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鄉見聞
?
?????老祖宗留下一句話“家和萬事興”,老祖宗創下一個習俗“向長者拜賀新年”,世代相傳,祖祖輩輩遵守。于是乎,春節回鄉拜年便成了我們年輕一代的必備行程。見面,擁抱,拜年,道聲“新年快樂”,祝長輩身體康健,愿孩童天真爛漫,將那滿滿的祝福送去千里萬里,以解思鄉之情。
????每年春節,拜年是我的主要活動事項,今年我是新婚遇上新年,走親訪友拜年成了頭等大事。大年初二一大早,我們帶著媳婦一起踏上了去往外婆家的旅程。外婆家在距離米脂縣城不遠的一個小村莊,汽車飛快的駛進村口,原來蜿蜒崎嶇的沙子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兩車道的水泥路,青翠挺拔的松柏整齊的站立在道路兩旁,威武、筆直,好似站崗的士兵一樣。漸漸地,一座座干凈的小院、一排排嶄新的窯洞、一輛輛飛馳的小轎車、一臺臺太陽能熱水器一一映入我的眼簾,我驚嘆農村舊貌換新顏的神速之余,感嘆國家對農村發展大力扶持的決心之堅定。就在我目不暇接,難以從所見中反應過來時,車子已經駛進了一個寬敞的院落,五六孔窯洞整齊劃一,三四間雞房坐落有致,幾百只母雞正在悠閑地享受日光浴,一派祥和!下車,我們被外婆熱情的迎進屋內,撲面而來的暖氣瞬間驅散了一路的寒冷,才恍然大悟外婆家竟然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終于按耐不住八卦的心開始了十萬個為什么的提問,舅舅告訴我說“還是國家政策好啊,出資修建通村公路、鼓勵種養殖,這不去年購進上千只小雞散養,出售土雞蛋,收入增加了,日子一天天好過了!”聽著聽著,我不由的想起了黨中央歷來十分關心農民的發展,尤其是十八大明確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這些令人心醉的新變化不正是全國上下、萬眾一心齊奮斗、抓落實的豐碩成果嗎?不正是我們加快實現榆林“三個目標”、“兩個更大”的初衷嗎?不正是印證了十九大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景嗎?看到這些喜人的成果,相信每個人都會更加堅信,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將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中國的農村必將越來越好!
????在肯定鄉村巨變的同時,春節時期的見聞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中央到地方,從黨員干部到人民群眾,應該積極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的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建設美麗和諧宜居鄉村:一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拓寬通村公路,投放通村交通工具,在通村主干道安裝路燈,著力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推進水電網建設,讓家家有自來水,實現鄉村網絡覆蓋;深入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扶貧力度,讓戶戶住新房。二是加強農村社保體系建設,實現農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健全農村養老保險和大病保險報銷制度,啟動安居工程建設,完善養老院設施,切實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讓老百姓有所依、有所養。三是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讓農民富起來。鎮政府引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大力推動農村“三變”改革,創新集體資產管理方式和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從土地流轉、發展農業合作社的基礎出發,探索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發展模式,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農民群眾富起來。四是高度重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加大力度保護退耕還林成果,嚴禁亂砍亂伐,加強污水處理、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工作,解決“水渾”“水臟”問題,將“綠色”作為農村生態發展首要價值取向,讓秀山麗水的美麗宜居鄉村遍布中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