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柴里煤礦機電設備制修廠:以技術保飯碗 向創新要效益

      作者:劉光賢 2020-12-14 08:20 來源:中國煤炭報

      五廠(隊)合并、精簡班組、人才共用、資源共享、管理升級。今年,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里煤礦將機電修理廠、綜機大修廠、支護隊、水電維修隊、三電辦五家地面生產單位相繼整合,新成立了機電設備制修廠,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給礦井帶來了發展新氣象。

      加大力度培養技術能手

      “由于當前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飛速發展與機電維修人員數量少、水平低的情況同時存在,廠隊合并組建一支專業化水平較高的機電維修隊伍,可以讓車間之間更加機動靈活,人員也能統一管理,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能夠大幅降低。”機電設備制修廠廠長徐化偉說。

      新成立的機電設備制修廠通過優化生產模式,激勵全員創新,形成了以技術保飯碗、向創新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創新實施了“三整三優”管理舉措:對崗位工種、業務部門、技術力量進行整合;對人員結構、班組設置和專業崗位進行優化,把技術骨干充實到各班組做好技能傳承,讓管理人員下沉到車間學習專業技術,實現多崗合一、一人多崗、一職多能的良好局面。

      由于綜修車間37名50歲以下男工全部支援井下生產,車間出現嚴重的技術斷層,該廠大力開展“師帶徒”活動,讓技術薄弱人員與技術骨干簽訂“師徒合同”,開設“技術講堂”,舉辦實操培訓和理論講解,確保所有職工技術水平同步提升。

      “我們班5名職工全都是新人,通過半年多的實踐學習,他們現在都是一頂一的維修好手。我的徒弟閆業富,前兩天還很快排除了一起設備的故障呢!”煤機維修組職工劉全新說。

      11月13日中班,正在家中休班的閆業富接到廠里打來的電話,井下混凝土泵站出現故障,當班電工怎么都發現不了問題所在,讓他到現場看看。他二話不說立即從滕州返礦,迅速深入井下現場。經過多方檢查、查找原因,判斷出是攪拌車閘皮磨損嚴重導致的管路堵塞,經過反復調試,泵站很快恢復了正常運行。

      今年以來,機電設備制修廠像閆業富一樣通過“師帶徒”培養出的新人有11名,全部通過了考核。

      加強管理向創新要效益

      為加強管理,向創新要效益,該廠實施了創新、創效、創先黨員“三創”活動,以此點燃全廠職工人人想創新、人人爭創新的工作激情。

      今年8月,青云煤業公司因煤層薄造成皮帶轉載機無法運輸,需要人工拆除往前跟進,這不僅耗時耗力,還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機修車間的梁冉冉接到這個緊急任務后,對設備的生產工藝、原理進行仔細研究,創新提出了安裝40T運輸機自動拖移裝置的解決方案,并和廠技術人員討論方案改進的方法。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此裝置成功在青云煤業公司安裝使用。

      “以前我們一個班的工作量,現在僅需1人按下按鈕即可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大大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每月節省人工投入5萬余元。”青云煤業公司機電綜合隊隊長孟祥全說。

      在“三創”活動的帶動下,機電設備制修廠掀起了創新熱潮,涌現出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和創新成果。

      筆者在該廠廠房看到一臺全自動切割機正在切割板材,據現場技術員朱強介紹,這是他們創新研發的等離子數控火焰切割機。操作員只需要將相關數據編寫到電腦程序里,該機器就會自動切割出各種材料。以前3人操作干一天的工作量,現在僅需1人不到一分鐘就可完成,每月可節省人工投入1萬余元,創收8萬余元,且切割精度高,安全可靠。

      由于柴里煤礦是開采了57年的老礦,井下頭面多、戰線長,各類電纜和信號線使用量大,在使用和回收過程中常常會造成線纜不同程度的損壞浪費。為最大限度降低新線纜的投入,機電設備制修廠建立了線纜修復基地,將原來分散在各單位的電纜、信號線等統一集中到修復基地進行維修管理。如此一來,全年可修復各類高低壓電纜3萬余米,修復各類信號線、檢測監控線等5萬余米。

      “一直以來,綜采液壓支架上所用的礦用本質安全型攝像儀及綜合接入器都是一次性消耗品,購買一套需要3萬余元。機電設備制修廠為持續做好修舊利廢、降本增效工作,向廠家學習了修復技術,現在能夠獨立修復此套設備,每年可節約成本40余萬元。”朱強說。

      像這些創新,在現在的機電設備制修廠數不勝數。今年以來,該廠先后研制了自動切割機、軸承自動清洗機、氣動割皮帶機、氣動沙石自卸車等31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項,開展課題攻關35項,創效節支300余萬元。

      改進管理模式激發內生動力

      生產工藝的變化、業務內容的增加及創新力度的加大,對該廠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經營以及職工隊伍穩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機電設備制修廠在管理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探索。

      “我們圍繞單位合并后如何實現安全保效、創新增效、優化提效目標,實施了‘三抓、四考、五激勵’舉措,確保安全生產穩定運行。”徐化偉說。

      在安全生產上,突出抓規程規范、抓工時利用、抓定置管理,由管理人員組成兼職安全檢查督查小分隊,動態強化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和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穩定有序。

      在隊伍管理上,該廠采取動態考評、技能考核、專業考試、釘釘考勤的方式,持續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和勞動紀律管理,以一套制度管理、一把尺子考量、一個標準兌現的方式,使工作效率和工程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政策激勵上,注重對創新的成果、征集的良策、創出的業績、評出的標桿、涌現的典型等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激發全廠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一大批創新成果和實用新型工具得到推廣和應用。

      “下一步我們還將多走出去承攬外部維修業務,增加收入,實現創效創收,助推礦井高質量發展。”機電設備制修廠黨支部書記劉進水說。(劉光賢)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