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熱愛譜就兗礦“烏力格爾”
? ? ? ?從中國北部的遼寧省到相隔千里的齊魯之地,一個八零后的蒙古漢子懷抱著對烏金黑土的熱愛,從山阜日新的玉龍故鄉一路走到孔孟之鄉的烏金煤田,在這里奉獻了滾燙的青春年華,用硬骨柔情吟唱出一首愛的“烏力格爾”。
? ? ? ?2004年,吳瓊自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畢業,來到兗礦集團興隆莊煤礦綜采一區,此后的十幾年里,吳瓊猶如蒙古馬一般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成熟的區隊管理一把手。
? ? ? ?蒙古族的男人有股子“拼勁兒”。吳瓊擔任區長以來,全力抓班子建設。每周末堅持班子成員集體學習,政治理論、專業技術,單采煤工藝、頂板管理等各類規程手冊就學了20余本。他還對管理干部的分管工作進行重新調整,提出“嚴管干部,善待職工”,要求所有的黨員干部樹立服務意識,重抓責任落實。有些人不理解:“一天到晚下井那么累了,還搞這些。”可吳瓊認為,安全生產中,職工們都看著黨員干部怎么做,只有班子成員素質過硬、模范帶頭,敢拼敢干,才能更好的帶領區隊完成各項安全工作任務。
? ? ? ?2017年,面對3304工作面條件差、生產任務重、人員少、設備老化嚴重等困境,吳瓊在工作面連拼幾個班次,吃住在區隊,摸排情況、理順矛盾,尋求兄弟單位以往的經驗教訓加以分析,制定應對措施,經常研究圖紙直到深夜,有了新進展立馬換上衣服一頭扎進工作面,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盯在現場,重抓斷層處頂板管理、沿空側鼓幫治理、工作面片幫防治、支架初撐力考核等,以加大支架檢修力度為突破口,最終圓滿完成了3304工作面的安全生產和停面任務。
? ? ? ?蒙古族的男人還有股子“狠勁兒”。吳瓊的“狠勁兒”在安全生產工作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安全是一線工作的頭等大事,對涉及到安全生產的問題一定要狠抓、狠管。”在工作中,他始終對工作面三直兩平、支架狀態、初撐力等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控制,保證設備良好運轉,有效得杜絕了重大頂板事故和機械事故;狠抓落實行為隱患排查治理,開展了“三級隱患排查”活動,即區隊、班組、崗位聯合排查現場隱患,將隱患匯總分類,限人限期整改,及時復查,形成閉環,并健全崗位管理制度,補充完善了《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重點重申了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吳瓊要求跟班干部“帶著責任下井,帶著感情下井”,認真排查、解決現場隱患。在他任職期間,工作面完全杜絕了人身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職工違章也明顯減少。
? ? ? ?近期,由于綜采一區10304工作面頂板破碎,兩巷壓力增大,工作面整體推進進度緩慢,礦井整體生產接序工作受到較大影響。吳瓊一周下六個井,盯緊現場,上井后召集區隊管理人員對現場情況進行分析,超前組織,超前預判。常年胃病的他,常常忍著強烈的胃痛,在現場組織生產,餓了就隨便湊合一口吃的。職工們勸他休息一下,好好吃個飯睡個覺,他卻說:“只有多盯現場,才能多發現問題,找出癥結,解決問題。關鍵時期咬緊了牙關也得頂上!”
? ? ? ?蒙古族的男人也有著別樣的細膩。近年來,面對經濟大環境的低迷和煤炭行業轉型的特殊境地,吳瓊認真探索支架在大角度仰采低位放煤的新工藝,嚴格原煤回收率的控制,堅持精采細采,在投入同等人力和物力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回收每一噸資源。他要求干部職工在安全允許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回收支護材料,提倡職工上井不空手、人人能節約,大力開展修舊利廢活動,樹立全員節約意識。加強工作面工程質量控制,以良好的施工質量來保證工作面頂板管理和設備正常運轉,減少支護材料投入和設備配件投入。開展 “百萬元”節約區隊、“十萬元”節約班組、“一萬元”節約個人競賽活動和放煤技術比武活動,推進內部市場化運作,實現材料、工作量全額計資管理,按照市場經濟管理模式修訂管理制度,將水電、材料、配件、工具等各項消耗及工作量按市場價格直接考核到各生產班組,努力實現低投入高產出。“井下的每一個不必要的損耗都是礦井的浪費,都是咱煤礦人的損失。從細節入手,用最少的投入博得最大的產出,才是一線要做的事情。”
? ? ? ?辛勤的汗水終會澆灌出美麗的花朵。2016年吳瓊發表的《煤炭工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和《綜放工作面工程質量控制改進技術》分獲中國煤炭協會QC成果獎第四名、山東省質量評價協會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他被評為兗礦集團公司十佳區隊長,2019年獲得兗州區先進民兵哨哨長和興隆莊礦勞動模范稱號,多次被評為興隆莊礦先進個人、優秀區隊長,帶領區隊榮獲興隆莊礦礦十佳金鼎單位、兗礦集團公司十佳安全區隊等榮譽稱號。這個離家千里的蒙古男人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深深扎根在黑土地一般富饒的烏金煤海之中,用熱愛譜就兗礦的“烏力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