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6月份全員考試題庫(防突知識,崗位業務知識)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9-07-06 22:30 來源:煤礦安全網
      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布置獨立通風有困難時,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聯通風,但串聯通風的次數不得超過 ( )次。A、1 #B、2 #C、3 #D、4A
      當區域驗證為無突出危險時,應當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進行采掘作業,要求每隔( )至少進行兩次區域驗證。A、10~50m #B、15~50m #C、20~50m #D、25~50mA
      當石門或立井、斜井揭穿厚度小于( )的突出煤層時,可直接用遠距離爆破方式揭穿煤層。A、0.3m #B、0.5m #C、0.8m #D、1.0mA
      礦井火災的三要素是指 ( )。A、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氧氣 #B、引火源、爆炸物、氮氣 #C、汽油、火源和空氣 #D、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氮氣A
      煤礦井下瓦斯爆炸的界限是( )。A、5~16% #B、7~8% #C、9~10% #D、15~16%A
      煤巷掘進和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預測超前距均為( )。A、2m #B、3m #C、5m #D、10mA
      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是( )。A、正斷層 #B、逆斷層 #C、平移斷層 #D、反向斷層A
      突出煤層采煤工作面放炮地點到工作面的距離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小于( )m。A、100 #B、200 #C、300 #D、50A
      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的通風方式采用( )。A、壓入式通風 #B、抽出式通風 #C、混合式通風 #D、壓入式或混合式通風A
      新建礦井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應當對礦井內采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 )以上的煤層進行突出危險性評估。A、0.3m #B、0.5m #C、0.8m #D、1.0mA
      在同一突出煤層正在采掘的工作面應力集中范圍內,不得安排其他工作面進行回采或者掘進。具體范圍由礦技術負責人確定,但不得小于( )。A、30m #B、50m #C、60m #D、100mA
      屬于小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A
      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個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于( )m3/min。A、0.1 #B、0.2 #C、0.3 #D、0.5A
      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設置的壓風自救裝置安裝在掘進工作面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巷道內的( )上。A、壓縮空氣管道 #B、高壓水管道 #C、支架頂梁 #D、排水管道A
      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時,在煤巷掘進工作面還應當至少打1個超前距不小于( )的超前鉆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測地質構造和觀察突出預兆。A、10m #B、20m #C、30m #D、5mA
      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積聚處附近( )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A、10m #B、20m #C、30m #D、25mB
      采掘工作面用其他作業地點,瓦斯濃度達到1%時,附近( )米范圍內嚴禁放炮。A、10 #B、20 #C、15 #D、5B
      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可參照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進行。但應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 m布置一個預測鉆孔, 深度( )。A、10~15m #B、5~10m #C、5m以下 #D、8~10mB
      對順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在煤巷條帶每間隔( )至少布置1個檢驗測試點,且每個檢驗區域不得少于3個檢驗測試點。A、10~20m #B、20~30m #C、30~50m #D、50~100mB
      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為( )。A、2m #B、3m #C、5m #D、10mB
      井下每一水平到上水平和各個采區都必須至少有( )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與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連通。A、1個 #B、2個 #C、3個 #D、4個B
      掘進工作面壓風自救裝置的壓縮空氣供給量平均每人不得少于( )m3/min。A、0.01 #B、0.1 #C、0.03 #D、0.3B
      掘進工作面與煤層巷道交叉貫通前,被貫通的煤層巷道必須超過貫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 ),并且貫通點周圍( )內的巷道應加強支護。A、5m、5m #B、5m、10m #C、10m、5m #D、10m、10mB
      突出礦井的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 )自救器。A、過濾式 #B、隔離式 #C、過濾式或隔離式 #D、壓縮氧B
