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主井南一提升001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

      在線文檔 2012-09-19 0
      軟件名稱: 主井南一提升001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
      文件類型: .pdf
      界面語言:
      軟件類型: Doc
      運行環境:
      授權方式:
      軟件大小: 433.32 KB
      軟件等級:
      軟件登陸: admin
      作 者 :
      官方網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壓密碼:
      整理時間: 2012-09-19
      軟件簡介:

      甕安縣銀水壩煤礦主井南一提升001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    井巷名稱:主井南一提升001采面33    編    制:                        審    核:                    二00四年七月十六日一、 地質說明書

      采  區主井南一提升001采區工作面名稱對001回采工作面位置及回采區界限該面系主井南采一提升回工作面采,南至礦界邊緣,北至提升運輸巷第二連絡眼,采用前進式短壁式回采,采面40米。見下頁巷道布置圖:與鄰近采區及地面關系本回采區001采用前進短壁式沿南翼向推進主本礦界上止。總回風上20米的原本礦采空區,本采區地面無建筑物,河流等不利于井下采煤因素。工作面特征走向(m)最大 90  最小80  平均85開采煤層單一煤層0層煤傾斜長(m)最大 45  最小35  平均40開采厚度0.9m儲量計算平面積(m2)25200斜面積(m2)25200容量1.4T儲量(萬t)3.17可采量(萬t)2.85回采率90%煤層情況厚度(m)最大1.1   最小0.7   平均0.9   傾角(度)最大30   最小26   平均28煤層結構單一煤層頂底板巖性及其穩定性直接頂:為灰色中厚層生物碎屑巖,厚3-10m,一般6m左右,較為穩定。偽頂:局部地段存在為泥巖,貝殼狀斷口,不穩定,極易脫落,對回采有影響,需處理或加強支護。老頂:為厚層為火遂石灰巖,較堅硬,厚55&#8212;1底頂:為泥巖,有輕微底鼓現象。


      構造情況   該工作面無斷層,沿煤層走向有一定變化,傾南東面傾角,一般26&#1086;&#8212;30&#1086;,頂板較為完整存在,約厚20mm&#8212;50mm的一層偽頂,底版在局部的地段存在輕微的溜底現象水文地質情況  水文地質條件簡單,主要為大氣降雨補給井下,回采工作面開采圍范內無老窖積水,該工作面頂板無淋水,對回采無影響瓦斯,煤塵及自然發火情況    根據貴州工業大學科技咨詢服務只可對我礦進行瓦斯滴出鑒定結果表明,該采區為低瓦斯滴出采區,瓦斯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    煤塵爆炸性能及自然發火傾向性,無勘察鑒定資料,在采掘過程中即將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要求采取防塵措施,撒水降塵,同時嚴禁觀察煉的自燃預兆,有效防止煤塵爆炸和自燃。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該采面在回采時,鑒于偽頂易脫落的情況,在人工采煤過程中及時采取挑頂措施,密集支護和帶帽支護,必要時可留煤柱支護。

      二、工作面正常放頂支架示意圖該工作面采用點柱,帶帽支護,排距為0.7米,柱距為0.8米。頂板管理采用&#8220;四.六&#8221;回柱法。三、回采工藝1、落煤方式:采用人工手鎬落煤。根據本礦0煤層賦存傾角一般,故分段直上由上而下回采。落煤由溜槽入運輸裝車。四、循環作業圖表1、 循環作業組織形式本工作為二班作業,八小時工作制,各班分別完成采煤支護(包括支柱,補柱,回柱放處理采容區),安置溜木槽等工作。2、 循環圖表五、生產系統  (一)、主要生產系統流程(包括運煤、通風、供電、運料、通訊等生產系統,其路線途徑及主要設備規格型號在采區布置圖上標明并附必要的說明)1、 手鎬落煤后,經煤工攉煤裝入溜槽滑入下面運輸平巷煤倉,經扒裝入礦車,由一水平運輸巷推至提升巷提出,由平硐運至地面煤場。2、 通風:該采面采用負壓通風。3、 供電:由地變化器輸出供電,另備有柴發電機作備電源。4、 運料:由平硐經卷揚處風門由總回巷至采面。5、 通訊:在該采面運輸順槽處安裝礦用防爆電話與地面調度室聯接。(二)、設備工具配備表:

