統的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分析決策、自主學習、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智能化頂層設計方案,符合礦井實際情況,更好地指導“智慧新雙樓”建設開啟了江蘇煤礦智能開采新時代。
一直以來,沖擊地壓災害也威脅著張雙樓煤礦的安全生產,10年前也出現過沖擊地壓事故。經過全礦干部職工10年來的探索與實踐,該礦充分發揮江蘇省煤礦沖擊地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用,著力打造關鍵核心技術,探索實施了頂板深孔預裂爆破“進行人造保護層”、斷層滑動模式與能量控制釋放、扇形步距式控頂爆破等10項核心防治技術,全面落實“強監測、強卸壓、強支護、強防護、強管理、強培訓、強投入”的防治方針和“低強度、低擾動、低密度、低應力”的開采理念,形成了綜合管理、技術支撐、監測預警、卸壓解危、科研保障等防沖體系,探索出了一條獨具“雙樓”特色的防沖模式,“12567”沖擊地壓治理新體系,實現了沖擊地壓可防可控,提高了產業工人現場安全管控能力。張雙樓煤礦依托防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加大了科研創新投入。2021年以來,通過校企、研企、企企聯合科技攻關,與中國礦業大學、煤炭科工集團、龍軟科技等國內知名科研團隊建立合作,就沖擊地壓、防治水、防滅火等災害防治進行攻關,累計投入科研費用5800余萬元,完善了礦井沖擊地壓監測預警系統,提高了淺部煤炭資源回收率,破解了制約礦井安全發展的瓶頸,確保了安全。
幾年來,張雙樓煤礦突破慣例,打破學歷、職稱等限制,把優秀產業工人、勞模、工匠選拔到管理崗位,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地位;選樹了以全國勞動模范馬奔為代表的一批勞模先進人物,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對在2020年度“陜煤杯”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創佳績并榮獲“徐礦工匠”的朱風雷給予46000元獎勵,提高了他們的經濟待遇;礦井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契機,激發了企業活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建成產改“示范礦”、智能化“示范礦”、沖擊地壓防治“示范礦”,打造了煤炭行業產改典范,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肖長華 孫建國)
作者單位:徐礦集團張雙樓煤礦黨委工作部
電話:1506215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