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新發煤業中長期防治水規劃

      作者:佚名 2011-05-16 19:54 來源:本站原創
      2011年
      襄垣七一新發煤業有限公司中長期防治水規劃
      一、概況:
      (一)礦井邊界及位置
      礦井行政區劃分隸屬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善福鄉大河村。縣國營煤礦。1984年七月開始建礦,設計生產能力為90萬噸/年,井田地理坐標北緯36º34'45"-36º37'41",東經112º57'27"-112º59'31"。具體范圍由下列12個礦界坐標點圈定。
      1、X=4054887.617 Y=19677576.450
      2、X=4054867.614 Y=19676946.447
      3、X=4053188.606 Y=19676998.456
      4、X=4053215.611 Y=19677868.460
      5、X=4052949.611 Y=19678317.463
      6、X=4052367.609 Y=19678425.466
      7、X=4051441.604 Y=19678264.470
      8、X=4051409.599 Y=19677254.465
      9、X=4051652.595 Y=19676211.459
      10、X=4052149.592 Y=19675139.451
      11、X=4056507.617 Y=19675944.435
      12、X=4057095.630 Y=19678087.442
      井田東西寬3.286 km,南北長5.686 km,井田面積10.1832km2,批準開采3、15#煤層。
      (二)交通
      井田位于襄垣縣城西北,榆黃公路由井田東界通過,相距工業廣場3.5 km。其間有簡易公路連接。太焦鐵路襄垣站距礦區約9.6 km,由礦區經由公路、鐵路,可通往全國各地,交通運輸較為便利。
      二、礦井水文地質條件:
      (一)井田主要含水層
      井田內地表大部分為黃土覆蓋,僅在溝谷等處有二疊系地層出露,常發育有下降泉。濁漳河北源陽澤河從井田內流過,為季節性河流,井田內無其他的地表水體。
      1、中奧陶統石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井田內的5個鉆孔揭露該層位,最大揭露厚度168.68 m(1703孔)。據夏店詳查資料,1703號鉆孔對中奧陶統進行了抽水試驗,導水管內不出水。奧灰延伸孔見到峰峰層底部的石膏層停止。本含水層巖溶發育不均勻,因而地下水位變化幅度較大,富水性常因地而異。從區域資料分析,該含水層為承壓的強含水層,水位標高為676 m左右,水質類型為HCO3-·SO42-Ca2+型。
      2、石炭系上統太原組石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井田內分布廣泛,主要由K2、K3、K4、 K5、四層石灰巖組成,平均總厚度為14.66m。其含水性主要取決于裂隙巖溶的發育程度。據簡易水文地質觀測,水位及消耗量變化不明顯。僅少量鉆孔發生漏失現象。如1703孔最大消耗量達15.00 m/h。據夏店勘察區詳查地質報告中1703號鉆孔抽水資料,q值為0.004L/S·m,K值為0.016m/d,水位標高820.24m,水質類型為HCO3—K+Na+型,該含水層為承壓的弱含水層。
      3、二疊系下統山西組砂巖裂隙含水層:由K7砂巖及3#煤頂板砂巖等組成。其中K砂巖巖性為中-細砂巖,平均厚度為6.68米,平均總厚度為9.73米。砂巖裂隙一般不發育,僅局部見有開口型裂隙。據簡易水文地質報告觀測,水位及消耗量一般無明顯變化。據夏店勘探區詳查地質報告中1703號鉆孔抽水資料,q值為0.0287-0.005L/S·m,K值為0.067m/d,水位標高845.61-919m,水質類型為HCO3—·cl-K+Na+型,該含水層為承壓的弱含水層。
      4、下二疊系統下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主要為K8砂巖,厚度為0.7-18.25m,一般為4.15m,巖性以中-細砂巖為主,富水性裂隙發育程度不同,據夏店勘探區詳查地質報告中1703號鉆孔抽水試驗資料, q值為0.005L/S·m,K值為0.067m/d,水位標高909.71m,水質類型為HCO3—- K+Na+型,該含水層為承壓的弱含水層。
      5、基巖風化帶裂隙含水層:井田內基巖風化層普遍,據鉆孔巖心檢查,基巖越疏松,風化裂隙深度就越大,但一般不超過基巖面下50m;而堅硬巖類,風化裂隙深度不超過基巖面下40m。部分鉆孔(1903孔)鉆該層位時水位、消耗量充化較為明顯,最大消耗量達3.960m3/h。該含水層含水性屬中等含水層。
