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罷艱險又出發——趙莊煤業踐行“5643”工作理念 打響開年攻堅戰
斗罷艱險又出發
——趙莊煤業踐行“5643”工作理念 打響開年攻堅戰
?
奮斗的征程,永遠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018年步履匆匆,與險惡地質爭城奪地的博弈仍歷歷在目。新年的鐘聲未消,在八百米地層深處,千錘百煉的趙莊人,再次與構造狹路相逢。
高瓦斯區域1310工作面受大范圍構造影響,存在打鉆盲區,需要暫停回采,進行工作面中部打鉆;1305工作面正值初采調整期,遭遇走向長度約300米的大坡度下山回采,采煤機負荷加重,幾乎每兩天就要更換一次鉤靴和行走箱;原本視為主要出煤頭面的5313工作面又剛剛揭露陷落柱,預計影響范圍將延至工作面回采結束;5325工作面更是與落差7米、走向長度370米的大斷層已戰斗一月有余。
而更為艱難的是,據地測預報顯示,種種險惡疊加的情形將會持續存在,延續礦井整個上半年。
難題已然擺在面前,實干擔當是最好的語言。
為了平穩高效渡過構造區域,該公司嘗試、總結多年來所有過構造的方法戰略和技術措施。在每一次地測預報揭露構造時,都提前更換破巖滾筒和高硬度截齒,最大限度減少設備磨損;要求所有的綜采隊組每個早班必須進行檢修,杜絕拼設備現象,實現生產機電良性循環;所有過構造期間的易損易耗零部件都提前準備到位,提起批計劃、采購到礦;地質測量部及時跟進地測預報,每次工作面條件發生變化時,嚴格做到白天下現場,晚上出預報,并將構造發育情況及工作面調整策略在綜采隊組的班前會上進行細致講解,確保全員知曉、及時應對。
而曾經大面積打眼注漿的過構造“老辦法”,也隨著礦井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發展步伐,進行著調整和改變。“考慮到注漿材料會對煤炭的加工利用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過構造期間我們是盡量減少注漿量,通過更嚴格地把控拉架、頂溜、割煤等各工序的工程質量以及更精準、更精細化的操作流程管控,極大地降低了對注漿的依賴。”生產技術部采煤組技術員高超介紹到。
面對一場場艱難的攻堅,秉承主力礦井職責的趙莊人,忠誠踐行“5643”工作理念,用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大力度、最實作風,挺身在前、奮戰一線。公司領導干部一個月下井次數持續保持在25個左右,且超半數的下井時長都在10個小時以上。帶著任務下現場,帶著問題定措施,帶著責任抓落實,一遍又一遍地觀察著矸石的軟硬、頂板的連貫性、煤層層位的變化,讓物資準備更充分,措施制定更具針對性。從零工隊組中抽調人員進行綜采支援,讓人員組織更加得力,趙莊煤業執行力建設在特殊地質條件的考驗中逐步凸顯。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在采訪中,記者見到了夜里十點仍在技術交底的業務部室干部,見到了因產量不高而不愿接受采訪的綜采隊隊長,見到了一個電話打來便匆匆下井的值班人員,永遠接打不完的電話、來不及吃上幾口又撂在一邊的飯菜、如同描了眼線般猩紅的雙眼更是在新聯建大樓隨處可見。
在如此高強度的戰斗中,工作的潛能、效能都被極大地激發。綜采一隊在瓦斯猖獗、大坡度下山回采、以及初采調整期的三重壓力下,原煤產量持續保持在4刀煤左右。綜采二隊創造性制定出“利用注漿和機組回棚時間間歇性檢修,根據工作面條件變化針對性檢修,非運轉部位在生產中檢修”的機電維護方法,將機電檢修時間分散于生產班組,狠抓機電精細化管理,使得隊組在重重構造下,機電事故率持續保持低位。綜采準備隊的“鐵人”書記侯金棟憑借著多年的綜采檢修經驗,可以聽音辨故障,多次避免了大型機電事故的發生。
在趙莊煤業,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責,都在用同樣的堅守,守護著集團公司煤炭板塊主力軍、效益源的“金字招牌”。
戰斗的故事仍在繼續,特殊地質條件下的攻堅傳奇仍在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