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命再學習 為勝利再磨劍
6月10日上午,任樓礦自動化工作面實施推進團隊10名學習人員,在副礦長丁三紅的帶領下,赴上海創力集團開始一周的智能采煤機學習培訓。此次走出去再學習是為了團隊成員扎實成長,培養出更精的“專項技術大拿”,從而提高自動化工作面設備的操作及維護水平,為穩步推進礦自動化工作面創建打好人才隊伍基礎。
劃重點,帶著問題走上海
為保障此次學習效果,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智能采煤機的相關性能及技術要領,任樓礦優中選優,通過篩選,從各采區抽調了采煤機操作、檢修,以及機電維修“大拿級”人員,組成了此次的專項學習團隊。
“帶著任務學、瞄著目標學、結合現場實際學,學懂弄透,學以致用”是此行之“的”。
學員們在出發前,先為自己“劃重點”,先梳理了自己需要學習提升的方向技能,有針對性地在思想上、行動上備足課。大家自發收集整理了智能采煤機很多有關資料,并打印隨時攜帶,便于閱讀學習。又根據各自的專業及實際工作情況,總結梳理了各自工作中出現的不好解決,不易處理的問題,發現的設備缺陷與不足之處等,“帶著問題”走上海。
“采煤機的變頻器一直都是影響生產的重要因素,這套采煤機配備的ABB變頻器和我們以前用的安川變頻器不一樣,得好好學學,好好看看他們是怎么操作的,是怎么設置的,是怎么處理的”,綜采一區陳軍說道。
“采煤機的電氣系統,各個傳感器的位置我們得好好研究研究”,機電專業人員彭海與宋洋洋交流道。
全體學員結合自己的專業專項,劃定了各自承擔的學習任務,對即將到來的培訓“盛宴”,摩拳擦掌,充滿期待。
勇發問,“制造”問題學真經
此次學習課程安排緊湊有序,進廠后,我們即刻開啟了學習模式。
幾天的時間里,我們先后學習了采煤機的相關機械理論知識、電氣理論知識,電路布置系統以及常見故障處理事項,并前往模擬平臺進行實踐操作。隨后又前往常熟蘇創煤機部件生產車間、組織車間以及成品車間,進行現場觀摩及學習實操練習。
智能采煤機上安裝了牽引編碼器、搖臂編碼器、傾角傳感器以及瓦斯傳感器,配置了語音報警箱,記憶割煤系統,端頭割煤、掃煤系統。智能采煤機通過各類傳感器,在遠程順槽控制臺上就可以直觀地看到煤機的各項狀態,如煤機位置及割煤方向、割煤速度,滾筒的采高、搖臂的升降角度等。記憶割煤系統下,可以自動錄入本次割煤的相關參數,并在下一循環中自動進行割煤。配備的瓦斯傳感器,可以將瓦斯濃度與截煤速度主動協調,瓦斯濃度大了,采煤機速度自動降低直至停止。各類傳感器的投入使用,將大大地提升采煤機的作業效率及安全系數。
看到這些“先進”,大家不停地感慨。在感慨的同時,卻不忘自己的學習重任。
目前我們使用的采煤機經常出現導向滑靴損壞的情況,我們很多電路控制為PLC系統,而智能化采煤機則將該系統進行了升級,使用CAN總線控制系統,即控制部分全部集中在一臺主控上,主控器控制了采煤機的左右端頭站,遙控器控制盒,瓦斯控制盒等。對于新的控制系統,我們只知道它的功能很好,使用方便,但是原理、維護及故障處理方面,卻沒有任何經驗,這些是我們的缺陷。
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大家都認真聆聽講解,隨時記錄學習要點,不懂就問,對照圖紙,結合個人現場實踐向創力的工程師們請教有關煤機部件、線路、液壓及控制系統等技術問題。
?“我們俯采工作面中導向滑靴經常性損壞,除對滑靴的三角區域進行加固,加厚耐磨層,還有其他的辦法嗎?”,采煤機司機譚磊發問。
“液壓系統中,采煤機進液壓力要求8MPa,煤機內部分管路采用什么方法來保障液壓系統正常的?”,采煤機檢修工劉飛發問。
“總線控制系統中電路布置圖中橫線1、2、3、4,豎線A、B、C、D代表什么意思,還有一些小標號對應是什么意思?”,機電隊長宋洋洋發問。
在模擬平臺,以及常熟蘇創煤機成品車間進行實踐操作中,大家結合前面所學的理論知識,對眼前的設備、部件怎樣操作,怎樣穩穩的駕馭,發出疑問,渴望解答,獲得真經。
學員們盡己所能地把每一個重點、每一個要點、每一個關鍵點學懂弄透。把自己的技能提升上去,為自己在以后的崗位上能更好地履職盡責打好基礎、“充滿電”。
擔使命,為贏首戰磨鋒劍
這次學習,每個人都有感慨,都有收獲,都躍躍欲試。大家迫不及待地欲試“手中劍”,檢驗自己學習效果“成色”。大家逐一對傳感器進行安裝、調試,對總線系統進行調整操作。每個人拿到遙控器便舍不得放下,把相關功能嘗試一遍又一遍,精益求精,直至熟練。
重托與信任,不能辜負。對于此次學習培訓,副礦長丁三紅囑咐道,“希望大家以此次學習為契機,深入學習、反復研究,確保學深悟透、學以致用。要結合現場工作實際,聯系培訓內容,找準提升關鍵點;要吃清吃透、認真把握,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解難題、補短板的思路和舉措;要把握好培訓內容的精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要把學習成果帶回去、把未完全吃透的問題帶回去,在實踐中找答案、在琢磨中促提升,一起推動任樓礦自動化工作面順利運轉起來”。
團隊的每一個人都牢記囑咐,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礦4月份將我們送去鄭煤機學習,5月份又讓我們再到上海學習,這其中的期望我們懂,這份責任我們愿意擔起。我們立足長遠,不僅自己學會、自己成長,回礦后還要當好“老師”,傳播技能,讓相關技術在我礦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更多的人懂技術、熟操作,讓自動化操作技能成為利劍,讓自動化工作面實施推進團隊壯大起來,人人磨劍備戰、人人執銳向戰場,為打贏自動化工作面首戰做好充分準備,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助推企業“四化”建設層次躍升。
責任在肩、利劍在手、抱負在心,為8258自動化工作面順利開采,我們時刻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