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檔案里“挖”出了“金疙瘩”----柴里煤礦利用檔案資源助推礦井度危求進

      作者:劉光賢 2015-08-03 13:48 來源:煤礦安全網

      檔案里“挖”出了“金疙瘩”----柴里煤礦利用檔案資源助推礦井度危求進

      劉光賢報道:

      “三年多來,我們結合采場實際,通過找出近30年的采場設計圖紙、檔案,認真分析,仔細研究,在‘在煤層夾縫中一點點的摳’,推行工作面外延開采、旋轉開采、煤柱帶采,三年來,多回收煤炭160余萬噸。‘在老火區周圍一點點的扒’,通過實施地面打鉆注漿、井下注水注氮等措施,三年來,完成17個火區工作面的治理,解放火區儲量460余萬噸,穩住了生產源頭,為度危求進提供了保障......”前不久,山東能源集團在棗礦集團柴里煤礦召開的度危求進推進會上,柴里煤礦礦長徐永和向與會人員介紹該礦在危難之時怎么引領全礦上下破困局、尋生路的。

      柴里煤礦始建于1960年,1964年建成投產時年生產能力只有30萬噸,歷經三次擴建,提高到240萬噸,現在是棗礦集團西部建礦時間最長、職工人數最多的礦井。經過50多年的開采,礦井已進入衰老期,至2011年底,可采儲量僅剩800余萬噸,且多為邊角塊段,地質構造復雜,最小工作面不足2萬噸,年安撤15面次以上,不僅投入大、費時長,而且成本高、收益小。

      如果按照傳統的生產開采理論,根本無法開發剩余儲量。有沒有辦法,在保證職工安全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地回收邊角塊段煤炭資源?

      柴里煤礦的領導班子和技術人員苦苦思索。

      2012年初,時任柴里煤礦礦長的徐永和,客觀分析了企業面臨的形勢和差距,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反復研究井下采場設計圖紙、檔案,對所剩的資源進行一次大排查,巧妙地規避地質條件的影響,提出了工作面外延開采、旋轉開采、煤柱帶采等不規則開采方式,因地制宜進行開采。

      2012年,該礦在23下203綜放工作面末采期間,面臨著生產脫節的困局。為此,他們通過仔細研究地質檔案、圖紙,創新實施了“外延式開采”生產技術,以工作面機尾為圓心,機頭方向大幅度調采,嚴格落實分離支架、循環移架、運輸機添加溜槽、架間扶棚等措施,使工作面機頭外延推進53米,多采出煤炭面積達3577平方米,多采斷層邊角塊段煤炭4.26萬噸。這一“金點子”不僅創造了上千萬的經濟效益,而且扭轉了生產被動的局面。隨后,小型工作面均采取了這種生產技術,工作面綜合回收率達96%。

      通過檔案資料的利用和開采方式的創新,為柴里煤礦贏得了寶貴的生存空間。為了更好的利用檔案資料,該礦于2014年成立了技術研究工作室,將全礦地質檔案、技術檔案等資料,全部集中在此,全礦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對從檔案資料中查找出的邊角塊段等技術難題,都會組織召開技術論證會,集思廣益、相互啟發,根據圖紙檔案實況,制定出不少于三套技術設計方案,優中選優,集中論證,實現了檔案資料和技術經驗的共享。

      2014年,該礦依據圖紙檔案,優化采場設計,將23603北工作面原3上3下分層開采改為聯合開采,減少掘進工程量1500米、舊巷道修復800米,節支1430萬元,并多回收煤炭資源13萬噸;合理控制巷道斷面,在滿足通風、運輸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對236東集皮220米巷道、23614軌聯300米巷道縮小斷面施工,改變支護方式,提高了掘進效率,節支300余萬元,同時還減少了排矸等后續工程;優化開采方式,對23600工作面由原分層開采改為一次放頂煤開采,減少掘進2400余米,同時減少了1個面次的安撤,減少掘進投入和工作面安撤費用1200余萬元;優化支護工藝,對小屯村下23605、23614等新開采工作面全部實施錨網支護,減少了安裝回撤及開采維護40%的工程量。

      今年,該礦在23下200工作面開采期間,通過分析圖紙F18斷層的落差及3上煤、3下煤的層位對接關系,發現F18斷層下盤3下煤和上盤3上煤對接為軌道巷外擴提供了有利條件,東西兩面通采,可以解放斷層兩側的呆滯儲量。經研究圖紙后計算,在不增加掘進工程量的情況下,可增加工作面的呆滯儲量14.3萬噸。

      該礦科技科科長劉國利介紹說:“如果不提前仔細研究圖紙,斷層間的這部分呆滯儲量就浪費掉了,以后再回采就很難了。”

      工作面檔案就是將一個工作面從地質勘探到掘進再到回采結束形成的書面材料,歸集起來,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看能產生多大效益,對整個生產過程中的“量、本、利”進行預測分析,從中找到規律,找到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所在,為下個工作面生產提供借鑒,為生產經營管理提供有價值的科學參考資料。

      “說到底,就是一個效益問題。合理利用‘檔案’就是要用經濟的眼光看待檔案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對‘檔案’的分析研究、合理利用,最終實現技術優化、達產達效的目的。”柴里煤礦礦長徐永和一語中的。

      井下檔案圖紙的合理利用,讓柴里人把幾百米深處的不可知變成了持續的效益增長,他們在檔案利用的過程中,找到了一套井下設計、支護、開采和回撤的“捷徑”。隨著管理的逐步完善,柴里煤礦檔案利用的效果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煤炭市場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更顯得尤為突出。2014年,在商品煤綜合價格比2013年下降142元的情況下,該礦償還了歷史欠賬1500萬元,并實現減虧3827萬元。今年上半年,商品煤綜合價格同比下降98元的情況下,完成煤炭利潤502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

      姓名:劉光賢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