      6、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層:井田范圍內分布廣泛,厚度0-25m,一般厚度在15m左右。由砂質粘土、沙土,粉砂及砂礫組成。井田范圍內的陽澤河兩岸含水豐富,受大氣降水及河水補給,該含水層屬中等-弱含水層。
      (二)井田邊界條件及補、徑、排條件分析
      1、第四系孔隙含水層,井田范圍內主要分布于濁漳河兩岸。該含水層地下水與濁漳河河水關系密切,河水通過側下滲成為地下水補給水源。同時還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其下伏基巖風化帶含水層除在淺埋區可接受大氣補給外,同時于第四系孔隙含水層之間的水力關系也較為密切,在第四系含水層底部的粘土等起到阻水作用時,其間水力關系也變弱。
      2、井田內碎屑巖類含水層及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巖溶裂隙含水層。由于其間有厚度不等的泥巖阻隔,相互間水力聯系微弱,而主要以相互平行的層間徑流為主,僅在構造部位或淺埋區相互間才可能發生直接水力聯系。
      3、中奧陶統石灰巖含水層是井田內主要含水層之一,井田內沒有出露。其可通過構造帶接受上覆含水層的補給。井田內該含水層埋藏較深,一般情況下隨深度增加,水位埋深也不斷加大,在斷裂構造部位有可能與其他含水層發生水力聯系。
      (三)礦井充水因素:
      1、鄰近礦井充水因素分析
      井田東部毗鄰善福聯營煤礦,大雁溝煤礦,東北部有故縣聯營煤礦、西故縣聯營煤礦,井田南部有花寶溝煤礦,北部和西部為尚未開發區,各礦井主要開采3#煤層,立井開采。井下主要充水來源:一為3#煤頂板砂巖裂隙水,二為大氣降水通過風化帶裂隙滲入水。由于煤層開采深度均較淺,故實際礦井涌水量隨季節變化明顯,同時隨著開采面積的加大,涌水量相應增加。
      2、煤層充水因素分析
      3#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為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由于開采造成的塌陷可能溝通下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而使其成為煤層開采充水的間接充水含水層。煤層開采時,底板擾動破壞深度可能達到K7砂巖,使其成為間接充水含水層。
      由于3#煤層埋藏較深,一般為300m左右,井田西部埋藏在400m以上,故一般情況下不會受到基巖風化帶及第四系含水層的水的影響。
      井田內中奧陶統石灰巖含水層區域水位標高在+676m左右,在西南部高出3#煤層最大76m,具有一定的水頭壓力,但在3#煤層至中奧陶統間有較厚的巖層阻隔,一般不至造成底板突水危險。
      由于3#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含水較弱,故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型,但由于本礦中部存在老空區積水,故山西地寶能源公司于2010年2月,給我礦所做的《水文地質補充勘探報告》中確定我礦為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型礦井。
      15#煤層井田內埋藏較深。煤層充水水源主要為太原組石灰巖裂隙水。由于太原組石灰巖富水性較弱,不會對煤層開采帶來大的影響,關于深部奧灰水,其水位標高高出井田西南部煤層底板標高,存在帶壓開采問題,但經突水系數計算,奧灰水一般不存在突水危險,只是在較大構造溝通時,才存在突水可能性。因此,在西南部開采時,應嚴密注意井下隱伏構造發育情況,防止發生大范圍的斷裂構造,引發奧灰水突水事故
      三、礦井主要水害類型及水文地質條件綜合評價
      1、鄰近礦采空區積水及充水水源
      (1)井田東部毗鄰善福煤業有限公司和大雁溝煤業有限公司,其中善福煤業有限公司與我礦接界處有2/3為采空區,有大量積水,目前對我礦五采區采掘有較大威脅;大雁溝煤業有限公司與我礦接界處還未采動,目前對我礦采掘無威脅。井田北部有潞安華潤煤業有限公司,鄰近我礦邊界為采空區,長度約為55米,目前對我礦采掘工作無太大的威脅;井田南部為三元荊寶煤業有限公司,鄰近我礦為采空區,目前對我礦采掘工作無威脅。
      (2)鄰近各礦井開采3#煤層,其充水來源有:上覆砂巖裂隙含水層水;開采產生的塌陷裂隙導通上部含水層水;在煤層淺埋處的基巖風化帶水或第四系水;在構造部位與強含水層的溝通。一般而言,鄰近各礦3#煤層水文地質屬簡單類型。
