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礦實習報告范例

      作者:佚名 2012-02-29 19:53 來源:本站原創

        本次生產實習的目的:通過生產實習,讓我們學習和了解生產的全過程以及生產組織管理等知識,培養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以及生產現場中將科學的理論知識加以驗證、深化、鞏固和充實。并培養調查、研究、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繼專業課的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拓寬知識面,增加感性認識,把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學到從書本學不到的專業知識,并獲得本專業國內、外科技發展現狀的最新信息,激發學生向實踐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為今后的學習和將從事的技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參加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幫助。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們踏上了去實習的道路,我們本次實習的目的地是黑龍江省雞西市,下面就其相關概況作簡要介紹:

        1. 實習地點概況

        1.1 雞西市

        雞西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北、東分別與勃利縣、七臺河市相連,南和穆棱市、西與林口縣毗鄰,東、東南與俄羅斯交界。總面積22531平方公里,人口198萬,有漢、 滿、朝、回、蒙等23個民族,轄三縣(市)六區。雞西市現已成為工業門類齊全,經濟全面發展,城市服務功能較為完備的綜合性城市。

        雞西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56個礦種。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線石、鉀長石、大理巖、黃金、鉑、鈀、礦泉水等。雞西煤田分布廣、煤種齊全,有焦煤、氣煤、肥煤等7個煤種,總儲量80億噸,年產原煤3000萬噸;石墨總儲量7.8億噸,居亞洲之首,年產量7萬噸;硅線石儲量4000萬噸,年產量3000噸;大理巖儲量6.3億噸、鉑儲量3.29噸、鈀儲量5.66噸、黃金儲量大于5噸。

        雞西物華天寶,河川秀麗。全市耕地總面積554千公頃,荒地面積4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9.4%,其中草原沼澤面積為22萬公頃。雞西市地處烏蘇里江水系,境內62條主要河流大多數為烏蘇里江一、二、三級支流,總徑流量89.4億立方米。有水泡湖沼569處。境內最大河流穆棱河,境內流徑長502公里。地下水總儲量98.4億立方米,全地區水資源總量為5393億立方米,水面434萬畝,共有中小型水庫46座。全市林地總面積6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592萬立方米,年采伐量42.6萬立方米。

        雞西市野生資源比較豐富,藥材上百種,山產品300佘種,蕨菜、薇菜等聞名中外。有虎、熊、鹿、貂、狍等39種野生動物繁衍生息;魚類65種,其中翹嘴紅鲅(大白魚)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鳥類18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金雕;植物460多種,其中國家二級植物9種:興凱松、興安檜、野大豆等。

        雞西市是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之一,也是黑龍江省的重點產糧地區之一。雞西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氣候溫和,雨量適度,無霜期長。耕地土壤以白漿土、河淤土、水稻土、草甸土為主。肥沃的土地盛產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蔬菜等,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和特色農業。全市有11個大型國有農場,糧食平均年產量超過130萬噸。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科教興農"戰略推進產業化經營,第二、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畜牧業、水產業為重點的養殖業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改變了農村經濟中單一的種植為主的傳統格局。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農村經濟的生力軍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種植業和林、牧、副、漁業的比例趨向合理,大農業、特色農業的格局逐步形成。雞西市已建成綠色食品基地12個,有9個品種、22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綠色食品產值達6億元。

        雞西市生態環境良好,特點是天藍、地凈、水清,是座新興的旅游城市,具有發展生態旅游、邊境游、跨國游的基礎條件。2002年雞西市接待國內旅游者179萬人次,接待國外旅游者23.6萬人次,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己初具規模。

        雞西市旅游景點星羅棋布,集雄、奇、秀于一身,冰雪、湖泊、濕地、森林古墓遺址等特色旅游資源豐富。最具特色的有煙波浩渺、氣勢磅礴的北國綠寶石一興凱湖。早在6800年前,興凱湖畔就有肅慎人居住,是女真人、滿族人的發祥地;有水深流急的烏蘇里江:有世界僅有的二戰遺址、被稱作"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地下軍事要塞;有舉世聞名的中蘇自衛反擊戰發生地珍寶島;有祖國最早看到日出的邊境山峰之一神頂峰;有歷經百年滄桑的"東方第一廟"虎頭關帝廟;有"東方第一絕景"千畝野生荷花月牙湖;有山峰奇麗、風光秀麗的麒麟山;有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臥龍湖、哈達河、八楞山、鳳凰山森林公園、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等旅游景區;有遼金古城。

        雞西市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環境幽雅,加之距日本海較近,受海洋氣候的影響和調節,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爽,無明顯嚴寒酷暑,有"北國春城"之美譽。其旅游景點基本保持了原始自然風貌,是重歸大自然進行冰雪旅游的理想之地,是黑龍江省旅游黃金線上的"東方明珠"。

