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煤業二O一O年反風演習計劃
雍和煤業二O一O年反風演習計劃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122條規定,我礦今年反風演習準備在12月底進行,這是我礦第一次反風演習,這次反風演習是對我礦反風系統的一次檢驗,檢驗礦井反風設施能否達到反風效果,反風效率能否達到40%以上,也是對參戰人員的一次考驗和鍛煉。本次反風演習假定井底車場發生火災需進行反風,為使此項工作順利進行,制定反風演習計劃如下:
一、成立反風演習指揮部,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
指 揮 長:張世標
副指揮長:江永勝
成
孫長順
黃海峰
這次反風演習設一個救護組,一個機電組,六個觀測組,一個綜合記錄組,一個綜合服務組。江永勝、楚紅軍、丁英賢、潘留燕、連俊堂在指揮部具體負責反風演習指揮工作,其它各組組長負責指揮本組反風工作。
第一組:救護組,由連俊堂負責帶領八名救護隊員和一名醫生,佩帶氧氣呼吸器,并帶兩部蘇生器及CH4檢定器、CO檢定器、鉗子、扳子、擔架、斧子等救災工具在地面待命。
第二組:風井機電組,聯系電話(8126)在風機房,由趙廣云現場指揮,選派技術熟練的司機和檢修工,按照反風操作順序操作,接到反風命令后,先提起反風閘板,接著放下閘板,而后打開天窗進行反風,通防隊應提前將防爆門頂嚴關牢。
第三組:主井口觀測組,聯系電話(8163)由潘留燕負責觀察、記錄風流反向的時間。
第四組:副井口觀測組,聯系電話(8163)由白中國負責觀察、記錄風流反向的時間。
第五組:1031組,聯系電話(8102)在1031下巷溜子頭,由王輝負責帶兩人測定反風前后的風量、溫度、氣體情況。特別注意觀察1032運輸聯巷的氣體情況。并做好恢復通風后的氣體排放工作。
第六組:1032組,聯系電話(8102)在1032下巷溜子頭,由楚紅軍負責帶兩人測定反風前后的風量、溫度、氣體情況。特別注意觀察1032運輸聯巷的氣體情況。并做好恢復通風后的氣體排放工作。
第七組:井底車場組,聯系電話(8159)在井底避難洞室,由姜義負責帶兩人測定主井大巷、付斜井石門反風前后的風量情況并觀察煤倉等處氣體情況。
第八組:綜合記錄組,由牛得全負責在礦調度室記錄各觀測組到達聯系地點時間,通知開始反風時間,停止反風時間,恢復正常通風時間,并由通防隊派一名人員到付井口觀察風流反向的時間。井下人員升井情況由充電房提供,由安檢科具體落實,各區隊主管隊長負責本單位的人員按規定時間升井交燈。
第九組:綜合服務組,由黃海峰、周俊平負責物資供應和車輛調配等。
通防隊、機運隊要在反風前將各小組負責人及參加反風人員名單報反風指揮部,各小組人員要按反風計劃規定時間到崗,到崗后由負責人立即與指揮部聯系,并指定專人守電話,聽從指揮部命令,反風開始前30分鐘由指揮部下達同時測風、檢查氣體、溫度的命令。測定完畢后由小組負責人立即向指揮部匯報測定結果,等待反風命令,反風命令下達后各小組注意觀察風流方向,風流反向立即向指揮部匯報,反風正常10分鐘由指揮部通知各觀測組同時測各種數據,測定結果由小組負責人立即向指揮部匯報。氣體情況每10分鐘測定一次,風量每半小時測定一次。恢復正常通風10分鐘后再重新檢測一次各種數據并匯報。若在反風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指揮部匯報并采取措施,任何小組未經指揮部允許不得脫離工作崗位。
三、反風時間安排
反風時間定于2010年12月底礦井停產檢修期間。參加反風人員必須按時到達工作崗位,并與指揮部聯系,守候電話等待命令,反風前各觀測小組將各自規定地點風量、溫度、氣體測定一次,并做好記錄向指揮部匯報測定完畢。
反風具體時間與礦井檢修時間統籌考慮,屆時將召開反風演習專題會做具體安排,預計反風歷時150分鐘。
1、反風前通防隊負責對井下各類密閉及反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對閉墻不嚴、反風設施不靈活可靠的要進行整修。
2、參加反風人員提前組織學習反風計劃及有關措施,清楚各工作地點及職責,并熟悉反風前后的避災線路,參加反風人員必須熟悉自己所負職責及所負責地區的情況。
3、參加反風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入井并會使用。
4、反風演習需入井人員由各單位出證明到指揮部領入井許可證,并登記,充電房驗證后方可發燈,井口驗證后方可入井。
5、井口驗身工要盡職盡責,凡無入井許可證人員一律不準入井。
6、除參加反風演習人員外任何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按時升井,井下各單位清理人員由跟班隊長負責,上井后清點人數由單位負責人負責,按時向指揮部匯報升井人員情況,充電房應在按時向。風。
7、救護車、司機、醫院要做好應付意外事故的準備工作。
8、進回風井井口附近20米范圍內及與進回風井井口相連通的井口房等建筑物內,都必須切斷電源,禁止一切火源存在。反風期間出風井井口附近20米禁止行人及火源存在。
9、機電組必須觀測風機的運轉狀況,包括電機負荷、軸承溫升、負壓等,記錄好各個數據,電機不得超負荷運轉,反風完畢后配合測風人員把風量調節到反風前的風量。
