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山西煤礦棚改全景掃描:讓"開采太陽"的人住上陽光房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3-09-23 18:57 來源:煤礦安全網

      (中國夢·聚焦棚改)
      讓“開采太陽”的人住上陽光房——山西煤礦棚戶區改造全景掃描
          新華網太原9月23日電(記者于振海、韓潔、魏飚)蘊藏太陽能量的煤炭自古有著“太陽石”的美譽,煤礦工人則被稱作“開采太陽”的人。在煤海山西,就生活著近百萬“開采太陽”的人。但長期以來,他們卻過著“屋里小半間,頭頂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覺肩挨肩”的礦山棚戶區生活。
          2006年4月,山西同煤集團和西山煤電棚戶區改造項目開工奠基,拉開了山西省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序幕。伴隨一棟棟新住宅樓拔地而起,礦工們開始陸續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居,書寫起礦區的幸福新篇章。
          出“棚”住樓:延續幾代的礦工安居夢
          國慶前夕,山西大同煤礦集團因病退休的礦工任新明拿到了恒安新區三期80多平方米的新居鑰匙。“一年前還擔心能不能住進新房,新房能有多大。沒想到這么快就要住進寬敞的新樓房了。”
          46歲的任新明出生在父親建造的一間10平方米土窯里,上世紀90年代一場大雨土窯坍塌了,他又建起了40平方米的磚房。
          任新明的老房子挨著運煤鐵道,黃土墻瓦片頂,冬天挨凍,夏天漏雨,吃水、取暖、洗澡都極為不便。他最擔心的是孩子上學來回都要過鐵道,不安全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李棟梁說,山西是我國典型的煤炭能源地區,因為國有工礦企業較多,當時因礦設市、因廠設區,大多數企業建廠時都是先生產后生活,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居住條件簡陋、基礎設施匱乏,居住環境臟亂差,水電氣等基本生活條件難以保障,甚至大多存在嚴重的地質和火災隱患。
          任新明將入住的恒安新區是山西省乃至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居住區,建筑面積超千萬平方米,共有1700棟住宅樓,安置了同煤8.8萬戶從礦山沉陷區和棚戶區搬下來的礦工家庭。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2年,山西省已累計開工建設國有重點煤礦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7.48萬套,今年前8個月開工建設0.44萬套,預計明年底前將基本完成全省八大中央下放煤礦棚戶區的改造任務。
          讓利于民:彰顯“棚改”民生關懷
          作為山西省乃至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改造項目,恒安新區緣何能在7年多時間完成8.8萬戶礦工家庭的搬遷,平地再造一座“新城”?
          李棟梁認為,這得益于國家的支持,企業的投入和山西棚改政策的創新。
          2008年搬到恒安新區的礦工孫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原先住在煤礦沉陷區,按照同煤政策,60平方米以內新房,沉陷區拆遷戶每平方米只需掏448元,棚戶區每平方米掏480元。超出60平方米部分按每平方米1380元購買,算下來他買一套89平方米三室一廳住房只花了不到7萬元。  讓礦工盡可能少掏錢住上安居房,是山西煤礦棚改得以順利推進的根本原因,讓利于民的背后凸顯山西省棚改政策濃濃的民生情懷。
          據介紹,山西省煤礦棚改建設資金通過政府補一塊,企業貼一塊,大大減輕了個人資金負擔。以總投資160億元的恒安新區為例,中央省市縣各級政府補助36.5億元,同煤自己承擔45億元,職工出資13億元,剩下的65.5億元來自出售底商等市場化籌資。
          “讓礦工搬得下來更要住得好。”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雷英說,公司在建的玉門小區占地千余畝,是太原市最大的保障房項目,76棟住宅已有20多棟拔地而起,未來將容納礦區2.2萬戶住房困難職工。新區設計時就考慮了各種管網建設、小區道路綠化、商業網點、老年活動室、幼兒園、社區衛生所等設施,力求盡最大努力改善礦工居住環境。
          任重道遠:探索礦區棚改的可持續化道路
          然而,走出礦山融入城市生活的礦工們如何在新環境中住得安穩,卻是未來礦區棚改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為管理好偌大的恒安新區,同煤集團在新區建設之初就成立了鵬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下設26個物業管理站,承擔整個片區的社區綠化、供水、供熱、供電以及物業管理服務。
          公司總經理高玉武說,社區里居住的大多是困難礦工群體,轉為市場化的物業管理后,居民對繳納物業費和供暖費有抵觸情緒,集團為此給予大量補貼,物業費按成本至少每平方米收9毛錢,我們只收3毛錢,水電供暖費也對不同群體給予補貼,差額部分由企業填補。
          “我們算過,目前僅已入住的一、二期物業補貼每年就達3億元,長此下去是企業的一個沉重包袱。”高玉武說。
          令企業感到壓力的不光是社區管理,還有后續的建設任務。山西省提出2013年至2017年將再改造70萬戶保障房。然而在當前工礦企業效益下滑背景下,新增的保障房任務無疑加大企業的資金壓力。
          同煤集團提出未來五年還需安置2.3萬戶困難礦工家庭。在西山煤礦的“三礦兩溝”地區,記者仍能看到大片散落在山坡上、溝溝里的棚戶區,有的家庭幾代人擠在十幾平方米的屋里,幾百人共用一個破廁所。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代詩人于謙的一首《詠石炭》道出了礦工的艱辛與奉獻。幾家煤礦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幾年礦區棚改面對的都將是“硬骨頭”,但不管有多難,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企業仍會一如既往推進棚戶區改造,努力讓更多“開采太陽”的礦山人早日住上陽光房。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