      設備名稱規格數量設備名稱規格數量使用備用合計使用備用合計局扇2.2KW112溜槽節5050其它工具由班組自備

      (三)、勞動組織

      工種工人出勤出勤班次人數出勤時間一班二班三班合計一班二班三班補柱工2248&#8212;44&#8212;12移溜工112支護工224扒裝工112推車工224采煤工6612瓦檢工112安全員112合計161632

      (四)、風簡要計算按井下同時工作最多人數計算(本工作面人數為16人)Q=4NK=4&#215;16&#215;1.5=96m3/min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1煤的排號煙煤14循環方式個/日/2工作面走向長度米63015循環進度米/3工作面傾斜長度米4016循環產量噸324煤層傾角度28&#1086;17循環率%5煤厚米0.9018平均月進度米256采高米0.9019炸藥消耗量公斤/千克7容量噸/M31.420雷管消耗量個/千噸8煤層生產能力噸/M21.2621坑木消耗量M/噸1.29可采儲量萬噸2.8522支柱耗量23在冊人數月1823日出勤人數人3211含矸率%0.224在冊人數人3212灰分%30%25工作面效率噸/工213工作面采率%90%26回采期限起至時間2003.11.10

       七,技術安全組織措施1, 避災路線遇到瓦斯煤燃,煤塵爆炸,火災時工作人員撤出路線為:工作面&#8212;&#8212;一水平運輸平向&#8212;&#8212;&#8212;提升巷&#8212;&#8212;主平    &#8212;&#8212;地面2, 遇到水災時:撤出路線為:工作面&#8212;&#8212;總回風巷&#8212;&#8212;主平  &#8212;&#8212;地面。八、安全技術措施(一) 回采技術要求:1、 回采工作面回采、支護、栓距、排距、回柱、移溜、放頂等工序必須嚴格按照本回采作業規程進行作業。2、 回采時,因用人工手鎬落煤,采煤工作面比較長,落煤若沿整個工作面保持整齊推進困難,可采取分段推進,因此,要求各段推進進度總體上要保持整齊,在循環進度內保持整個回采采面成地條直線。3、 本工作面采取&#8220;四.六&#8221;回柱法管理頂板,局部帶帽、點柱及溜煤柱等進行混合支護,最小控頂距3.0米,最大掛頂距4.8米,柱距0.80米,排距0.70米。4、 工作面木支柱,必須打牢固,迎山有動。5、 回采工作面,回采頂板懸露面積達到六排柱子時,必須進行回柱放頂,回二排留四排。6、 回柱前,先在第四排柱子打上密集柱切頂,預防采空區頂板垮落或底板滑落竄入工作面。(二)、質量驗收制度1、 每班回采時。由當班管理人員,班長,安全員負責,嚴格檢查施工質量是否達到《規程》規定的要求。2、 檢查中嚴格對各支護架設質量的檢查,若發現采煤面頂柱打不牢固,不迎山有勁,架設形式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進行反工。3、 采面支護柱距,排距不符合《規程》規定的,當場責令班長組織作業人員及時反工,確保采面安全生產。(三)、交接班制度:1、 要求當班工作的必須完成,每班接班由當班管理人員班長再次對整個工作面全面進行檢查,對下一班進行匯報和交接。2、 匯報交接班的內容,平面回采進度,支護,回柱,放頂,采面的整個安全情況。 些隱患(包括已處理,未處理的),特別是發現處理的必須向下一班管理人員,班長作詳細的匯報,匯報要認真,真實。3、 匯報由當班管理人員,班長進行,匯報在地面指定地點進行。4、 對未來徹底處理的安全隱患,必須立即向礦長,技術負責認真人匯報,使于采取有效措施及是處理。