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礦業09年度礦井防治水工作計劃
礦業公司所屬各單位:
為了加強礦業公司防治水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害影響,根據陜煤化司發[2007]281號文件《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治水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并結合礦業公司實際,現將09年度大佛寺礦業公司礦井防治水工作計劃編制如下,請各單位認真組織落實。
一、09年度礦井開采水文地質條件
1、09年度礦井生產接續安排
09年度礦井主要回采40106工作面,設計為放頂煤開采綜采工作面,其走向可采長度1788米,傾向長度180米,09年度開拓延伸四條大巷,掘至40114設計工作面灌漿巷位置,完成40108設計工作面的準備工作并具備安裝條件,4上煤開拓系統形成。
2、開采水文地條件
根據井田精查地質報告,大佛寺井田為“二類一型”,以裂隙充水為主,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簡單,但開采過程中受到洛河組含水層的威脅,水文地質條件最終定性為中等類型。
09年度礦井開采范圍內煤層賦存簡單,無大的斷層構造存在,主要回采40106工作面可采厚度為11.9米,根據40301工作面(綜放)回采期間涌水量觀測結果,說明洛河組富含水層不會成為工作面沖水因素,因此08年度礦井開采范圍內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1、40106回采工作面
根據40301工作面、40104工作面實際回采對比分析,該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水害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施工水,二是煤層自身水以及頂板砂巖裂隙水,不會涉及到煤層上部洛河組砂巖富含水層,但是40106工作面與相鄰的40104工作面之間的煤柱僅為50 m左右,其采后形成的采空區可能與40104工作面采空區形成完全塌陷,“三帶”將會發育更高,,此外我們在40301工作面回采前,曾委托西安科技大學對40301工作面上覆洛河組砂巖進行了分析研究,結論會對回采造成影響,因此我們嚴格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方針,將洛河組作為工作面充水因素之一考慮,利用“大井法”裘布依公式對工作面洛河組砂巖涌水量進行計算預測,計算公式如下:
Q=1.366K(2S-M) M/(lgR0-lgr0)
R0=R+r0
R=10×S×K
在計算過程中,洛河組含水層滲透系數K取值0.05m/d;水位降深S取值100 m;含水層厚度M取值80m;抽水半徑r0取值90m;依據以上公式及取值計算:采面最大涌水量Q為:3278.4m3/d或137m3/h。
依據以上分析計算,該工作面在回采期間,預計該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為180 m3/h左右(含施工水),其中運順涌水量為140 m3/h,回順涌水量為40 m3/h。
因此綜采隊要嚴格按照預測水量將運回順槽排水管路安裝到工作面兩順槽低洼段,生產部、動力部要督促落實。
2、掘進工作面
四條大巷延伸、40108順槽、4上煤開拓均在煤層或煤層頂板中施工,不會涉及到洛河組砂巖富含水層,但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節理裂隙帶時,由于煤層自身存在裂隙水,可能造成突然涌水現象,最大水量在20 m3/h小時左右,一般水量為6-8 m3/h,因此各施工隊必須及時延伸排水管路,特別是40108準備工作面順槽,排水管路必須延伸至巷道低洼段,并配備足夠能力的排水泵。
3、地面地表
(1)地表水體
在大佛寺井田范圍內存在兩條河流,一是涇河,其從礦井工業工場東側通過,根據陜西省水文總站景村水文站資料,涇河歷史最大洪水流量15700立方/秒,多年平均流量57立方/秒,礦井主副井口標高855米,高于涇河的最大洪水位5.65米;根據礦井初設,在井田北界留設了涇河保護煤柱,因此涇河水不會存在倒灌入井下或通過采空區導通井下的現象發生。二是主副井筒的南側菜子溝,其最大流量0.07479立方/秒,橫穿工業廣場,礦井在建設過程中,修建了一橫穿工業廣場的涵峒,其排水量遠遠大于菜子溝最大洪水流量,因此不會對礦井構成威脅。此外井田范圍內不存在其他水體。
風井口位于工業廣場南側的黃土臺塬上,其周邊無水體存在,主要以耕地為主,且其高程大于周圍耕地(200米范圍內)最大高程,因此不存在雨水導入井下的現象。
(2)地表開采裂縫處理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在40301回采工作面對應地表存在4條塌陷控制裂縫,其寬度在80-300mm,高差150-350 mm,在降雨過程中,地表流水可能通過裂縫導入井下,我們已經進行了回填,其他裂縫比較小,加之在地表穩定后,裂縫還會進一步愈合,因此不存在地表流水導入井下的現象,此外在08年度我們對40104回采工作面對應地表產生的控制性裂縫進行回填。
4、礦井排水系統
(1)采區水倉
采區水倉泵房按三臺水泵(功率180kW、型號BQW-320-22/5)進行配置,最大排水能力在600立方/小時左右,二趟管路布置,采用單泵單管路運行方式,在制氮設備不開機時,礦井正常涌水量時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最大涌水量時,兩臺泵同時工作。
沿膠帶大巷左手幫敷設倆趟排水管路,經28度坡排至水倉,其選用DN250 PE管。根據測定進入采區水倉各采掘工作面水量為60-80立方/小時,兩臺泵和管路可滿足要求。
(2)礦井水倉排水系統情況
根據初設,目前礦井井底泵房按五臺水泵(163.68kW)進行配置,最大排水能力在600立方/小時左右,三趟管路布置,采用兩臺水泵共用一趟排水管并聯運行或單泵單管路運行方式,在制氮設備不開機時,礦井正常涌水量時兩臺工作,兩臺備用,一臺檢修;最大涌水量時,四臺泵同時工作。
沿副斜井井筒敷設三趟排水管路,其中兩趟選用φ273×7螺旋縫電焊鋼管,一趟選用φ194×6無縫鋼管。制氮設備不開機時,礦井正常涌水量時一趟φ273×7螺旋縫電焊鋼管工作,兩趟備用;最大涌水量時,兩趟φ273×7螺旋縫電焊鋼管同時工作。制氮設備開機時,礦井正常涌水量時一趟φ273×7螺旋縫電焊鋼管和一趟φ194×6無縫鋼管同時工作,一趟備用;最大涌水量時,兩趟φ273×7螺旋縫電焊鋼管同時工作。
目前礦井涌水量在200立方/小時左右,兩臺泵工作,兩臺泵備用,一臺泵檢修可滿足要求。
三、09年度防治水工程計劃
1、采區水倉形成
在1月底,形成401采區水倉,并安裝到位,投入使用,其費用已在基建費用中列支。
2、采空區隔水煤柱
40104工作面預計在09年初回采結束,根據設計,其采空區和四條大巷留設100米煤柱;40104工作面回風巷和40106準備工作面運輸順槽之間留設45米保護煤柱。
3、地面塌陷區裂縫回填處理
針對40104工作面采后對應地表塌陷裂縫回填,礦業公司塌陷辦公室已實施該項業務,并且費用在年初計劃中已列支。
大佛寺礦業公司生產部
20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