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班長必知必會
作者:佚名
2010-11-10 22:58
來源:本站原創
掘進班長必知必會
1、班長的工作職責?
答:檢查巷道安全情況,是否存在各種隱患,校核中心或腰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生產。
2、施工巷道遇到上、下山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遇上山時,在起坡點后20米設一道跟頭閘,起坡點上10米,設一道固定擋車閘門,耙斗機后5米設一道移動保險門。遇下山時,在變坡點后5米,設一道跟頭閘,變坡點下5米設一道擋車閘門,耙斗機后10米設一道移動保險門。
3、當生產和其他工作同安全發生矛盾時,要做到哪三不生產?
答: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處理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4、重大隱患對工作面錨桿是么規定的?
答:工作面50米內錨桿失效10棵以上,巷道錨桿失效50棵以上,巷道迎頭不使用前探梁或無支護5米以上為重大隱患。
5、重大隱患對工作面躲避硐是怎么規定的?
答:巷道40米以內無躲避硐,小斷面超前掘3米無支護為重大隱患。
6、重大隱患對上下山一坡三擋是怎么規定的?
答:上下山作業無跟頭閘或擋車門為重大隱患。
7、重大隱患對耙斗機是怎么規定的?
答:耙斗機缺道卡子、護欄、支腿為重大隱患。
8、重大隱患對小絞車是怎么規定的?
答:小絞車無四壓兩戧和地錨或不可靠為重大隱患。
9、重大隱患對反向拉車是怎么規定的?
答:上山17°以上,反向拉車滑輪無雙向固定或不可靠為重大隱患。
10、重大隱患對工作面軌道的夾板怎么規定的?
答:施工巷道使用半截夾板,少上螺絲三副以上為重大隱患。
11、重大隱患對工作面特殊支護是怎么規定的?
答:過斷層、見煤點、破碎帶、斜交或走向3米無特殊支護或不可靠為重大隱患。
12、重大隱患對工作面干打眼和消塵是怎么規定的?
答:干打眼、不消塵為重大隱患。
13、煤塵達到什么程度為重大隱患?
答:積塵厚5mm,面積2平方以上為重大隱患。
14、重大隱患對火工品是怎么規定的?
答:放炮線長度不符規定,明火放炮、動力放炮,火工品管理混亂,殘炮處理不符合規定為重大隱患。
15、重大隱患對工作面風筒是怎么規定的?
答:不使用防炮崩風筒或放炮掐風筒為重大隱患。
16、不帶便攜是重大隱患嗎?
答:是,區隊長、放炮員、班長及電鉗工入井必須佩帶便攜。
17、特大隱患對工作面冒頂是怎么規定的?
答:冒頂長度3米以上,冒高是巷道中高一倍以上為特大隱患。
18、特大隱患對工作面煤塵是怎么規定的?
答:嚴重積塵厚度10mm,連續長度10m以上為特大隱患。
19、特大隱患對帶煙、帶火是怎么規定的?
答:井下帶煙、帶火、吸煙為特大隱患。
20、特大隱患對風門是怎么規定的?
答:支風門為特大隱患。
21、瓦斯爆炸的三個條件?
答:氧氣濃度大于12%、瓦斯濃度在5%-16%之間、點燃溫度在650-750攝氏度且火源存在時間大于瓦斯爆炸感應期。
22、煤塵爆炸的條件?
答:(1)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2)空氣中浮游煤塵含量30-50克/立方米至2000克/立方米;(3)由點燃煤塵的引爆火源,溫度為650-1050攝氏度以上;(4)氧氣含量不低于18%。
23、掘進工作面臨時停風在恢復通風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必須檢查瓦斯,局扇及開關附近1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開局扇。
24、井下發生火災時的措施有哪些?
答:(1)對于電器引起的火災首先應切斷電源,然后迅速采取滅火措施;(2)如引燃煤炭最好是挖出火源,或用沙子黃土壓住火源。
25、井下發生水災時的措施有哪些?
答:人員應迅速撤到上巷水平,切不可往死頭上山撤退。
26、瓦斯傳感器懸掛位置有什么要求?
答:應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
27、井下發生事故時應如何行動?
答:(1)保持頭腦冷靜;(2)準確判斷事故的性質,發生地點,范圍,迅速進行搶救自救;(3)撤到安全地點向調度室報告。
28、工作前必須做到:
答:(1)班長必須佩帶并會使用便攜。
(2)及時組織本班人員學習施工地點的作業規程。
(3)班長必須熟知本工作地點的避災路線,發生危險情況時,帶領本班人員安全撤出災區。
(4)了解本班人員思想狀態以及有無酒后、疲勞、帶病入井人員。
(5)接班時,認真檢查作業地點的煤塵、頂板、巷壁支護等不安全隱患。
(6)檢查施工地點的設備是否完好、進行設備試運轉。
(7)對本班人員進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及分工。
29、工作中必須做到:
答:(1)在工作過程中,班長必須前后照應,立足重點崗位,抓住關鍵環節。
(2)在工作過程中帶領工人按《規程》作業。
(3)必須按質量標準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4)積極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本班工作。
(5)班長在作業期間必須在現場指揮,監督,確保作業期間的安全。
(6)當施工地點出現無法及時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
30、工作結束后必須做到:
答:(1)收拾好施工地點的工具,并放置到指定地點,為下一班正常工作打好基礎。
(2)現場交接班。
1、班長的工作職責?
