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灑志煤礦軌道上山冒頂處處理方法
一、引言
我礦于2011年7月6日國電貴州公司接收組正式接管后,因開采方案和安全專篇變更沒有獲得批復,上級行管部門下發停產指令,一直停產至今,當時副井軌道上山距貫通點還差2.3米沒有貫通,因長期停產,加之上部有水從鉆孔處下流,致使軌道上山貫通位置處下山側約5米頂板來壓垮落,給復工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就此淺談下個人對該冒頂處處理的方案。
二、現狀以及主要隱患
目前該處圍巖松散破碎、結構疏松、空隙率大、強度低,原有錨網支護已經失效,后補充的槽鋼加強支護質量差,已經嚴重變形,網片上有大量散矸積存,有可能在復工后重新支護過程中出現頂板事故。
三、原因分析:
1、初始支護采用錨網噴支護,但是因壓風管路直徑過小,供風距離過遠,風壓不夠,無法在迎頭噴漿,只能是錨網臨時支護,沒有達到永久支護效果。
2、國電貴州公司接收組接管后,因新上任礦長管理不當,頂板破碎處未及時采取永久支護,在原設計支護實現不了的情況下,沒有采取其他方法進行永久支護。加之在施工過程中沒有狠抓工程進度和質量,致使該段巷道還有2.3米沒有貫通而停工。
四、處理手段:
針對此種情況,單一的支護肯定達不到永久支護的目的,加之頂板垮塌較嚴重,冒頂過高,單一的支護可能存在空洞,為以后的生產留下隱患。因此考慮復合型支護。個人認為先用錨網噴支護實現初始支護,然后用U型鋼-混凝土組合梁支護達到永久支護。
五、注意事項:
1、采用錨網噴支護之前必須用夾鉗將高冒處網片剪破,將網片上的活矸放下來,確保噴漿質量和施工人員人身安全。
2、噴漿過程中必須將頂板高冒處填充嚴實,確保噴漿過后頂板上不存在空洞。若噴漿不能將高冒處充填嚴實,則必須采取注漿手段充填嚴實。
3、所有架設的U型鋼支架必須根據巷道的坡度保持一定的迎山角度,每架U型鋼支架之間必須使用拉桿,確保支護穩定可靠。
4、U型鋼支架架設好后必須實現壁后充填,同時噴射的混凝土必須將U型鋼支架完全覆蓋。
六、支護效果分析:
初始錨網噴支護實現了頂板巖石的初步穩定,U型鋼-混凝土組合梁支護實現了二次加固。U型剛支架實施壁后充填后,充填層使圍巖與支架接觸緊密,改善了支架的受力狀況,把圍巖的壓力均勻分配到U型剛支架上,提高了支架的承載能力,使巷道頂板、兩幫移近量明顯低于沒有實施壁后充填的U型剛支護方式,巷道維護效果明顯。
七、結論
在以后的施工過程中,針對工作現場的實際和巷道圍巖的巖性情況,選擇恰當、合理的巷道支護形式是十分重要的,既能很好地支護巷道,保證正常的安全生產,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