        雞西市有良好的投資環境。中俄邊境線長631公里,現已開通密山和吉祥兩個國家一級陸路口岸。密山口岸國門位于興凱湖西北端的中俄界河白棱河河口,年過貨量可達50萬噸,過車能力200車次/日,驗放能力可達40萬人次/年。莊嚴雄偉的口岸國門,與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的世界最小國界橋白棱河橋及口岸公路大橋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吉祥口岸是經國務院批準、1993年正式開通的國家一類陸路雙邊客貨運輸口岸。口岸大橋長207米、寬13米,是中俄邊界上最大的永久性界河大橋。口岸功能齊全,吞吐能力大,是不受季節影響、全天候開放的口岸。過車能力可達400-700車次/日,過貨量可達1 5 0萬噸/年,驗放能力可達45萬人次/年。

        雞西交通便利,基本形成鐵路、公路、航空互相連接的交通網;郵電事業發展迅速,通訊裝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實現新世紀的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 機電總廠

        雞西礦業(集團)公司機電總廠,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南星街47號,是東北大型煤礦機械設備修造廠,原煤炭部二級企業。始建于1948年,占地面積23.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近8000萬元,職工1429人,其中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150人,技術工人960人。工廠加工實力雄厚,擔負集團公司各類生產設備檢修任務和對外機加工作,設有鑄造、鍛造、鉚焊、熱處理、機裝、機修、采煤機、三機、支架、支護、電機、電鍍、制氧、軋鋼、水暖等十六個分廠,主要生產采煤機、運輸機及礦用支護產品。設備先進配套,有Y2280螺旋銑齒機、M16滾齒機、4米龍門銑、3.4米立車等高、精、尖設備70余臺套,普通加工檢測設備近500臺套,產品設計開發采用CAD、CAPP技術。

        主要產品有MG240/300-WB日落煤層采煤機,各類型刮板運輸機有其配套擋煤板、風機、水泵、礦車、絞車、箕斗、罐籠、耙斗機等十六個系列、七十余種,綜采設備大修體系齊全完備。年商品產值7000萬元,在煤炭生產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圖1 雞西市礦業(集團)公司機電總廠

        1.3 新發煤礦

        新發煤礦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境內,屬于雞西市經濟遠景規劃區,煤礦地面工業廣場東西長380米,南北長420米,面積0.15平方公里,具體位于雞西市雞冠區西郊鄉新發村北,在雞西市西北郊城鄉結合處,距離市中心約2.5公里,西與滴道煤礦相鄰,東與新城煤礦相毗連。新發井田地理位置為東經130°48′55″—130°00′00″,北緯45°21′15″—45°17′30″。

        新發井田走向長8.0公里,傾斜向長4.0公里,總面積為32.0平方公里. 新發井田北部以煤層露頭為自然境界,南部至各煤層-900米標高,東部起F31號斷層為界,西部至F1斷層為界,仍然是東西長8公里,南北傾斜寬4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新發煤礦在穆陵河下、民用建筑、新發井田內有城(下城子)—雞(雞西),林(林口)—密(密山)兩條國有鐵路穿過,井田南北各有一條雞西至滴道的公路通過,201國道(大連—鶴崗高速公路雞西分支線)也在井田南部穿過。且穆陵河也在井田內貫穿流過,井田又位于新發鄉,是標準的“三下”開采。

        新發井田內的地形、地貌,是雞西丘陵地區的典型特征之一,各個地質年代的地層都有出露,古老的高變質作用而成的古生代麻山群變質巖,形成井田西面、北面連綿不斷的群山,井田西南面由于中生代地球火山活動期間所形成火成玄武巖,組成桌狀臺地,留給人們視野的,顯得高聳、挺拔、威武、氣勢磅礴。井田南面為白堊系地層,形成的峰脊渾圓的平緩丘陵,地表上叢林茂密,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井田中央是第四系河套沖積平原,穆棱河從遠處的梨樹區,蜿蜓從井田中部東西向流過,形成寬闊的河流沖積平原。地面標高在海拔+186.0—+211.3米之間,平均標高為+195.0米,總體看來,新發井田地表地貌猶如一向東開口的簸箕,中生代晚侏羅統雞西群城子河組主要含煤段地層就鑲嵌在這近東西走向的狹長槽形地帶中。

        

       

       

        圖2 雞西市新發煤礦平面圖

        1.4 張新煤礦

        張新礦建于1958年,立井開拓方式,1964年7月正式投產,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第一座現代化礦井,原設計能力為60萬噸/年,服務年限62年,一對立井開拓分水平集中運輸,立井打到一水平,二水平為盲斜井延深。

        開采煤層為雞西群城子河組煤層,全區可采煤層13層,現開采煤層11層,均屬薄及中厚煤層。

        開拓方式為立井開拓,現生產水平為-300米,上下山開采。

        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后退,主要采煤工藝為兩個高檔采煤工作面,三個炮采工作面。提升方式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為罐籠提升,通風方式采用抽出式。