      突出礦井開采的非突出煤層和高瓦斯礦井的開采煤層,在延深達到或超過( )或開拓新采區時,必須測定煤層瓦斯壓力、瓦斯含量及其他與突出危險性相關的參數。A、30m #B、50m #C、60m #D、100mB
      突出煤層炮掘、炮采工作面必須采取遠距離爆破安全防護措施。爆破后進入工作面檢查的時間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情況確定,但不得少于( )。A、20min #B、30min #C、40min #D、60minB
      未按要求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 )進行采掘活動。A、可以 #B、嚴禁 #C、邊生產邊采取措施 #D、組織B
      在突出煤層的石門揭煤和煤巷掘進工作面進風側,必須設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風門。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m。A、3 #B、4 #C、5 #D、10B
      在突出煤層中,嚴禁任何兩個采掘工作面之間( )通風。A、并聯 #B、串聯 #C、角聯 #D、混合B
      屬于中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B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鉆孔每鉆進1m測定該1m段的全部鉆屑量S,每鉆進( )至少測定一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或△h2值A、1 #B、2 #C、4 #D、5B
      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時,工作面進入該區域立即連續進行至少( )次區域驗證。A、1 #B、2 #C、3 #D、5B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在近水平、緩傾斜煤層工作面應向前方煤體至少施工( )個直徑42mm,孔深8~10m的鉆孔,測定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值和鉆屑量S值。A、1 #B、2 #C、3 #D、5C
      所有突出煤層外的掘進巷道距離突出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小于( )時,必須邊探邊掘,確保最小法向距離不小于( )。A、5m、5m #B、5m、10m #C、10m、5m #D、10m、10mC
      突出孔洞應當及時充填、封閉嚴實或者進行支護;當恢復采掘作業時,應當在其附近( )范圍內加強支護。A、10m #B、20m #C、30m #D、60mC
      突出礦井的通風系統中,( )在井下安設輔助通風機。A、可以 #B、不得 #C、嚴禁 #D、無所謂C
      突出煤層的采掘工作面應設置工作面避難所或壓風自救系統。掘進距離超過( )的巷道內必須設置工作面避難所。A、100m #B、300m #C、500m #D、1000mC
      壓風自救裝置安裝在掘進工作面( )的巷道內、放炮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風道有人作業處等。A、20~30m #B、25~30m #C、25~40m #D、30~50mC
      預測鉆孔應盡可能布置在軟分層中,一個鉆孔位于掘進巷道斷面中部,并平行于掘進方向,其他鉆孔的終孔點應位于巷道斷面兩側輪廓線外( )處。A、1~2m #B、2~3m #C、2~4m #D、3~5mC
      屬于次大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C
      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須設專職( )并隨時檢查瓦斯。A、防突工 #B、班組長 #C、瓦斯檢查工 #D、安檢工C
      避難硐室內必須設有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 )m3/min。A、0.01 #B、0.1 #C、0.03 #D、0.3D
      避災硐室的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可能同時避難的人數確定,但至少能滿足15人避難,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 )m2。A、0.1 #B、0.2 #C、0.3 #D、0.5D
      掘進工作面防突管理牌板應懸掛在距掘進面迎頭( )m范圍內。A、25m #B、30m #C、40m #D、50mD
      礦井瓦斯是井下從煤巖中涌出的以( )為主的有毒、有害氣體的總稱。A、二氧化碳 #B、氮氣 #C、一氧化碳 #D、甲烷D
      突出礦井必須建立滿足( )工作要求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A、通風 #B、采掘 #C、抽放 #D、防突D
      突出煤層和突出礦井的鑒定由煤礦企業委托具有突出危險性鑒定資質的單位進行。鑒定單位應當在接受委托之日起( )內完成鑒定工作。A、45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D
      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超前距,煤巷掘進工作面不小于( )防突措施超前距。A、2m #B、3m #C、5m #D、7mD
      屬于大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D
      屬于特大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E
      開采保護層分為( )。A、上保護層 #B、下保護層 #C、中保護層 #D、后保護層AB
      瓦斯在煤層中的賦存狀態有( )。A、吸附狀態 #B、游離狀態 #C、釋放狀態 #D、解壓狀態 #E、解吸狀態AB
      按突出動力現象分為( )。A、突出 #B、壓出 #C、傾出 #D、噴出ABC
      發生瓦斯爆炸的必備條件有( )。A、瓦斯濃度達到5-16% #B、氧濃度不低于12% #C、引火溫度650-750℃ #D、有充足的爆炸空間ABC
      局部綜合防突措施包括( )。A、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B、工作面防突措施 #C、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 #D、安全防護措施。ABCD