10、反風時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救護組接到救災命令必須30分鐘到達事故地點。
11、反風前后,井下各種電氣設備停送電都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局扇恢復通風必須有瓦檢員到場檢查局扇及其附近10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方可人工開啟局扇,否則必須采取措施處理后方可開啟局扇。
12、反風前通防隊負責對老巷頭及可能存在問題的工作面進行一次檢查并制定出預防措施,保護好各種反風設施,保證反風工作順利進行。
13、反風演習開始前,應在配電點處切斷井下全部電氣設備的電源,反風演習結束,在風流方向恢復正常10分鐘后,檢查風流中CH4濃度不超過0.5%方可按順序送電。
14、通防隊應提前制定排放各掘進面氣體措施,反風演習結束后嚴格按措施排放氣體后,各掘進面方可恢復送電。
15、反風前通防隊應對井下消防管路進行一次檢查,保證反風時井下消防管路供水正常,三通、閥門齊全,使用靈敏可靠。
16、反風演習前井下各水倉要提前排水,使各水倉水位降至安全水位以下,并保證反風演習結束時各水倉水位不超過安全水位。
17、由于假想井底車場發火,反風演習前,在火源點進風側的人員應立即升井,在回風側人員應撤離到受災較小的地點,佩戴自救器等待反風,調度室接到井底車場發火的信息應在30分鐘內組成反風指揮部,并立即反風。
18、反風演習前,井下高溫點必須進行封閉或消除,并在反風時派專人對其進行監測,1031上巷閉墻等處和1032運輸聯巷必須有專職救護隊員戴氧氣呼吸器、攜帶氧氣呼吸器、一氧化碳鑒定器、瓦斯鑒定器,監測氣體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19、井下機電洞室,反風前必須停電撤人。
20、機電科要在反風前制定專門的停、送電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執行。
21、預計反風后風量能達到正常通風時風量的40%以上,1031上巷閉墻處可能涌出CO氣體,應加強檢查,通防隊提前安排好1031上、下拐頭風簾的吊掛,并備好滅火材料。
22、在反風前,通防隊應提前制作好反風演習入井證、反風演習基礎表和綜合記錄表,入井證應在召開反風演習專題會時送到調度室加章,以便統一下發。
23、反風前,通防隊安排專人觀察付井口反風前后的風量、溫度、氣體情況。
24、反風當日零點班,機運隊充燈房詳細記錄礦燈發放情況,并報信息站,信息站落實井下實際下井人數并報調度室。
25、反風當日7:00井下撤人結束,機運隊充燈房清點礦燈、收情況,認真核對,并將結果上報安檢科信息站,信息站嚴格落實零點班入井人員上井情況,井下需要留人值班,必須經反風演習指揮部同意。
26、撤人工作結束,井下人員全部升井后,開始發放反風人員通行證,待所有參加反風人員到達預定地點,并準備就緒后,有調度室通知開始反風。
27、安檢科落實反風當日零點班人員上井情況,并派專人負責主斜井、付斜井的把口工作。并保證反風當日八點班持證入井,其他人員嚴禁入井,把口人員詳細記錄反風當日八點班人員入井情況。并報信息站,有信息站上報調度室。
五、反風設施的操作:
機電科在風井由何杰負責帶專職人員按照反風操作順序操作,利用風機房電話聯系。通防隊安排專人加強各風門等通風設施管理;在反風前派專人關好風門,并提前落實好各采區反風設施完善工作。
六、恢復正常通風后操作順序
1、恢復正常通風后,檢查回風流內CH4<0.5%方可下令向井下按送電順序送電。
2、各掘進面在未排放氣體前不允許恢復送電,必須嚴格執行排放氣體措施,局扇開啟前瓦檢員檢查局扇及其開關附近10M范圍內CH4<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扇,并逐段排放氣體,待工作面回風流內CH4<0.7%時,方可恢復供電。
3、恢復正常通風后,接到指揮部升井命令后,參加反風人員方可升井。
七、預計反風風流方向
1、主回風井→1031回風巷→1031切眼→1031運輸巷→11運輸石門→軌道上山→井底車場→運輸石門→副斜井→地面。
2、主回風井→主回運輸聯巷→主斜井→地面。
根據參考兄弟礦井反風結果,結合我礦今年實際準備工作情況,預計反風要持續150分鐘,根據風路長度,5分鐘內可以改變全礦井風流方向。
八、反風時避災路線
反風時避災路線與反風風流方向相反。
九、準備工作
1、通防隊儀器管理人員要準備足夠的CH4、CO檢定器、風表和溫度計并認真校核,保證檢測準確。
2、救護隊要對自己的氧氣呼吸器和其它救護儀器全面檢查一遍,保證能正常使用。
3、通防隊負責配備充足的井下消防庫滅火器材。
4、調度室保證井下聯系地點電話暢通,提前安排,把所有電話修好。
5、反風演習前通防隊技術員負責對通防隊參加反風演習人員進行培訓,講述災變時應急措施,自救互救等事項,并進行簽名。機電科技術人員負責對機電系統參加發風演習人員進行培訓,講述反風注意事項及反風設施的操作方法。其他參加反風人員由生產科進行培訓。
6、供應科負責物資供應,由各單位根據需要,提前做好計劃,統一由供應科采購到位,不得耽誤計劃供應物資。
7、綜合辦負責車輛集中,演習時合理分配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