        開采深度:由200米至-700米標高。

        可采儲量3493.8萬噸,服務年限40年。(以2005年末的儲量計算)。

        

       

       

        圖3 雞西市張新煤礦

        1.5 焦化廠

        雞西礦務局焦化廠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區的東南端,雞冠區南星街71號。始建于1985年8月17日,占地11.4公頃,隸屬于中國大型企業——雞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煤炭工業二級企業。年產焦炭10萬噸,粗苯1000噸,煤焦油4000噸,是中型的煤炭深加工企業。產品質量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等級標準,焦炭暢銷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并批量出口朝鮮;煤焦油為出口免檢產品,遠銷日本和香港。

        焦化廠全廠有干部職工962人,管理人員150人,生產工人450人,輔助人員200人。其中設專職安全員16人,技術力量雄厚,有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40人,工人受過專業技術培訓,素質良好。廠區生產設備配套齊全,檢測手段先進完善,有先進水平的中央化驗室,一次可進行10個項目30余種數據的化驗。廠區備有鐵路專用線,有鐵路和公路運輸的能力。

        企業性質:國有企業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營業執照注冊號:2303001700047

        法定代表人:種立江

        2. 實習過程簡介

        2.1 機電總廠

        2.1.1 機裝分廠及其熱處理分廠

        機裝分廠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主要的生產任務是將各個分廠生產的零部件組裝成件。同時該廠的安全系數較大,工人的工作條件較好。

        表面熱處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表面淬火回火熱處理,另一類是化學熱處理,其硬度檢驗方法如下:

        1)表面淬火回火熱處理

        表面淬火回火熱處理通常用感應加熱或火焰加熱的方式進行。主要技術參數是表面硬度、局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層深度。硬度檢測可采用維氏硬度計,也可采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計。試驗力(標尺)的選擇與有效硬化層深度和工件表面硬度有關。

        2)化學熱處理

        化學熱處理是使工件表面滲入一種或幾種化學元素的原子,從而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經淬火和低溫回火后,工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觸疲勞強度,而工件的芯部又具有高的強韌性。

        化學熱處理工件的表面硬度檢測與表面淬火熱處理工件的硬度檢測相近,都可以用維氏硬度計、表面洛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來檢測,只是滲氮厚的層度較薄,一般不大于0.7mm,這時就不能再采用洛氏硬度計了。

        3)局部熱處理

        零件如果局部硬度要求較高,可用感應加熱等方式進行局部淬火熱處理,這樣的零件通常要在圖紙上標出局部淬火熱處理的位置和局部硬度值。零件的硬度檢測要在指定區域內進行。硬度檢測儀器可采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C硬度值,如熱處理硬化層較淺,可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HRN硬度值。

        2.1.2 鍛造分廠及其鑄造分廠

        1)鍛造廠

        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松,焊合孔洞,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于同樣材料的鑄件。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鍛件。鍛造按成形方法可分為:①開式鍛造(自由鍛)。利用沖擊力或壓力使金屬在上下兩個抵鐵(砧塊)間產生變形以獲得所需鍛件,主要有手工鍛造和機械鍛造兩種。②閉模式鍛造。金屬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狀的鍛模膛內受壓變形而獲得鍛件,可分為模鍛、冷鐓、旋轉鍛、擠壓等。按變形溫度鍛造又可分為熱鍛(加工溫度高于坯料金屬的再結晶溫度)、溫鍛(低于再結晶溫度)和冷鍛(常溫)。鍛造用料主要是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其次是鋁、鎂、鈦、銅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狀態有棒料、鑄錠、金屬粉末和液態金屬等。金屬在變形前的橫斷面積與變形后的模斷面積之比稱為鍛造比。正確地選擇鍛造比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有很大關系。

        2)鑄造廠

        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并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后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制造工業的基礎工藝。鑄造工人與沖天爐、電爐打交道,如果在溶化金屬中混有異物或遇水,可引爆炸燙傷事故。鑄造生產除采用鑄造機械設備外,還大量使用各種起重運輸機械,很容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鑄造作業的有些工序手工作業量較大,容易發生碰傷事故。熔化、澆注、落砂等過程會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影響工人健康。清砂要使用振動落砂機、滾筒和風動工具,產生很大的噪聲,可能引起職業性耳聾。碾砂、回砂、打箱、落砂產生大量粉塵,如果沒有防塵措施,工人就容易患矽肺病。在型芯烘干、熔煉、澆注等過程中有油質分解,會散發出丙烯醛蒸氣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如果沒有通風措施,可能引起呼吸道發炎、急性結膜炎。

        2.1.3 電機分廠及其鉚焊分廠

        1)電機廠

        電動機也稱電機(俗稱馬達),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力矩,作為用電器或機械的動力源。該電機分廠的生產任務是煤礦用電機等大型電機維修和組裝。安全科長還告訴我們,電機老化后就是火災危險源,機電總廠就曾經兩次因電機老化引發火災。安全工作人員要定期對正在使用的電機進行檢修。