      (3)礦井開采15#煤層,其充水水源除了以上四條間接來源外,還有直接充水的太原組石炭巖巖溶裂隙含水層水及間接充水的深部的奧陶水。經對西部邊界處15#-3煤層底板標高最低處(500.00m)進行突水系數計算。15#-3煤層突水系數為0.137MPa/m,小于正常地段突水系數經驗值0.15 MPa/m。正常情況下,無奧灰水突水危險性。但若有斷層等構造溝通,則存在突水可能性。
      2、井下內部采空區老空水
      (1)本礦近期采空區積水及威脅
      本礦近期采空區有二采區和三采區(一采區已停采),其中二采區有少量積水,我礦現開采的2005綜采工作面處于二采區最上部,采空區處于下部,目前對我礦采掘工作無太大威脅;三采區3001綜采工作面無積水,對采掘工作無影響。
      (2)本礦老空區積水
      南部老空區有積水,但我礦現在北翼開采,故該老空區對目前采掘工作無太大威脅;三采區邊界(井田中部)老空區,有積水約12000m3左右,對3002運輸順槽、3002回風順槽和3002切眼工作面的掘進有較大影響。
      (3)原上河煤礦老空區積水
      原上河煤礦在我礦井田東南角,目前我礦不在該地區進行采掘活動,故對我礦采掘工作無影響。
      (4)我礦之前在井下對三采區邊界(井田中部)老采空區進行過一次探放水工作,目前有一個主放水口在放水,流量約3.8m3/h-4.2m3/h,其它鉆孔有零星滴水或流水現象,流量約0.8m3/h-1.2m3/h,總流量約為4.6m3/h-5.4m3/h。
      3、地面主要水害
      主要有:井下回采后引起的地面巴縫、裂隙、塌陷區,暴雨后可能潰入井下造成水害,以及地面季節性河流滲漏等影響。
      四、礦井水害防治
      (一)水害防治重點
      1、井田東部與善福煤業有限公司接界的五采區5001工作面及五采區的接續采掘工作面。
      2、三采區邊界(井田中部)3002運輸順槽、3002回風順槽、3002切眼工作面及三采區的接續采掘工作面。
      3、地面巴縫、裂隙、塌陷區以及河流滲漏等。
      (二)礦井水害防治方法
      1、水害排查治理情況:
      (1)五采區開拓區域的地質構造及積水情況;
      (2)善福煤業有限公司、大雁溝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其老空區積水情況對本礦的影響;
      (3)五采區3#煤層上覆巖層的含水情況及對回采的情況;
      (4)三采區邊界(井田中部)老空區積水對掘進、回采的影響。
      2、采取的預防與處理措施
      (1)調查山西大雁溝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
      (2)調查善福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靠近本礦采空區積水情況;
      (3)采用地面及井下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五采區煤層積水情況,上覆巖層含水情況、鉆孔封口情況及地質構造導水情況;
      (4)繼續探測三采區邊界老空區放水、積水情況。
      處理措施:在掘進工作面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進行探放水作業。五采區工作面回采前必須進行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五采區工作面周圍及上覆巖層的含水、積水情況,發現隱患,必須待處理后,方可進行掘進、回采作業。
      3、具體方法
      (1)在日常生產中的防治水工作,重點是井田內小煤窯的檢查管理工作,經常深入小煤窯,發現有開采防水煤柱現象時,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杜絕水害發生。
      (2)對于老空水、老巷水等水害,要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提前進行探放;對于已探明的積水區,提前進行排放。
      (3)對于奧陶系灰巖含水層,水文地質情況可疑時,要進行水文補勘,進一步查明奧灰水文地質情況。
      (二)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安排
      1、地面防治水
      A、每月對本礦井田范圍內地面塌陷區,地表裂縫進行檢查,及時安排專人用土石方掩埋、填平。各類記錄及臺帳要及時填報。
      B、每季度對廢棄鉆孔進行檢查,發現封孔不良的及時用粘土或水泥堵塞、填平,認真填寫記錄。
      C、每年雨季來臨前對礦區內的季節性河流進行檢查,發現河流附近有裂縫或河流堵塞現象,應及時填平裂縫,開挖河道。
      2、井下防治水
      (1)防治水工程