      煤與瓦斯突出的全過程,一般可劃分為( )。A、準備階段 #B、發動階段 #C、拋出階段 #D、停止階段ABCD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井下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煤層的( )以及其他所有擾動突出煤層的作業。A、掘進 #B、回采 #C、鉆孔 #D、支護ABCD
      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包括( )。A、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 #B、區域防突措施 #C、區域措施效果檢驗 #D、區域驗證ABCD
      在避災硐室內避災人員應注意哪些事項( )。A、硐室外留有衣服、礦燈等標志 #B、保持安靜,俯臥巷道底部,減少氧氣消耗和吸入有害氣體 #C、關閉礦燈 #D、間斷敲擊鐵器或巖石發出求救信號ABCD
      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安全防護措施有( )。A、避難硐室 #B、遠距離放炮 #C、壓風自救裝置 #D、反向風門ABCD
      突出的基本特征有( )。A、向外拋出距離較遠 #B、拋出的煤堆積角遠小于煤的安息角 #C、拋出的煤破碎程度較高 #D、具有分選現象ABCD
      按突出強度分類,煤與瓦斯突出可分為( )。A、小型突出 #B、中型突出 #C、次大型突出 #D、大型突出 #E、特大型突出ABCDE
      煤與瓦斯突出的危害有(  )。A、造成人員窒息、死亡 #B、發生瓦斯爆炸、燃燒 #C、破壞通風系統甚至發生風流逆轉 #D、堵塞和破壞巷道 #E、摧毀設備ABCDE
      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有( )。A、煤光澤暗淡 #B、煤體松軟 #C、噴瓦斯 #D、瓦斯忽大忽小 #E、煤層發出劈裂聲ABCDE
      下列選項中,屬于對井下避難所的要求有( )。A、支護保持良好 #B、電話直通礦調度室 #C、供氣設施 #D、足夠數量的自救器 #E、飲用水ABCDE
      清理突出的煤炭時,應當制定( )的安全技術措施。A、防煤塵 #B、防片幫 #C、防冒頂 #D、防瓦斯超限 #E、防火源 #F、防止再次發生事故ABCDEF
      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具體指( )。A、壓風自救 #B、供水自救 #C、緊急避險 #D、通信聯絡 #E、人員定位#F監測監控ABCDEF
      煤與瓦斯突出是在( )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A、摩擦力 #B、地應力 #C、瓦斯 #D、引力BC
      根據煤的破壞類型分類,具有突出危險的是( )煤。A、Ⅱ類 #B、Ⅲ類 #C、Ⅳ類 #D、Ⅴ類BCD
      安全防護措施包括( )。A、松動爆破 #B、遠距離爆破 #C、避難所 #D、壓風自救系統 #E、自救器BCDE
      采掘工作面煤層傾角變大,突出危險性變小。
      生產礦井每2年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
      突出孔洞應當及時充填、封閉嚴實或者進行支護;當恢復采掘作業時,應當在其附近10m范圍內加強支護。
      突出煤層的任何區域的任何工作面進行揭煤和采掘作業前,可以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突出危險性隨開采深度增加而減小。
      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可以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壓風自救裝置安裝距采掘工作面20~50m的巷道內。
      按照突出現象的力學特征分,煤與瓦斯突出類型分為突出,壓出和傾出。
      避難硐室內必須安設壓風自救裝置和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另外還須安設水管等避災自救物品。
      避難所內放置足量的飲用水、安設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0.3m3/min。
      避難所內支護保持良好,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
      反向風門距工作面回風巷不得小于10m,與工作面的最近距離一般不得小于70m,如小于70m時應設置至少三道反向風門。
      經區域預測后,突出煤層劃分為突出危險區和無突出危險區。
      開采保護層分為上保護層和下保護層兩種方式。
      煤層殘余瓦斯含量壓力小于0.74Mpa或殘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的預抽區域為無突出危險區。
      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個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于0.1m3/min。
      人員進入工作面時必須把反向風門打開、頂牢。工作面放炮和無人時,反向風門必須關閉。
      突出的煤拋出的煤堆積角小于自然安息角。
      突出的煤向外拋出距離較遠,具有明顯的分選現象。
      突出后的孔隙多數位于巷道上方或上隅角,形狀多為口小腔大的梨形、倒瓶型等。
      突出礦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
      突出礦井的井下工作人員的培訓包括防突基本知識和規章制度等內容。
      突出煤層厚度特別厚度是軟分層厚度愈大,突出的危險性愈大。
      突出煤層未按要求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嚴禁進行采掘活動。
      突出預兆分為無聲預兆和有聲預兆。
      一般來說,煤層突出危險性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有突出礦井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突出礦井的礦長是本單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在煤巷掘進工作面還應當至少打1個超前距不小于10m的超前鉆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測地質構造和觀察突出預兆。