        2)鉚焊廠

        說到焊接,會有這樣的印象,在一些街道或者城鎮的旁邊,有些修理鋪,他們干的是補帶,打氣,焊洋鐵壺。因此對焊接的印象就是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好像沒有什么科學技術,實際上不是這樣的,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焊接技術已經從古代的一種手工藝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焊接技術。把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連接在一起的方法叫做鉚接。鉚接分冷鉚和熱鉚,冷鉚即用鉚釘連接,熱鉚就是焊接,即通過高溫將兩種金屬的連接部位熔化在一起。

        從理論上來說,兩塊分離的材料,我們把它需要連接的面靠在一起,如果我們把這個靠在一起的面足夠緊密的話,這種情況下,這個材料按照它的物理本性,就能連接在一起,就能形成一個連接在一起的材料。因此焊接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施加外部能量的辦法,促使分離材料的原子接近,形成原子鍵的結合。在這個同時,以能去除掉一切阻礙原子鍵結合的一切表面膜和吸附層,以形成一個優質的焊接接頭。

        回顧上一個世紀焊接技術的發展,在金屬材料的廣泛應用和大工業批生產的推動下,已經發明了許多新的焊接方法,現在可以說,所有的金屬材料都能進行焊接,而且焊接的性能越來越好。因此,展望21世紀,由于非金屬材料的廣泛應用,必定會產生一系列新的連接方法,焊接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工藝,石油化工企業大型的球罐,批量生產的汽車車身等等都采用的是全焊結構。所以可以這么說,現在全世界所有大工業的產業,像航天航空、造船、通訊、家用電器、大型電站、冶金、微電子、武器裝備等等,焊接都是最主要的工藝。

        2.1.4 電鍍分廠及其齒輪分廠

        1)電鍍廠

        電鍍是一種電離子沉積過程,是利用電極通過電流,使金屬附著在物體表面上,其目的為改變物體表面的特性或尺寸。

        電鍍目的是在基材上鍍上金屬鍍層,改變基材表面性質或尺寸。例如賦予金屬表面的光澤美觀、物品防銹、防止磨耗;提高導電度、潤滑性、強度、耐熱性、耐候性;熱處理的防滲碳、氮化;尺寸或磨耗的零件修補。

        電鍍的污染是比較大的,從對人體的預防角度出發,首先要做的是工作的環境,然后就是作好必要的勞動保護,其次就是半年進行一次體檢,主要針對內臟、皮膚、眼、鼻、咽喉等進行全面檢查,對于長期從事提缸、清洗等崗位的工種,三年最好調換工作或者崗位。

        2)齒輪廠

        齒輪是能互相嚙合的有齒的機械零件,它在機械傳動及整個機械領域中的應用極其廣泛。現代齒輪技術已達到:齒輪模數O.004~100毫米;齒輪直徑由1毫米~150米;傳遞功率可達 十萬千瓦;轉速可達 十萬轉/分;最高的圓周速度達300米/秒。

        齒輪還可按其外形分為圓柱齒輪、錐齒輪、非圓齒輪、齒條、蝸桿蝸輪 ;按齒線形狀分為直齒輪、斜齒輪、人字齒輪、曲線齒輪;按輪齒所在的表面分為外齒輪、內齒輪;按制造方法可分為鑄造齒輪、切制齒輪、軋制齒輪、燒結齒輪等。

        硬齒面齒輪的承載能力高,它是在齒輪精切之后 ,再進行淬火、表面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以提高硬度。但在熱處理中,齒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變形,因此在熱處理之后須進行磨削、研磨或精切 ,以消除因變形產生的誤差,提高齒輪的精度。

        2.2 新發煤礦

        2.2.1 地理位置

        新發煤礦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境內,屬于雞西市經濟遠景規劃區,煤礦地面工業廣場東西長380米,南北長420米,面積0.15平方公里,具體位于雞西市雞冠區西郊鄉新發村北,在雞西市西北郊城鄉結合處,距離市中心約2.5公里,西與滴道煤礦相鄰,東與新城煤礦相毗連。

        新發井田內的地形、地貌,是雞西丘陵地區的典型特征之一,各個地質年代的地層都有出露,古老的高變質作用而成的古生代麻山群變質巖,形成井田西面、北面連綿不斷的群山,井田西南面由于中生代地球火山活動期間所形成火成玄武巖,組成桌狀臺地,留給人們視野的,顯得高聳、挺拔、威武、氣勢磅礴。井田南面為白堊系地層,形成的峰脊渾圓的平緩丘陵,地表上叢林茂密,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井田中央是第四系河套沖積平原,穆棱河從遠處的梨樹區,蜿蜓從井田中部東西向流過,形成寬闊的河流沖積平原。