      A、在東北部井田邊界施工8個探測鉆孔,調查我礦井田范圍內受周邊礦井水害威脅情況。在開采15#煤層之前,在井田西部邊界施工4個奧灰水卸壓鉆孔,抽排本礦奧灰統含水層水,減輕奧灰水對我礦安全生產的威脅。
      B、在井田邊界,地面河流下,以及礦井主要斷層帶,采空區留設防水隔離煤柱,以減輕井下水害對我礦安全生產的威脅。
      C、及時封閉已經回采結束的工作面與采空區,建設防水墻。封閉與主要導水斷層、裂縫導通的巷道,并設觀測孔,定期觀測其涌水變化情況,及時放水。
      (2)礦井探放水
      A、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則進行探水。
      B、合理編制探放水設計,并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探放水施工。
      C、探放水施工必須班班有記錄,并由有關負責人簽字審查。
      D、嚴格執行探、掘分離的規定。
      (3)礦井排水能力建設
      1、我礦目前的排水系統情況為:一采區下部涌水排至南翼風井底水倉,再由南翼風井底水倉排至風井地面污水處理廠。二采區2005工作面及下部涌水排至南翼風井底水倉,再由南翼風井底水倉排至風井地面污水處理廠。南翼風井底水倉容量1564.8m3,正常涌水量為17m3/h,最大涌水量為22m3/h,水泵排水能力正常為72.6m3/h,最大排水能力為146.7m3/h。三采區皮帶巷400米處建有一水倉,容積為:408m3,水泵排量為:65m3/h;各涌水點水泵排量為:24m3/h;三采區水倉水量排至北翼風井底水倉。北翼風井井底設一水倉,水量排至風井地面,北翼風井底水倉容量1694.4m3,正常涌水量為13m3/h,最大涌水量為18m3/h,水泵排水能力正常為82.3m3/h,最大排水能力為161.9m3/h。副井底水倉容量2615m3,正常涌水量為6m3/h,最大涌水量為10m3/h,水泵排水能力正常為82.3m3/h,最大排水能力為164.1m3/h。
      目前,一采區、二采區、三采區及北翼風井井底排水系統,都已形成并達到排水要求。北翼風井底排水系統也已形成。
      我礦的總排水能力最大為472.7m3/h,主要水倉容量為5874.2m3。三個采區排水系統都已形成。
      我礦總涌水量最大為:50m3/d,20小時完全可以排出礦井24小時內最大涌水量,達到了礦井防治水安全的需要。
      2、在北翼五采區建設一個水倉,容量500 m3,排水能力65 m3/h,巷道敷設管路8000米,形成五采區排水系統。
      (三)防治水設施的配備計劃
      由于目前我礦涌水量的測定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與儀器,故要求購置一臺流速儀,檢測各排水地點的涌水量情況。各個主要水倉管理應安裝六臺流量表,備用三臺,此外,本礦現有儀器ZDY-3200型液壓鉆機6臺、ZDY-1200型液壓鉆機1臺、ZDY-650型液壓鉆機4臺、YDZ(A)直流電法儀可對封孔不良鉆孔、陷落柱、導水斷層及老空區積水進行探測。現在我礦配備的探放水設備已基本滿足要求,我礦還準備購買一臺更先進、更方便使用的瞬變電磁儀,以提升探水水平、提高效率。
      (四)防治水技術攻關
      A、防水煤柱的留設,要更加趨于科學、嚴謹、合理、安全。
      B、對奧灰水的放水,卸壓工程,要科學、合理設計,安全穩妥施工,請有資質部門進行設計。
      C、對季節性河流占壓煤柱的回收,是我礦以后的一個攻關課題,應及時研究制定實施方案。
      D、學習研究先進的探放水技術,引進先進的探放水設備,培訓防治水技術人才,是我礦今后防治水工作的重點。
      五、未來三年采掘活動與水害預防及處理措施
      1、2011年采掘情況及水害排查
      (1)回采情況:
      本礦2011年的回采區域主要為二采區2005工作面,回采長度為185米,回采煤量為19萬噸;接替工作面為三采區3001工作面,回采長度為1450米,回采煤量為120萬噸。
      (2)掘進情況:
      2011年掘進工作面主要為3002運輸、回風順槽,北翼五采區皮帶巷、軌道巷、專用回風巷、5001上分層運輸、回風順槽,掘進總長度為6630米。
      (3)水害排查治理情況:
      2011年主要排查的水害類型有:
      1、五采區開拓區域的地質構造及積水情況;
      2、善福煤業有限公司、大雁溝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其老空區積水情況對本礦的影響;
      3、五采區3#煤層上覆巖層的含水情況及對回采的情況;
      4、三采區邊界(井田中部)老空區積水對掘進、回采的影響。
      針對以上水害類型,2011年本礦應采取的防治水治理預防措施有:
      1、進行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查清三采區及礦區邊界的積水情況;