      在同一突出煤層的集中應力影響范圍內,不得布置兩個工作面相向掘進。
      在突出煤層中,未進行區域預測的區域視為突出危險區。
      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布置獨立通風有困難時,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聯通風,但串聯通風的次數不得超過 ( )次。A、1 #B、2 #C、3 #D、4A
      當區域驗證為無突出危險時,應當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進行采掘作業,要求每隔( )至少進行兩次區域驗證。A、10~50m #B、15~50m #C、20~50m #D、25~50mA
      當石門或立井、斜井揭穿厚度小于( )的突出煤層時,可直接用遠距離爆破方式揭穿煤層。A、0.3m #B、0.5m #C、0.8m #D、1.0mA
      礦井火災的三要素是指 ( )。A、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氧氣 #B、引火源、爆炸物、氮氣 #C、汽油、火源和空氣 #D、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氮氣A
      煤礦井下瓦斯爆炸的界限是( )。A、5~16% #B、7~8% #C、9~10% #D、15~16%A
      煤巷掘進和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預測超前距均為( )。A、2m #B、3m #C、5m #D、10mA
      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是( )。A、正斷層 #B、逆斷層 #C、平移斷層 #D、反向斷層A
      突出煤層采煤工作面放炮地點到工作面的距離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小于( )m。A、100 #B、200 #C、300 #D、50A
      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的通風方式采用( )。A、壓入式通風 #B、抽出式通風 #C、混合式通風 #D、壓入式或混合式通風A
      新建礦井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應當對礦井內采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 )以上的煤層進行突出危險性評估。A、0.3m #B、0.5m #C、0.8m #D、1.0mA
      在同一突出煤層正在采掘的工作面應力集中范圍內,不得安排其他工作面進行回采或者掘進。具體范圍由礦技術負責人確定,但不得小于( )。A、30m #B、50m #C、60m #D、100mA
      屬于小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A
      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個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于( )m3/min。A、0.1 #B、0.2 #C、0.3 #D、0.5A
      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設置的壓風自救裝置安裝在掘進工作面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巷道內的( )上。A、壓縮空氣管道 #B、高壓水管道 #C、支架頂梁 #D、排水管道A
      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時,在煤巷掘進工作面還應當至少打1個超前距不小于( )的超前鉆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測地質構造和觀察突出預兆。A、10m #B、20m #C、30m #D、5mA
      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積聚處附近( )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A、10m #B、20m #C、30m #D、25mB
      采掘工作面用其他作業地點,瓦斯濃度達到1%時,附近( )米范圍內嚴禁放炮。A、10 #B、20 #C、15 #D、5B
      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可參照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進行。但應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 m布置一個預測鉆孔, 深度( )。A、10~15m #B、5~10m #C、5m以下 #D、8~10mB
      對順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在煤巷條帶每間隔( )至少布置1個檢驗測試點,且每個檢驗區域不得少于3個檢驗測試點。A、10~20m #B、20~30m #C、30~50m #D、50~100mB
      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為( )。A、2m #B、3m #C、5m #D、10mB
      井下每一水平到上水平和各個采區都必須至少有( )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與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連通。A、1個 #B、2個 #C、3個 #D、4個B
      掘進工作面壓風自救裝置的壓縮空氣供給量平均每人不得少于( )m3/min。A、0.01 #B、0.1 #C、0.03 #D、0.3B
      掘進工作面與煤層巷道交叉貫通前,被貫通的煤層巷道必須超過貫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 ),并且貫通點周圍( )內的巷道應加強支護。A、5m、5m #B、5m、10m #C、10m、5m #D、10m、10mB
      突出礦井的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 )自救器。A、過濾式 #B、隔離式 #C、過濾式或隔離式 #D、壓縮氧B
      突出礦井開采的非突出煤層和高瓦斯礦井的開采煤層,在延深達到或超過( )或開拓新采區時,必須測定煤層瓦斯壓力、瓦斯含量及其他與突出危險性相關的參數。A、30m #B、50m #C、60m #D、100mB
