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東于煤礦12000T/d礦井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作業規程
作者:佚名
2011-11-04 20:03
來源:本站原創
3.3設計方案
礦井水主要是由于煤礦開采破壞了煤系上覆含水層而形成的井下涌水,初始流入井筒和巷道的涌水未受到污染時為清潔水,在開拓及采煤過程中才受到污染。根據前面的水質監測資料表明,該礦礦井水為中性、無有毒重金屬物質,但SS、Mn較高,大腸桿菌數和細菌總數也比較高(需要說明的是一般礦井水中均有一定量的COD,但其主要是由煤粉引起的,由水中還原性碳元素所致,一般隨著懸浮物的去除,COD隨之而去除。)。由于本工程礦井水處理后,要作為生活飲用,因此,應根據出水水質要求進行處理。
經過以上分析,本工藝主要考慮COD、SS、硬度、Fe等的去除。由于原水中含鹽量、硫化物等不高,本處理中考慮用反滲透工藝。
綜上所述,項目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滲透的處理工藝。
3.3.1反滲透工藝
采用反滲透脫鹽工藝,絮凝沉淀、機械過濾器、MF過濾器(精濾)、UF裝置超濾為預處理,保證反滲透系統的正常運行。
反滲透是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膜分離過程具有無相變、節能、經濟、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從70年代起,隨著材料的發展和膜組件的工業化,反滲透作為單元操作,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有用物質的回收、廢水的處理與回用、溶液分離的濃縮等方面得到較廣泛應用。
反滲透分離原理:當鹽水和純水被一張半透膜隔開時,純水透過半透膜向鹽水側擴散,滲透的推動力是滲透壓。在鹽水側施加一個外部壓力,當外部壓力大于滲透壓時,鹽水側的水分子將滲透到純水側,這種現象稱之為反滲透。反滲透工藝先進,性能可靠,抗負荷沖擊性好,且出水水質高于生活用水水質標準。
反滲透已廣泛應于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電鍍廢水、食品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與回用等行業,反滲透能處理的大分子在3×10-4µ-0.2µ。
3.3.1.1工藝流程
提升 |
井下涌水 源水池 絮凝劑添加透 絮凝斜板沉淀池 多介質過濾
提升 |
超濾 中間小池 保安過濾器 反滲透裝置 清水池
3.3.1.2工藝說明
礦井水進入混凝反應池、斜板沉淀池,通過向水中加混凝劑和殺菌劑,在絮粒形成過程中,吸咐懸浮顆粒和溶解有機物質;殺菌劑消除水中細菌。絮粒可在一定的沉淀條件下從水中分離、沉淀出來。
①原水雖然是井下水,但由于處于煤礦區,開采造成水質污染,水池中有較多的懸浮物、膠體、大分子有機物、微生物,因此水質較差。從井下涌水提升通過管道流入混凝反應池,在管道入池口前加混凝劑和殺菌劑。原水進入斜板沉淀池,被混凝劑和殺菌劑殺滅水中的微生物,使出水SS小于8mg/L,細菌、大腸桿菌達到飲用水標準。上清水由增壓泵打入機械過濾器。
②從斜板沉淀池出來的水進入機械過濾器,對沒有完全沉淀的雜質進行截留。在
上一篇:41107運輸順槽探放水作業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