        2.2.2 水文地質條件

        新發煤礦區域內地表水主要為穆棱河水。它的來源除其上游補給處,河水的主要來源由山地分水嶺斜坡區潛入,地下水補給和大氣降水補給,由于河流改道在本區域留有舊河床和牛軛湖,在新發礦北部形成了多個地面水體。一九五八年五月上旬,在新發礦上游滴道區測得穆棱河流量為32 m3/s,一九六四年一至三月在我礦下游雞西大橋(舊橋)測得穆棱河流量為0.6 m3/s。穆棱河在歷史上曾多次泛濫成災,從一九零九年至現在穆棱河共發生七次較大洪水。據雞西市防訊指揮部記載,在雞西大橋(舊橋)附近洪水量如下:一九一八年記載為歷史罕見洪水一九三二年,洪水流量3400 m3/s;一九四三年,洪水流量2400 m3/s;一九五七年,洪水流量1580 m3/s;一九六零年,洪水流量2500 m3/s;一九六四年,洪水流量2580 m3/s;一九六五年,洪水流量4750 m3/s,洪水位標高188.3m。

        新發煤礦煤系地層絕大部分在第四系沖積層掩蓋之下,而煤系地層與第四系沖積沒有隔水層,因而水力聯系密切,同時也導致沖積層掩蓋下的煤系地層有承壓水的性質,新發煤礦煤系地層沒有明顯的含水層,其巖性含水規律以垂直分帶為主。因而把煤系地層分成三個垂直含水帶,即風化裂隙含水帶,弱風化裂隙含水帶和構造裂隙含水帶。地下水的水質較好。

        2.2.3 開拓方式

        由于本井田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及煤層賦存條件的制約,即井田北部煤層露頭部位,皆位于陡峭的山峰及穆棱河岸邊,煤層淺部需設防水煤柱,縱深140米以下才能開采。若在井田北部煤層露部位以斜井方式開拓不但送不出合適的工業廣場,且鋪設鐵路線長工程艱巨,耗資巨大。若在井田南部施工斜井,雖然解決了運輸問題,但初期工程量大,投資多,總體開拓不合理。

        在礦井設計初期,井筒及工業廣場提出了4個設計方案,經過綜合對比,優化選擇,確定現在新發礦的開拓方式。

        主井:井筒布置一對6T多繩提升箕斗裝備鋼絲繩罐道,井筒直徑5.0米。

        副井井筒:內布置一對(一寬一窄)多繩提升1T礦車單層雙罐籠并沒有梯子間,井筒裝備矩礦鋼罐道,井筒直徑6.0米,并兼做入風井。

        井底車場:根據井筒與大蓼的相對位置及地面生產系統的布置,確定采用環形車場,煤列車由15輛3噸底部式礦車,輔助運輸列車由2591噸固定式礦車組成。

        井底車場主要巷道與主要硐室支護:井底車場主要巷道及交岔點以錨噴支護為主,主要硐室采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支護。

        2.2.4 采煤方法

        新發煤礦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后退式,在1998~2004年期間有小回采,采用“刀柱式”開采,在2004年末礦取締了小回采,三個采煤隊均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進行開采。

        2.2.5 通風方法

        建井期間,采用自然通風,即利用入、排風井標高差(77米)產生空氣對流(風量達到1900-2000 m3/min)。1997年10月16日,移交生產后,后用機械通風,主扇為離心式,型號為G4-73-25D,額定風量4867 m3/min,額定負壓5140Pa,電機額定功率355KW,2003年3月18日,更換為BDK-10-№28對旋軸流式主扇,額定風量8000 m3/min,額定負壓350mmH2O電機額定功率2×315KW,到2005年3月未仍使用單級。始終采用抽出式通風方法對礦井進行通風,符合礦井安全生產需要。

        2.3張新煤礦

        2.3.1 開拓方式

        該礦井采用立井開拓方式。主井提煤入風。副井入風、下人、提矸下料及設備。主井地面標高+226.5米,井底標高±0米,提升高度226米,主井采用砌碹支護,井筒斷面23平方米,井筒為90º,井筒深度226米。

        副井地面標高+221.5米,井底標高±0米,為砌碹支護,副井筒斷面積28平方米。副井為90度,副井立井深度226米。

        2.3.2 采掘系統

        立井劃分三個水平開采,生產采區有西三、西二、西一、東一、東二、東三、東四七個采區,現有采煤工作面五個,其中兩個高檔普采工作面,三個炮采工作面,兩個高檔工作面一個位于東二3#層左二,一個位于西三3#右二工作面。