      2、打開三采區原老空區舊巷道進行維修,進一步查明老空區積水情況,發現老空區有積水,必須在3001工作面回采前抽排或抽放完老空積水;
      3、三采區各掘進工作面掘進時,采用物探、化探等技術,查明采區內煤層中的積水情況及鉆孔封孔不良的積水情況;
      4、到鄰近煤礦(山西大雁溝煤業有限公司)井下現場調查,測量該礦的采掘情況及老空區積水情況,進一步查明與本礦邊界的積水及是否超越礦界范圍開采情況;
      5、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在掘進工作面堅持探放水作業。在回采工作面四采區施工水文觀察鉆孔,探放水試驗等水文地質工作。
      2、2012年采掘情況及水害排查
      (1)回采情況:
      2012年,本礦的回采區域為三采區3002工作面,回采長度為1320米,回采煤量為137萬噸。接替工作面為5001上分層工作面,回采長度為450米,回采煤量15萬噸。
      (2)掘進情況:
      2012年掘進工作面為五采區的5001下分層工作面的進、回風巷,5002上、下分層工作面進、回巷,掘進總長度5250米。
      (3)水害排查治理情況:
      2012年主要排查的水害類型有:
      1、五采區開拓區域的地質構造及積水情況;
      2、善福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其老空區積水情況對本礦的影響;
      3、五采區3#煤層上覆巖層的含水情況及對回采的情況;
      4、五采區內封孔不良鉆孔對工作面掘進、回采的影響。
      針對以上水害類型,2012年本礦應采取的防治水治理預防措施有:
      1、調查善福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靠近本礦采空區積水情況;
      2、采用地面及井下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四采區煤層積水情況,上覆巖層含水情況、鉆孔封口情況及地質構造導水情況;
      3、在掘進工作面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進行探放水作業。五采區工作面回采前必須進行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四采區工作面周圍及上覆巖層的含水、積水情況,發現隱患,必須待處理后,方可進行回采作業。
      3、2013年采掘情況及水害排查
      (1)回采情況:
      2013年,本礦的回采區域為五采區5001上分層工作面,回采長度為605米,回采煤量為21萬噸。接替工作面為5002上、下分層工作面,回采長度為4000米,回采煤量為97.5萬噸。
      (2)掘進情況:
      2013年掘進工作面為五采區的5003上、下分層工作面進、回風巷,掘進總長度6300米。
      (3)水害排查治理情況:
      2013年主要排查的水害類型有:
      1、五采區開拓區域的地質構造及積水情況;
      2、善福煤業有限公司、潞安華潤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其老空區積水情況對本礦的影響;
      3、五采區3#煤層上覆巖層的含水情況及對回采的情況;
      4、五采區內封孔不良鉆孔對工作面掘進、回采的影響。
      針對以上水害類型,2013年本礦應采取的防治水治理預防措施有:
      1、繼續調查善福煤業有限公司的采掘活動及靠近本礦采空區積水情況;
      2、調查、勘探本礦北翼未開發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
      3、調查潞安華潤煤業有限公司與本礦相鄰地段的老空區積水情況及對本礦采掘活動的影響情況;
      4、采用地面及井下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本礦北部邊界四采區煤層積水情況,上覆巖層含水情況、鉆孔封口情況及構造導水情況;
      4、在掘進工作面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進行探放水作業。五采區工作面回采前必須進行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五采區周圍及上覆巖層的含水、積水情況,發現隱患,必須待處理后,方可進行回采作業。
      六、防治水工程實施計劃及投資估算(附表)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