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噴漿工
一、主要危險源
1.支護質量不合格,存在危巖活石。
2.噴漿前未沖洗巖面。
3.誤操作,噴頭前有人。
4.噴射混凝土強度低,粘結性差,易脫落。
5.噴射順序不符合規定、一次噴射混凝土過厚。
6.帶壓延接、處理風水管路,處理堵管不當。
7.噴漿作業時有過往行人、車輛,或附近有人作業,防護措施不當。
8.噴漿機不完好。
二、適用范圍
第1條 本操作規程適用于煤礦井下從事噴射混凝土支護作業的人員。
三、上崗條件
第2條 噴漿工必須經過專業安全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3條 噴漿工必須熟練掌握巷道斷面規格尺寸、支護形式和支護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等。
第4條 噴漿機司機要掌握噴漿機和拌料機的構造、性能原理。并懂得一般性的故障處理及維修、保養方面的常識,噴射手要熟練的掌握噴漿技術。
四、安全規定
第5條 作業前必須進行本崗位危險源辨識,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手指口述”。
第6條 不得使用凝結、失效的水泥及速凝劑,以及含泥量超過規定的砂子和石子。
第7條 噴漿支護過程中必須對支護地點的電纜、風水管線、風筒及機電設備進行保護。
第8條 噴射混凝土前,必須對錨桿、鋪聯網等支護質量和巷道規格尺寸進行檢查,處理合格后方可進行噴漿作業。
第9條 噴漿機運轉時,嚴禁將手或工具伸入噴漿機內。
第10條 噴射混凝土注意事項
1.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得超過作業規程規定厚度,分次噴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h,否則應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
2.遇有超挖或裂縫低凹處,應先噴補平整,然后再正常噴射。
3.嚴禁將噴頭對準人員。
4.噴射過程中,如發生堵塞、停風或停電等故障時,應立即關閉水門,將噴頭向下放置,以防水流人輸料管內;處理堵管時,采用敲擊法疏通料管,噴槍口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人。
5.在噴射過程中,噴漿機壓力表突然上升或下降,擺動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6.噴漿時嚴格執行除塵及降塵措施,上料及噴射人員要佩戴防塵口罩、乳膠手套和眼鏡。
第11條 噴射混凝上的骨料應按規定配合比進行配制。
第12條 定期進行混凝土強度檢測,掌握混凝土強度情況,對不合格的地段必須進行補強支護。
五、操作準備
第13條 噴漿前的準備工作:
1.備齊噴漿材料和施工機具。
2.檢查風、水管及連接是否完好。輸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彎,接頭必須嚴緊,不得漏風。嚴禁將非抗靜電的塑料管做輸料管使用。
3.檢查噴漿機是否完好,并送電空載試運轉,緊固好摩擦板,防止漏風。
4.檢查錨桿安裝和金屬網鋪設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噴漿前,按中、腰線,檢查巷道斷面尺寸,對欠挖部位進行處理。
6.挖基礎、清基,拉線安設噴厚標志。
7.有明顯涌水點時,打孔埋設導管導水。
8.用高壓水沖洗噴面。
六、操作順序
第14條 噴射混凝土操作順序。
1.備齊施工機具、混凝土材料。
2.安全質量檢查處理,清理危巖懸矸,沖洗巖面。
3,初噴。
4.復噴。
5.檢查、整改支護質量,清理施工現場。
七、正常操作
第15條 配、拌料
1.利用篩子(斗)檢查粗、細骨料配比是否符合要求。
2.檢查骨料含水率是否合格。
3.按設計配合比把水泥和骨料送入拌料機,上料要均勻。
4.檢查拌好的潮料含水率,要求能用手握成團,松開手似散非散,吹無煙。
5.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的摻入量在噴射機上料口均勻加入速凝劑。
第16條 噴射
1.開水、開風,調整水量、風量,保持風壓不低于0.4Mpa,水壓應比風壓大0.1MPa。
2.送電,開噴漿機(拌料機),上料噴漿。
3.根據上料情況再次凋整風、水量,保證噴面無干斑,無流淌。
4.噴射手分段按自下而上、先墻后拱的順序進行噴射。
5.噴射時噴頭盡可能垂直于受噴面,夾角不得小于70°。
6.噴頭距受噴面一般保持在0.8~
7.噴射時,噴頭運行軌跡應呈螺旋形,按直徑200~
8.噴射操作應配兩人,一人持噴頭噴射,一人輔助照明并負責聯絡、指揮,觀察頂幫安全和噴射質量。
第17條 停機
噴漿結束時,按停料→停水→停電→停風的順序進行停機操作。
八、收尾工作
第18條 噴射工作結束后,卸開噴頭,清理水環和噴射機內外部的灰漿或材料,盤好風水管。
第19條 清理、收集回彈物,并將當班拌料用凈或用做澆筑水溝的骨料。
第20條 噴射工作結束后,噴層在7天以內,每班灑水一次,7天以后,每天灑水一次,持續養護28天。
第21條 每班噴完漿后,將控制開關手把置于零位,并閉鎖,拆開噴漿機清理內外衛生,搞好作業地點文明生產;按規定進行交接班,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當班存在問題、注意事項,填寫交接班記錄。