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魯南裝備公司:技術工匠燃起創新創效“反應堆”

      作者:王麗娟 2020-04-14 14:00 來源:煤礦安全網

      2020年,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魯南裝備公司以“增高端、提智能、創品牌”為目標,把科技創新貫穿于企業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全面推行全員創新創效工程。一季度,該公司累計產品設計技術優化5項,節省投入76萬元;制作工裝、革新工藝18項,節約成本近百萬余元,生產效率綜合提升1.4倍,創新的活力、成果在企業上下競相迸發。

      引導全員在產品智能化、裝備輕量化、生產自動化等方面下功夫,年初,該公司下發了《加強2020年科技工作的實施意見》,理清新時期科技工作思路;由黨政領導班子牽頭成立了科技政策研究、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小組和技術、專家委員會,明確組織機構和責任分工;補充匯編了技術管控文件,細化執行標準和考核依據,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加快實施企業智慧化建設及智能化改造奠定了扎實基礎。

      “把握建設智慧礦山的有利時機,設計開發出老產品的‘新賣點’,來幫助煤礦裝備加快智能升級。”該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曹琳卿介紹,作為企業研發創新的主力軍,他帶領的80后、90后技術團隊從供給創新入手,在源頭設計對現有產品升級改造。為摸清市場形勢,曹琳卿帶領技術人員多次深入各大礦區實地調研,積極參與招標工作,為產品設計革新做足了功課。今年,他們緊盯當前安全化、無人化的煤礦裝備需求,制定了29項科技創新項目,在延長煤機產品壽命、提高礦用設備可靠性等方面找思路,在產品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他們設計制作了防托輥掉落撕裂膠帶機身裝置和防飛車雙速制動托輥,提高了皮帶機運行時的安全系數;標準皮帶機滾筒模塊化設計,統一、簡化了滾筒內部結構,在降低生產投入的同時,也為煤礦日常安全維護提供了便利,可謂是一舉兩得。

      產品設計上的推陳出新也同樣考驗著生產單位的加工能力。生產線的自動化升級改造,數控設備、高新材料和新技術逐步投入生產,新型產品結構、技術要求與現有加工模式、工藝系統之間開始出現了矛盾。為此,該公司指導各生產單位根據自身產品特點,成立了1個專業創新工作室和15個技術攻關小組,實行生產寫實、問題清單等工作模式,優化調整設備技術參數,解決現行工藝薄弱環節,來提升生產的效率產能,保證產品質量。

      “從眼前的生產難題找思路,從成本、效率、質量方面考慮創新。”該公司金源公司技術負責人張嚴敬說,今年金源公司成立了模鍛工作室 ,從材料性能,加工工序、熱處理工藝對導向套等鍛件產品進行研制。3個月時間,工作室研究的4項成果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制作了BD76石油吊卡工裝、簡易化鋼筒熱處理調質吊裝索鉤,在強化質量的基礎上,節約了10萬余元的成本;改良的圓環鏈鍛件小余量下料套排工藝,優化了加工標準,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改造報廢車床自制的珩磨機,減少設備投入23萬元,讓油缸缸筒的珩磨精度顯著提高,延伸了產業鏈增加了新的創效點。

      滾筒旋轉找正焊接裝置、壓制成型模具、鉚工件快速組對工裝……這些“微發明”是該公司官橋分公司的一季度的創新成果,而制作工裝的創意則來自于一線職工。自去年官橋分公司“承包制”實行后,一線職工爭著攬活兒。隨著工作量的增多,他們也在琢磨如何利用手上的資源降本提效。

      官橋分公司電焊工王廣磊操作的環形自動焊接機器人是分公司去年新引進的設備,主要用于滾筒接盤和筒皮的快速焊接。工作之余,王廣磊常研究開發設備的新功能。他發現制作滾筒內置接盤時依然延續人工手動的焊接方式,勞動強度大且常有偏焊、漏焊的現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王廣磊利用剩余板材制作了滾筒旋轉找正焊接裝置,只需將滾筒內置接盤放置在自動旋轉的圓盤底座上,找準中心點調整固定后用埋弧焊槍即可自動焊接,真正做到了“一機多用”,既解放了人力,又讓設備發揮出最大效能,實現了焊接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

      “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統正在進行配置功能設計”“制作可調高度移動式小型裝缸器來提高油缸裝配質量”“更換托輥輔助托帶裝置預計提高效率50%”……在魯南裝備,干部職工們正在從“會干”向“巧干”轉變,由“傳統工匠”向“技術工匠”轉變。他們燃起的創新創效“反應堆”,為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