答:檢查巷道安全情況,是否存在各種隱患,校核中心或腰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生產。
2、施工巷道遇到上、下山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遇上山時,在起坡點后20米設一道跟頭閘,起坡點上10米,設一道固定擋車閘門,耙斗機后5米設一道移動保險門。遇下山時,在變坡點后5米,設一道跟頭閘,變坡點下5米設一道擋車閘門,耙斗機后10米設一道移動保險門。
3、當生產和其他工作同安全發生矛盾時,要做到哪三不生產?
答: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處理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4、重大隱患對工作面錨桿是么規定的?
答:工作面50米內錨桿失效10棵以上,巷道錨桿失效50棵以上,巷道迎頭不使用前探梁或無支護5米以上為重大隱患。
5、重大隱患對工作面躲避硐是怎么規定的?
答:巷道40米以內無躲避硐,小斷面超前掘3米無支護為重大隱患。
6、重大隱患對上下山一坡三擋是怎么規定的?
答:上下山作業無跟頭閘或擋車門為重大隱患。
7、重大隱患對耙斗機是怎么規定的?
答:耙斗機缺道卡子、護欄、支腿為重大隱患。
8、重大隱患對小絞車是怎么規定的?
答:小絞車無四壓兩戧和地錨或不可靠為重大隱患。
9、重大隱患對反向拉車是怎么規定的?
答:上山17°以上,反向拉車滑輪無雙向固定或不可靠為重大隱患。
10、重大隱患對工作面軌道的夾板怎么規定的?
答:施工巷道使用半截夾板,少上螺絲三副以上為重大隱患。
11、重大隱患對工作面特殊支護是怎么規定的?
答:過斷層、見煤點、破碎帶、斜交或走向3米無特殊支護或不可靠為重大隱患。
12、重大隱患對工作面干打眼和消塵是怎么規定的?
答:干打眼、不消塵為重大隱患。
13、煤塵達到什么程度為重大隱患?
答:積塵厚5mm,面積2平方以上為重大隱患。
14、重大隱患對火工品是怎么規定的?
答:放炮線長度不符規定,明火放炮、動力放炮,火工品管理混亂,殘炮處理不符合規定為重大隱患。
15、重大隱患對工作面風筒是怎么規定的?
答:不使用防炮崩風筒或放炮掐風筒為重大隱患。
16、不帶便攜是重大隱患嗎?
答:是,區隊長、放炮員、班長及電鉗工入井必須佩帶便攜。
17、特大隱患對工作面冒頂是怎么規定的?
答:冒頂長度3米以上,冒高是巷道中高一倍以上為特大隱患。
18、特大隱患對工作面煤塵是怎么規定的?
答:嚴重積塵厚度10mm,連續長度10m以上為特大隱患。
19、特大隱患對帶煙、帶火是怎么規定的?
答:井下帶煙、帶火、吸煙為特大隱患。
20、特大隱患對風門是怎么規定的?
答:支風門為特大隱患。
21、瓦斯爆炸的三個條件?
答:氧氣濃度大于12%、瓦斯濃度在5%-16%之間、點燃溫度在650-750攝氏度且火源存在時間大于瓦斯爆炸感應期。
22、煤塵爆炸的條件?
答:(1)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2)空氣中浮游煤塵含量30-50克/立方米至2000克/立方米;(3)由點燃煤塵的引爆火源,溫度為650-1050攝氏度以上;(4)氧氣含量不低于18%。
23、掘進工作面臨時停風在恢復通風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必須檢查瓦斯,局扇及開關附近1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開局扇。
24、井下發生火災時的措施有哪些?
答:(1)對于電器引起的火災首先應切斷電源,然后迅速采取滅火措施;(2)如引燃煤炭最好是挖出火源,或用沙子黃土壓住火源。
25、井下發生水災時的措施有哪些?
答:人員應迅速撤到上巷水平,切不可往死頭上山撤退。
26、瓦斯傳感器懸掛位置有什么要求?
答:應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
27、井下發生事故時應如何行動?
答:(1)保持頭腦冷靜;(2)準確判斷事故的性質,發生地點,范圍,迅速進行搶救自救;(3)撤到安全地點向調度室報告。
28、工作前必須做到:
答:(1)班長必須佩帶并會使用便攜。
(2)及時組織本班人員學習施工地點的作業規程。
(3)班長必須熟知本工作地點的避災路線,發生危險情況時,帶領本班人員安全撤出災區。
(4)了解本班人員思想狀態以及有無酒后、疲勞、帶病入井人員。
(5)接班時,認真檢查作業地點的煤塵、頂板、巷壁支護等不安全隱患。
(6)檢查施工地點的設備是否完好、進行設備試運轉。
(7)對本班人員進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及分工。
29、工作中必須做到:
答:(1)在工作過程中,班長必須前后照應,立足重點崗位,抓住關鍵環節。
(2)在工作過程中帶領工人按《規程》作業。
(3)必須按質量標準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4)積極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本班工作。
(5)班長在作業期間必須在現場指揮,監督,確保作業期間的安全。
(6)當施工地點出現無法及時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
30、工作結束后必須做到:
答:(1)收拾好施工地點的工具,并放置到指定地點,為下一班正常工作打好基礎。
(2)現場交接班。
上一篇:掘進放炮員必知必會
下一篇:掘進區、隊長必知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