(四)、安全施工措施:1、 每班作業人員進入到工作面后,必須由班長負責認真先檢查采面的安全情況,檢查頂板,柱子是否安全可靠。2、 經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進行其它作業,不安全堅決不準安排其它作業,必須先采取措施下理不安全因素。3、 對于局部地段頂板破碎嚴重的區域,不能按照本作業《規程》支護要求進行支護時,必須制定專門的處理措施采取合理有效的特殊支護形式,如木垛,叢柱,溜煤柱等,專門對其進行支護。(五)、通風,回采,支護:1、 每班回采前,必須先對采面上下安全口進行清理檢查,對煤壁必須齊采直,保持采面通風暢通,并對風量進行檢測,保證風量滿足安全生產要求。2、 對采煤工作面上瓦斯進行檢測],若發現瓦斯有積聚超限情況,必須采取送風排除的措施先行處理。3、 回采時,工作面運巷,回風巷巷道距5&#8212;10米范圍內應超前打上抬棚或加設支柱。4、 回采時,工作面煤壁必須采齊采直,不待留有傘檐,不待留護頂煤,不準丟底煤。5、 工作面回采時,提頂距離超過《回采人業規程》規定時,嚴禁采煤。6、 回采時,支護頂柱必須及時跟上,不準空頂作業,頂柱不準打在浮煤,浮矸上面,頂柱架設必須牢固迎山有勁。7、 柱距規格為0.8米,排距為0.7米,最大控頂距4.8米,最小控頂距為3米。8、 采面局部頂板破碎地段,支護形式為&#8220;散星狀&#8221;支護打點柱,破碎嚴重地段,必須制定專門的特殊支護措施,如木垛,叢柱,煤柱之類的特殊支護形式,同時帶帽板必須加寬加厚,加長。其柱距,排距根據頂板具體情況而定。(六)、回柱,放頂:1、 本采面采用人工回柱,回柱順序由里向外,由下而上。2、 回柱前,先觀察采面的頂板或整個工作面的安全情況,安全退路必須清理,保證暢通無阻。3、 回柱時必須選派有經驗的老人進行頂板觀察,若發現有異常情況,必須撤出所有回柱人員到指定的安全地點。4、 回出的柱子,要放在較寬敞的地點堆放,以免影響安全退路。5、 對確實危險,無法回柱的部份支柱堅決不準強行指揮放柱。6、 對采面局部頂板壓力較大地段支護,確保回柱的安全。7、 回柱放頂時,在最小控頂距保持四排柱子時,在采面往空區的第四排柱子打上案集支護,同時設置檔矸措施。使頂板垮落不竄入采面。8、 回柱放頂必須按照〈回采作業規程〉規定的工作面正常放頂支架示意圖進行作業。9、 工作面采空區處理采取全部垮落法和緩慢下沉法綜合運用處理。10、 工作面回柱放頂結束后,必須對整個采面進行檢查,發現頂板局部壓力大的地段或頂柱斷裂的柱子,要分別加強支護和更換柱子,確保采面的安全生產。(七)、運料及木料準備:1、 回采工作面木料從地面裝車從平硐運至總回風巷,從回風巷到采面。2、 除工作面正常的用料處,還需準備一定數量的木料運至采面附近作準備。(八)、運輸:1|、溜煤時,人員不得在溜煤道行走或操作,以防此致溜煤過程中煤塊飛砸傷人員。2、后防,推運礦車不得少于〈煤礦規程〉規定的礦車距離,防止礦車相碰傷人。3、 在運輸巷必須設置會車員,會車時必須減速,防止擠傷人。(九)、回采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如遇斷層或頂板特別破碎斷層水時等特殊地質構造變化時,另行補充施工安全措施。     九、程學習貫徹情況及考核測驗要求:參加學習貫徹的干部、班組長、特殊工種填表簽字

      序號姓 名職務及工 種測驗日期成績序號姓 名職務及工 種測驗日期成績11621731841952062172282392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