        掘進工作面為九個,全部為普掘工作面。

        張新煤礦立井瓦斯相對涌出量27.39m3/t,瓦斯絕對量25.37m3/min,定為高瓦斯礦井。

        煤層自燃發火傾向性未鑒定,該礦井在生產實踐中證明,該煤層沒有發生自燃現象。煤塵按有爆炸性管理

        2.3.3 主、副井區

        該礦井主井為立井,選用1958年撫順生產的2БM—3000/1511型絞車,配用500KW交流電機、箕斗提升,該提升機主要擔負全礦原煤提升;副井選用1959年蘇聯生產的2БM—3000/1511型絞車,配用425KW交流異步電機、采用立井罐籠提升,該提升機擔負運送人員、提矸、拉材料和設備,井下皮帶提升斜井采用一臺1984年沈陽產的DXB-101型皮帶機,配用兩臺210KW電機,該提升機擔負著井下二水平至一水平提升原煤,采用斜井皮帶提升,提升斜長為1213米,傾角17º。

        該礦主井、副井、皮帶提升系統設置了過卷保護,后備過卷保護、減速保護、后備減速保護、過速保護、后備過速保護、限速保護、后備限速保護、高壓系統過流保護、低壓系統過流保護、斷銷保護、閘間隙超限保護、滿倉警鈴、測速斷電監視、操作手柄聯鎖、反轉保護、低頻過流保護、制動油過壓過溫保護、潤滑油過壓欠壓保護等,保護裝置完善,運行可靠安全。

        該礦井提升系統具有絞車安裝圖、機械原理圖、電氣原理圖、潤滑系統圖、液壓系統圖、信號系統圖、運行記錄、檢修記錄、檢查記錄、事故記錄、交接班記錄,每日能做到強制性檢查和維護時間保證兩小時以上。

        2.3.4 變電所

        該礦井兩回路高壓電源引自雞張線和張二線,電壓等級均為60KV,兩回路線路采用分列運行的方式,均選用LGJ—120mm2導線,長度為10KM。

        變電所裝設兩臺主變壓器,其中一臺選用SF—8000KVA60/6.3變壓器正常運行,另一臺選用SF—8000KVA60/6.3變壓器做備用。入井電纜選用三條YJV—3×95mm2型高壓電纜敷設至井下一水平中央變電所,一水平中央變電所下端設二水平中央變電所,零路變電所、東二變電所、西三老變電所、西三新變電所、西一變電所、188配電所等七個變電所。

        該礦井供電系統合理、設備、設施及保護裝置完善可靠安全,技術性能達到國家標準,運行可靠安全。

        2.4 焦化廠

        2.4.1 公共系統

        主要有:1.供電;2.給水、排水;3.供暖、供汽;4.壓縮空氣;5.消防;6.通訊下監察報警裝置;7.廠內、外運輸;8.防雷、防靜電;9.其他安全設施。

        2.4.2 電力系統

        該廠用電系統的供電電源為6KV雙回路電源,均由雞西礦務局南山變電所輸送。裝機容量1430KVA,中央變電所630KVA變壓器2臺(1用1備)。經主變配出到各車間變電所,1變2臺800 KVA變壓器(1用1備)2變200 KVA變壓器2臺(1用1備)。配出380V到各個用電設備。現供電能夠滿足生產用電負荷。另外消防備用電源裝機容量100 KVA,由雞冠區供電局負責對焦化廠供電。

        2.4.3 焦運車間工藝流程

        進廠列車在螺旋卸煤機房由兩臺卸車機同時作業將煤卸入地下受煤坑。經2#、3#,L=18米的可逆配倉皮帶機將煤卸運至配煤室倉內。配煤倉內經電磁振動給料機、電子秤皮帶機,4#、5#運輸機進入粉碎機室,由粉碎機粉碎后經6#、7#、8#運輸機卸至焦爐煤塔倉內。

        煉焦爐生產出的焦炭經晾焦臺,焦1#、2#、3#運輸機送至篩焦樓,經固定篩、共振篩、4#運輸機和L=9000的可逆配倉皮帶機篩分分級,分別儲存于焦倉內待外運。

        2.4.4 焦爐車間工藝流程

        煉焦工藝流程是在兩座25孔焦爐之間,設有一座容量為200噸的儲煤塔,配煤槽中配好的煤,由焦運車間通過皮帶送至20米高的煤塔料倉,再由加煤車送至炭化室,煤在炭化室經過一個結焦周期,經加熱干餾至950~1050℃,高溫干餾煉制成焦炭和荒煤氣。焦炭再由推焦車從機側將焦炭通過攔焦車推至熄焦車,熄焦車到熄焦塔進行噴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晾焦臺,放置一段時間送往篩焦貯焦工段。

        煤在干餾過程產生荒煤氣匯集到炭化室頂部空間,由上升管,導入集氣槽。將750~800℃的荒煤氣在上升管內由循環氨水冷卻到80~100℃,焦油等同時被冷凝,煤氣、焦油和氨水經煤氣管道進入化產車間。

        2.4.5 化廠車間工藝流程

        焦化廠化產車間由鼓冷工段、洗滌工段、粗苯工段、油庫工段和脫硫工段組成焦化廠化產車間由鼓冷工段、洗滌工段、粗苯工段、油庫工段和脫硫工段組成:

        1)鼓冷工段

        被冷卻至80~100℃左右的荒煤氣,與焦油、氨水沿著煤氣管道至氣液分離器,荒煤氣由氣液分離器上部出來,進入橫管冷卻塔,在此冷卻。由橫管冷卻塔下部排出煤氣,煤氣冷卻至25~30℃左右。由氣液分離器下部出來的焦油和氨水澄清槽,進行氨水、焦油的分離。上部的氨水一部分流入循環氨水中間槽,做為循環氨水用作焦爐冷卻煤氣;另一部分剩余氨水送入生物脫酚站,進行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下部的焦油經過焦油泵輸送至焦油儲槽內儲存,待銷售。經過氣液分離后的煤氣通過羅茨風機加壓到不大于20000Pa(表壓),進入電捕器,脫除煤氣中夾帶的焦油后進入洗滌工段。

        主要工藝參數:

        (1)初冷器后煤氣溫度:25~30℃

        (2)電捕器實際操作電流:50~60mA

        (3)電捕器實際操作電壓:29~30kv

        (4)允許焦爐煤氣含氧量:﹤1.0﹪

        (5)電捕器絕緣箱溫度:105~110℃

        (6)風機后壓力不大于:20000Pa

        (7)風機前吸力不大于:4000Pa

        (8)集氣管壓力:40~60Pa

        2)洗滌工段

        洗滌工段包括煤氣終冷、洗苯、洗萘等三個環節,煤氣終冷采用橫管冷卻間接冷卻煤氣,冷卻器上部用輕質焦油噴淋,可防止其阻力上升又便于脫萘,洗萘采用洗油作溶劑,其損耗用洗萘循環油做補充,煤氣最終脫萘。

        從鼓冷工段來的煤氣首先進入終冷器冷卻到25℃,冷卻后的煤氣經捕霧器去洗氨塔,洗掉煤氣中的氨氣,再進洗苯塔,用貧油冷卻器來的貧油洗滌煤氣,洗苯后的富油送回蒸苯,所耗洗油由洗萘后的循環油補給。經洗苯后的煤氣最后進入洗萘塔,在洗萘塔內經過大量的低溫清水除去煤氣中夾帶的萘蒸氣,脫除煤氣中夾帶的萘,然后排出洗萘塔,進入萘沉淀池。(洗氨塔阻力不超過1500Pa、煤氣25~28℃、洗苯塔貯槽液位1.0—1.5m)。

        3)粗苯工段

        從洗苯塔來的富油在分縮器的下兩格中與脫苯塔頂出來的粗苯蒸汽換熱后,油汽間接加熱至70~80℃,然后進入油油換熱器(貧富油換熱器)中再經熱貧油加熱,被熱貧油換熱至90~130℃,進入管式爐加熱到160~180℃左右從第12層塔板進入脫苯塔內進行脫苯。從脫苯塔內抽循環油量的1﹪到再生器,在再生器里直接用水蒸氣蒸吹,水蒸氣連同油氣一起回到脫苯塔,定期將再生器的殘渣放到揚液槽中。從脫苯塔頂部出來的油氣逸出,進入分縮器與富油換熱,并在分縮器上部的一組中用冷卻水冷卻至86~90℃進入冷凝冷卻器,并冷卻至25~30℃進入粗苯分離器,分離出水后進入粗苯中間槽,從而獲得粗苯產品。從脫苯塔底排出的熱貧油流入貧富油換熱器,換熱后回到脫苯塔底熱貧油槽,由此熱貧油泵送往貧油冷卻器冷卻至25~30℃后送回洗滌。

        主要工藝參數:

        (1)蒸氣壓力:0.25~0.40MPa

        (2)管式爐前富油壓力:0.18~0.25MPa

        (3)蒸苯塔頂油氣溫度:140~180℃

        (4)分縮器頂油氣溫度:86~92℃

        (5)管式爐出口富油溫度:160~180℃

        (6)貧油冷卻器出口貧油溫度:30~40℃

        4)油庫工段

        油庫工段的主要任務是儲存粗苯,接收洗油。

        主要工藝參數:

        (1)油罐上部留出:300~500mm空間

        (2)焦油槽溫度保持:80~90℃

        (3)粗苯槽溫度保持:50~60℃

        (4)氨水槽溫度保持:30~40℃

        5)脫硫工段

        煤氣通過輸配管線輸送到脫硫工段并進入脫硫箱,脫硫箱中裝有脫硫劑,脫硫劑能夠把煤氣中含有的硫化氫脫出,同時還可脫出氰化氫、氧化氮和焦油霧等,粗苯工段的煤氣硫化氫含量低于20mg/Nm3。并最終把合格的煤氣輸送到儲氣罐中。

        主要工藝參數:

        (1)放散間水封液位控制在550~1200mm之間

        (2)脫硫箱阻力不超過800mmH2O

        (3)脫硫器室內溫度保持在23~27℃之間

        3. 實習心得

        雖然作為安全工程專業的學生,但對安全工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對自己以后將從事的工作也不太了解,為此,我們在今年的暑期后的開學一開始進行了上大學來的第一次認識實習。