      突出煤層炮掘、炮采工作面必須采取遠距離爆破安全防護措施。爆破后進入工作面檢查的時間由礦技術負責人根據情況確定,但不得少于( )。A、20min #B、30min #C、40min #D、60minB
      未按要求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 )進行采掘活動。A、可以 #B、嚴禁 #C、邊生產邊采取措施 #D、組織B
      在突出煤層的石門揭煤和煤巷掘進工作面進風側,必須設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風門。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m。A、3 #B、4 #C、5 #D、10B
      在突出煤層中,嚴禁任何兩個采掘工作面之間( )通風。A、并聯 #B、串聯 #C、角聯 #D、混合B
      屬于中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B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鉆孔每鉆進1m測定該1m段的全部鉆屑量S,每鉆進( )至少測定一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或△h2值A、1 #B、2 #C、4 #D、5B
      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時,工作面進入該區域立即連續進行至少( )次區域驗證。A、1 #B、2 #C、3 #D、5B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在近水平、緩傾斜煤層工作面應向前方煤體至少施工( )個直徑42mm,孔深8~10m的鉆孔,測定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值和鉆屑量S值。A、1 #B、2 #C、3 #D、5C
      所有突出煤層外的掘進巷道距離突出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小于( )時,必須邊探邊掘,確保最小法向距離不小于( )。A、5m、5m #B、5m、10m #C、10m、5m #D、10m、10mC
      突出孔洞應當及時充填、封閉嚴實或者進行支護;當恢復采掘作業時,應當在其附近( )范圍內加強支護。A、10m #B、20m #C、30m #D、60mC
      突出礦井的通風系統中,( )在井下安設輔助通風機。A、可以 #B、不得 #C、嚴禁 #D、無所謂C
      突出煤層的采掘工作面應設置工作面避難所或壓風自救系統。掘進距離超過( )的巷道內必須設置工作面避難所。A、100m #B、300m #C、500m #D、1000mC
      壓風自救裝置安裝在掘進工作面( )的巷道內、放炮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風道有人作業處等。A、20~30m #B、25~30m #C、25~40m #D、30~50mC
      預測鉆孔應盡可能布置在軟分層中,一個鉆孔位于掘進巷道斷面中部,并平行于掘進方向,其他鉆孔的終孔點應位于巷道斷面兩側輪廓線外( )處。A、1~2m #B、2~3m #C、2~4m #D、3~5mC
      屬于次大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C
      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須設專職( )并隨時檢查瓦斯。A、防突工 #B、班組長 #C、瓦斯檢查工 #D、安檢工C
      避難硐室內必須設有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 )m3/min。A、0.01 #B、0.1 #C、0.03 #D、0.3D
      避災硐室的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可能同時避難的人數確定,但至少能滿足15人避難,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 )m2。A、0.1 #B、0.2 #C、0.3 #D、0.5D
      掘進工作面防突管理牌板應懸掛在距掘進面迎頭( )m范圍內。A、25m #B、30m #C、40m #D、50mD
      礦井瓦斯是井下從煤巖中涌出的以( )為主的有毒、有害氣體的總稱。A、二氧化碳 #B、氮氣 #C、一氧化碳 #D、甲烷D
      突出礦井必須建立滿足( )工作要求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A、通風 #B、采掘 #C、抽放 #D、防突D
      突出煤層和突出礦井的鑒定由煤礦企業委托具有突出危險性鑒定資質的單位進行。鑒定單位應當在接受委托之日起( )內完成鑒定工作。A、45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D
      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超前距,煤巷掘進工作面不小于( )防突措施超前距。A、2m #B、3m #C、5m #D、7mD
      屬于大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D
      屬于特大型煤與瓦斯突出的強度的是( )。A、小于50噸 #B、50至99噸 #C、100至499噸 #D、500至999噸 #E、大于1000噸E
      開采保護層分為( )。A、上保護層 #B、下保護層 #C、中保護層 #D、后保護層AB
      瓦斯在煤層中的賦存狀態有( )。A、吸附狀態 #B、游離狀態 #C、釋放狀態 #D、解壓狀態 #E、解吸狀態AB
      按突出動力現象分為( )。A、突出 #B、壓出 #C、傾出 #D、噴出ABC
      發生瓦斯爆炸的必備條件有( )。A、瓦斯濃度達到5-16% #B、氧濃度不低于12% #C、引火溫度650-750℃ #D、有充足的爆炸空間ABC
      局部綜合防突措施包括( )。A、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B、工作面防突措施 #C、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 #D、安全防護措施。ABCD
      煤與瓦斯突出的全過程,一般可劃分為( )。A、準備階段 #B、發動階段 #C、拋出階段 #D、停止階段ABCD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井下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煤層的( )以及其他所有擾動突出煤層的作業。A、掘進 #B、回采 #C、鉆孔 #D、支護ABCD
