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企業也要打造“云安全”
文/袁中幫
“云安全”的概念一時在網絡躥紅,它是指由瑞星服務器、數千萬卡卡用戶就可以組成虛擬的網絡,簡稱為“云”。病毒針對“云”的攻擊,都會被服務器截獲、記錄并反擊。被病毒感染的節點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服務器的解決措施,查殺病毒恢復正常。“云”最強大的地方,就是拋開了單純的“客戶端”防護的概念。傳統客戶端被感染,殺毒完畢之后就完了,沒有進一步的信息跟蹤和分享。而“云”的所有節點,是與服務器共享信息的。你中毒了,服務器就會記錄,在幫助你處理的同時,也把信息分享給其它用戶,他們就不會被重復感染。于是這個“云”籠罩下的用戶越多,“云”記錄和分享的安全信息也就越多,整體的用戶也就越強大。
煤礦企業的生產是個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生產的環節極其復雜,參與的人員眾多,不確定的外部因素也時常影響和制約著安全生產的整個過程。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一直以來是礦山工作者實踐探討的重要課題。
在煤礦企業打造“云安全”將成為礦山安全的發展趨勢。所謂,礦山的“云安全”,我想重點在于針對安全隱患、安全事故,要做到全員參與、分類整理、信息匯報、問題處理、信息反饋、總結分析、改進升級、信息同享、推廣應用。古語云“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統計不安全環境、不安全因素、不安全人員等各類信息,在全員范圍內進行教育改進,從而實現安全的自保、互保、聯保。
在煤礦安全管理這個復雜的系統內每個人、物、環境都是其中一個節點,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影響整個安全形勢,所以在安全問題上每個個體若能夠在實現自保的前提下,相互溝通、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相互探討、相互提高,從而實現安全互保、聯保。
當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員工實現了自保、互保,同時嚴格落實“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以“技術”為指導,我想礦山的“云安全“系統也就最終形成了。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將會有所降低,煤礦安全生產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作者單位:崔木煤礦生產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