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來的就是成本,就是咱的工資,這可一點也浪費不得”“節約莫怠慢,積少才能成千萬”“螞蟻再小也是肉”……這些話糙理不糙的口頭語常掛在連朝明的嘴邊,作為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淑村礦防突區的區長,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大家傳授著“持儉經”,被職工們親切地稱為“摳門”區長。
以身作則,當好“領頭雁”。每次從換上入井衣服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一位身兼數職的職工,下井途中,只要發現有遺落的套皮、封孔膠等物品,他都要撿起來,放到備用物料區,并叮囑大家要保存好材料物品,避免材料丟失浪費。在施工現場,他會習慣性的拿燈東照照西看看,不管是在哪個角落,只要發現有廢舊螺絲就會撿起來,拿到工房用煤油浸泡能供抽放接管路使用。每當發現有廢舊鐵絲就盤起來,用在固定鉆機施工時用的“邊打邊抽”裝置。每當發現有廢舊聯網繩就收起來,他說,用這些聯網繩來拴點柱柱頭就能為職工增添多一分安全保險。發現鉆機有漏油的地方就趕緊先用瓶子在下方接上再進行處理,他說,這油就是鉆機的血液,不能浪費一點。
創新管理,勇做“急先鋒”。防突區的打鉆工作因為每個地區的地質條件不一樣,錨桿、錨索的密集程度也不一樣,鉆頭的使用和管理一直是區隊的老大難問題。他積極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降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控,堵塞管理漏洞,針對日常的井下鉆機使用鉆頭消耗快的情況,他制定了“一本兩必須三要求”特別管理辦法,即:建立一個鉆頭專項使用本,對鉆頭進行標號、編號,誰領取誰就對該鉆頭進行管理,執行終生制,不管是丟棄、遺失或以舊換新都得留有記錄。“兩必須”就是要求職工必須用舊鉆頭才能換取新的鉆頭,必須用舊鉆頭開孔和穿錨索、錨桿等硬物。“三要求”就是要求職工一要愛護好鉆頭,不野蠻摔、扔、砸鉆頭,二要正規開孔,不刻意在鋼帶、錨桿、錨索邊開孔,三要做到工完料凈,搬運鉆機時一定要將鉆頭擰在鉆桿上,杜絕遺失現象。
思想引導,常念“緊箍咒”。為讓干部職工充分了解當前的生產經營形勢,進一步增強節約意識和成本意識。他利用職工會、班前會向職工宣貫當前生產經營形勢和現狀,講清降成本就是增收入的道理,引導廣大員工牢固樹立“省下的是工資,浪費的是收入”的節約理念,“節支等同增效,修舊就是創效”的創新創效理念,以實際行動踐行降本增效。他時常與材料員溝通,了解材料支出與回收使用情況,規范井上下材料支領程序,細化材料使用流程,嚴格把好成本支出關。他積極組織班組座談會,讓節支增效先進個人講經驗講做法,通過討論交流的方式,促使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形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氛圍。他讓管理人員當成本監管員,每月召開成本分析例會,讓大家暢所欲言,分析和解決材料費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確保各項經營成本指標落實精準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