        眾所周知,安全是人類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基本保證,一切生活、生產活動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無從談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因事故殘疾,因職業危害身患職業病,將大大降低生活質量。在這次的實習中我更加體會到這一點。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羅形象地描述了人類的生產和社會活動中,各種需要所占的地位和相互之間的關系。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安全上的保障,人們只有滿足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后,才能有積極參加生產和社會活動的需求,并從中獲得社會的承認以及取得較大的成就,人類社會因此才能不斷向前進步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反過來又更加廣泛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安全培訓教育是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一項根本措施。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而物的不安全狀態歸根結底很多都是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如防爆電氣設備失爆與維護檢修有關,機車制動裝置失靈與機車維護調試質量有關。安全意識差與無知是最大的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應從兩個方面去努力:一是減少作業環境和機器設備中的事故隱患,二是干預職工的不安全行為和心理因素,安全教育培訓就是干預技術的一種。

        為了保障生產安全,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安全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安全第一”是指如何處理安全和生產,以及其他各項工作的關系。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往往潛伏著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當生產或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安全是最主要的,要把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它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許多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重生產、輕安全、不能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經濟、安全與改革的關系造成的。“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前提條件,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原則,只有認真做到預防為主,從人、物、環境、管理四個方面消除隱患,才能把事故和職業危害消滅在發生之前,防患于未然。“綜合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是:起草和組織實施綜合性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章;把質量標準化、管理精細化、安全信息化、裝備機械化和人本親情化作為保障安全、發展生產、強化管理的重要舉措,實現了以安全為軸心、以生產為中心、以管理為重心、以效益為核心的經營方略,促進了安全生產、經濟效益和企業管理的同步提高。

        實習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安全生產問題對一個工廠的效益尤為重要,我們在調查中,當問及關于安全問題的時候,許多責任人都表示重要。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那他們就象是空中閣樓,外表再漂亮也是不塌實的。沒有了安全做保障,那短期內的效益再好也是短暫的春天,一旦發生了有關安全的問題,除了效益上會有很大的損失之外,還對有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脅。平時我們也許會忽略一些安全隱患,但對一些要求嚴格的公司企業,他們絕對會抓好安全這一關卡。這就是他們能取得長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信譽的根本。

        可是,安全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一個“細”字。在實習中,當問及到安全問題有哪些,怎樣避免或讓損失減少到最小時,答案基本是一致的,細心做好安全事情的方方面面。一個煙蒂引起的火災可以毀了一個廠,例如服裝加工業為主的;忘關一個電閘,造成的損失就是成千上萬;還有是以化學藥品為代表的,他們對有毒物質的控制就更為嚴格,如果有有毒物質泄露,造成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會有人員的傷亡,更為重要的是對環境造成長期的污染,這些損失都是無法用金錢來估量的。而能避免這些的最好方法就是細心,在工作的時候認真做好每一步,在安全檢查上又要嚴格把好關,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我們在實習中也發現了一些安全隱患,有的工廠企業的基本安全設施也不很齊全,但是我們同時發現他們也正在積極的改進。

        在活動中,對工廠的安全生產由原來的一無所知到略有了解,對自己來說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收獲了。除此,這次調查對自己在大學的生活也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為我們將來的就業前路指明了方向。

        在實習中,我們都有意地詢問了工廠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總的來說是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要有夠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與人交往的技巧,有較強的組織處事能力。在很多負責人那得知,你想要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就要有立足的資本,而所學的知識對于我們這些將要走出學校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資本。如果大學生連必要的基礎知識都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也沒有,那他就沒什么能拿出來去跟別人競爭。更何況現在大家更看重經驗,豐富的工作經驗比你再讀幾年的書還要實際。還有如果你滿腹經綸,但是沒有一點與人交流的方法,也沒有人會發現你。現在信奉的并不是“是金子總會發光”說法,現實中被埋沒的金子就有不少。所以要學會與人交流,學會推銷自己,不過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當然最后說的處事態度也很重要,關注安全在于“細”,沒有一種嚴謹的態度也很難成功,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企業的有關負責人覺得現在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差。那么我們為了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必須增加自己的文學素養,多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英語也是不可缺的,特別是口語能力。

        最后說點自己對實踐的看法,實踐是接觸社會的一個好機會,正是通過實踐,自己才會知道社會對我們有什么樣的需求,自己需要有什么樣的提高。如果只是一味的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當我們踏足社會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有太多的不足,這樣就會變得不自信,這對自己或工作也沒幫助。也正是通過實踐讓自己在認識上有了提高,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現在,我們基本上對安全專業有了深一層的認識,對自己的就業前景充滿了信心。這次實踐使我們學會了堅持就是勝利,不怕苦就是有前途,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就能獲得最大的果實。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