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橋礦安監員手握“四把利劍”勇破“人情關”
姚橋礦安監員手握“四把利劍”勇破“人情關”
為了提高安監人員的整體素質,切實當好煤礦安全工作的“保護神”,大屯公司姚橋礦通過從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培訓教育、明確職責范圍、創新管理模式四個方面入手,給安監員鍛造“四把利劍”,為勇破“人情關”注入新活力,為實現安全生產增添新動力。
利劍一,完善管理制度。近年來,大屯公司姚橋礦安監員為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職能素質,從管理體制上入手,從自身職能上找不足尋突破,逐步健全完善《姚橋煤礦安監員工作崗位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結合礦井安全生產實際,明確其職責不僅僅是查處一些三違,重要的是抓好職工的超前教育,做好安全宣教,最終目的是在生產過程中破除“人情關”, 這個多年來的“疑難雜癥”,使職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從而增強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達到隱患防患于未然。
利劍二:加強培訓教育。在生產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每個安監員都有三兩個朋友,都有自己的親戚在同一個礦上上班,朋友、親戚違章了,安監員大多不忍心下手,很難做到大義滅親、鐵面無私地處理問題。因此,提高安監人員的責任心,該礦通過定期對安監員進行培訓,講述“人情關”在工作過程中的危害性,讓大家明白抓安全要以大局為重,以全礦的安全生產為重,樹立起“嚴是愛,松是害”的責任意識,樹立不怕得罪人思想。
利劍三:明確職責范圍。該礦對井下現場實行安監工作終身負責制,定點定人管理,劃分負責區域,哪里出現安全事故就直接找負責這一地點的安監員,并與工資考核掛鉤,以此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壓力感和危機感,在抓安全過程中逐步提高安監員的威信,基層區隊領導對安監人員現場安排的工作、提出的問題要高度重視,虛心整改,不能當作耳旁風,凡是對安監部門提出的隱患、問題,不及時落實整改的單位和個人,一律按“三違”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利劍四:創新管理模式。該礦對安監員工作方式進行創新,推出“三勤”的工作模式,即:一是嘴勤,要勤說;對現場的危險源、安全措施經常提醒,違章行為堅決糾正;二是眼勤,要勤看;進入工作現場,時時刻刻查找違章隱患,檢查薄弱時間、薄弱地點、薄弱環節和各崗位人員的勞動紀律,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三是腿勤,要勤動;井下現場是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環節,安監員深入一線班組,時刻掌握各班組的安全動態,結合現場發現問題與班組職工研究分析,及時處理現場發現的隱患問題,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張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