      文字說明:(貫徹方式及內容摘要、考核次數、參加人員、人數)附錄關于加強采掘作業規程管理的規定采掘作業規程是煤礦安全生產必不可少而又應用較多的法規性文件。同時也是采掘工作面進行生產的全面的指導性文件,它是根據被采掘區域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科學的文件。它詳細而具體地規定了被采掘區域的生產、安全、技術措施、勞動組織、管理及經濟指標、特殊情況的處理等,是保證采掘工作面安全生產的文明生產,使之達到高產、穩產、安全、高效、低耗的有效措施,是采掘工作面生產的法規。為了進一步加強技術管理,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現將采掘作業規程的編制、審批、修改、補充、貫徹執行等有關事項作如下規定:一.編制規程的對象及范圍一個采掘工作面在開工前必須編制采掘作業規程,經審批、貫徹學習,填寫開工報告,并經批準后,方可開工。1.輸人巷、配風大巷及聯絡巷(包括采區車場)可編入一個規程,并要求正常掘進1000m以后根據情況修改、補充或重新編制。2.采區主、副上山及聯眼可編入一個規程。3.采面機、風巷及切眼可編入一個規程。4.每個回采工作面編制一個回采作業規程。5.專項工程根據需要編制單位工程施工作業規程。6.巷道維修要編制維修作業規程或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7.其它需要編制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的情況。二.施工作業過程中,出現與規程不符或情況有變化時,需根據情況及時修訂或補充有關內容,差異較大時,需重新編制作業規程。三.規程編制內容,原則上按礦規定的固定格式編制,特殊情況作適當增減。但如下內容在規程中必須編寫清楚:1.地質情況:特別是煤層特征、儲量及地質構造等。2.采煤方法:包括巷道布置及特征、工作面特征值、采高、循環進度、落煤方式、支護方法、支架布置等,并附圖。3.頂板管理及其說明,主要設備牲及布置。4.生產系統:主要有運輸、提升、通風、供電等系統。5.勞動定額、工作制度、勞動組織。6.工序安排順序及說明、正規循環圖表。7.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及及要安全技術措施。8.特殊情況的處理及說明,必要時應附圖表。四.編制要求:規程是技術文件,因此要求其用詞必須規范、方案簡練、數據準確可靠、真實、前后不矛盾、符合有關的技術政策,安全技術措施要全面、具體、明確。整個規程在文字、數據、圖表上應相互配套、相互補充、自成一體。五.編制規程前,應熟悉圖紙,明確任務,如今技術人員研究生產技術問題和安全問題等,規程草案出來后,技術人員應進行討論和修改,然后礦領導審批。六.車間領導在接到規程后,應立即召集有關人員匯審,確認無大問題后報礦審批,否則,應安排重新編制。七.礦接到規程后,由總工程師牽頭,召集生產科、安全科、設備供應科有關人員進行匯審,簽署匯審意見及參加匯審人員簽字,最后由總工程師簽字,作出通過或不通過的結論,返回車間貫徹或重編。八.凡新的作業點應在開工前15天內將編審好的規程報礦審批,礦有關部門應在10天內審查完畢返回車間,而車間必須在5天內交中隊,由技術人員或中隊干部貫徹到全體施工人員。同時復制規程一式多份,并將貫徹情況作好記錄返回放總工程師、安全科、生產科各1份,施工隊1份。車間1-2份。在報記錄的同時填報開工報告,經規程審批人員及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開工。九.規程一經批準,車間及中隊必須嚴格遵照執行,未經批準不得隨意更改。十.嚴禁無規程、開工報告或安全措施施工。十一.凡編制作業規程內容齊全、符合實際、貫徹執行好、無安全設備事故、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每年進行一次評比,并予以獎勵。十二.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視情節予以教育、通報批評、扣獎金或罰款處理,單位違反一次扣責任制考試獎500元,個人違反一次罰款50-300元。十三.對車間無規程或措施,開工報告而擅自開工或先開工后報批的更要嚴肅技術紀律,處以車間領導50-300元的罰款,造成安全事故的,同時按《安全獎懲實施細則》進行處罰,并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十四.該規定自現發之日起執行。                   &#9;&#9;&#9;&#9;&#9;&#9;&#9;&#9;二00四年七月十六日


      下載地址: 文檔地址1
      下載幫助: 發表評論 加入收藏夾 錯誤報告
      相關軟件: 無相關信息
      下載說明: ⊙推薦使用網際快車下載本站軟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壓本站軟件。
      ⊙如果這個軟件總是不能下載的請點擊報告錯誤,謝謝合作!!
      ⊙下載本站資源,如果服務器暫不能下載請過一段時間重試!
      ⊙如果遇到什么問題,請到本站論壇去咨尋,我們將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資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業軟件是供學習研究之用,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購買正版。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