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隱患整改與堅持“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并做到“五不推”崗位不推班組,班組不推科隊,隊不推礦,礦不推公司。
二、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應堅持及時有效、先急后緩、先重點后一般、先安全后生產的原則。必須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三、礦必須根據排查出的事故隱患編制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和措施,落實整改。
A級隱患由礦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并負責落實整改。B級隱患由分管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并負責落實整改。C級隱患由區隊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并負責落實整改。
四、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必須嚴格按編制的治理方案措施或設計組織實施。礦主要負責人要對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全面負責,做到項目、資金、措施、時間和責任五落實。
五、礦安全科及業務科室應根據事故隱患的級別及具體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處置預案,并告知作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應急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六、對于重大安全隱患,在排除過程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止或停止使用,難以立即整改的要采取
防范和監控措施。
七、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治理資金應從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中列支,由礦
主要負責人保證隱患治理資金的落實。
八、礦技術部門要制定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應急救援預案。
九、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部門、隊組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救援器材、設備。
十、安全科和有關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應當責令生產隊組立即排除,在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生產隊組從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隱患排除后經安全科或有關部門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和使用。
十一、重大隱患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資金、期限、下井人數、整改作業范圍、責任人,并組織實施。整改結束后要按照重大隱患整改驗收標準,由煤礦主要負責人首先組織自檢。
隱患治理完畢后,須由隱患確認單位或檢查小組組織驗收,驗收要堅持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驗收單位和驗收人員要對驗收結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