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鰲背山下“工業長子”話今昔——王石凹礦五十四年發展回眸

      作者:鄭養平 張 波 2015-12-21 19:53 來源:煤礦安全網

          這是一個被譽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的光榮集體,伴隨新中國的成長,凝聚幾代人幾十年的心血和汗水,這就是——王石凹煤礦,與其他煤礦企業一樣,共同托起了共和國煤炭工業繁榮富強的夢想。
          五十四年來,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王石凹人在上級組織的領導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使昔日雜草叢生、土地貧瘠、人煙稀少的黃土丘陵,變成了樓房林立、機器轟鳴、燈火輝煌的現代化礦井。
          危難中 敢于擔當
          既為“長子”,就意味著要擔當和奉獻,就要時刻以大局為先,以人民利益為重。
          作為國家“一五”時期由毛主席、周總理親自審定批準的蘇援我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共和國“長子”,王石凹礦在國家發展的各個緊要歷史時期,勇于并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企業責任,充分發揮了骨干表率的應有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業待興。煤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能源,與百姓生活、國家經濟緊密相連,煤企的獨特經濟地位,肩負的責任之重顯而易見。
          歷史定格在那難忘的一幕幕……
          六十年代初期,作為當時西北地區唯一的煤炭工業項目,無私奉獻的王石凹人想國家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建礦到投產的火速“成長”,在自己還未真正“成年”之時,就開始為嗷嗷待哺的電廠、工廠,源源不斷地送去工業食糧……
          文革期間,時局動蕩,全國發生煤荒,敢打硬仗的王石凹人異軍突起,三年大打翻身仗,1973年,年產首次突破120萬噸設計大關。改革開放初期,敢為人先的王石凹人在全國率先推廣高檔普采,連續三年奪得全國高檔普采冠軍,最高時年產達133萬噸。在條件惡劣的艱苦歲月,涌現出了連續3年獲全國普采冠軍、連續5年跨入全國高檔普采甲級隊伍行列的原采煤五區;連續6年獲全國甲級掘進隊稱號的原掘進三隊等一系列先進集體。先后涌現出了曾先后十三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領導人接見的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張金聚;黨的九大代表楊棟;黨的十大代表、有著“礦山鐵人”之稱的全煤系統勞模梁思云等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正是這一個個“礦山鐵人”,在一次次的關鍵時刻,在執著奉獻的鰲背山下,譜寫了一部部感天動地的壯麗詩篇。
          逆境中 善于挑戰
          在煤炭市場最為低迷的時期,頂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層層壓力,積極實施科技興礦戰略,毅然選擇了大刀闊斧的機構改革和人員精簡;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先后對主井提升箕斗、主扇機房電機、原煤篩選系統進行改造更新,大膽使用錨桿等新技術進行支護,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井下全部炮采和高檔普采工藝的淘汰和系統改造,在西北老礦中率先實現了綜采綜掘現代化;精減人員,壓縮機構,科學劃分業務,合理界定工作權限,避免業務交叉和重復;采取干部述職,群眾測評,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定崗定員,使機關人員減少了85人;實行減員分流,使全礦職工總數由6500多人減少到3800人。
          披閱風雨,卓然而立,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具有遠見卓識的王石凹人硬是憑借科技、機制創新,化危為機,在逆境中奮起,一舉扭虧為盈,實現逆勢增長,在世紀之交的三年,不但還清了歷史遺留欠帳,還累計凈盈利7000萬元。老礦重新煥發生機,氣勢自是銳不可擋。在隨后的2002年至2010年9年間,連年完成國家生產計劃,其中有8年達到120萬噸年產設計大關,有力地發揮了經濟建設發展中的 “頂梁柱”作用。在生產節節攀高的同時,企業也先后收獲了全國煤炭工業 “雙十佳煤礦”、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煤系統“文明單位”、“陜西省文明單位”、陜煤化集團“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殊榮。
          新征程 勇于履責
          如果說 “緊要關頭挑重擔”是王石凹礦所肩負的光榮使命的話,那么“促進發展保民生”則是王石凹人履行社會責任新的歷史使命。
          邁入新世紀以后,隨著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增長,煤炭企業的發展邁上快車道,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勇于創新的王石凹人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效益這個中心有機結合,以創建“三型六化”學習型企業為目標,突出“安全興企、和諧發展”主題,堅持“以人為本,追求卓越”核心理念,把讓職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作為重要職責來履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讓職工盡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
          在企業經營形勢逐步好轉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工資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比例,職工人均工資收入逐漸提升;從2009年開始,利用國家沉陷治理、棚戶區改造政策,積極爭取礦業公司支持,千方百計改善職工住房條件,先后新建單元樓房16棟918套;實施集中供暖,使礦區1650戶上萬名職工家屬 “清潔”過暖冬的夢想得以成真;安裝天然氣,使全礦44棟2357戶職工家屬用上了經濟、環保、潔凈的天然氣,大大提高了職工的生活質量;對礦區道路和單元樓前后進行硬化美化綠化,近三年時間綠化栽植 20余種37500多棵樹木,種草約50000平方米,使礦區綠化率達到了30%以上。
          成煤立志,源盡而力疏,經過五十四年的開采,王石凹礦面臨著井下可開采資源枯竭,職工隊伍老齡化嚴重的局面,再加上自2013年開始的煤炭市場寒冬,資源萎縮、市場不暢、希望渺茫……2014年年底,王石凹礦被列入陜煤化集團8對關閉礦井名單,對擁有半個世紀風雨洗禮的企業來說是一次浴火重生,對擁有幾代礦山情結的王石凹人來說更是一種陣痛……
          就在此時,勇于開拓的王石凹人秉承前輩志士們“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頭苦干往上搞”的拼搏精神,立誓要為企業發展找一條出路。
          從2014年10月,礦井開始回收轉型,礦黨政根據礦井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保存完整的蘇式建筑及蘇聯援建的歷史淵源,再加上礦區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等條件,在礦業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將建設王石凹礦工業遺址公園項目提上日程。同時積極聯系用人單位,從內部安置到“走出去”發展,承包工程,多方位尋找出路。2015年3月,銅川市市長楊長亞來礦考察工業遺址公園項目,同年5月,陜西省旅游局局長楊忠武來礦考察,6月,陜西省國資委書記孫安會來礦調研。2015年6月,王石凹礦工業遺址公園項目被列入銅川市十三五規劃。10月,陜煤化集團、國家發改委分別來礦考察調研,社會各界的關注給王石凹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此同時,王石凹礦積極解決富余職工安置問題,在先后向公司內部單位分流700余名職工后,積極踐行“走出去”戰略,赴陜北府谷等地承包工程,勞務輸出,先后派遣輸送兩百余人遠赴塞北再就業,開啟企業轉型發展重要一步。
          勇于拼搏的王石凹人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從荒丘溝壑到現代化礦山,從人背肩扛到機械化改革,從歷史絕境到開啟新篇,他們經受住一次次嚴峻考驗,闖過一個個激流險灘,自覺肩負起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他們頑強拼搏的開拓精神,也必定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挑戰,收獲更為輝煌燦爛的明天!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