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地質觀測與編錄流程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21-10-09 10:44 來源:煤礦安全網 地質 觀測 編錄 流程

        一、地質觀測

        第一條煤礦地質觀測應做到及時、準確、完整、統一。

        (一)觀測、描述、記錄應在現場進行,并記錄在專門的地質記錄簿上,記錄簿統一編號,妥善保存;

        (二)觀測與描述應做到內容完整、數據準確、表達確切、重點突出、圖文結合、字跡清晰,客觀地反映地質現象的真實情況;

        (三)觀測與描述應記錄時間、地點、位置和觀測、記錄者姓名;

        (四)觀測與描述應做到現場與室內、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五)觀測資料應及時整理并轉繪在素描卡片、成果臺賬及相關圖件上,由觀測人員進行校對。

        第二條 井巷均應逐層觀測其揭露巖層的特征、厚度及產狀等,煤層、頂底板及標志層應重點觀測,同時對井巷施工中的巷道變形、冒頂、片幫、底鼓和出水點等情況進行觀測。

        第三條 沉積巖觀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碎屑巖類(礫巖、砂巖)應描述其顏色,結構構造,碎屑成分、大小、形態、磨圓度,巖石分選性,結核與包裹體的情況等;

        (二)黏土巖應描述其顏色,結構構造及頁理特征,固結程度,滑膩感,斷口形狀,可塑性,吸水軟化或膨脹特點,黏結性,所含化石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結核與包裹體的情況等;

        (三)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類應描述其顏色,結構構造,主要成分及雜質成分,硬度,所含化石、結核或包裹體大小、形態、分布情況,裂隙發育特征、方向性和充填物,與稀鹽酸的反應狀況等;

        (四)沉積巖層還應描述層理類型和特征,層面構造和接觸關系等。對于煤層對比困難的煤礦,應系統收集沉積相、沉積旋回等資料。

        第四條煤層觀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井筒、石門和穿層巷道揭露煤層的地點應進行觀測;順煤層巷道的觀測點間距按表5-1執行,遇地質構造時,應適當加密。

        (二)觀測煤層厚度、煤分層厚度、宏觀煤巖成分和類型,夾矸(層)厚度、巖性和堅硬程度,煤體結構及其空間展布,裂隙發育特征。當巷道不能揭露煤層全厚時,按表5-1規定的間距探測煤層全厚。

        (三)層位難以判斷、煤層對比困難時,還應觀測煤的光澤、顏色、斷口、軟硬程度、脆韌性、結構構造和內生裂隙的發育情況,煤層中結核與包裹體的成分、形狀、大小、堅硬程度及其分布特征等。

        (四)煤層含水性、產狀要素。

        (五)煤層頂底板特征,其中包括:偽頂、直接頂、偽底和直接底的巖層名稱、分層厚度、巖性特征、裂隙發育情況及其與煤層的接觸關系。必要時,測試巖石物理力學參數。

        (六)煤層變薄、分岔、合并時,應觀測煤層結構、煤厚、煤質、煤層的接觸關系、圍巖巖性等。

        (七)煤層尖滅時,應對尖滅層位進行全面觀測,分析尖滅原因。

        (八)在煤層被沖刷區域,應觀測沖刷帶巖性、沖刷標志,系統收集供判明沖刷類型、推斷沖刷變薄帶方向和范圍等基礎資料。

        (九)煤層風氧化帶等其他需要觀測的內容。

        第五條 斷層觀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斷層面的形態、擦痕和階步特征,斷層面的產狀要素和擦痕的側伏角;

        (二)斷層帶中構造巖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斷層帶的寬度和充填、膠結情況及充水性等;

        (三)斷層兩盤煤、巖層的層位、巖性、產狀、錯位和牽引特征、伴生和派生小構造、斷層類型;

        (四)斷層的切割關系,斷層、褶皺的組合特征;

        (五)斷層附近煤層厚度、煤體結構、圍巖破碎程度、出水和瓦斯涌出情況等。

        第六條 褶皺觀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褶皺形態、兩翼產狀;

        (二)褶皺位置、軸面、走向、傾伏向和傾伏角;

        (三)褶皺與煤層厚度變化、煤體結構變化、頂底板破碎等關系。

        第七條巖漿巖體觀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巖石名稱、顏色、結構構造、礦物成分、結晶與自形程度、分布排列特征;

        (二)巖體產狀、形態、厚度、侵入層位,對煤層厚度和煤質的影響。

        第八條 陷落柱觀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形狀、大小和陷落角;

        (二)柱面形態;

        (三)充填物的巖性、層位、密實程度和含水性;

        (四)陷落柱附近煤、巖層的產狀要素等;

        (五)陷落柱的伴生構造。

        二、編輯流程

        第一條 井下(現場)觀測、記錄、描述的地質現象,必須于升井后2天內整理完畢,并反映在相關圖件或臺賬、素描等地質文檔中。對采掘(剝)工程布置有影響或可能導致安全問題的地質信息,應及時報告礦井總工程師

        第二條 立井素描圖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立井應編錄2個互成直角的井筒素描剖面,其中主素描剖面應與礦井地質剖面的方向相一致。必要時,需加繪井筒水平地質斷面圖。

        第三條石門和斜井素描圖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構造復雜程度為簡單或中等時,可編錄一幫(或頂、底)素描圖;構造復雜程度為復雜或極復雜時,應繪制素描展開圖。

        第四條 巖巷素描圖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構造復雜程度為簡單、中等或巖巷沿同一層位掘進時,每隔20~50米編錄一個迎頭斷面,遇地質構造時加密;構造復雜程度為復雜、極復雜或巖巷穿層掘進時,應編錄一幫素描圖或素描展開圖。

        第五條 煤巷素描圖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巷道能夠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穩定或較穩定時,應實測煤層小柱狀;不穩定或極不穩定時,應編錄一幫素描圖。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近水平、緩傾斜煤層時,第一分層巷道應做一幫素描圖。

        (二)巷道能夠揭露全厚的傾斜、急傾斜煤層穩定或較穩定時,應編繪實測煤層小柱狀;不穩定或極不穩定時,應編錄迎頭斷面,并編繪巷頂(或底)水平切面圖。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傾斜、急傾斜厚煤層時,應編錄煤門一幫素描圖和必要的迎頭斷面,并編繪巷頂水平切面圖。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