      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包括( )。A、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 #B、區域防突措施 #C、區域措施效果檢驗 #D、區域驗證ABCD
      在避災硐室內避災人員應注意哪些事項( )。A、硐室外留有衣服、礦燈等標志 #B、保持安靜,俯臥巷道底部,減少氧氣消耗和吸入有害氣體 #C、關閉礦燈 #D、間斷敲擊鐵器或巖石發出求救信號ABCD
      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安全防護措施有( )。A、避難硐室 #B、遠距離放炮 #C、壓風自救裝置 #D、反向風門ABCD
      突出的基本特征有( )。A、向外拋出距離較遠 #B、拋出的煤堆積角遠小于煤的安息角 #C、拋出的煤破碎程度較高 #D、具有分選現象ABCD
      按突出強度分類,煤與瓦斯突出可分為( )。A、小型突出 #B、中型突出 #C、次大型突出 #D、大型突出 #E、特大型突出ABCDE
      煤與瓦斯突出的危害有(  )。A、造成人員窒息、死亡 #B、發生瓦斯爆炸、燃燒 #C、破壞通風系統甚至發生風流逆轉 #D、堵塞和破壞巷道 #E、摧毀設備ABCDE
      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有( )。A、煤光澤暗淡 #B、煤體松軟 #C、噴瓦斯 #D、瓦斯忽大忽小 #E、煤層發出劈裂聲ABCDE
      下列選項中,屬于對井下避難所的要求有( )。A、支護保持良好 #B、電話直通礦調度室 #C、供氣設施 #D、足夠數量的自救器 #E、飲用水ABCDE
      清理突出的煤炭時,應當制定( )的安全技術措施。A、防煤塵 #B、防片幫 #C、防冒頂 #D、防瓦斯超限 #E、防火源 #F、防止再次發生事故ABCDEF
      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具體指( )。A、壓風自救 #B、供水自救 #C、緊急避險 #D、通信聯絡 #E、人員定位#F監測監控ABCDEF
      煤與瓦斯突出是在( )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A、摩擦力 #B、地應力 #C、瓦斯 #D、引力BC
      根據煤的破壞類型分類,具有突出危險的是( )煤。A、Ⅱ類 #B、Ⅲ類 #C、Ⅳ類 #D、Ⅴ類BCD
      安全防護措施包括( )。A、松動爆破 #B、遠距離爆破 #C、避難所 #D、壓風自救系統 #E、自救器BCDE
      采掘工作面煤層傾角變大,突出危險性變小。
      生產礦井每2年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
      突出孔洞應當及時充填、封閉嚴實或者進行支護;當恢復采掘作業時,應當在其附近10m范圍內加強支護。
      突出煤層的任何區域的任何工作面進行揭煤和采掘作業前,可以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突出危險性隨開采深度增加而減小。
      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可以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壓風自救裝置安裝距采掘工作面20~50m的巷道內。
      按照突出現象的力學特征分,煤與瓦斯突出類型分為突出,壓出和傾出。
      避難硐室內必須安設壓風自救裝置和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另外還須安設水管等避災自救物品。
      避難所內放置足量的飲用水、安設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0.3m3/min。
      避難所內支護保持良好,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
      反向風門距工作面回風巷不得小于10m,與工作面的最近距離一般不得小于70m,如小于70m時應設置至少三道反向風門。
      經區域預測后,突出煤層劃分為突出危險區和無突出危險區。
      開采保護層分為上保護層和下保護層兩種方式。
      煤層殘余瓦斯含量壓力小于0.74Mpa或殘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的預抽區域為無突出危險區。
      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個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于0.1m3/min。
      人員進入工作面時必須把反向風門打開、頂牢。工作面放炮和無人時,反向風門必須關閉。
      突出的煤拋出的煤堆積角小于自然安息角。
      突出的煤向外拋出距離較遠,具有明顯的分選現象。
      突出后的孔隙多數位于巷道上方或上隅角,形狀多為口小腔大的梨形、倒瓶型等。
      突出礦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
      突出礦井的井下工作人員的培訓包括防突基本知識和規章制度等內容。
      突出煤層厚度特別厚度是軟分層厚度愈大,突出的危險性愈大。
      突出煤層未按要求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嚴禁進行采掘活動。
      突出預兆分為無聲預兆和有聲預兆。
      一般來說,煤層突出危險性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有突出礦井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突出礦井的礦長是本單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在煤巷掘進工作面還應當至少打1個超前距不小于10m的超前鉆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測地質構造和觀察突出預兆。
      在同一突出煤層的集中應力影響范圍內,不得布置兩個工作面相向掘進。
      在突出煤層中,未進行區域預測的區域視為突出危險區。

      ?

      綜合題庫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